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二分梁甫一分骚——辛弃疾认同陶渊明的辨析 被引量:4
1
作者 赵晓岚 《学海》 2003年第4期158-162,共5页
本文辨析辛弃疾屡称陶渊明的原因和意义 ,论述在归隐的人生道路上 ,两人在稼穑、饮酒、交友的生活方式以及闲适与愤悲的思想情怀诸方面的同异 ,指出辛氏对陶氏的认同最终在于“二分梁甫一分骚” ,不自觉地造就出从闲适文化入、从载道文... 本文辨析辛弃疾屡称陶渊明的原因和意义 ,论述在归隐的人生道路上 ,两人在稼穑、饮酒、交友的生活方式以及闲适与愤悲的思想情怀诸方面的同异 ,指出辛氏对陶氏的认同最终在于“二分梁甫一分骚” ,不自觉地造就出从闲适文化入、从载道文化出的移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弃疾 陶渊明 人生 饮酒活动 交谊 生活方式 闲适文化 载道文化 接受史 稼穑活动
下载PDF
论科学与文学的同一性
2
作者 郭海文 《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 2004年第1期75-76,共2页
科学与文学是一枚硬币的两面,虽然备有其功用和特征,但都有追求真理和自由的特性。
关键词 文学研究 科学技术 同一性 闲情文化 载道文化
下载PDF
从先秦“文”的观念史中挖掘“文—化”的教育意涵 被引量:1
3
作者 刘峻杉 王旎娜 代雅新 《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67-181,共15页
当代教育学的理论构造与生活实践已经与“文化”这个词密不可分,中国教育学的深化发展很有必要追溯早期“文”的观念以接续自身的思想根源。从甲骨文到战国文字,人形“文”与交错“文”的两类特征就存在着发展融合的轨迹。“文”的初义... 当代教育学的理论构造与生活实践已经与“文化”这个词密不可分,中国教育学的深化发展很有必要追溯早期“文”的观念以接续自身的思想根源。从甲骨文到战国文字,人形“文”与交错“文”的两类特征就存在着发展融合的轨迹。“文”的初义可能有两种不同走向但又彼此联系的起源,分别是表达与祖先神、上帝沟通的能力或状态的“通神”义,以及来自图腾、甲骨兆纹、礼器纹饰所代表的神秘图案的“纹理”义。春秋战国文献中“经天纬地”“因天之生也以养生”的“文—武”之“文”,以及赞颂圣王德行及其开创传统的“文—德”之“文”,有可能是由“通神”义所演化而来;与此同时,表示贯通隐显、具有信息指示作用的结构纹理的“文—明”之“文”,表达内在理据、法则、结构的“文—理”之“文”,以及表达显化、装饰等功能的“文—质”之“文”,有可能是由“纹理”义所演化而来。对先秦“文”观念的梳理,有助于中国教育学对本土“文—化”传统的自知自明,彰显“文”与“心”的关联意义以优化诠释“以文化之”,提炼“文—养”的观念来深化诠释“文而化之”,发掘“观—文”的思想以与时俱进、勇于创新并拓展对“文”“道”关系的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 文以 文化 观念史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