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长江中下游浅水湖沉积物中有机质及其组分的赋存特征
被引量:
22
1
作者
易文利
王圣瑞
+1 位作者
金相灿
王国栋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41-148,共8页
【目的】为富营养化湖泊治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应用物理化学方法,研究了长江中下游浅水湖沉积物中总有机质(OM)、活性有机质(LOM)、溶解性有机质(DOM)、轻组有机质(LFOM)和重组有机质(HFOM)的赋存特征。【结果】①长江...
【目的】为富营养化湖泊治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应用物理化学方法,研究了长江中下游浅水湖沉积物中总有机质(OM)、活性有机质(LOM)、溶解性有机质(DOM)、轻组有机质(LFOM)和重组有机质(HFOM)的赋存特征。【结果】①长江中下游浅水湖泊11个沉积物的OM含量为9.80~110.04 g/kg;②由化学分组法了解到沉积物LOM含量为2.48~26.32 g/kg,占OM的19.62%~31.86%;DOM含量为1.13~3.40 g/kg,占OM的2.41%~11.59%;③由物理分组法了解到LFOM含量为0.34~9.78 g/kg,占OM的2.25%~16.89%;HFOM含量为8.68~100.26 g/kg,占OM的83.11%~97.75%;④DOM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中,E3/E4值在3~6;⑤OM中的LOM、DOM、LFOM、HFOM两两之间呈显著正相关,且均与沉积物TP、CEC和粉沙粒(Silt)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与粗沙粒(Sand)、SiO2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结论】在本研究条件下,长江中下游浅水湖泊沉积物中城市湖泊的有机质及组分含量均大于自然湖泊;DOM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表明,浅水湖泊沉积物DOM腐殖化程度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泊沉积物
总有机质
活性有机质
溶解性有机质
轻组和重组
有机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土壤碳组分及其环境意义概述
被引量:
3
2
作者
赵荟
《林业建设》
2017年第2期43-47,共5页
气候变化是当下的热门话题,碳的源汇问题也倍受关注。土壤碳库是陆地最大的碳库,土壤有机碳又是土壤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土壤有机碳的不同组分具有不同的周转方式及其环境意义。本文阐述了几种主要土壤有机碳组分(水溶性有机碳、微生...
气候变化是当下的热门话题,碳的源汇问题也倍受关注。土壤碳库是陆地最大的碳库,土壤有机碳又是土壤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土壤有机碳的不同组分具有不同的周转方式及其环境意义。本文阐述了几种主要土壤有机碳组分(水溶性有机碳、微生物量碳、颗粒有机碳、轻组和重组有机碳、土壤黑碳)的环境意义、周转方式及其研究进展,认为对土壤有机碳组分进行耦合研究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碳
组
分
水溶性有机碳
微生物量碳
颗粒有机碳
轻组和重组
有机碳
土壤黑碳
原文传递
秸秆还田量和类型对土壤氮及氮组分构成的影响
被引量:
43
3
作者
董林林
王海侯
+4 位作者
陆长婴
金梅娟
朱兴连
沈园
沈明星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143-1150,共8页
秸秆还田可以补充作物生长所需的营养元素,也是提升土壤质量、构建肥沃耕层的关键措施.为揭示长期稻麦秸秆还田对土壤氮组分变化的影响,选取了江苏太湖地区稻田土壤为研究对象,设置了稻麦秸秆均不还田(NRW)、麦秆还田+稻秆不还田(W)、...
秸秆还田可以补充作物生长所需的营养元素,也是提升土壤质量、构建肥沃耕层的关键措施.为揭示长期稻麦秸秆还田对土壤氮组分变化的影响,选取了江苏太湖地区稻田土壤为研究对象,设置了稻麦秸秆均不还田(NRW)、麦秆还田+稻秆不还田(W)、稻秆还田+麦秆不还田(R)、稻麦秸秆均半量还田(HRW)和稻麦秸秆均全量还田(ARW)共5个处理,研究秸秆还田量和秸秆类型对土壤全氮及氮组分构成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与2007年相比,2017年除NRW处理外,其他处理土壤全氮和重组氮都增加,稻秆还田处理土壤全氮和重组氮含量最高;所有处理土壤轻组分有机质中氮含量都下降,ARW处理土壤轻组分有机质中氮含量下降最多,为8.09 g·kg^(-1);各处理间碱解氮没有明显差异;秸秆还田处理10年后,稻秆还田处理硝态氮和铵态氮含量均最高.秸秆是土壤氮素的重要物质来源,增加效果取决于秸秆类型和还田量.轻组分有机质中的氮含量变化对秸秆还田反应更敏感,重组氮相对稳定,是维持土壤肥力的关键组分,随着秸秆还田时间的延长,土壤全氮与氮组分之间的相关关系发生变化.稻秆全量还田+麦秆不还田更有利于提升土壤氮素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还田
轻组和重组
铵态氮
硝态氮
原文传递
题名
长江中下游浅水湖沉积物中有机质及其组分的赋存特征
被引量:
22
1
作者
易文利
王圣瑞
金相灿
王国栋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理学院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湖泊生态环境创新基地
宝鸡文理学院地理科学与环境工程系
出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41-148,共8页
基金
国家“973”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2002CB412304)
文摘
【目的】为富营养化湖泊治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应用物理化学方法,研究了长江中下游浅水湖沉积物中总有机质(OM)、活性有机质(LOM)、溶解性有机质(DOM)、轻组有机质(LFOM)和重组有机质(HFOM)的赋存特征。【结果】①长江中下游浅水湖泊11个沉积物的OM含量为9.80~110.04 g/kg;②由化学分组法了解到沉积物LOM含量为2.48~26.32 g/kg,占OM的19.62%~31.86%;DOM含量为1.13~3.40 g/kg,占OM的2.41%~11.59%;③由物理分组法了解到LFOM含量为0.34~9.78 g/kg,占OM的2.25%~16.89%;HFOM含量为8.68~100.26 g/kg,占OM的83.11%~97.75%;④DOM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中,E3/E4值在3~6;⑤OM中的LOM、DOM、LFOM、HFOM两两之间呈显著正相关,且均与沉积物TP、CEC和粉沙粒(Silt)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与粗沙粒(Sand)、SiO2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结论】在本研究条件下,长江中下游浅水湖泊沉积物中城市湖泊的有机质及组分含量均大于自然湖泊;DOM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表明,浅水湖泊沉积物DOM腐殖化程度较低。
关键词
湖泊沉积物
总有机质
活性有机质
溶解性有机质
轻组和重组
有机质
Keywords
lake sediment
OM
LOM
DOM
LFOM and HFOM
分类号
X13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土壤碳组分及其环境意义概述
被引量:
3
2
作者
赵荟
机构
国家林业局昆明勘察设计院
出处
《林业建设》
2017年第2期43-47,共5页
文摘
气候变化是当下的热门话题,碳的源汇问题也倍受关注。土壤碳库是陆地最大的碳库,土壤有机碳又是土壤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土壤有机碳的不同组分具有不同的周转方式及其环境意义。本文阐述了几种主要土壤有机碳组分(水溶性有机碳、微生物量碳、颗粒有机碳、轻组和重组有机碳、土壤黑碳)的环境意义、周转方式及其研究进展,认为对土壤有机碳组分进行耦合研究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
土壤碳
组
分
水溶性有机碳
微生物量碳
颗粒有机碳
轻组和重组
有机碳
土壤黑碳
Keywords
soil carbon fractions
dissolved organic carbon
microbial biomass carbon
particulate organic carbon
light fraction organic carbon
heavy fraction organic carbon
black carbon in soils
分类号
S153.6 [农业科学—土壤学]
原文传递
题名
秸秆还田量和类型对土壤氮及氮组分构成的影响
被引量:
43
3
作者
董林林
王海侯
陆长婴
金梅娟
朱兴连
沈园
沈明星
机构
国家农业科学土壤质量相城观测试验站/江苏太湖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出处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143-1150,共8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D0300207)
江苏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BE2018317)
苏州市农业科学院科研基金项目(8111705)资助~~
文摘
秸秆还田可以补充作物生长所需的营养元素,也是提升土壤质量、构建肥沃耕层的关键措施.为揭示长期稻麦秸秆还田对土壤氮组分变化的影响,选取了江苏太湖地区稻田土壤为研究对象,设置了稻麦秸秆均不还田(NRW)、麦秆还田+稻秆不还田(W)、稻秆还田+麦秆不还田(R)、稻麦秸秆均半量还田(HRW)和稻麦秸秆均全量还田(ARW)共5个处理,研究秸秆还田量和秸秆类型对土壤全氮及氮组分构成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与2007年相比,2017年除NRW处理外,其他处理土壤全氮和重组氮都增加,稻秆还田处理土壤全氮和重组氮含量最高;所有处理土壤轻组分有机质中氮含量都下降,ARW处理土壤轻组分有机质中氮含量下降最多,为8.09 g·kg^(-1);各处理间碱解氮没有明显差异;秸秆还田处理10年后,稻秆还田处理硝态氮和铵态氮含量均最高.秸秆是土壤氮素的重要物质来源,增加效果取决于秸秆类型和还田量.轻组分有机质中的氮含量变化对秸秆还田反应更敏感,重组氮相对稳定,是维持土壤肥力的关键组分,随着秸秆还田时间的延长,土壤全氮与氮组分之间的相关关系发生变化.稻秆全量还田+麦秆不还田更有利于提升土壤氮素水平.
关键词
秸秆还田
轻组和重组
铵态氮
硝态氮
Keywords
straw returning
light and heavy fraction
ammonium nitrogen
nitrate nitrogen
分类号
S141.4 [农业科学—肥料学]
S153.6 [农业科学—土壤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长江中下游浅水湖沉积物中有机质及其组分的赋存特征
易文利
王圣瑞
金相灿
王国栋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8
2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土壤碳组分及其环境意义概述
赵荟
《林业建设》
2017
3
原文传递
3
秸秆还田量和类型对土壤氮及氮组分构成的影响
董林林
王海侯
陆长婴
金梅娟
朱兴连
沈园
沈明星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43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