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乙二醇-聚乳酸-羟基乙酸嵌段共聚物载药纳米粒制备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
作者 柳阳 朱艳华 +3 位作者 孙佳琳 刘霜琪 孟莹 刘剑桥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6期2274-2277,共4页
目的:为聚乙二醇-聚乳酸-羟基乙酸(PEG-PLGA)嵌段共聚物载药纳米粒制备方法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以"聚乙二醇-聚乳酸-羟基乙酸""嵌段共聚物""载药纳米粒制备方法""PEG""PLGA"... 目的:为聚乙二醇-聚乳酸-羟基乙酸(PEG-PLGA)嵌段共聚物载药纳米粒制备方法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以"聚乙二醇-聚乳酸-羟基乙酸""嵌段共聚物""载药纳米粒制备方法""PEG""PLGA""PEG-PLGA"等为关键词,组合查询1998年1月-2017年1月在Pub Med、Springer Link、Science Direct、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中的相关文献,对溶剂挥发法、沉淀法、自乳化溶剂扩散法、盐析法等制备方法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共检索到相关文献246篇,其中有效文献28篇。虽然载药纳米粒制备方法已经解决了操作、耗能及环境污染上的一些难题,但仍然存在常使用毒性较大含氯有机溶剂和难以工业化大生产等问题。前者可通过寻找毒性较小的有机溶剂(如丙酮、乙酸乙酯)来代替和通过对PLGA结构修饰基团或合成方法的改进使其可溶于毒性较小的有机溶剂加以解决;后者可通过研发新型辅料,或是改进制备工艺(如冻干)来改善纳米粒的稳定性和研发新型生产设备来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二醇-聚乳酸-羟基乙酸 嵌段共聚物 载药纳米粒制备方法
下载PDF
载药纳米粒子(NP)的表面修饰与改性
2
作者 朱子春 光洁 李春梅 《池州师专学报》 2007年第3期43-46,共4页
由于表面修饰改变载药纳米粒子表面的性质,增强其对特定的细胞或器官靶向性,近年来在药物载体中的应用研究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本文论述了表面修饰在载药纳米粒子改性中的应用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
关键词 载药纳米粒 表面性质 表面修饰
下载PDF
微乳液法制备载药纳米粒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张会丽 王春龙 江荣高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7期1281-1284,共4页
目的介绍微乳液法制备载药纳米粒的研究进展,为其深入研究提供参考。方法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并进行归纳和整理。结果W/O型或O/W型微乳均可用以制备载药纳米粒,处方组成、制备方法均可影响纳米粒的粒径、形状和药物的释放等性质,纳米粒... 目的介绍微乳液法制备载药纳米粒的研究进展,为其深入研究提供参考。方法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并进行归纳和整理。结果W/O型或O/W型微乳均可用以制备载药纳米粒,处方组成、制备方法均可影响纳米粒的粒径、形状和药物的释放等性质,纳米粒对于多肽、蛋白质和抗癌药物的转运具有独特优势。结论利用微乳液法制备的纳米粒作为药物载体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乳 载药纳米粒 制备 应用
下载PDF
载药纳米粒在干粉吸入剂中的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曲静 张彤 杨晓波 《药学研究》 CAS 2017年第12期721-724,共4页
本文分析了载药纳米粒在干粉吸入剂上缺乏商业吸引力的原因,以及与常规干粉吸入剂相比存在的优势;介绍了纳米粒-载体复合物、大粒径中空纳米粒聚集体两种干粉吸入剂的制备方法及形成机制。由于纳米粒干粉吸入制剂具备优良的分散性能和... 本文分析了载药纳米粒在干粉吸入剂上缺乏商业吸引力的原因,以及与常规干粉吸入剂相比存在的优势;介绍了纳米粒-载体复合物、大粒径中空纳米粒聚集体两种干粉吸入剂的制备方法及形成机制。由于纳米粒干粉吸入制剂具备优良的分散性能和肺沉积性能,并同时拥有纳米粒作为药物载体的独特性能,使其在干粉吸入剂上具有强大的优势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药纳米粒 干粉吸入剂 喷雾干燥 纳米-体复合物 纳米聚集体
下载PDF
载药纳米粒的体内配置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水寅萍 王柏 《亚太传统医药》 2011年第8期151-155,共5页
随着纳米技术的发展,载药纳米粒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但对载药纳米粒在体内的行为以及它可能产生的毒性却了解不多。主要介绍了载药纳米粒进入体内后是如何配置的,即载药纳米粒在体内的分布和消除(代谢和排泄)的特性。
关键词 载药纳米粒 配置 分布 消除
下载PDF
同轴静电喷雾法制备单分散载药纳米粒进展 被引量:2
6
作者 蒋屏 谭彦 +2 位作者 田三萍 彭思 陈传品 《中南药学》 CAS 2018年第3期351-354,共4页
同轴静电喷雾技术通过产生稳定的同轴喷射流体来制备核-壳结构的纳米粒,与传统工艺相比具有可精确控制粒径大小和分散系数、避免初始突释、制备条件温和等优势。通过改变同轴针头,同轴静电喷雾技术可以产生相应结构的载药纳米粒,满足药... 同轴静电喷雾技术通过产生稳定的同轴喷射流体来制备核-壳结构的纳米粒,与传统工艺相比具有可精确控制粒径大小和分散系数、避免初始突释、制备条件温和等优势。通过改变同轴针头,同轴静电喷雾技术可以产生相应结构的载药纳米粒,满足药物递送的不同需求。本文介绍了用同轴静电喷雾法制备不同结构的载药纳米粒及扩大生产的研究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药纳米粒 同轴静电喷雾法 物递送
下载PDF
肝癌靶向载药纳米粒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7
作者 纪建松 滕皋军 +2 位作者 宋晶晶 赵中伟 涂建飞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9-70,共2页
近年来,全球肝癌发病率明显升高,据估计每年全世界新增病例超过100万人。肝癌的病死率仅次于胃癌、食道癌而居于第3位。加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等问题仍未得到有效控制,肝癌发病率仍呈上升势头。寻找便捷、有效的肝癌防治手段成为当前... 近年来,全球肝癌发病率明显升高,据估计每年全世界新增病例超过100万人。肝癌的病死率仅次于胃癌、食道癌而居于第3位。加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等问题仍未得到有效控制,肝癌发病率仍呈上升势头。寻找便捷、有效的肝癌防治手段成为当前癌症研究的重点。手术切除仍是当今肝癌治疗的首选,但随着技术的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防治 载药纳米粒 治疗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靶向 癌发病率 手术切除 病死率
原文传递
载10-羟基喜树碱液态氟碳纳米粒的声致相变条件及释药性能 被引量:5
8
作者 徐芬芬 王志刚 +3 位作者 李攀 郝兰 曹阳 王冬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96-200,共5页
目的探讨载10-羟基喜树碱液态氟碳纳米粒的声致相变条件、增强超声显像效果和纳米粒释药特性及对肝癌细胞株(SMMC-7721)的生长抑制作用。方法应用低强度聚焦超声(LIFU)辐照载药液态氟碳纳米粒溶液,观察纳米粒显像的最佳功率及最佳浓度,... 目的探讨载10-羟基喜树碱液态氟碳纳米粒的声致相变条件、增强超声显像效果和纳米粒释药特性及对肝癌细胞株(SMMC-7721)的生长抑制作用。方法应用低强度聚焦超声(LIFU)辐照载药液态氟碳纳米粒溶液,观察纳米粒显像的最佳功率及最佳浓度,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不同药脂比纳米粒的药物包封率,透析法观察10-HCPT的释放,CCK-8试剂检测载药液态氟碳纳米粒对肝癌细胞株(SMMC-7721)的细胞毒性作用。结果在体外经LIFU辐照后,纳米粒的最佳显像辐照功率为5 W、时间为2min,最佳浓度为8.53×109/ml,当药脂比为1∶10时,其包封率最高为(87.03±2.55)%,超声作用后载药纳米粒缓慢释放,载药纳米粒在48h后能显著抑制肝癌细胞株(SMMC-7721)的生长。结论载10-羟基喜树碱液态氟碳纳米粒在合适的条件下可发生声致相变,显著增强超声显像,并能同时缓慢释放药物从而抑制肝癌细胞株(SMMC-7721)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学 载药纳米粒 声致相变 细胞毒性
下载PDF
超声辐照联合双配体载药纳米粒对人乳腺癌耐紫杉醇细胞株细胞毒性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2
9
作者 洪少馥 王冬晓 +3 位作者 杨莉 罗婉贤 王莺 李颖嘉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35-439,共5页
目的对人乳腺癌紫杉醇敏感细胞MCF-7及紫杉醇耐药细胞MCF-7/Tax的超声辐照条件进行筛选,在优化条件下研究超声辐照联合双配体载紫杉醇纳米粒逆转肿瘤多药耐药效果。方法设置不同声强、辐照时间、微泡/培基体积比,超声辐照后台盼蓝... 目的对人乳腺癌紫杉醇敏感细胞MCF-7及紫杉醇耐药细胞MCF-7/Tax的超声辐照条件进行筛选,在优化条件下研究超声辐照联合双配体载紫杉醇纳米粒逆转肿瘤多药耐药效果。方法设置不同声强、辐照时间、微泡/培基体积比,超声辐照后台盼蓝拒染法测算细胞存活率、荧光显微镜观察纳米粒子在两种细胞的荧光强度,筛选出对两种细胞生长活性无明显抑制的最优超声辐照条件。根据以上筛选条件,开展MTT实验观察超声辐照联合双配体纳米粒对两种细胞毒性效果。结果声强0.6W/cm^2、辐照时间80s、微泡原液与培基体积比1:10为MCF-7细胞的最优辐照条件;声强0.6w/cm^2、辐照时间80s、微泡原液与培基体积比1:20为MCF-7/Tax细胞的最优辐照条件。上述辐照条件下超声辐照联合双配体载紫杉醇纳米粒作用组对乳腺癌MCF-7细胞和MCF-7/Tax细胞显示出较好的杀伤作用(IC50-MCP-7 1.43ng/ml,IC50-MCP-7/Tax〈800ng/ml),且效果明显优于单独双配体载药纳米粒作用组(P〈0.01,P〈0.05)。结论超声辐照在适宜条件下可增强双配体载药纳米粒对耐药细胞的敏感性,表明该策略对逆转肿瘤多药耐药具有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微气泡 双配体载药纳米粒 乳腺肿瘤
原文传递
褪黑素载药缓释纳米粒体外释放 被引量:2
10
作者 徐强 董明敏 +1 位作者 庄银凤 窦永华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356-359,共4页
目的:选取采用复合乳液 溶剂挥发技术制备成褪黑素载药缓释纳米粒并进行体外释放试验以考察其 特性。方法:模拟不同体液环境(pH=7.4,3.9,1.4),选取不同粒径的载药纳米粒(r<45.84nm,45.84nm<r< 72.67nm,r>72.67nm),采用... 目的:选取采用复合乳液 溶剂挥发技术制备成褪黑素载药缓释纳米粒并进行体外释放试验以考察其 特性。方法:模拟不同体液环境(pH=7.4,3.9,1.4),选取不同粒径的载药纳米粒(r<45.84nm,45.84nm<r< 72.67nm,r>72.67nm),采用恒温搅拌透析法(50r/min,75r/min,100r/min),测量其体外释药速率,统计分析其 释药特性。结果与结论:载药纳米粒的缓释性能与粒径呈负相关,释药速率可受pH环境影响,受机械搅动影响较 小。该褪黑素载药纳米粒具有良好的体外释放特征,符合拟定的临床用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褪黑素 载药纳米粒 体外释
下载PDF
液态氟碳纳米粒作为药物载体在肿瘤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敏 冉海涛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13年第10期704-706,共3页
近年来液态氟碳纳米粒在作为靶向药物载体方面的研究不断深入。因液态氟碳纳米粒具有粒径小、可以控制在纳米级,在一定超声条件下能发生液-气相转变等优点,其可直接通过肿瘤部位增大的血管内皮间隙,作用于肿瘤细胞。在超声作用下使药物... 近年来液态氟碳纳米粒在作为靶向药物载体方面的研究不断深入。因液态氟碳纳米粒具有粒径小、可以控制在纳米级,在一定超声条件下能发生液-气相转变等优点,其可直接通过肿瘤部位增大的血管内皮间隙,作用于肿瘤细胞。在超声作用下使药物在肿瘤组织局部释放,减少全身不良反应,达到靶向治疗的目的。本文就液态氟碳纳米粒作为靶向药物载体对肿瘤治疗的研究基础及进展做一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态氟碳 液-气相变 载药纳米粒
下载PDF
葫芦素B-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载药纳米粒的构建与药效学评价 被引量:1
12
作者 方宁 《药物评价研究》 CAS 2019年第8期1557-1562,共6页
目的以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作为纳米制剂载体材料将葫芦素B制备成纳米粒,并考察其对HepG2肝癌细胞的抑制效果。方法使用乳化溶剂蒸发法制备葫芦素B-PLGA载药纳米粒,以PLGA浓度(X1)、PVA浓度(X2)和药物浓度(X3)作为考察因素,以... 目的以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作为纳米制剂载体材料将葫芦素B制备成纳米粒,并考察其对HepG2肝癌细胞的抑制效果。方法使用乳化溶剂蒸发法制备葫芦素B-PLGA载药纳米粒,以PLGA浓度(X1)、PVA浓度(X2)和药物浓度(X3)作为考察因素,以载药纳米粒的粒径大小(Y1)和包封率(Y2)作为评价指标,应用中心复合设计-效应面法优化葫芦素B-PLGA载药纳米粒处方;测定了纳米粒的粒径分布和Zeta电位值,通过透射电镜观察其微观形态,并考察了葫芦素B-PLGA载药纳米粒的体外药物释放特性;比较了葫芦素B与葫芦素B-PLGA载药纳米粒对HepG2肝癌细胞的抑制效果。结果葫芦素B-PLGA载药纳米粒的最优处方组成为:PLGA浓度为9.0%,PVA浓度为2.0%,药物浓度为4.5%,制备的纳米粒粒径为(145.4±15.8)nm,Zeta电位值为(-7.6±0.8)mV;透射电镜下可观察到纳米粒表面光滑,分布均匀;葫芦素B-PLGA载药纳米粒释药前期出现突释,后期平缓,48 h药物释放达到86%;葫芦素B-PLGA载药纳米粒对HepG2肝癌细胞的抑制作用显著高于葫芦素B。结论葫芦素B-PLGA载药纳米粒可延缓药物释放,提高对HepG2肝癌细胞的抑制活性,为进一步临床研究奠定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葫芦素B PLGA载药纳米粒 中心复合设计-效应面法 HEPG2肝癌细胞
原文传递
PLGA-磷酸钙复合载药纳米粒的制备 被引量:1
13
作者 梁欢 王倩 +4 位作者 王康 刘新荣 魏桂花 晏为力 周绍兵 《高分子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383-1389,共7页
利用聚氧乙烯硬脂酸酯(Brij78)和帕米膦酸二钠制备新型表面活性剂Pa-Brij78,以此为表面活性剂,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oly(lactic-co-glycolic acid),PLGA)为油相,采用水包油包水的微乳液法制备载卵清蛋白(ovalbumin,OVA)的表... 利用聚氧乙烯硬脂酸酯(Brij78)和帕米膦酸二钠制备新型表面活性剂Pa-Brij78,以此为表面活性剂,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oly(lactic-co-glycolic acid),PLGA)为油相,采用水包油包水的微乳液法制备载卵清蛋白(ovalbumin,OVA)的表面带有磷酸根的PLGA纳米粒,再用共沉淀法在其表面修饰一层磷酸钙,并装载寡核苷酸CpG,形成一种核-壳结构的复合载药纳米粒CpG/CaP/PLGA(OVA).通过动态光散射粒度仪、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XRD)对纳米粒进行表征,并测定OVA、CpG的载药量、包封率.结果表明以Pa-Brij78为表面活性剂制备的PLGA(OVA)纳米粒确实能被磷酸钙修饰,粒径增大40-60 nm,表面变粗糙,XRD测得该磷酸钙层的主要存在形式为Ca3(PO4)2.OVA平均载药量为5%,包封率大于80%;CpG平均载药量为0.47%,平均包封率为8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降解高分子 磷酸钙 核-壳结构 复合载药纳米粒
原文传递
聚乳酸及其共聚物脑靶向载药纳米粒的研究进展
14
作者 蒋伟 朱宏 《中国药房》 CAS CSCD 2013年第17期1611-1614,共4页
目的:综述聚乳酸及其共聚物(PLA/PLGA)脑靶向载药纳米粒(NP)的研究进展。方法:查阅2005-2012年来国内外有关文献,对PLA/PLGA脑靶向载药NP的作用机制、制备方法、功能分子的连接方式、体外体内作用效果评价方法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受... 目的:综述聚乳酸及其共聚物(PLA/PLGA)脑靶向载药纳米粒(NP)的研究进展。方法:查阅2005-2012年来国内外有关文献,对PLA/PLGA脑靶向载药NP的作用机制、制备方法、功能分子的连接方式、体外体内作用效果评价方法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受体介导入脑是目前最为成熟的脑靶向给药机制,鼻腔给药也是一种有效的入脑机制;脂溶性载药NP和水溶性载药NP的制备分别采用乳化溶剂挥发法和复乳法;而溶剂扩散法可加快微球的形成,用于制备粒径较小的NP;功能分子主要利用其上的巯基、氨基、羧基或马来酰亚胺等活性基团与PLA或PLGA对应基团进行共价结合,或利用生物素-亲和素体系脑靶向递药;体外效果评价常用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MVEC)单层培养模型及BMVEC-星形胶质细胞共培养模型;体内效果评价常用荧光显微镜和活体荧光成像、放射自显影法,前者用于考察以荧光素和香豆素等荧光染料标记的脑靶向NP,后者用于以125I、3H、14C等放射性核素标记的脑靶向NP。提高脑靶向的靶向效率、提高载药量、减少PLA/PLGA的用量、改善PLA/PLGA纳米粒体内降解性能和增加稳定性,是今后脑靶向PLA/PLGA载药NP研究的重点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共聚物 载药纳米粒 脑靶向 系统 血脑屏障
原文传递
盐酸阿霉素和P53蛋白的复合载药纳米粒在大鼠体内分布和对肝癌Hepa1-6细胞抑制作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谷峙樾 雷宇 +1 位作者 赵健辉 刘占军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25-128,共4页
目的考察负载盐酸阿霉素和P53蛋白的复合载药纳米粒在大鼠体内的分布及对肝癌Hepa1-6细胞的抑制作用。方法①方法学考察:用高效液相分别测定盐酸阿霉素、空白载药纳米粒和载药纳米粒的保留时间。取SD大鼠空白血浆和各个组织匀浆匀浆后... 目的考察负载盐酸阿霉素和P53蛋白的复合载药纳米粒在大鼠体内的分布及对肝癌Hepa1-6细胞的抑制作用。方法①方法学考察:用高效液相分别测定盐酸阿霉素、空白载药纳米粒和载药纳米粒的保留时间。取SD大鼠空白血浆和各个组织匀浆匀浆后加入盐酸阿霉素标准品,分别配置成5种不同质量浓度(20,40,80,160,320μg·mL-1)的溶液,制备盐酸阿霉素在心、肝、脾、肺、肾和血浆中的线性回归方程。取SD大鼠空白血浆和各个组织匀浆,加入低、中、高3个质量浓度(1,10,50μg·mL-1)的对照品溶液100μL,取匀浆液200μL,离心取上清液,再进行复溶,测量日内精密度与日间精密度。②体内分布实验:按照体重将SD大鼠随机分为3组:盐酸阿霉素组(AH)、载盐酸阿霉素纳米粒(AHR)和空白组,每组10只。AH组大鼠尾静脉注射阿霉素4 mg·kg^-1,AHR组给予载药复合纳米粒阿霉素9 mg·kg^-1,空白组给予0.9%NaCl。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药物在大鼠体内心、肝、脾、肺和肾组织的分布情况。③细胞抑制率实验:将制备好的载P53蛋白的盐酸阿霉素纳米粒(P53-AHR)和AHR作用于Hepa1-6细胞,用酶标仪测定细胞抑制情况。结果①盐酸阿霉素保留时间为5.02 min,载药纳米粒保留时间为5.14 min。在0.10~250.00μg·mL^-1,相关系数均为0.99。②盐酸阿霉素在不同组织的回收率均大于90%,日间精密度均小于9%,日内精密度均小于5%;1 h时,肾AH组为(12.50±1.27)μg·mL^-1,AHR组为(27.30±3.27)μg·mL^-1,肝AH组为(14.70±1.06)μg·mL^-1,AHR组为(26.60±3.21)μg·mL^-1,脾AH组为(14.60±2.09)μg·mL-1,AHR组为(19.70±3.65)μg·mL-1。③当盐酸阿霉素浓度为0.30μg·mL^-1时,P53-AHR组的细胞抑制率为(81.62±4.98)%,AHR组的细胞抑制率为(63.02±12.16)%。结论碳酸钙复合载药纳米粒具有肝、脾的靶向性和趋向性,同时能够高效的杀死肝癌细胞且具有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复合载药纳米粒 组织分布 细胞抑制率
原文传递
纳米粒载药系统在肝脏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16
作者 张晨 凌昌全 《肝脏》 2002年第2期120-121,共2页
关键词 纳米系统 肝脏肿瘤 治疗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阿霉素/姜黄素载双药纳米粒的药物含量及包封率 被引量:1
17
作者 林红霞 戴东波 +1 位作者 丁玎 王茜 《浙江医学》 CAS 2015年第10期836-839,共4页
目的建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同时测定阿霉素/姜黄素载双药纳米粒(DOX/CUR—NPs)中阿霉素和姜黄素的含量及包封率的方法。方法采用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DOX/CUR—NPs;按照制剂含量测定方法学要求考察所建立HPLC法的专属性、... 目的建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同时测定阿霉素/姜黄素载双药纳米粒(DOX/CUR—NPs)中阿霉素和姜黄素的含量及包封率的方法。方法采用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DOX/CUR—NPs;按照制剂含量测定方法学要求考察所建立HPLC法的专属性、精密度、回收性等,并结合超速离心法测定DOX/CUR—NPs的包封率。结果成功制备了DOX/CUR—NPs;在建立的色谱条件下,DOX和CUR专属性好,精密度、回收率、重复性等试验均符合方法学要求。两药在0.5~500μ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纳米粒中DOX与CUR的包封率分别为(58.9±1.11)%和(75.4±1.76)%。结论HPLC法准确可靠、简单快速。可用于DOX/CUR—NPs的药物含量及包封率的同时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霉素 姜黄素 纳米 含量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
下载PDF
含RGD修饰的丹参酮ⅡA多级靶向纳米粒的制备及工艺优化
18
作者 王炎 宋大迁 +4 位作者 王青 冯媛媛 许玲 范忠泽 李琦 《中国医药科学》 2014年第3期9-11,17,共4页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多级靶向纳米粒的制备及其工艺优化。方法采用乳化溶剂蒸发法制备丹参酮ⅡA多级靶向纳米粒;考察单因素在纳米粒制备过程中的影响,包括TSⅡA载药纳米粒中的药物浓度、乳化剂浓度、有机相/外水相、超声时间和强度等的改...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多级靶向纳米粒的制备及其工艺优化。方法采用乳化溶剂蒸发法制备丹参酮ⅡA多级靶向纳米粒;考察单因素在纳米粒制备过程中的影响,包括TSⅡA载药纳米粒中的药物浓度、乳化剂浓度、有机相/外水相、超声时间和强度等的改变;并通过正交设计优化TSⅡA多级靶向纳米粒的制备工艺。结果本实验成功制备了含RGD修饰的丹参酮ⅡA多级靶向纳米粒,优选工艺参数为:药物浓度1mg/mL,载体材料浓度20mg/mL,有机相/外水相为1∶10,超声强度和时间分别为200W,20×5s。结论此丹参酮ⅡA多级靶向纳米粒的制备工艺切实可行。所制备的TNP包封率和载药量较高,为丹参酮ⅡA的临床应用提供了更广阔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酮ⅡA 载药纳米粒 RGD 肿瘤靶向
下载PDF
含RGD修饰的丹参酮ⅡA多级靶向纳米粒的质量评价
19
作者 王炎 宋大迁 +2 位作者 王青 范忠泽 李琦 《中国医药科学》 2014年第5期9-11,共3页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多级靶向纳米粒的制备及其质量评价。方法采用乳化溶剂蒸发法制备丹参酮ⅡA多级纳米粒;测定丹参酮ⅡA多级靶向纳米粒的粒径分布及纳米微粒表面结构;并检测丹参酮ⅡA多级靶向纳米粒的载药量、包封率及体外药物释放规律...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多级靶向纳米粒的制备及其质量评价。方法采用乳化溶剂蒸发法制备丹参酮ⅡA多级纳米粒;测定丹参酮ⅡA多级靶向纳米粒的粒径分布及纳米微粒表面结构;并检测丹参酮ⅡA多级靶向纳米粒的载药量、包封率及体外药物释放规律。结果课题组制备的丹参酮ⅡA多级靶向纳米粒,大小均匀,载药纳米粒的平均粒径为190nm,Zeta电位为4.3mV,包封率(94.12±5.20)%,载药量(2.05±0.12)%。与游离的丹参酮ⅡA单体相比,丹参酮ⅡA多级靶向纳米粒释放速度明显减慢,在120h累积释放量为72.59%。结论采用乳化溶剂蒸发法成功制备了含RGD修饰的丹参酮ⅡA多级靶向纳米粒。与丹参酮ⅡA单体相比,制备成纳米制剂后,多级靶向载药纳米粒能随着时间的延长将药物逐步释放出来,具有良好的缓释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酮ⅡA 载药纳米粒 RGD 缓释 表征
下载PDF
静电纺丝法制备吲哚美辛纳米粒子/聚乙烯醇复合纤维膜
20
作者 贾济如 王潮霞 殷允杰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88-90,94,共4页
采用乳化法制备以吲哚美辛为疏水药物模型、聚己内酯-聚乙二醇嵌段共聚物(mPCL-PEG-PCL)为载体,聚乙烯醇(PVA)为乳化剂的载药纳米粒子。将制得的吲哚美辛纳米颗粒与PVA共混制备10%(wt,质量分数)纺丝溶液,通过静电纺丝法制备具有缓释性... 采用乳化法制备以吲哚美辛为疏水药物模型、聚己内酯-聚乙二醇嵌段共聚物(mPCL-PEG-PCL)为载体,聚乙烯醇(PVA)为乳化剂的载药纳米粒子。将制得的吲哚美辛纳米颗粒与PVA共混制备10%(wt,质量分数)纺丝溶液,通过静电纺丝法制备具有缓释性能的吲哚美辛纳米粒/PVA纳米纤维膜。可观察到所制得的纳米纤维膜表面覆有纳米颗粒;且在37℃缓冲溶液中120h仍具有药物释放性能,药物累积释放量达到78%。吲哚美辛纳米粒/PVA纳米纤维膜在药物缓释领域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药纳米粒 静电纺丝 纳米子/PVA纳米纤维膜 吲哚美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