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药辅合一”的辛夷油亚微乳的制备及评价
1
作者 孟扬 徐丽芝 +5 位作者 王欣茹 冯向阳 刘彤 叶田田 杨瑞 王淑君 《中南药学》 CAS 2024年第5期1213-1219,共7页
目的 基于“药辅合一”理念优化辛夷油亚微乳的处方与制备工艺,并对其进行表征和体外释放动力学研究。方法 以离心稳定性常数Ke、粒径、ζ电位的综合评分为指标,采用Box-Behnken效应面法优化辛夷油亚微乳处方工艺,透析法研究其体外释放... 目的 基于“药辅合一”理念优化辛夷油亚微乳的处方与制备工艺,并对其进行表征和体外释放动力学研究。方法 以离心稳定性常数Ke、粒径、ζ电位的综合评分为指标,采用Box-Behnken效应面法优化辛夷油亚微乳处方工艺,透析法研究其体外释放桉油精的情况。结果 辛夷油亚微乳的最优处方:辛夷油5%、大豆磷脂1.2%、泊洛沙姆188 1.8%、油酸1.3%,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乳化时间10 min,乳化温度60℃,超声时间10 min。辛夷油亚微乳的桉油精含量为(2.43±0.04)mg·mL^(-1),粒径为(156.93±1.53)nm,多分散指数(PDI)为(0.16±0.02),ζ电位为(-24.87±1.67)mV,体外释放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特征,释放机制为Fick扩散。结论 成功制备辛夷油亚微乳并优化了处方工艺,所得制剂的稳定性良好,并且具有缓释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夷油 合一 响应面法 亚微乳 体外释
下载PDF
具有“药辅合一”双重特性的中药凝胶在糖尿病足溃疡中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胡雨欣 胡万萱 赵杰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7期36-39,共4页
糖尿病足溃疡常导致难愈性慢性创面,传统的纱布等敷料难以满足当前临床治疗的需求。新型“药辅合一”中药凝胶具备了治疗和敷料的双重特性,具有抗炎、抗溃疡和伤口修复等药理活性,同时能够提供创面修复所需要的湿润环境,有较好的伤口包... 糖尿病足溃疡常导致难愈性慢性创面,传统的纱布等敷料难以满足当前临床治疗的需求。新型“药辅合一”中药凝胶具备了治疗和敷料的双重特性,具有抗炎、抗溃疡和伤口修复等药理活性,同时能够提供创面修复所需要的湿润环境,有较好的伤口包裹性及优秀的生物相容性和低毒性,从而更好地满足临床需求。本文就常见的“药辅合一”中药凝胶在创面愈合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糖尿病足溃疡的治疗及后续功能性敷料的开发研究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胶 合一 敷料 糖尿病足溃疡 慢性创面 综述
下载PDF
消栓再造丸中辅料炼蜜的质量考察
3
作者 陆钫 丁晴 《安徽医药》 CAS 2024年第3期486-490,共5页
目的 建立消栓再造丸中炼蜜质量评价方法并制定限度,考察样品中辅料炼蜜的质量。方法 2020年5月至2021年12月,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对炼蜜中5-羟甲基糠醛和果糖、葡萄糖、蔗糖和麦芽糖的含量进行测定。5-羟甲基糠醛选用紫外检测器,色... 目的 建立消栓再造丸中炼蜜质量评价方法并制定限度,考察样品中辅料炼蜜的质量。方法 2020年5月至2021年12月,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对炼蜜中5-羟甲基糠醛和果糖、葡萄糖、蔗糖和麦芽糖的含量进行测定。5-羟甲基糠醛选用紫外检测器,色谱柱为Luna C18,流动相为甲醇-水(10∶90),检测波长为284 nm。糖类成分选用蒸发光散射检测器,色谱柱为Waters XBridge Amide,流动相为乙腈-0.2%三乙胺(79∶21)。结果 5-羟甲基糠醛在0.364 4~29.152 9 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8.31%。果糖在0.206 0~6.179 2μg,葡萄糖在0.209 5~6.284 4μg,蔗糖在0.198 2~5.946 0μg,麦芽糖0.200 4~6.012 3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2.77%、97.38%、96.71%、98.36%。5-羟甲基糠醛和糖类成分含量测定方法学考察均能满足方法学验证要求。拟定了消栓再造丸中5-羟甲基糠醛和糖类成分的限度,34批样品均符合限度要求。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可用于评价消栓再造丸中辅料炼蜜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草 辅药 血竭 消栓再造丸 炼蜜 5-羟甲基糠醛 糖类成分 含量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基于“药辅合一”的雷公藤红素-汉防己甲素-薏苡仁油微乳的制备与评价
4
作者 刘茜 蔡天真 钱智磊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2546-2550,共5页
目的:研究基于“药辅合一”的雷公藤红素-汉防己甲素-薏苡仁油微乳的制备方法并进行初步评价。方法:固定薏苡仁油为油相,以微乳区面积为标准,采用水滴定法制作伪三元相图,选取最佳的乳化剂、助乳化剂及Km值制备微乳,对包封率、载药量、... 目的:研究基于“药辅合一”的雷公藤红素-汉防己甲素-薏苡仁油微乳的制备方法并进行初步评价。方法:固定薏苡仁油为油相,以微乳区面积为标准,采用水滴定法制作伪三元相图,选取最佳的乳化剂、助乳化剂及Km值制备微乳,对包封率、载药量、粒径电位和释药情况进行考察,从而综合评价所制备微乳的质量。结果:最佳处方为:薏苡仁油为66.7 mg,HS 15为450 mg,PEG 400为150 mg,汉防己甲素为5 mg,雷公藤红素为5 mg。雷公藤红素包封率为97.18%,载药量为0.714%。汉防己甲素的包封率为94.94%,载药量为0.666%。微乳的平均粒径16.93±0.042 nm,平均电位-2.38±0.96 mV,平均PDI在0.112±0.047。结论:通过此法制得的雷公藤红素-汉防己甲素-薏苡仁油微乳质量稳定,并体现一定的缓释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红素 薏苡仁油 汉防己甲素 微乳 合一
下载PDF
基于“药辅合一”的甘草次酸-蓖麻油亚微乳研究
5
作者 魏文静 朱梨梨 +4 位作者 潘娇娇 郝自强 陈卫东 杨瑞 王淑君 《中南药学》 CAS 2023年第4期876-881,共6页
目的基于“药辅合一”的理念,优化甘草次酸-蓖麻油亚微乳的处方及制备工艺,并对其质量进行评价。方法通过单因素实验筛选油相和乳化剂,以浊度和粒径为考察指标,采用响应面法优化甘草次酸-蓖麻油乳剂处方,并考察其制备工艺。通过测定粒... 目的基于“药辅合一”的理念,优化甘草次酸-蓖麻油亚微乳的处方及制备工艺,并对其质量进行评价。方法通过单因素实验筛选油相和乳化剂,以浊度和粒径为考察指标,采用响应面法优化甘草次酸-蓖麻油乳剂处方,并考察其制备工艺。通过测定粒径、稳定性、pH、体外释放等指标综合评价亚微乳质量。结果优选的处方中,蓖麻油为10%、聚山梨酯-80为2.5%、三油酸山梨坦为0.9%,磷酸盐为0.24%,含药量为(2.94±0.02)mg·mL^(-1),平均粒径为(197.3±2.5)nm,多分散指数(PDI)为(0.19±0.01),且离心稳定性良好。结论此方法构建“药辅合一”的甘草次酸-蓖麻油亚微乳较稳定,有利于进一步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次酸 合一” 响应面法 蓖麻油 亚微乳
下载PDF
丁甘仁外科珍方辅药特色初探 被引量:2
6
作者 于凌 王颖晓 李其忠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16-417,共2页
综合了《丁氏百病医方大全》《孟河丁甘仁医案》《沐树德堂丸散集》《丁甘仁先生家传珍方》中外科方药及外科医案内容,对其中某方或某案的辅助性用药(包括用药辅料或有特殊蕴意的佐使药)进行梳理归纳,概述丁氏在外科配方中的辅药具有如... 综合了《丁氏百病医方大全》《孟河丁甘仁医案》《沐树德堂丸散集》《丁甘仁先生家传珍方》中外科方药及外科医案内容,对其中某方或某案的辅助性用药(包括用药辅料或有特殊蕴意的佐使药)进行梳理归纳,概述丁氏在外科配方中的辅药具有如下鲜明特点:对于治疗外科病证的内服丸药,其辅料具有减毒增效,兼顾病程的特点(以蜜、朱砂、吗啡等为例);内服丸药的送服汤饮具有病证结合,用法灵活的特点(以各类酒剂为例);外治法的辅药选择具有注重辨病,同方异法的特点(以醋、麻油等为例)。在外科疾病的制方运用中,可以反观丁氏诊断过程中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治疗过程中病情与体质相结合的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甘仁 外科 赋形剂 辅药特色
原文传递
蜂蜜在古今中药制剂中的应用概况
7
作者 彭苑哲 任智先 +3 位作者 杨华 王皎 马云淑 王文苹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565-1569,共5页
蜂蜜作为药食两用和药辅合一的天然产物,具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及生物活性,在多领域受到广泛关注和应用。大量中药方剂和制剂中使用蜂蜜,且用法与功能多样;但近年来对蜂蜜的研究集中于自身成分与活性,而对含蜜方剂的分析较少,对蜂蜜在中药... 蜂蜜作为药食两用和药辅合一的天然产物,具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及生物活性,在多领域受到广泛关注和应用。大量中药方剂和制剂中使用蜂蜜,且用法与功能多样;但近年来对蜂蜜的研究集中于自身成分与活性,而对含蜜方剂的分析较少,对蜂蜜在中药制剂中的功能认识不足。基于此,本文收集统计了《伤寒论》《金匮要略》《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备急千金要方》这4本代表性中医药古籍和现代中药成方制剂中的含蜜品种,分析总结了古代用蜜方式与方剂功效间的关系以及中成药中蜂蜜的应用规律,以期通过古今对比突出蜂蜜价值、挖掘潜在新功能,为今后蜂蜜及含蜜中药制剂的深入研究与创新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蜂蜜 古方 制剂 合一 食两用 低共熔体系
下载PDF
某院辅助用药临床应用情况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贾雪松 赵丽聪 《现代医药卫生》 2019年第6期950-951,960,共3页
目的了解某院辅助用药使用情况,为医院辅助用药的管理提供参考。方法利用医院信息系统调取某院2018年1-6月涉及辅助用药的病历1 932份,对辅助用药的使用情况进行点评。结果 1 932份病历中,625份存在不合理用药情况,不合理率为32.35%,不... 目的了解某院辅助用药使用情况,为医院辅助用药的管理提供参考。方法利用医院信息系统调取某院2018年1-6月涉及辅助用药的病历1 932份,对辅助用药的使用情况进行点评。结果 1 932份病历中,625份存在不合理用药情况,不合理率为32.35%,不合理用药主要表现为适应证不适宜(67.72%)、联合用药不适宜(14.08%)、疗程选择不适宜(11.52%)及使用肠外营养类药物时未进行营养筛查和评估(7.68%)。结论对辅助用药进行监管,减少不合理应用,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有效、经济、适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辅药 物利用 医院 处方
下载PDF
基于“药辅合一”的中药复方缓释制剂研究——以芍药甘草胃漂浮片为例 被引量:9
9
作者 杜平 刘文 +4 位作者 卿勇军 姚晓艳 金阳 陈淮臣 何利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2403-2407,共5页
目的:制备芍药甘草胃漂浮缓释片,探讨以壳聚糖为主要辅料制备中药复方缓释制剂的可行性。方法:以片剂成型性为评价指标,单因素考察压片方法、药物辅料混合等工艺环节,找出影响壳聚糖辅助药物成型的关键因素;以芍药内酯苷、芍药苷、甘草... 目的:制备芍药甘草胃漂浮缓释片,探讨以壳聚糖为主要辅料制备中药复方缓释制剂的可行性。方法:以片剂成型性为评价指标,单因素考察压片方法、药物辅料混合等工艺环节,找出影响壳聚糖辅助药物成型的关键因素;以芍药内酯苷、芍药苷、甘草苷、甘草酸铵4个成分在8 h内的平均累积释放度为评价指标,进行L_9(3~4)正交试验,优选芍药甘草胃漂浮片成型工艺。结果:药物辅料混合方法对芍药甘草胃漂浮片成型性有显著影响,压片方法影响不明显;经优选所得处方可使芍药甘草胃漂浮片持续释药时间>8 h,持漂时间>12 h。结论:以壳聚糖为主要辅料进行中药复方缓释制剂制备工艺研究具有一定的可行性,本研究中影响片剂成型的关键因素为药物与辅料混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一 甘草汤 胃漂浮缓释片 壳聚糖
下载PDF
香附四物汤全方与组方药材挥发油经皮外用“药辅合一”作用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姚俊宏 任略 +3 位作者 董洁 顾薇 陆姗姗 陈军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5-31,共7页
目的比较香附四物汤全方挥发油与组方药材挥发油经皮外用“药辅合一”作用。方法以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得到香附四物汤全方挥发油和当归油、川芎油、木香油、香附油等4种组方药材挥发油。采用GC-MS分析挥发油成分,通过皮肤电阻法比较全方... 目的比较香附四物汤全方挥发油与组方药材挥发油经皮外用“药辅合一”作用。方法以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得到香附四物汤全方挥发油和当归油、川芎油、木香油、香附油等4种组方药材挥发油。采用GC-MS分析挥发油成分,通过皮肤电阻法比较全方挥发油和各组方药材挥发油的透皮促渗效果,以人角质形成细胞HaCaT评价挥发油的皮肤细胞毒性,并采用大鼠离体子宫收缩模型评价全方挥发油和组方药材挥发油的生物效应。结果香附四物汤全方挥发油以藁本内酯为其最主要成分,含量为43.54%;与各组方药材挥发油相比,全方挥发油含有16种新成分。全方挥发油及4种组方药材挥发油均具有显著的透皮促渗效果(P<0.05),其中全方挥发油的促渗作用较强,是氮酮的2.5倍。5种挥发油对人角质形成细胞的毒性均显著低于氮酮(P<0.05),IC_(50)值为氮酮的1.98~6.25倍。5种挥发油均不同程度地抑制缩宫素诱导的离体子宫收缩,其中全方挥发油对平滑肌收缩幅度、收缩频率和肌张力的抑制作用均最强,分别为66.69%,47.56%和66.98%。结论香附四物汤全方挥发油作为透皮促渗剂应用于中药外用制剂具有低毒、高促渗和生物活性强的特点,更易发挥“药辅合一”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附四物汤 挥发油 透皮促渗 子宫收缩模型 合一
下载PDF
基于“药辅合一”制备紫黄乳膏及其对大鼠Ⅱ度烫伤的修复作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越 刘悦 +2 位作者 王晓杰 王秀丽 陈金素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 CAS 2020年第2期9-14,共6页
目的基于“药辅合一”制备紫黄乳膏,研究其对大鼠Ⅱ度烫伤的修复作用,并探讨主要作用机制。方法优化紫黄乳膏的制备工艺,建立大鼠浅、深Ⅱ度皮肤烫伤模型,计算烫伤面积、愈合率、组织含水量并做皮肤组织病理观察,测定表皮生长因子(EGF)... 目的基于“药辅合一”制备紫黄乳膏,研究其对大鼠Ⅱ度烫伤的修复作用,并探讨主要作用机制。方法优化紫黄乳膏的制备工艺,建立大鼠浅、深Ⅱ度皮肤烫伤模型,计算烫伤面积、愈合率、组织含水量并做皮肤组织病理观察,测定表皮生长因子(EG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的表达。结果紫黄乳膏最优基质配比为硬脂酸1.1 g、单硬脂酸甘油脂0.3 g、尼泊金乙酯0.02 g、麻油0.7 g、促透剂0.5 ml、十二烷基硫酸钠0.2 g、甘油0.5 g,去离子水5 ml。药效实验中,与模型组相比,紫黄乳膏组烫伤面愈合显著(P<0.05),炎细胞明显减少、胶原纤维明显增多、肉芽组织增生明显,EGF、bFGF在各烫伤面皮肤全层组织中表达均有显著性增加(P<0.05)。结论基于“药辅合一”筛选所得紫黄乳膏合理稳定,生产工艺简便,可缩短烫伤面愈合时间,对烫伤修复有积极的治疗作用,其促进烫伤面愈合的机理可能与烫伤面组织中的EGF、bFGF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膏 合一 Ⅱ度烫伤 EGF BFGF
下载PDF
基于“药辅合一”制备归桂自微乳载药系统
12
作者 李燕 王滨 +4 位作者 王慧凯 高新富 宫凯凯 高俊玲 丁长玲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8期2235-2239,共5页
目的制备归桂(即当归-桂枝)自微乳载药系统(ACSMEDDS),优化其处方并表征所得制剂。方法以当归和桂枝的混合挥发油(以下简称“归桂混合挥发油”)为油相和模型药物,在乳化剂、助乳化剂筛选及两者质量比范围优化的基础上,以油相(归桂混合... 目的制备归桂(即当归-桂枝)自微乳载药系统(ACSMEDDS),优化其处方并表征所得制剂。方法以当归和桂枝的混合挥发油(以下简称“归桂混合挥发油”)为油相和模型药物,在乳化剂、助乳化剂筛选及两者质量比范围优化的基础上,以油相(归桂混合挥发油)占比、乳化剂与助乳化剂质量比为因素,挥发油含量、粒径、乳化时间的综合评分为指标,采用中心复合设计效应面法优化处方;对优化后ACSMEDDS的形态、粒径、载药量和包封率、稳定性等参数进行表征。结果ACSMEDDS的最优处方为油相占比30%、乳化剂(EL40)与助乳化剂(乙醇)质量比9∶1。验证实验表明,3批ACSMEDDS的平均粒径为(148.33±1.53)nm,乳化时间为(18.44±0.11)s;综合评分为0.68,与预测值(0.70)的相对误差为2.86%。按最优处方所制AC-SMEDDS为淡黄色,均匀、澄清液体,透射电镜下可见边缘半透明的球形微粒;以藁本内酯、桂皮醛计,载药量分别为(7.58±0.03)、(4.17±0.01)mg/g,包封率分别为(93.25±0.01)%、(88.89±0.02)%;10000 r/min离心5 min或4、25℃下放置7 d均无分层或沉淀产生,藁本内酯、桂皮醛含量稳定;以水稀释50、100、200倍对粒径均无明显影响。结论成功制备了AC-SMEDDS并优化了其处方,所得制剂的稳定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一 归桂自微乳载系统 处方优化 中心复合设计效应面法
下载PDF
具有“药辅合一”特性的中药凝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3
作者 邹佳渝 任舒静 +2 位作者 段艳冰 陈瑞 陈志鹏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39-644,共6页
中药材来源广泛,其中部分药材在发挥药理作用的同时,具有一定的使制剂成型的功能,发挥"药辅合一"的作用。本综述查阅近几年国内外文献,归纳总结具有"药辅一体"功能的中药凝胶,并追踪其研究进展,为中药材的开发利用... 中药材来源广泛,其中部分药材在发挥药理作用的同时,具有一定的使制剂成型的功能,发挥"药辅合一"的作用。本综述查阅近几年国内外文献,归纳总结具有"药辅一体"功能的中药凝胶,并追踪其研究进展,为中药材的开发利用及中药制剂的研究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一 凝胶
下载PDF
论“药辅合一”的传统与现代应用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熊优 王雅琪 +4 位作者 胡彦君 伍振峰 岳鹏飞 郑琴 杨明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6年第10期1765-1770,共6页
近年来,随着中药制剂的快速发展,传统与现代中药制剂领域中"药辅合一"的研究越来越受到药学工作者的广泛重视。"药辅合一"作为传统中药的重要表现形式,在大量中药典籍和传统中药处方中屡见不鲜,处方中部分中药不仅... 近年来,随着中药制剂的快速发展,传统与现代中药制剂领域中"药辅合一"的研究越来越受到药学工作者的广泛重视。"药辅合一"作为传统中药的重要表现形式,在大量中药典籍和传统中药处方中屡见不鲜,处方中部分中药不仅发挥药效,而且担任辅料的角色,既作辅料,也做辅药。目前,对中药制剂"药辅合一"的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尚需在理论上加以总结提高,缺乏相关典籍的挖掘和梳理,系统性不强。本文以传统中医药古籍为工具,从传统与现代两方面对古籍中常用"药辅合一"的种类、性质及其作用特点进行归纳总结和分析,探讨"药辅合一"在中药制剂领域的应用开发前景,以期为现代中药制剂"药辅合一"的深入开发及传统中医药宝库的古籍挖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一 中医古籍 制剂
下载PDF
基于“药辅合一”的艾叶油乳膏的研制及药效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许蕊蕊 陈金素 +1 位作者 李越 王秀丽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22年第4期583-588,共6页
目的:基于“药辅合一”的理念,将艾叶油作为乳膏油相,制备艾叶油乳膏,并考察其抗炎、止痒和抑菌的作用。方法:通过单因素及星点设计-效应面法设计实验,优化艾叶油乳膏处方;通过小鼠耳肿胀实验,研究乳膏的抗炎作用;通过制备小鼠瘙痒模型... 目的:基于“药辅合一”的理念,将艾叶油作为乳膏油相,制备艾叶油乳膏,并考察其抗炎、止痒和抑菌的作用。方法:通过单因素及星点设计-效应面法设计实验,优化艾叶油乳膏处方;通过小鼠耳肿胀实验,研究乳膏的抗炎作用;通过制备小鼠瘙痒模型,研究乳膏止痒的作用。结果:艾叶油乳膏的最优处方为硬脂酸1.65 g、单硬脂酸甘油酯0.75 g、艾叶油2.00 g、月桂氮?酮0.13 g、十二烷基硫酸钠0.30 g、甘油0.75 g、适量冰片和蒸馏水。制得的艾叶油乳膏能显著抑制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和右旋糖酐所致小鼠瘙痒(P<0.05,P<0.01)。结论:优化后制备的艾叶油乳膏涂布延展性好、外观均一,有良好的抗炎和止痒作用,可为艾叶油的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炎 止痒 艾叶油 合一
下载PDF
基于“药辅合一”的中药挥发油现状与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李越 陈金素 +1 位作者 郭雪 王秀丽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22年第4期564-569,共6页
随着中药制剂的迅速发展,“药辅合一”理论的相关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其中,挥发油也因其独特的药理特性及作为天然辅料的特性而广受关注。结合实例阐述了近年来基于“药辅合一”的挥发油理论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探讨了基于“药辅合一... 随着中药制剂的迅速发展,“药辅合一”理论的相关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其中,挥发油也因其独特的药理特性及作为天然辅料的特性而广受关注。结合实例阐述了近年来基于“药辅合一”的挥发油理论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探讨了基于“药辅合一”理论,挥发油在中药制剂领域尤其是在外用乳膏剂领域的开发前景,以期为挥发油在“药辅合一”理论指导下的深入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挥发油 合一 制剂
下载PDF
基于“药辅合一”的丁香酚乳膏的研制和药效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谢皓辰 陈金素 +1 位作者 许蕊蕊 王秀丽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22年第4期570-575,共6页
目的:基于“药辅合一”的中药制剂原则,利用丁香酚良好的脂溶性和促皮吸收性来制备具有抗炎、抑菌、止痒功效的丁香酚乳膏。方法:预试验筛选出影响丁香酚乳膏质量排名前三的因素,运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乳膏配方。通过二甲苯致小... 目的:基于“药辅合一”的中药制剂原则,利用丁香酚良好的脂溶性和促皮吸收性来制备具有抗炎、抑菌、止痒功效的丁香酚乳膏。方法:预试验筛选出影响丁香酚乳膏质量排名前三的因素,运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乳膏配方。通过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磷酸组胺致小鼠瘙痒模型考察丁香酚乳膏的抗炎、止痒效果;抑菌圈实验验证丁香酚乳膏对大肠埃希氏菌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结果:优选得到丁香酚乳膏基质的最优配方,丁香酚、单硬脂酸甘油酯、硬脂酸的用量分别为1.00、0.75、1.65 g。制得的丁香酚乳膏能显著抑制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磷酸组胺所致小鼠瘙痒(P<0.05,P<0.01),抑制大肠埃希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结论:优化后的丁香酚乳膏,制备工艺简单可行,稳定性良好,抗炎、抑菌、止痒效果佳,为丁香酚的开发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香酚 抗炎 止痒 抑菌 合一
下载PDF
肌肉侵袭性膀胱癌新辅药顺铂、甲氨蝶呤、长春新碱化疗的随机对照试验
18
作者 阿沐 《中华医学信息导报》 1999年第22期18-18,共1页
据《Lancet》1999年354卷第9178期报道 几个非随机试验显示,膀胱转移细胞癌是一种普通的化学敏感性肿瘤。由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古巴等国家有关医学家组成的合作小组。
关键词 甲氨蝶呤 侵袭性膀胱癌 长春新碱 转移细胞癌 顺铂 放射疗法 辅药 化学敏感性 随机对照试验 化学疗法
原文传递
基于“药辅合一”制备艾天羊肌肉关节通络膏Ⅱ并评价药效 被引量:2
19
作者 许蕊蕊 陈金素 +4 位作者 李越 邱仁杰 王秀丽 邹博林 陈培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21年第10期1803-1808,共6页
目的:发挥“药辅合一”的优势,将艾天羊肌肉关节通络膏(ATY乳膏)油相的中链脂肪酸更换为薄荷油,优化处方工艺,得到ATY乳膏Ⅱ,并对2种通络膏进行药效学比较研究。方法:以油/水相质量比、促透剂、添加剂量和药液与基质质量比为考察因素,采... 目的:发挥“药辅合一”的优势,将艾天羊肌肉关节通络膏(ATY乳膏)油相的中链脂肪酸更换为薄荷油,优化处方工艺,得到ATY乳膏Ⅱ,并对2种通络膏进行药效学比较研究。方法:以油/水相质量比、促透剂、添加剂量和药液与基质质量比为考察因素,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ATY乳膏Ⅱ制备工艺。通过热板实验,研究比较2种通络膏对小鼠痛阈值的影响;通过小鼠耳肿胀实验,研究比较2种通络膏抗炎的作用;通过醋酸扭体实验,观察2种通络膏对化学刺激引起的疼痛的影响。结果:ATY乳膏Ⅱ的优化工艺处方为油/水相质量比35∶65,促透剂添加剂量8%,药液与基质质量比1∶10。药效实验中,改进后的ATY乳膏Ⅱ组与模型组比较,可显著提高小鼠痛阈值(P<0.01),抑制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的程度(P<0.01),对化学刺激引起的疼痛具有一定的镇痛作用(P<0.01);且上述作用ATY乳膏Ⅱ优于ATY乳膏。结论:改进后的ATY乳膏Ⅱ的工艺简单、可行,稳定性良好,且具有活血化瘀、抗炎镇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膏 合一 Box-Behnken响应面法 抗炎镇痛
下载PDF
基于“药辅合一”的桉叶油乳膏的制备及药效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郭雪 陈金素 +1 位作者 许蕊蕊 王秀丽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22年第4期576-582,共7页
目的:基于“药辅合一”的理念,优化桉叶油乳膏的制备工艺,并对其进行药效学研究。方法:以桉叶油、硬脂酸和单硬脂酸甘油酯的用量为考察因素,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桉叶油乳膏的制备工艺;通过小鼠耳肿胀实验和热板实验,分别考察桉... 目的:基于“药辅合一”的理念,优化桉叶油乳膏的制备工艺,并对其进行药效学研究。方法:以桉叶油、硬脂酸和单硬脂酸甘油酯的用量为考察因素,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桉叶油乳膏的制备工艺;通过小鼠耳肿胀实验和热板实验,分别考察桉叶油乳膏的抗炎作用和对小鼠痛阈值的影响;通过体外抑菌实验,考察桉叶油乳膏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氏菌的抑制作用。结果:桉叶油乳膏的最优基质处方为桉叶油用量1.1 g、硬脂酸用量1.0 g、单硬脂酸甘油酯用量1.6 g;制得的乳膏能显著抑制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和热板仪所致小鼠疼痛(P<0.05,P<0.01);制备的桉叶油乳膏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氏菌均表现出抑制作用,且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能力优于大肠埃希氏菌。结论:优化后制备的桉叶油乳膏工艺简单可行,稳定性良好,有良好的抗炎、镇痛和抑菌作用,可为桉叶油的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桉叶油 抗炎 镇痛 抑菌 合一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