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KMCAS系辉石型白瓷釉的化学组成与晶相结构的关系 被引量:9
1
作者 况学成 陈显求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1-7,共7页
本文利用OM、TEM、XRD等技术研究了辉石型白瓷釉的化学组成与晶相结构之间的关系及其对艺术外观的影响。揭示了辉石型白瓷釉的非平衡态下的晶相规律。找出了辉石型白瓷釉的较佳的组成范围,发现了晶间玻璃相发生了液相分离,指出了辉石型... 本文利用OM、TEM、XRD等技术研究了辉石型白瓷釉的化学组成与晶相结构之间的关系及其对艺术外观的影响。揭示了辉石型白瓷釉的非平衡态下的晶相规律。找出了辉石型白瓷釉的较佳的组成范围,发现了晶间玻璃相发生了液相分离,指出了辉石型白瓷釉属于析晶—分相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辉石型 白瓷釉 瓷釉 化学成分 晶相
下载PDF
透辉石型乳白釉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于丽达 《陶瓷》 CAS 1992年第2期1-4,共4页
本研究通过对高镁卫生瓷釉的实验,在合理的镁、钙、硅、铝等组成条件下,得到了高乳浊度的光泽釉面,经X衍射分析,证明了这类釉的乳浊结构主要是高温烧成时在基釉中形成的透辉石晶体及石英晶体,并经电镜下观察及能谱分析进一步明确了在釉... 本研究通过对高镁卫生瓷釉的实验,在合理的镁、钙、硅、铝等组成条件下,得到了高乳浊度的光泽釉面,经X衍射分析,证明了这类釉的乳浊结构主要是高温烧成时在基釉中形成的透辉石晶体及石英晶体,并经电镜下观察及能谱分析进一步明确了在釉层中大量密布着的乳浊粒子尺寸为0.5~2微米左右的短柱状透辉石微晶(CaO·MgO·2SiO_2)及0.5微米大小的石英颗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白釉 陶瓷 辉石型 釉料
下载PDF
某伟晶岩型锂辉石矿石中锂的高效回收试验 被引量:3
3
作者 戴艳萍 王全亮 +4 位作者 赵建湘 周虎强 魏党生 乐毅 刘望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07-112,共6页
湖南某伟晶岩型锂辉石矿Li_(2)O品位为1.35%,主要脉石矿物为石英和长石,次为绿泥石、高岭石等易泥化矿物。传统的"三碱两皂"法的锂辉石浮选工艺存在浮选药剂用量大、浮选时间长、浮选指标不佳、选矿回水难以直接回用的缺点。... 湖南某伟晶岩型锂辉石矿Li_(2)O品位为1.35%,主要脉石矿物为石英和长石,次为绿泥石、高岭石等易泥化矿物。传统的"三碱两皂"法的锂辉石浮选工艺存在浮选药剂用量大、浮选时间长、浮选指标不佳、选矿回水难以直接回用的缺点。为实现该矿石中锂的高效回收利用,基于原矿性质,进行了选矿试验研究,最终确定采用脱泥—磁选—浮选工艺流程。在磨矿细度为-0.074 mm占66.55%的条件下,选取ZT为中性调整剂、ZB为组合捕收剂,浮选阶段经"1粗2精2扫",最终获得Li_(2)O品位6.05%、Li_(2)O回收率79.77%、Fe_(2)O_(3)含量0.83%的锂精矿,有效实现了锂辉石中锂的高效回收,产品达到化工级-1产品的品质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伟晶岩辉石 脱泥 磁选 中性调整剂 组合捕收剂
下载PDF
某伟晶岩型锂辉石矿石浮选试验 被引量:6
4
作者 李云 李茂林 +1 位作者 崔瑞 姜兴科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87-91,共5页
某锂辉石矿石Li_2O品位为1.46%,矿物组成复杂,主要有用矿物为锂辉石,主要脉石矿物为石英、长石、云母等,锂辉石与石英、长石的嵌布关系密切,多呈聚粒状分布,局部分散,有的呈针状被云母、石英包裹,或呈片状、粒状等形态分布于云母裂隙中... 某锂辉石矿石Li_2O品位为1.46%,矿物组成复杂,主要有用矿物为锂辉石,主要脉石矿物为石英、长石、云母等,锂辉石与石英、长石的嵌布关系密切,多呈聚粒状分布,局部分散,有的呈针状被云母、石英包裹,或呈片状、粒状等形态分布于云母裂隙中,属于复杂难选伟晶岩型锂辉石矿石。为确定该矿石的开发利用工艺,进行了选矿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矿石在磨矿细度-0.074 mm占72.2%的情况下,采用磁选(636.94 kA/m)脱铁、浮选锂辉石工艺回收锂辉石,其中浮选以Na2CO3+NaOH作pH调整剂和脉石矿物分散剂,CaCl2作锂辉石的活化剂,TSY-15作捕收剂,经1粗2精3扫、中矿顺序返回流程处理,最终获得Li_2O品位为6.02%、Li_2O回收率为80.65%、Fe_2O_3含量为0.67%的锂辉石精矿,达到陶瓷级锂辉石精矿质量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伟晶岩辉石矿石 磁选脱铁 浮选
下载PDF
四川阿坝州党坝伟晶岩型锂辉石矿床流体包裹体特征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3
5
作者 季根源 江思宏 +2 位作者 夏浩东 冯雨周 张洪平 《地质找矿论丛》 CAS CSCD 2020年第1期33-41,共9页
四川省阿坝州党坝伟晶岩型锂辉石矿床是可尔因稀有金属矿集区内的典型矿床。通过对党坝锂辉石矿物流体包裹体研究结果表明:1)锂辉石矿物中富集气液两相水溶液包裹体、含CO2三相包裹体,见少量含子矿物三相包裹体;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为260... 四川省阿坝州党坝伟晶岩型锂辉石矿床是可尔因稀有金属矿集区内的典型矿床。通过对党坝锂辉石矿物流体包裹体研究结果表明:1)锂辉石矿物中富集气液两相水溶液包裹体、含CO2三相包裹体,见少量含子矿物三相包裹体;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为260℃-314℃,盐度为w(NaCl,eqv)=2.96%~9.08%,指示党坝矿床成矿流体具中温、低盐度特征。2)激光拉曼光谱分析气相成分主要为H2O,CO2次之,见少量的CH4、N2;液相成分以H2O为主,含少量CO2、CH4;含子矿物包裹体的子晶矿物为方解石。3)成矿流体应属H2O-NaCl±CO2±CaCl2±CH4±N2体系,流体密度为0.72~0.88g/cm3,认为在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岩浆热液。4)气液两相水溶液包裹体、含CO2三相包裹体以及含子矿物三相包裹体共存于同一视域中,且均一温度相近,表明流体发生沸腾或不混溶作用导致相分离并发生锂辉石聚集沉淀是党坝锂辉石矿床形成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坝锂辉石 伟晶岩辉石矿床 流体包裹体 可尔因矿集区 四川省
下载PDF
四川阿坝州党坝超大型锂辉石矿床成矿规律及深部和外围找矿方向 被引量:19
6
作者 王子平 刘善宝 +4 位作者 马圣钞 刘丽君 代鸿章 郭唯明 陈备战 《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2029-2041,共13页
党坝矿区位于松潘-甘孜稀有金属成矿带东段,可尔因矿田的东南部,是我国超大型锂辉石矿床之一.为了解该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查明工作区深部及外围地质找矿方向,梳理了现有工作成果和野外地质观察结果,总结工作区岩浆岩岩相的空间变... 党坝矿区位于松潘-甘孜稀有金属成矿带东段,可尔因矿田的东南部,是我国超大型锂辉石矿床之一.为了解该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查明工作区深部及外围地质找矿方向,梳理了现有工作成果和野外地质观察结果,总结工作区岩浆岩岩相的空间变化特征、控岩控矿构造力学特征,对成矿规律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表明:(1)党坝矿区主矿脉VIII是2期成矿作用叠加、复合形成的钠长石锂辉石+锂云母型伟晶岩脉,每期伟晶岩脉内构造分带明显,自外向内分别是锂云母钠长石伟晶岩带、白云母钠长石伟晶岩带、锂辉石钠长石伟晶岩带;(2)主成矿期的应力场为EW向挤压,形成了矿区内的NW向和NEE向2组剪裂隙,伟晶岩脉充填其中,形成了呈"X"型分布的伟晶岩脉带;(3)以VI矿脉为成岩成矿中心,NW走向的伟晶岩矿脉带向南东侧伏,NE走向的伟晶岩矿脉带向北东侧伏,为工作区开展深部及外围地质找矿指明了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坝 伟晶岩辉石矿床 成矿规律 找矿方向 矿床
原文传递
四川李家沟伟晶岩型锂辉石矿床碳氢氧同位素及成矿时代研究 被引量:18
7
作者 邓运 费光春 +3 位作者 李剑 唐文春 钟伟 杨贵兵 《矿物岩石》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0-47,共8页
李家沟伟晶岩型锂辉石矿床位于松潘-甘孜造山带中部、可尔因矿田东南部,是新发现的超大型矿床。在伟晶岩地质特征研究的基础上,对李家沟伟晶岩型锂辉石矿床进行碳氢氧同位素分析以及LA-ICP-MS锆石U-Pb年龄测定。结果显示,δ^(18 )O值范... 李家沟伟晶岩型锂辉石矿床位于松潘-甘孜造山带中部、可尔因矿田东南部,是新发现的超大型矿床。在伟晶岩地质特征研究的基础上,对李家沟伟晶岩型锂辉石矿床进行碳氢氧同位素分析以及LA-ICP-MS锆石U-Pb年龄测定。结果显示,δ^(18 )O值范围从成矿早期到成矿晚期分别为7.2‰~5.2‰,5.6‰~3.9‰及2.7‰^-0.2‰;δD值范围为-75.1‰^-76.8‰,-59.0‰^-73.5‰及-61.6‰^-85.5‰,表明李家沟锂辉石矿床成矿流体早期来源于岩浆水,晚期有广泛的大气水混入。δ^(13 )C值范围从成矿早期到晚期分别为-5.6‰^-6.6‰,-8.5‰^-19.9‰和-11.8‰^-18.7‰,表明流体中的碳早期来源于岩浆系统,晚期有地下水溶解的二氧化碳混入。测年结果显示,李家沟锂辉石钠长石伟晶岩锆石^(206)Pb/^(238 )U加权平均年龄为198Ma±3.4Ma(MSWD=0.09),表明李家沟矿床形成时代为早侏罗世。可尔因二云母花岗岩体、李家沟伟晶岩与外围伟晶岩的测定的年龄分别为219Ma^206Ma,198Ma,176Ma^150Ma,表明可尔因矿田从中央二云母花岗岩到外围李家沟伟晶岩年龄逐渐变新,表明可尔因复式岩体具有多期多阶段侵入的特征。李家沟超大型锂辉石矿床是与岩浆结晶分异相关的伟晶岩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氢氧同位素 成矿流体 伟晶岩辉石矿床 LA-ICP-MS锆石U-PB定年 李家沟
原文传递
Kinetics of leaching lithium from α-spodumene in enhanced acid treatment using HF/H_2SO_4 as medium 被引量:11
8
作者 Hui GUO Hai-zhao YU +4 位作者 An-an ZHOU Meng-hua Lü Qiao WANG Ge KUANG Hai-dong WANG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19年第2期407-415,共9页
An enhanced leaching of Li fromα-spodumene was carried out using a mixture of hydrofluoric and sulfuric acid(HF/H2SO4)as the medium.Based on the optimized leaching conditions,the leaching kinetics of Li was investiga... An enhanced leaching of Li fromα-spodumene was carried out using a mixture of hydrofluoric and sulfuric acid(HF/H2SO4)as the medium.Based on the optimized leaching conditions,the leaching kinetics of Li was investigated in an ore/HF/H2SO4 ratio of 1:3:2 g:mL:mL with leaching temperature ranging from 50 to 100°C.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leaching kinetics of Li fitted well with a model based on the shrinking core model.In addition,the leaching rate of Li was controlled by chemical reactions and diffusion through the product layers.The apparent activation energy Ea was calculated to be 32.68 kJ/mol.Solid films were formed because of the generation of insoluble products such as cryolithionite(Na3Li2Al2F12),cryolite(Na3AlF6),calcium fluoride(CaF2),potassium cryolite(K2AlF5),aluminum fluoride(AlF3),and fluorosilicates(Na2SiF6 or KNaSiF6).Furthermore,the effects of the ore/HF ratio and leaching temperature on the leaching behavior of Li,Al and Si were investigated.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ore/HF ratio and leaching temperature could clearly affect the distribution of HF molecules on the leaching of Li,Al and Si,which are important for the selective leaching of Li over Al and Si with this fluorine-based chemical meth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spodumene lithium extraction leaching kinetics hydrofluoric acid fluorine-based chemical method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