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组双特异性抗体药物电荷异质性分析iCIEF方法新载体基质研究及验证
1
作者 卜令丽 张瑞宁 +2 位作者 韩国华 刘振东 王庆民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927-1935,共9页
目的:建立应用成像毛细管等电聚焦电泳(iCIEF)法测定重组双特异性抗体(bsAb)电荷异质性的新载体基质的方法。方法:首先,对2种bsAbs在传统的载体基质甲基纤维素(MC)/羟丙甲基纤维素(HPMC)与新的甘油基质中的电荷异构体分离效果进行对比;... 目的:建立应用成像毛细管等电聚焦电泳(iCIEF)法测定重组双特异性抗体(bsAb)电荷异质性的新载体基质的方法。方法:首先,对2种bsAbs在传统的载体基质甲基纤维素(MC)/羟丙甲基纤维素(HPMC)与新的甘油基质中的电荷异构体分离效果进行对比;然后,对甘油基质方法进行进一步优化,以研究甘油浓度、两性电解质种类及其终浓度、不同pH范围两性电解质的组合方式等对电荷异构体分离效果的影响,获得基于甘油基质最佳的分析条件;最后,应用甘油基质的最优分离条件进行了iCIEF方法验证,包括精密度、准确度、线性范围及稳定性指示性验证等。结果:2种bsAbs在甘油基质中的电荷异构体的分离效果均优于HPMC载体基质,且方法的稳健性较好;方法验证结果显示:对于bsAb 1,酸区、主峰、碱区峰峰面积百分比的RSD均小于2.0%,精密度良好;在蛋白终浓度0.10~0.30 mg·mL^(-1)范围内,主峰平均峰面积与蛋白浓度回归曲线r大于0.99,线性良好;每个浓度点的回收率均在95%~105%范围内,准确度良好。对于bsAb 2,酸区、主峰峰面积百分比RSD均小于2.0%,碱区峰面积百分比小于20.0%,精密度良好。该方法能够指示出产品电荷异构体的含量变化情况,可用于产品的质控。结论:使用甘油作为新的载体基质代替传统的HPMC载体基质进行iCIEF分析,具有分离度较好,稳定性强,准确性高,成本低等优势,解决了结构较复杂的重组双特异性抗体类药物在传统MC/HPMC载体基质中无法实现电荷异构体良好分离的难题,尤其适用于复杂的双特异抗体类药物的产品质量评估及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特异性抗体 电荷异 甘油 载体基质 成像毛细管等电聚焦电泳(iCIEF) 方法验证
原文传递
生物活性物质递送体系下丝素蛋白微胶囊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吴建兵 耿涵枭 +2 位作者 顾舒婷 孙银银 王永峰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20-28,共9页
药物、香味剂、营养成分等生物活性物质易受到外界环境影响,导致其活性迅速降低。在使用过程中,如何长久稳定其活性是当前亟须解决的问题。丝素蛋白具有出色的生物相容性、安全性及优异的可塑性,基于丝素蛋白材料对生物活性物质具有高... 药物、香味剂、营养成分等生物活性物质易受到外界环境影响,导致其活性迅速降低。在使用过程中,如何长久稳定其活性是当前亟须解决的问题。丝素蛋白具有出色的生物相容性、安全性及优异的可塑性,基于丝素蛋白材料对生物活性物质具有高度的亲和性和持久的稳定性。近年来,热点之一的丝素蛋白微胶囊在生物活性物质的装载、稳定和递送等方面已被深入研究。本文从递送体系角度出发,分别从丝素蛋白微胶囊的材料选择、成囊机理、制备方法和理化性能的影响因素及应用现状5个方面进行了综述,并重点比较了丝素蛋白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及理化性能的影响因素。综合分析表明,丝素蛋白微胶囊的研究应着重围绕制备方法的开发、理化性能的提升、生物活性物质长久高效的稳定及特定递送体系下的功能化和智能化等方面入手,为应用于疾病治疗、食品保护、生物传感器等领域提供材料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胶囊 丝素蛋白 生物活性物 递送体系 载体基质 层层自组装
下载PDF
甲醇羰基化反应铑锂双金属多相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3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777-777,共1页
关键词 甲醇 化反应 铑锂双金属 多相催化剂 制备方法 多孔性 高比表面积 载体
下载PDF
常压鼓风干燥法制备直投式纳豆菌剂工艺 被引量:2
4
作者 严美婷 余苗 +4 位作者 陈卫平 汤凯洁 李冬梅 熊诗青 杜娟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4期171-176,共6页
建立采用常压鼓风干燥法制备直投式纳豆菌剂的工艺。通过优化直投式纳豆菌剂的制备条件,得到其最佳制备工艺,并测定该菌剂的发酵性能和贮藏稳定性。结果表明,直投式纳豆菌剂的最佳制备工艺为:复合干燥保护剂为11.07%脱脂乳粉、6.41%谷... 建立采用常压鼓风干燥法制备直投式纳豆菌剂的工艺。通过优化直投式纳豆菌剂的制备条件,得到其最佳制备工艺,并测定该菌剂的发酵性能和贮藏稳定性。结果表明,直投式纳豆菌剂的最佳制备工艺为:复合干燥保护剂为11.07%脱脂乳粉、6.41%谷氨酸钠和14.76%柠檬酸钠;纳豆菌菌泥与复合保护剂的混合条件为:菌泥与复合保护剂的混合比例(g/m L)1∶7、复合保护剂的p H为6.0、菌泥与复合保护剂的平衡时间35 min;纳豆菌的载体基质为碎米粉,菌悬液与碎米粉的混合比例(m L/g)为1∶2;菌剂的干燥条件为50℃干燥9 h,在此条件下制备出的纳豆菌剂活菌率达82.66%,含菌量为7.93×10^(10)cfu/g,该菌剂发酵性能和贮藏稳定性较好,在4℃或-20℃条件下贮藏180 d后活菌数及发酵活力无明显变化。故采用常压鼓风干燥法制成的直投式纳豆菌剂符合市售纳豆菌剂的标准要求,可推广至工业生产中,简化生产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豆菌剂 存活率 常压鼓风干燥 保护剂 载体基质
下载PDF
纳米制剂技术改善中药精油稳定性的研究进展与思考 被引量:8
5
作者 赖华彰 陈水燕 +5 位作者 周伟成 陈安琪 陈曦 陈颖翀 岳鹏飞 杨明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641-652,共12页
作为从天然植物中提取的活性成分,中药精油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在医药、食品、化妆品以及农业等方面应用广泛。然而大多数精油主要成分均为挥发性成分,其受光、热、湿及氧气等影响稳定性很差,易挥发、氧化分解及异构化等,导致精油生物... 作为从天然植物中提取的活性成分,中药精油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在医药、食品、化妆品以及农业等方面应用广泛。然而大多数精油主要成分均为挥发性成分,其受光、热、湿及氧气等影响稳定性很差,易挥发、氧化分解及异构化等,导致精油生物活性下降甚至产生毒副产物。如何通过制剂技术解决中药精油稳定性差的问题,以保护其活性成分,成为制约其储存及应用的一大挑战。纳米制剂技术为改善中药精油的稳定性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为此综述了纳米制剂技术改善中药精油稳定性的研究进展与存在问题,以期为中药精油的制剂稳定化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技术 核-壳型纳米载体 型纳米载体 中药精油 稳定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