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蜂窝型光催化反应器载体表面光强分布建模与分析
1
作者 邓志辉 张西良 《工业技术与职业教育》 2023年第4期17-20,共4页
为了提高蜂窝型纳米二氧化钛(TiO2)光催化反应器紫外线光子的利用率,建立了平行式光催化反应器载体表面光强分布数学模型,并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在紫外灯管功率不变的情况下,紫外光子强度总体与紫外灯管排布面到光催化剂载体平面... 为了提高蜂窝型纳米二氧化钛(TiO2)光催化反应器紫外线光子的利用率,建立了平行式光催化反应器载体表面光强分布数学模型,并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在紫外灯管功率不变的情况下,紫外光子强度总体与紫外灯管排布面到光催化剂载体平面垂直距离、紫外灯管间距呈现正向关系,但两参数的比例对辐射光强的x方向分布的均匀性影响较大,比例越小,x方向光强分布越不均匀。y方向的光强分布较为均匀,与两参数关系较小。仿真结果为蜂窝状光催化反应器载体表面紫外灯管的布局和功率选择提供了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催化反应器 载体表面 紫外光 分布
下载PDF
接种密度对Vero细胞在微载体表面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孙祥明 谭文松 +2 位作者 张元兴 华平 周亚竞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67-370,共4页
研究了接种密度对Vero细胞在微载体表面生长行为的影响,发现培养过程中所获得的细胞最高密度随接种密度的增加而有所提高,当细胞的表面接种密度高于1.0×105cels/mgMC时,因贴壁后细胞扩展受到限制而不利于进... 研究了接种密度对Vero细胞在微载体表面生长行为的影响,发现培养过程中所获得的细胞最高密度随接种密度的增加而有所提高,当细胞的表面接种密度高于1.0×105cels/mgMC时,因贴壁后细胞扩展受到限制而不利于进入对数生长期。就整个Vero细胞培养过程,适宜的表面接种密度为3×104~7×104cels/mgMC,此时可以获得较高的比生长速率和细胞增殖倍数。实验结果还表明Vero细胞在CT-3微载体表面呈单层生长且不受表面限制,所达到的最高密度约为5.2×105cels/mgM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ERO细胞 细胞培养 接种密度 载体表面生长
下载PDF
载体表面性质对活性相形貌结构及植物油加氢脱氧选择性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张超 聂红 +3 位作者 高晓冬 渠红亮 李会峰 褚阳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845-852,共8页
分别以未改性氧化铝(A)、K改性氧化铝(A-K)和Si改性氧化铝(A-Si)为载体,采用饱和浸渍法制备了RZ、RZ-K和RZ-Si 3个NiMo催化剂,并采用Py-IR、XRD、BET、XRF、HRTEM、XPS等技术对其进行了表征。在中型固定床反应器中,以棕榈油为原料... 分别以未改性氧化铝(A)、K改性氧化铝(A-K)和Si改性氧化铝(A-Si)为载体,采用饱和浸渍法制备了RZ、RZ-K和RZ-Si 3个NiMo催化剂,并采用Py-IR、XRD、BET、XRF、HRTEM、XPS等技术对其进行了表征。在中型固定床反应器中,以棕榈油为原料,考察了载体表面性质对硫化态催化剂活性及加氢直接脱氧、加氢脱羧基和加氢脱羰基路径选择性的影响。结果表明,A-Si、A、A-K载体表面总酸量和强酸量依次降低;载体表面性质对硫化态(Ni)MoS2活性相形貌结构有较大影响,虽然3个催化剂Mo硫化度相当,但RZ-K的片晶长度较短,层数较低,而RZ-Si片晶长度较长,层数较高,且NiMoS活性相中Ni占总Ni的比(n(NiNiMoS)/n(Nitotal))按RZ-Si、RZ、RZ-K顺序依次降低。3个催化剂加氢脱羰基活性相当(320~380℃),但加氢直接脱氧和加氢脱羧基活性不同。适当提高催化剂酸性,增加反应温度和压力对提高加氢脱羧基路径选择性有利;适当降低催化剂酸性和减小活性相晶片,降低反应温度和提高压力对提高加氢直接脱氧路径选择性有利。Si改性导致载体酸性的增强以及相应催化剂Ni-Mo-S活性位的增多,促进了加氢脱羧基反应,与RZ和RZ-K催化剂相比,催化剂RZ-Si的整体脱氧活性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体表面性质 活性相 加氢脱氧反应 加氢直接脱氧反应 加氢脱羧基反应 加氢脱羰基反应
下载PDF
低温等离子体技术改善生物膜反应器载体表面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刘雨 刘健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1-3,共3页
通常,微生物及广为应用的多聚体型生物载体表面均带有负电荷,两者间产生的静电斥力严重阻碍了载体表面生物膜的形成。为强化微生物在载体上附着,提出了载体表面电荷改性新技术;低温等离子体氧化-Fe离子沉积技术(PlasmaOxidation-... 通常,微生物及广为应用的多聚体型生物载体表面均带有负电荷,两者间产生的静电斥力严重阻碍了载体表面生物膜的形成。为强化微生物在载体上附着,提出了载体表面电荷改性新技术;低温等离子体氧化-Fe离子沉积技术(PlasmaOxidation-FeIonsCoatingTechnique)。研究了4种等离子体(CO2、O2、NH3和Ar气)对4种聚合载体(PE、PP、PS和PVC)的氧化强度及Fe3+在处理后载体上的沉积。实验表明,处理后的载体表面生物膜形成速度加快,生物量显著增加。这项新技术为开发生物膜反应器新型膜载体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等离子体 载体表面 废水处理 生物膜反应器
下载PDF
分子探针法研究邻二甲苯氧化反应助催化剂在载体表面的分布
5
作者 唐新硕 舒歌平 +3 位作者 胡西城 吕国建 王俐 叶晓梅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1985年第12期1120-1122,共3页
本文用分子探针法测定SiO_(2)、1-Al_(2)O_(5)·SiO_(2)和2-Al_(2)O_(3)·SiO_(2)三种载体的表面结构,进一步研究、分析活性组分的分布,从而推出催化性能发生明显变化的可能原因。(一)实险部分1.不可逆吸附量的测定和计算分别... 本文用分子探针法测定SiO_(2)、1-Al_(2)O_(5)·SiO_(2)和2-Al_(2)O_(3)·SiO_(2)三种载体的表面结构,进一步研究、分析活性组分的分布,从而推出催化性能发生明显变化的可能原因。(一)实险部分1.不可逆吸附量的测定和计算分别按文献[1]和[2]中的方法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探针 助催化剂 邻二甲苯氧化 载体表面 不可逆吸附 催化性能 活性组分
下载PDF
载体表面上固相分子扩散的计算机模拟(英文)
6
作者 郭国霖 黄向东 唐有棋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5期566-574,共9页
本文给出了载体表面上固相分子扩散的计算机模拟模型和结果。利用细胞自动机(cellulsr automata)的技术和方法,经过400多步的计算,给出了四类具有不同的内部吸附力的固相分子经过扩散之后所得的不同的空间构型及其相应的分数维数。模型... 本文给出了载体表面上固相分子扩散的计算机模拟模型和结果。利用细胞自动机(cellulsr automata)的技术和方法,经过400多步的计算,给出了四类具有不同的内部吸附力的固相分子经过扩散之后所得的不同的空间构型及其相应的分数维数。模型假设一个粒子从格点(i,j)向另一个格点(k,l)跃跳的几率P(il-kl)由此两格点上的粒子数决定,并提出具体的计算公式。此外,P(ij-kl)还是反映扩散相内部吸附力的控制参数A的函数,由此扩散而得的表面是个分形,且维数在2.07到2.33之间。本文还讨论了固相分子能在载体上均匀分散成单层分子膜的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散 固相 载体表面 计算机模拟
下载PDF
不同载体表面Pt-Co合金催化剂的电催化H_2O_2活性 被引量:2
7
作者 杨雨萌 郑丹 +2 位作者 郭章飞 赵欣 陶伟 《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217-221,共5页
以碳粉(VulcanXC-72R)和碳纳米管为载体,通过浸渍-还原法分别制备出了Pt及Pt-Co合金催化剂用于NaBH4-H2O2燃料电池的阴极H2O2还原。利用XRD技术对催化剂的晶体结构进行表征,并对催化剂进行了循环伏安、线性扫描伏安测试。结果表明:纯Pth... 以碳粉(VulcanXC-72R)和碳纳米管为载体,通过浸渍-还原法分别制备出了Pt及Pt-Co合金催化剂用于NaBH4-H2O2燃料电池的阴极H2O2还原。利用XRD技术对催化剂的晶体结构进行表征,并对催化剂进行了循环伏安、线性扫描伏安测试。结果表明:纯Pth和Pt-Co合金均为面心立方结构,Co的引入可有效提高催化剂的活性;相对于纯Pt催化剂,Pt-Co合金的催化活性受载体的影响较大。无论以碳粉还是碳纳米管为载体,Pt10%-Co15%的Pt-Co合金催化剂峰电流最大,峰电位最高,催化性能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剂性能 Pt-Co合金 H2O2 载体表面 催化活性 峰电流 电催化 面心立方结构 燃料电池 碳粉
原文传递
MoO_3在低比表面载体α-Al_2O_3上的分散容量测定 被引量:3
8
作者 张斌 吴念祖 +1 位作者 谢有畅 唐有祺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358-360,共3页
Dispersion of MoO3 on low specific surface area support α-Al2O3 was studied withBET, SEM, XPS, XRD and LRS. The dispersion capacity of MoO3 on α-Al2O3 obtained by XPSand XRD are 0.15gMoO3/100m2 α-Al2O3 surface for ... Dispersion of MoO3 on low specific surface area support α-Al2O3 was studied withBET, SEM, XPS, XRD and LRS. The dispersion capacity of MoO3 on α-Al2O3 obtained by XPSand XRD are 0.15gMoO3/100m2 α-Al2O3 surface for α-Al2O3 obtained by calcinating γ-Al2O3 at1300℃ and 1200℃ and 0. 17gMoO3/100m2 α-Al2O3 for γ-Al2O3 obtained by calcinating γ-Al2O3a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比表面载体 自发分散 氧化铝 三氧化钼
下载PDF
喜树碱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载体组成对其形态和粒度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栾立标 朱家壁 《中国药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57-359,共3页
目的 考察喜树碱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载体组成对其形态和粒度的影响。方法 选用脱水山梨醇硬脂肪酸酯、脱水山梨醇棕榈酸酯、脱水山梨醇月桂酸酯、聚氧乙烯基 (2 )硬脂醇醚和胆固醇等作为膜材制备喜树碱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载体 ,用透射电... 目的 考察喜树碱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载体组成对其形态和粒度的影响。方法 选用脱水山梨醇硬脂肪酸酯、脱水山梨醇棕榈酸酯、脱水山梨醇月桂酸酯、聚氧乙烯基 (2 )硬脂醇醚和胆固醇等作为膜材制备喜树碱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载体 ,用透射电镜和激光衍射粒度测定仪测定其形态和粒度分布。结果 制成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载体多为圆形或椭圆形及多边形。含胆固醇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载体一般为圆形 ,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类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载体的圆形度好于聚氧乙烯基 (2 )硬脂醇醚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载体。不含胆固醇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载体为多边形。包裹药物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载体粒径较空白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载体大 ,多边形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载体的粒径较圆形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载体略大。结论 在制备工艺相同的情况下 ,喜树碱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载体的组成可影响其形态和粒度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载体 形态 喜树碱 粒度分布 抗癌药
下载PDF
聚合物/表面活性剂二元载体的固体分散体提高普罗布考的溶出度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妍妍 李佳 +2 位作者 杨雁 王绍宁 徐晖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535-540,605,共7页
目的制备以普罗布考为模型药物的固体分散体,以聚合物与表面活性剂为二元载体材料,提高药物溶出度。方法以聚维酮PVP K30、Kollidon VA64、Eudragit E100和Soluplus等聚合物,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Cremophor RH40、D-α-生育酚聚乙二醇100... 目的制备以普罗布考为模型药物的固体分散体,以聚合物与表面活性剂为二元载体材料,提高药物溶出度。方法以聚维酮PVP K30、Kollidon VA64、Eudragit E100和Soluplus等聚合物,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Cremophor RH40、D-α-生育酚聚乙二醇1000琥珀酸酯等为载体材料,采用溶剂挥发法制备单一载体或聚合物/表面活性剂二元载体的普罗布考固体分散体。分别在漏槽和非漏槽条件下考察固体分散体的溶出度,差示扫描量热法表征固体分散体中药物结晶状态。结果单一载体普罗布考固体分散体在非漏槽条件下的溶出度均不理想。适宜的聚合物与表面活性剂组合的二元载体固体分散体能明显增加非漏槽条件下的溶出度。热分析结果显示,药物在固体分散体中以非结晶状态存在。非漏槽条件下,VA64/RH40或聚维酮/RH40二元载体固体分散体在介质中形成纳米分散液,溶出度显著增加;而Soluplus/RH40二元载体固体分散体在介质中聚集沉淀,导致溶出度很低。结论聚合物/表面活性剂二元载体有利于提高难溶性药物的溶出,Kollidon VA64/RH40二元载体固体分散体显著提高普罗布考在非漏槽条件的溶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分散体 普罗布考 溶出度 聚合物/表面活性剂二元载体
下载PDF
使用含有官能团的催化剂前体和表面改性载体的负载聚合催化剂及烯烃聚合
11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2004年第3期85-85,共1页
关键词 官能团 催化剂前体 表面改性载体 负载聚合催化剂 烯烃聚合 茂金属催化剂
下载PDF
近代物理技术在多相催化研究中的应用(ⅩⅧ)——第十四章STM在多相催化表面研究中的应用(上) 被引量:2
12
作者 白春礼 郭军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206-215,共10页
一、引言在多相催化的研究中,对载体表面结构和吸附行为的了解十分重要。在过去的几十年中,许多用于表面结构分析的技术先后问世,如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场发射显微镜(FEM)、场离子显微镜(FIM)、低能电子衍射(LE... 一、引言在多相催化的研究中,对载体表面结构和吸附行为的了解十分重要。在过去的几十年中,许多用于表面结构分析的技术先后问世,如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场发射显微镜(FEM)、场离子显微镜(FIM)、低能电子衍射(LEED)俄歇谱仪(AES)、电子探针等。这些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在表面科学和多相催化领域的研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任何一种技术在应用中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局限,例如LEED要求样品具备周期性结构,光学显微镜和SEM的分辨率不足以分辨出表面原子。高分辨TEM主要用于薄层样品的体相和界面研究。FEM和FIM只能探测半径小于1000A的针尖上的原子结构和二维几何性质,且制样技术复杂,可用来作为样品的研究对象十分有限。还有一些表面分析技术,实际上观察到的是对较大区域(如大于10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相催化 载体表面 吸附 催化剂
下载PDF
近代物理技术在多相催化研究中的应用(ⅩⅨ)——第十四章 STM在多相催化表面研究中的应用(下)
13
作者 白春礼 郭军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279-285,共7页
(2)金属原子簇催化剂的观察对于金属原子簇化合物的研究在催化剂结构及催化机理研究中具有特殊的意义。以往的实验及理论分析指出,一个簇内含有2到100个原子的原子簇,会有某些其它任何形式的固体所没有的、很独特的体相性质和表面性质... (2)金属原子簇催化剂的观察对于金属原子簇化合物的研究在催化剂结构及催化机理研究中具有特殊的意义。以往的实验及理论分析指出,一个簇内含有2到100个原子的原子簇,会有某些其它任何形式的固体所没有的、很独特的体相性质和表面性质。例如当簇中原子数目从一个增加到几百个时,原子或分子的能级逐渐转变为能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相催化 载体表面 吸附 催化剂
下载PDF
γ-Al_(2)O_(3)上镍-钼催化剂的表面分散模型及其脱氮活性
14
作者 杨惠星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1984年第5期686-691,共6页
本文主要研究了γ-Al_(2)O_(3)载体上Ni-Mo催化剂的表面分散模型.催化剂制备采用先Ni后Mo的二次浸渍方法,XPS实验结果表明活性组份是大致以单层分散在载体表面上.
关键词 催化剂 分散模型 载体表面 单层分散 活性组份 XPS AL
下载PDF
外循环三相生物流化床载体挂膜的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李丽 焦伟堂 冯旭东 《化工时刊》 CAS 2005年第7期5-8,共4页
实验研究了外循环三相好氧生物流化床处理生活废水时活性炭载体表面生物膜的形成条件以及空气流量、水力停留时间等因素对生物膜厚度的影响.由于外循环流化床包含好氧区和缺氧区,有利于好氧菌和兼氧菌的生长.实验结果表明,0.09m3/h的空... 实验研究了外循环三相好氧生物流化床处理生活废水时活性炭载体表面生物膜的形成条件以及空气流量、水力停留时间等因素对生物膜厚度的影响.由于外循环流化床包含好氧区和缺氧区,有利于好氧菌和兼氧菌的生长.实验结果表明,0.09m3/h的空气流量,3~4 h的水力停留时间和较少的接种污泥浓度有利于启动挂膜,在HRT为3~4 h,有机容积负荷3~9.8 kg COD/(m3·d)条件下,能培养出稳定的生物膜,10 d膜厚达100μm以上;当HRT为3 h,空气流量0.09m3/h,有机容积负荷率为9.8 kg COD/(m3.d)时,生物膜厚度为145μm,此时生物膜活性最好,COD去除率最高,均在9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相外循环生物流化床 膜厚 挂膜 三相生物流化床 载体表面 外循环 有机容积负荷 生物膜厚度 水力停留时间 好氧生物流化床
下载PDF
可注射聚丙交酯多孔微载体制备及与骨髓基质干细胞共培养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暾 代广辉 +3 位作者 全大萍 廖凯荣 姜晓丹 徐如祥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06年第4期189-192,共3页
目的采用双乳化溶剂挥发技术制备聚丙交酯(PDLLA)多孔微载体。方法通过改变内水相中碳酸氢铵溶液浓度,调节微载体的孔径和孔隙率,并研究了微载体的制备条件对其粒径和形貌的影响。结果SEM观察及粒度分析显示:微载体具有表面开孔、内部... 目的采用双乳化溶剂挥发技术制备聚丙交酯(PDLLA)多孔微载体。方法通过改变内水相中碳酸氢铵溶液浓度,调节微载体的孔径和孔隙率,并研究了微载体的制备条件对其粒径和形貌的影响。结果SEM观察及粒度分析显示:微载体具有表面开孔、内部相互连通的孔结构,粒径在335μm±65μm范围内,内部孔径20μm左右,孔隙率达80%以上。体外细胞培养显示骨髓基质干细胞在微载体表面及内部能有效黏附并均匀生长。结论相对于实心微球,这种表面和内部具有多孔结构的微载体更有利于细胞的黏附和生长,并可通过注射方式将细胞运载到组织缺损部位以促进组织修复和再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注射 聚丙交酯 多孔微载体 载体制备 骨髓基质干细胞 培养研究 Stroma Cells 双乳化溶剂挥发 体外细胞培养 孔隙率 多孔结构 载体表面 组织修复 组织缺损 注射方式 制备条件 显示 碳酸氢铵 实心微球 溶液浓度
下载PDF
新型多孔碳化硅催化剂载体的制备与应用 被引量:12
17
作者 刘水刚 高伟 《工业催化》 CAS 2005年第7期60-64,共5页
采用气固相合成的方法制备出比表面积可达260m2.g-1的多孔SiC颗粒。对制备温度、时间进行了考察。将多孔SiC负载Co催化剂用于费托合成反应发现,由于SiC的化学惰性较强,金属与载体间的相互作用较弱,有利于钴氧化物的还原,提高了催化剂活... 采用气固相合成的方法制备出比表面积可达260m2.g-1的多孔SiC颗粒。对制备温度、时间进行了考察。将多孔SiC负载Co催化剂用于费托合成反应发现,由于SiC的化学惰性较强,金属与载体间的相互作用较弱,有利于钴氧化物的还原,提高了催化剂活性。同时SiC热导性好,有利于反应热量的及时移出,可防止催化剂烧结。CO单程转化率超过60%,表现出良好的催化活性。制备出的多孔碳化硅通过XRD、SEM、低温氮气吸附、TPR等手段进行了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比表面积催化剂载体 碳化硅 费托合成
下载PDF
新的“化学处理”型载体有关性能的研究及应用
18
作者 范久弟 陈育凯 《辽宁科技大学学报》 CAS 1990年第1期6-10,共5页
在气相色谱分析中,载体是决定色谱柱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常用的硅藻土类载体,表面有许多孔穴,并吸附了SiO_2及其金属氧化物等.为了消除这些吸附物形成的“活性中心”,要对载体表面进行处理.根据文献推荐用甲醇萃取经PEG20M浸渍过的载体... 在气相色谱分析中,载体是决定色谱柱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常用的硅藻土类载体,表面有许多孔穴,并吸附了SiO_2及其金属氧化物等.为了消除这些吸附物形成的“活性中心”,要对载体表面进行处理.根据文献推荐用甲醇萃取经PEG20M浸渍过的载体,即称为新的“化学处理”型栽体.该载体具有许多特点,如相当于低固定液的分离行为;分离能力好;提高了色谱柱最高使用温度等.本文简介了此种载体的处理过程及在气相色谱分析中有关性能的研究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体表面 活性中心 最高使用温度 分离能力 吸附物 固定液 金属氧化物 处理过程 水蒸汽处理 强相互作用
下载PDF
枯草芽孢杆菌表达载体的构建及猪源表皮生长因子的表达 被引量:2
19
作者 董兵 肖童 +4 位作者 李志辉 李聪 季明月 陈海清 檀建新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71-76,共6页
本文首先以枯草芽孢杆菌(B.subtilis)穿梭载体pDG150为基础,构建了含有5个克隆位点的表达载体pTD160,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带有淀粉酶信号肽的分泌表达载体pTD161和可用于外源蛋白与胞衣蛋白cotG融合表达的表面展示载体pTD162。将脂肪酶基... 本文首先以枯草芽孢杆菌(B.subtilis)穿梭载体pDG150为基础,构建了含有5个克隆位点的表达载体pTD160,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带有淀粉酶信号肽的分泌表达载体pTD161和可用于外源蛋白与胞衣蛋白cotG融合表达的表面展示载体pTD162。将脂肪酶基因lipa分别插入pTD161和pTD162,在B.subtilis 168中表达,其LipA酶活性分别为23.4U/mg和15.3U/mg,表明pTD载体具有良好的表达性能。通过无抗生素压力传代培养10代后,发现其稳定性仍为96.5%和95.0%,证明pTD载体具备较高的稳定性。将密码子优化后的猪源表皮生长因子基因pegf分别导入pTD161和pTD162,转化B.subtilis 168获得工程菌Bs168-pTD161-pegf和Bs168-pTD162-pegf,ELISA法证明pEGF在工程菌中表达量分别达到365ng/mL和285ng/mL,证明pEGF获得高效表达和展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枯草芽孢杆菌 穿梭表达载体 表面展示载体 pEGF lipaseA
下载PDF
修饰无机物负载的金属茂烯烃聚合催化剂 I.硅胶的BF_3修饰 被引量:2
20
作者 葛从辛 王立 封麟先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57-160,共4页
报道了反应时间、BF3浓度、硅胶预处理温度对BF3修饰SiO2表面的影响。结果表明,BF3对SiO2的表面修饰主要是通过表面化学反应和物理吸附来完成的。两种方式发生几率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表面羟基的量。
关键词 聚烯烃 催化剂 载体表面修饰 聚合 二氧化硅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