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胸腔镜辅助体外循环下治疗先心病的初步体会 被引量:4
1
作者 刘振玉 方向明 +6 位作者 许国安 刘世国 徐靖 周亚军 张小强 王省堂 刘学广 《江西医药》 CAS 2003年第4期236-238,共3页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微创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手术的方法。方法5例房间隔缺损和4例室间隔缺损的先心病患者应用单腔或双腔气管插管机械辅助呼吸,采用股动脉、股静脉和上腔静脉插管建立体外循环,通过胸壁打孔借助电视胸腔...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微创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手术的方法。方法5例房间隔缺损和4例室间隔缺损的先心病患者应用单腔或双腔气管插管机械辅助呼吸,采用股动脉、股静脉和上腔静脉插管建立体外循环,通过胸壁打孔借助电视胸腔镜进行房间隔缺损和室间隔缺损修补。结果9例患者术后一周皆痊愈出院,未出现残余漏及传导阻滞。结论电视胸腔镜微创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安全可行等特点。只要熟练电视胸腔镜下手术器械的操作方法和技巧,大部分室缺、房缺皆可在电视胸腔镜下顺利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镜 辅助体外循环 治疗 先天性心脏病 室间隔缺损
下载PDF
体外循环辅助心脏不停跳冠脉搭桥术治疗重症冠心病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振雷 牟伟峰 《中国实用医药》 2023年第12期39-42,共4页
目的 探讨体外循环辅助心脏不停跳冠状动脉(冠脉)搭桥术治疗重症冠心病(CHD)的效果。方法 84例行冠脉搭桥术治疗的重症CH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患者使用体外循环停跳技术,观察组患者使用体外循环辅助心脏不停... 目的 探讨体外循环辅助心脏不停跳冠状动脉(冠脉)搭桥术治疗重症冠心病(CHD)的效果。方法 84例行冠脉搭桥术治疗的重症CH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患者使用体外循环停跳技术,观察组患者使用体外循环辅助心脏不停跳技术。比较两组各项手术及恢复指标,术后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及死亡率,术前及术后1个月心功能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及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中性粒细胞计数]。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101.52±30.14)min、体外循环时间(86.11±27.85)min、术后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停留时间(53.42±21.57)h、呼吸机使用时间(19.10±7.25)h、住院时间(7.41±1.28)d短于对照组的(148.27±43.52)min、(119.94±35.18)min、(89.83±34.61)h、(31.06±11.83)h、(12.35±2.26)d,新鲜冰冻血浆输注量(540.65±210.96)ml少于对照组的(674.52±262.37)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术后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及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两组LVEF、LVED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NF-α(33.46±8.29)pg/ml、IL-6(42.19±5.65)pg/ml、中性粒细胞计数(9.10±2.04)×10^(9)/L均低于对照组的(45.17±9.18)pg/ml、(57.21±5.98)pg/ml、(11.39±2.74)×10^(9)/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体外循环辅助心脏不停跳冠脉搭桥术治疗重症CHD的效果显著,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手术创伤,保障术后心功能的恢复,且术后炎症反应程度轻,安全性高,不良心血管事件及死亡率均较低,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冠心病 循环辅助 心脏不停跳 冠状动脉搭桥术 效果
下载PDF
48例高危冠心病体外循环辅助下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周素明 赖登祥 《中国医疗设备》 2016年第B12期177-177,共1页
目的 总结分析体外循环辅助下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在高危冠心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以本院48例高危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全都采用体外循环辅助下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治疗,回顾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采用体外循环辅助下不... 目的 总结分析体外循环辅助下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在高危冠心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以本院48例高危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全都采用体外循环辅助下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治疗,回顾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采用体外循环辅助下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治疗后共完成搭桥165支,49支为桡动脉,116例为乳内动脉,体外辅助循环时间为(54??9±10??7)min,ICU停留时间为(2??3±0??4)d,住院时间为(14??9±2??7)d,术后有10例患者出现不同的并发症.在患者心功能指标方面,治疗后相对于治疗前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2??0±0??1)个月期间,没有患者出现死亡.结论 对于高危冠心病患者采用体外循环辅助下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心功能,保证治疗效果,但是在手术过程中应注意做好患者的临床护理,从而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危冠心病 循环辅助 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 临床分析
下载PDF
体外肺辅助循环治疗重度一氧化碳中毒
4
作者 李全民 许庆鹏 +6 位作者 曹道俊 申宗陶 姚飞 宗炤方 刘长明 闪辉 杜虹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1996年第4期226-228,共3页
目的:报告体外肺辅助循环治疗重度一氧化碳中毒的体会。方法:入院时本组5例碳氧血红蛋白的比率均超过75%。病人血压13~8/11~4kPa(97~60/82~30mmHg),呼吸不规则,深浅不一、呼吸道分泌物多。因不能... 目的:报告体外肺辅助循环治疗重度一氧化碳中毒的体会。方法:入院时本组5例碳氧血红蛋白的比率均超过75%。病人血压13~8/11~4kPa(97~60/82~30mmHg),呼吸不规则,深浅不一、呼吸道分泌物多。因不能立即进入高压氧舱治疗,而采用体外肺辅助循环治疗(静脉─静脉转流)。结果:血液中一氧化碳半排出期为15分钟,转流30~40分钟后完全清醒;60分钟后碳氧血红蛋白含量在10%以下。体外肺辅助循环时间的延长与血液中血红蛋白含量的下降呈明显相关性(r=-0.83,P<0.05)。全组病人无死亡及后遗症发生。结论:体外肺辅助循环技术可作为治疗重度一氧化碳中毒的另一途径,尤其对不能立即进入高压氧舱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辅助循环 一氧化碳中毒
下载PDF
体外循环辅助下抢救左颈总动脉外伤性横断1例
5
作者 郝嘉 肖颖彬 +1 位作者 钟前进 安永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04年第4期245-245,共1页
关键词 循环辅助 抢救措施 左颈总动脉 伤性横断 头颈部
下载PDF
体外循环辅助心脏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在低射血分数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4
6
作者 王海峰 孙保 +2 位作者 伊力亚斯 何丽玲 程端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4年第5期438-441,共4页
目的 对97例射血分数(EF)<0.30的冠心病患者的体外循环辅助心脏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进行总结分析.方法 选择97例EF<0.30的高危患者,全部采用体外循环辅助心脏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其中男性55例,女性42例.术前测... 目的 对97例射血分数(EF)<0.30的冠心病患者的体外循环辅助心脏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进行总结分析.方法 选择97例EF<0.30的高危患者,全部采用体外循环辅助心脏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其中男性55例,女性42例.术前测定射血分数0.18~0.29(0.240±0.031).合并心肌梗死史4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49例,支架置入治疗史16例.NYHA心功能Ⅱ级39例、Ⅲ级35例、Ⅳ级23例.冠脉造影提示双支病变21例、多支病变65例、左主干病变11例,合并轻、中度二尖瓣反流43例,合并室壁瘤13例,左室血栓2例.超声心动图检查提示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53~76 (61.3±4.2)mm.结果 97例患者均完成手术,平均远端吻合口(3.7±1.1)个,使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37例,均在手术中安放.住院死亡2例.1例脑梗塞导致左侧肢体偏瘫,未愈出院,1例肺梗塞,保守治疗好转.随访2~21个月.出院后死亡3例,3例有心功能不全表现,需要长期强心利尿药物治疗.其余患者心功能良好,未再次接受心导管术.结论 低射血分数患者实施体外循环辅助心脏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有良好的可行性和近期效果,能有效降低手术与麻醉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循环辅助 心脏不停跳 左心功能低下
下载PDF
TAVI手术术中循环衰竭护理1例配合
7
作者 龚毓婷 李文洁 《现代医药卫生》 2024年第14期2515-2517,共3页
目的总结1例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I)中循环衰竭护理配合要点。方法选取1例高龄主动脉瓣增厚并明显钙化、重度狭窄、中度反流、心功能差、胸外科医生协会(STS)评分为高风险患者,行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术中循环衰竭的患者作为对象,... 目的总结1例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I)中循环衰竭护理配合要点。方法选取1例高龄主动脉瓣增厚并明显钙化、重度狭窄、中度反流、心功能差、胸外科医生协会(STS)评分为高风险患者,行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术中循环衰竭的患者作为对象,进行回顾性归纳、总结、分析。结果患者术中血压及血氧饱和度下降,跨瓣导丝时突发室颤,立即启动自动体外除颤仪(AED)自动除颤恢复窦性心律,体外循环1 min内快速辅助转流,成功置入主动脉瓣。结论对于主动脉瓣严重狭窄并反流、肺动脉继发性高压、心功能Ⅲ级的高龄患者,预先实施体外循环管道建立及预充排气是提高手术成功的关键;心脏中心团队熟练配合是减少并发症的重要条件。该院于2023年9月成功实施1例体外循环辅助下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患者术前术后改善效果明显,取得满意效果。该文主要讲述心脏外科介入护理配合协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室颤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 循环辅助 介入护理配合 循环衰竭
下载PDF
体外反搏对血管壁剪切应力影响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3
8
作者 包芸 杜健航 靳亚非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19-21,共3页
采用刚性直管流动的数值计算方法 ,对实施体外反搏前后的小猪颈动脉血管流动状况及管壁剪切应力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表明 ,体外反搏可以明显有效地改变血管壁剪切应力。
关键词 血管壁 剪切应力 血流动力学 数值模拟 反搏 刚性直管流动 辅助循环装置
下载PDF
主动脉球囊反搏在非体外冠脉搭桥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4
9
作者 孙建宏 姜桢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8期632-633,共2页
关键词 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 主动脉球囊反搏 冠脉搭桥 辅助循环装置 冠心病患者 术中 循环支持 围手术期 脱机困难 IABP
下载PDF
原发性气管肿瘤外科治疗13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邵丰 许栋生 +5 位作者 邹卫 杨如松 王科平 刘锋 马国栋 曹珲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8年第3期447-448,共2页
原发性气管肿瘤发病率较低,外科手术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我科自1996年-2006年手术治疗13例气管肿瘤,其中3例辅助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原发性气管肿瘤 临床分析 科治疗 辅助体外循环 治疗方法 科手术 手术治疗 发病率
下载PDF
体外循环辅助手术治疗原发性气管肿瘤七例临床分析
11
作者 周雪峰 王建军 +3 位作者 王家顺 潘永成 李劲松 汪文东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2008年第6期422-423,共2页
能否获得血液快速氧合防止缺氧性心跳骤停,是原发性气管肿瘤致气道高度梗阻或肿瘤易脱落患者抢救和手术成败的关键。2003年10月至2007年4月,我院在体外循环辅助下手术治疗7例原发性气管肿瘤致气管重度狭窄患者。
关键词 循环辅助手术 原发性气管肿瘤 临床分析 治疗方法
原文传递
体外循环辅助心脏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在左主干严重病变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4
12
作者 彭伟兵 杨斌 +3 位作者 周志明 王珂 陈红领 陈健超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9年第2期147-148,共2页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辅助心脏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在左主干严重病变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择期行体外循环辅助心脏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左主干严重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体外循环时...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辅助心脏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在左主干严重病变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择期行体外循环辅助心脏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左主干严重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体外循环时间30~75min,左乳内动脉-前降支桥30个,远端吻合口数2~5个;术前植入主动脉球囊反搏1例,术中及术后植入主动脉球囊反搏2例;术后死亡2例;随访6个月~2a,失访3例,死亡2例,余患者均恢复良好。结论体外循环辅助心脏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对左主干严重病变患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主干病变 循环辅助心脏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主动脉球囊反搏
原文传递
体外循环辅助下布加综合征根治术的麻醉方法
13
作者 郝金国 《临床医学》 CAS 2012年第3期79-80,共2页
目的探索体外循环辅助下布加综合征根治术的麻醉方法。方法 13例布加综合征患者均采用静吸复合全身麻醉,左侧双腔支气管插管,常规监测有创动脉血压和中心静脉压,采用丙泊酚、维库溴铵、芬太尼诱导,给予多巴胺、硝酸甘油持续泵入。结果 ... 目的探索体外循环辅助下布加综合征根治术的麻醉方法。方法 13例布加综合征患者均采用静吸复合全身麻醉,左侧双腔支气管插管,常规监测有创动脉血压和中心静脉压,采用丙泊酚、维库溴铵、芬太尼诱导,给予多巴胺、硝酸甘油持续泵入。结果 1例术后出现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余12例均未出现并发症,康复出院。结论此麻醉方法用于体外循环辅助下布加综合征根治术安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辅助 布加综合征 麻醉方法
原文传递
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房、室间隔缺损九例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振玉 方向明 +3 位作者 许国安 刘世国 徐靖 周亚军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2005年第1期65-65,共1页
关键词 电视胸腔镜 室间隔缺损 手术治疗 心内直视手术 辅助体外循环 房间隔缺损 术后恢复 国内
下载PDF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心脏外科围手术期应用专家共识 被引量:23
15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8期2168-2175,共8页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机械循环辅助装置,是通过动脉系统置入一根带气囊的导管到左锁骨下以远、肾动脉以上的降主动脉内,在心脏的舒张期气囊充气,在心脏的收缩期气囊放气,起到对心脏辅助的作用。1952年Kantrow...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机械循环辅助装置,是通过动脉系统置入一根带气囊的导管到左锁骨下以远、肾动脉以上的降主动脉内,在心脏的舒张期气囊充气,在心脏的收缩期气囊放气,起到对心脏辅助的作用。1952年Kantrowitz的实验为反搏技术提供理论基础,1958年Harken首次提出主动脉内球囊反搏的概念,60年代初Class等开始探索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方法。1968年Kantrowitz首次用于心源性休克的治疗并获得成功。1973,IABP首次用于心脏外科手术术中辅助体外循环停机。随着技术进步,反搏装置及气囊导管的不断改进,IABP在临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已经成为心脏重症患者治疗不可或缺的手段。IABP临床应用已有半个世纪的时间,全球约有1百万例患者接受过IABP辅助治疗,在美国每年约有7万例患者植入IABP,国内尚无相关的统计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 心脏辅助 临床应用 科围手术期 辅助体外循环 IABP 专家 心脏科手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