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表面麻醉剂在新西兰兔口腔黏膜麻醉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1
作者 曾东 牛娇 +2 位作者 李长义 常津 牛光良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1年第12期28-32,共5页
目的探讨新研制的口腔表面麻醉剂-载盐酸利多卡因葡聚糖基纳米高分子脂质体(LID-LLD-PLVs)的口腔黏膜表面麻醉作用机制。方法将24只8月龄新西兰兔按体重分层随机分组法分为4组,每组6只,为空白对照组(不给药)、下颌前牙唇侧牙龈表面涂抹L... 目的探讨新研制的口腔表面麻醉剂-载盐酸利多卡因葡聚糖基纳米高分子脂质体(LID-LLD-PLVs)的口腔黏膜表面麻醉作用机制。方法将24只8月龄新西兰兔按体重分层随机分组法分为4组,每组6只,为空白对照组(不给药)、下颌前牙唇侧牙龈表面涂抹LID-LLD-PLVs 0.5 mL,按作用时间分为LID-LLD-PLVs 30 min、60 min和90 min组。然后于各组下前牙黏膜注射10%福尔马林溶液25μL后60 min,取给药部位牙龈、同侧三叉神经节和延髓。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对牙龈、三叉神经节和延髓的P物质(SP)、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和c-fos进行mRNA定量分析。结果LID-LLD-PLVs 30 min、60 min和90 min组的牙龈、三叉神经节和延髓的SP、CGRP和c-fos mRNA定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LID-LLD-PLVs的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了牙龈、三叉神经节和延髓中SP、CGRP和c-fos的表达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麻醉剂-载盐酸利多卡因葡聚糖基纳米高分子脂质体 纳米脂质体 利多卡因 口腔表面麻醉 P物质 降钙素因相关肽 C-FOS
下载PDF
新型表面麻醉剂的口腔黏膜表面麻醉效果研究
2
作者 曾东 牛娇 +2 位作者 李长义 常津 牛光良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1年第19期36-39,59,共5页
目的探讨新研制的表面麻醉剂-载盐酸利多卡因葡聚糖基纳米高分子脂质体的口腔黏膜表面麻醉效果。方法 18只8月龄新西兰兔[雌雄不拘,体重(2.0±0.2)kg]按体重分层随机分组方法分为阴性对照组(0.5 ml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涂抹于下前牙... 目的探讨新研制的表面麻醉剂-载盐酸利多卡因葡聚糖基纳米高分子脂质体的口腔黏膜表面麻醉效果。方法 18只8月龄新西兰兔[雌雄不拘,体重(2.0±0.2)kg]按体重分层随机分组方法分为阴性对照组(0.5 ml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涂抹于下前牙唇侧牙龈)、阳性对照组(0.5 ml盐酸利多卡因传统脂质体涂抹于下前牙唇侧牙龈)和实验组(0.5 ml载盐酸利多卡因葡聚糖基纳米高分子脂质体涂抹于下前牙唇侧牙龈),每组6只。三组进行针刺实验和颏神经动作电位实验,并比较实验结果。结果针刺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的麻醉起效时间短于阳性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阴性对照组未出现明显麻醉效果。对三组颏神经动作电位幅度(APA)抑制率整体分析发现:组间比较、时间点比较及交互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组内比较:阴性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50 min APA抑制率高于其他时间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实验组40 min APA抑制率高于其他时间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组间比较:实验组各时间点APA抑制率高于阳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50 min内APA抑制率高于阴性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载盐酸利多卡因葡聚糖基纳米高分子脂质体起效快、麻醉效果好,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盐酸利多卡因葡聚糖基纳米高分子脂质体 纳米脂质体 利多卡因 表面麻醉 针刺实验 动作电位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