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产妇轻躁狂症状筛查及其与产后抑郁和双相情感障碍的关系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
作者 赵倩倩 周燕莉 +3 位作者 肖超群 刘文婷 范中意 陈瑜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0期2547-2550,共4页
产妇轻躁狂症状较为常见,但常因诊断不足而被忽略,导致后续更严重的心理问题发生,如产后抑郁、双相情感障碍等。本文从产后轻躁狂症状的诊断标准、评估工具及其与产后抑郁、双相情感障碍的相关性等方面进行综述,旨在为医护人员在今后临... 产妇轻躁狂症状较为常见,但常因诊断不足而被忽略,导致后续更严重的心理问题发生,如产后抑郁、双相情感障碍等。本文从产后轻躁狂症状的诊断标准、评估工具及其与产后抑郁、双相情感障碍的相关性等方面进行综述,旨在为医护人员在今后临床工作中有效识别这一症状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相情感障碍 轻躁狂症 抑郁 产妇 综述
下载PDF
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轻躁狂症30例 被引量:3
2
作者 张福坚 《中国中医急症》 2011年第11期1867-1867,共1页
目的观察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轻躁狂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利培酮合并碳酸锂进行治疗;治疗组应用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均连续治疗6周,应用倍克-拉范森量表观察两组疗效,应用治疗副反应量表观察两组副反应。结... 目的观察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轻躁狂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利培酮合并碳酸锂进行治疗;治疗组应用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均连续治疗6周,应用倍克-拉范森量表观察两组疗效,应用治疗副反应量表观察两组副反应。结果两组疗效相当;治疗第2、4、6周期间治疗组药物副作用较对照组轻。结论应用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轻躁狂症,临床疗效佳、副作用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躁狂症 龙胆泻肝汤
下载PDF
伴轻躁狂症状的抑郁症患者脑功能磁共振低频振幅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杨海晨 李琳玲 +7 位作者 彭红军 刘铁榜 秋云海 荣晗 冀二妮 毕建强 张建 李凌江 《中华精神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284-291,共8页
目的 探讨伴轻躁狂症状的抑郁症患者在静息状态下脑功能磁共振低频振幅的特异性.方法 对54例处于抑郁发作的抑郁症患者及36名健康对照者进行静息态脑功能磁共振扫描.抑郁症患者经HCL-32自评,<12分为抑郁症不伴轻躁狂症状,≥12分为抑郁... 目的 探讨伴轻躁狂症状的抑郁症患者在静息状态下脑功能磁共振低频振幅的特异性.方法 对54例处于抑郁发作的抑郁症患者及36名健康对照者进行静息态脑功能磁共振扫描.抑郁症患者经HCL-32自评,<12分为抑郁症不伴轻躁狂症状,≥12分为抑郁症伴轻躁狂症状.HCL-32评分<12分31例,≥12分23例,考虑性别、年龄等因素匹配,最后纳入分析的抑郁症不伴轻躁狂症状组及抑郁症伴轻躁狂症状组每组各19例,相匹配的健康对照者19名(对照组).利用静息态脑功能活动低频振幅指标,对被试者的静息态脑功能活动进行分析和比较.抑郁症患者的HCL-32评分与全脑的低频振幅值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抑郁症患者与健康对照者相比,低频振幅值在较多脑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不伴轻躁狂症状的抑郁症患者比较,伴轻躁狂症状的抑郁症患者在双侧眶额皮质[左眶额回:MNI坐标(x、y、z):-34、56、-10,t=5.26;右眶额回:MNI坐标(x、y、z):20、66、-2,t=4.93]、额上回[左额上回:MNI坐标(x、y、z):-4、66、8,t=4.12;右额上回:MNI坐标(x、y、z):14、56、18,t=3.97]低频振幅值显著增高(P<0.05);而在双侧丘脑、左侧梭回则显著降低(P<0.05).抑郁症患者的HCL-32评分与全脑的低频振幅值的相关分析显示,HCL-32评分与双侧眶额皮质(左额中回、右额中回、右上额回)的低频振幅值呈正相关(r=0.363、0.426、0.405,均P<0.05),与左侧丘脑、左侧梭回低频振幅值呈负相关(r=-0.352,P<0.05;r=-0.468,P<0.01).结论 与不伴轻躁狂症状的抑郁症患者相比,伴轻躁狂症状的抑郁症患者静息态脑低频振幅具有特异性,尤其表现为双侧眶额回低频振幅值增高,左侧丘脑及左侧梭回低频振幅值降低.该结果或许可以作为HCL-32筛查阳性抑郁症患者的生物学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性抑郁障碍 轻躁狂症 静息态 功能磁共振 低频振幅
原文传递
三种诊断定义对抑郁发作患者中双相障碍的识别效能 被引量:5
4
作者 朱玥 马燕桃 +1 位作者 魏镜 于欣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588-593,共6页
目的:比较不同诊断定义对当前抑郁发作患者中双相障碍(BD)的识别效能,并考察有助提高BD识别的临床指标。方法:对符合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IV)抑郁发作诊断标准的成年患者共95例,实施盲法、横断面筛查。由两位主治以上水平... 目的:比较不同诊断定义对当前抑郁发作患者中双相障碍(BD)的识别效能,并考察有助提高BD识别的临床指标。方法:对符合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IV)抑郁发作诊断标准的成年患者共95例,实施盲法、横断面筛查。由两位主治以上水平的精神科医生依据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第10次修订本心境障碍诊断标准做出临床已知诊断,并以此为参照标准,评价DSM-IV、双极性及轻躁狂症状清单(HCL-32)三种诊断定义对BD(包括双相I型及II型)的识别效能;并比较双极性定义筛查BD阳性及阴性患者的临床特征。结果:临床已知诊断中BD比例为21%,DSM-IV、双极性及HCL-32对目前抑郁发作患者中BD的识别率分别为8%、48%及61%。三种诊断定义对BD的筛检灵敏度分别为30%、85%及85%,筛检特异度分别为97%、63%及41%,准确度(粗一致率)分别为83%、67%及51%。抑郁患者若伴有不典型抑郁、企图自杀≥2次及既往情感发作≥4次等特征时,双极性定义诊断BD的机率增加。结论:抑郁发作患者中存在相对高比例的BD。双极性定义具有较好的诊断灵敏度,兼有中等特异度及准确度,有助提高BD的识别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相障碍 抑郁 识别 双极性 轻躁狂症状清单(HCL-32) 横断面研究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