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作和间作对玉米和大豆群体辐射利用率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64
1
作者 高阳 段爱旺 +3 位作者 刘祖贵 申孝军 刘战东 陈金平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12,共6页
通过两个生长季(2006~2007年)的大田试验,研究了13和23两种间作模式及单作种植对玉米和大豆群体辐射截获与利用以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单作玉米、单作大豆、13间作和23间作的消光系数分别为0.45、0.60、0.53和0.52。播后第79d前,间... 通过两个生长季(2006~2007年)的大田试验,研究了13和23两种间作模式及单作种植对玉米和大豆群体辐射截获与利用以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单作玉米、单作大豆、13间作和23间作的消光系数分别为0.45、0.60、0.53和0.52。播后第79d前,间作和单作玉米的干物质量间差异不显著;此后,13间作玉米的干物质量极显著高于单作玉米,13和23间作模式之间玉米干物质量的差异显著;观测期内,大豆干物质量单作和间作间差异显著。玉米/大豆13间作群体的辐射利用率(3.51g·MJ-1)和23间作群体的辐射利用率(3.49g·MJ-1)约为单作大豆辐射利用率(1.24g·MJ-1)的2.8倍,但略低于单作玉米(3.56g·MJ-1)。虽然单作玉米和大豆的籽粒产量均高于间作群体内玉米和大豆的籽粒产量,但间作群体的总产量分别比单作玉米和大豆的产量高约6.0%和320%;间作种植收入比单作玉米高56%~60%,比单作大豆高70%~74%。本研究表明,间作种植能够通过更有效地利用光能来增加作物产量,进而提高农民收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大豆 间作 消光系数 辐射利用率 产量
下载PDF
施氮量与氮管理模式对超级稻产量和辐射利用率影响 被引量:28
2
作者 李迪秦 唐启源 +5 位作者 秦建权 张运波 郑华英 杨胜海 陈立军 邹应斌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809-814,共6页
通过探讨施氮量和氮管理模式对超级稻产量和辐射利用率的影响,为超级稻超高产栽培和育种提供技术措施和理论依据。以超级稻两优293为材料,于2007年在湖南浏阳进行大田试验,研究了农民管理模式、实地氮肥管理和实时氮肥管理3种氮管理模... 通过探讨施氮量和氮管理模式对超级稻产量和辐射利用率的影响,为超级稻超高产栽培和育种提供技术措施和理论依据。以超级稻两优293为材料,于2007年在湖南浏阳进行大田试验,研究了农民管理模式、实地氮肥管理和实时氮肥管理3种氮管理模式、涉及7种氮水平(N0~N6)下水稻的产量及群体辐射利用率。结果表明:随氮肥施用量的增加,群体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总量﹑产量﹑群体光合有效辐射截获量和辐射利用率都相应增加。处理N6水平(施氮量为210kg/hm2)下,产量最高,为9927.0kg/hm2,分别比其他处理高4.8%~33.5%,当施氮水平超过210kg/hm2时,不同施氮方法,处理产量和群体光合有效截获量反而降低;处理N6干物质积累总量和辐射利用率也最大,分别为1853.7g/m2和1.59g/MJ,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从而表明,施氮量和氮管理模式对超级稻产量和辐射利用率有重要影响,相同施氮水平下,采用实地氮肥管理更有利于产量和超级稻群体辐射利用率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级稻 氮管理模式 辐射利用率 产量
下载PDF
水稻光能辐射利用率与产量的关系 被引量:4
3
作者 李迪秦 唐启源 +4 位作者 秦建权 张运波 杨胜海 陈立军 李小勇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6,共6页
以超级杂交稻、普通杂交稻、常规稻各2个品种(组合)分2个播期进行试验,探讨水稻群体光能辐射利用率与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同一播期,超级稻产量最高;5月22日播种的超级稻产量与普通杂交稻和常规稻差异显著,且产量都高于6月17日的,超级... 以超级杂交稻、普通杂交稻、常规稻各2个品种(组合)分2个播期进行试验,探讨水稻群体光能辐射利用率与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同一播期,超级稻产量最高;5月22日播种的超级稻产量与普通杂交稻和常规稻差异显著,且产量都高于6月17日的,超级稻产量最高的原因是有较高的颖花量。6月17日播种的水稻群体光能辐射利用率比5月22日的高。超级稻群体光能辐射利用率最大。播期1,水稻群体光能截获率与结实率呈显著负相关,从孕穗期到齐穗期与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穗数、穗粒数、产量及收获指数不相关;播期2,水稻群体光能截获率与结实率只在分蘖中期和齐穗期呈显著负相关,与穗数、穗粒数、粒重、产量和收获指数均无显著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播期 光能辐射利用率 产量
下载PDF
氮肥施用模式对中籼超级稻产量及辐射利用率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李迪秦 唐启源 +4 位作者 翟玉光 秦建权 张运波 杨胜海 陈立军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89-494,共6页
以中籼超级稻两优293为材料,研究了3种氮肥施用模式(实地养分管理模式:施氮量120kg/hm2;实时养分管理模式:施氮量120和210kg/hm2;农民模式:施氮量210kg/hm2)下,水稻群体产量、辐射利用率及纹枯病病情指数的差异.结果表明,相同施氮量水平... 以中籼超级稻两优293为材料,研究了3种氮肥施用模式(实地养分管理模式:施氮量120kg/hm2;实时养分管理模式:施氮量120和210kg/hm2;农民模式:施氮量210kg/hm2)下,水稻群体产量、辐射利用率及纹枯病病情指数的差异.结果表明,相同施氮量水平下,采用实地养分管理模式对中籼超级稻产量的提高效果好于实时模式,提高了辐射利用率,在施氮量120kg/hm2水平下,产量增加主要是因为群体的有效穗数、中后期群体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总量的显著增加及辐射利用率的提高和群体纹枯病发病率的降低,产量、有效穗、干物质总量和辐射利用率与实时养分管理模式相比,分别提高1.61%、10.3%、13.3%和12.0%,纹枯病病情指数下降17.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籼超级稻 施氮模式 产量结构 辐射利用率 纹枯病
下载PDF
机插条件下不同米粉稻品种产量形成特点与辐射利用率比较 被引量:2
5
作者 张恒栋 黄敏 +6 位作者 单双吕 赵春荣 陈佳娜 曹放波 范龙 王玉梅 邹应斌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3-66,共4页
于2016年早、晚季在湖南省浏阳市永安镇开展大田试验,对湖南常用米粉稻品种陆两优996、中嘉早17和中早39的产量形成特点和辐射利用率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早季陆两优996的产量比中嘉早17和中早39高35.34%~46.18%,差异显著;晚季各品种的... 于2016年早、晚季在湖南省浏阳市永安镇开展大田试验,对湖南常用米粉稻品种陆两优996、中嘉早17和中早39的产量形成特点和辐射利用率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早季陆两优996的产量比中嘉早17和中早39高35.34%~46.18%,差异显著;晚季各品种的产量差异未达显著水平。早季陆两优996的每穗粒数、千粒重、成熟期干物质量、收获指数比其他2个品种分别高14.77%~29.41%、6.11%~13.20%、23.34%~34.78%、9.96%~10.65%;辐射截获量和辐射利用率比其他2个品种分别高7.29%~13.75%和14.86%~18.9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粉稻 辐射利用率 产量 干物质积累
下载PDF
种植密度对我国东北地区大豆辐射利用率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刘建生 邵晓梅 《乡村科技》 2019年第17期98-100,共3页
东北地区是我国的大豆主产区。本研究以大豆为研究对象,设计不同种植密度的试验,观测大豆叶面积、冠层辐射和生物量,计算大豆辐射利用率,得到以下结论:大豆出面至收获前的平均叶面积指数LAI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增加,最大叶面积指数为4.93... 东北地区是我国的大豆主产区。本研究以大豆为研究对象,设计不同种植密度的试验,观测大豆叶面积、冠层辐射和生物量,计算大豆辐射利用率,得到以下结论:大豆出面至收获前的平均叶面积指数LAI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增加,最大叶面积指数为4.93,消光系数则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减小,最大为0.66,最小为0.45;大豆冠层累积光合有效辐射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增加,辐射截获率播种出苗后逐渐增大;大豆辐射利用率随着密度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少,在中密度和较高密度条件下大豆的辐射利用率最大,分别为2.03g/MJ和2.06g/MJ,因此适当增加大豆播种密度可以提高辐射利用率。可见,本研究可以为当地大豆播种密度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密度 辐射利用率 叶面积指数 消光系数 光合有效辐射
下载PDF
干旱胁迫对玉米叶片和冠层辐射利用率及其产量的影响
7
作者 HughJ.Earl 雷波 《国外作物育种》 2003年第6期16-16,共1页
关键词 干旱胁迫 玉米 叶片 冠层 辐射利用率 产量 光合作用 叶绿素荧光技术 RUE 土壤水分
下载PDF
光辐射利用率是超级杂交稻产量差距的主因
8
作者 刘曙甲 刘志伟 刘健 《粮食科技与经济》 2014年第3期4-4,共1页
科技日报讯(刘曙甲刘志伟刘健)近日从长江大学传来消息,该校楚天学者马国辉研究员主持,长江大学、杂交水稻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大学等单位共同完成的“超级杂交稻抗逆稳产节氮高效综合配套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成功突破多项超级... 科技日报讯(刘曙甲刘志伟刘健)近日从长江大学传来消息,该校楚天学者马国辉研究员主持,长江大学、杂交水稻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大学等单位共同完成的“超级杂交稻抗逆稳产节氮高效综合配套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成功突破多项超级杂交稻在平原栽培的关键技术,有力促进了超级杂交稻的健康发展和水稻总产的稳步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级杂交稻 辐射利用率 综合配套技术 国家重点实验室 差距 产量 武汉大学 杂交水稻
下载PDF
不同品种和密度对粒用高粱辐射利用率的影响
9
作者 邹剑秋 安景文 《国外农学(杂粮作物)》 1994年第1期25-27,共3页
不同品种和密度对粒用高粱辐射利用率的影响W.D.Rosenthal等用累积吸收辐射来估计干物质积累有几个模型(Jones等,1986等)。其中最出色的是deUries(1983)提出的关于生长和其它方面的模拟模型。1... 不同品种和密度对粒用高粱辐射利用率的影响W.D.Rosenthal等用累积吸收辐射来估计干物质积累有几个模型(Jones等,1986等)。其中最出色的是deUries(1983)提出的关于生长和其它方面的模拟模型。1977年Monteith把辐射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粱 粒用高梁 密度 辐射利用率
下载PDF
温度对玉米辐射利用率的影响
10
作者 黄瑞恒 《国外农学(杂粮作物)》 1994年第1期22-24,共3页
温度对玉米辐射利用率的影响F.H,Andrade等干物质生产与光截获和辐射利用率(RUE)有关,这种简单的生理方法与光合同化比率概念一起使用可以预测和分析作物生长和产量。在干物质生产的两个因素中,对光截获的研究较多。... 温度对玉米辐射利用率的影响F.H,Andrade等干物质生产与光截获和辐射利用率(RUE)有关,这种简单的生理方法与光合同化比率概念一起使用可以预测和分析作物生长和产量。在干物质生产的两个因素中,对光截获的研究较多。Gifford等(1984)注意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温度 辐射利用率
下载PDF
粒用作物灌浆前生物量累积中的辐射利用率
11
作者 Kini.,J 曹永华 《国外农学(农业气象)》 1990年第3期20-24,共5页
关键词 粒用作物 生物量累积 辐射利用率
下载PDF
作物光辐射利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运波 唐启源 《作物研究》 2006年第5期557-561,共5页
介绍了国内外农作物光辐射利用的研究现状,总结了群体冠层特性、作物品种和栽培因子对光辐射利用的影响,指出了我国在光辐射利用研究方面存在的不足。
关键词 作物 辐射利用率 光合有效辐射 光合作用
下载PDF
氮钾肥互作对杂交稻产量和辐射利用效率的影响
13
作者 熊昕 邓俊 +5 位作者 尚李岩 盛添 叶佳雨 刘子琛 黄礼英 张运波 《作物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6-173,共8页
以籼型杂交稻(Y两优900和荃优华占)为供试材料,设置90(N1)、120(N2)和180(N3)kg/hm^(2)3个氮肥量和120(K1)、160(K2)和210(K3)kg/hm^(2)3个钾肥量处理,研究氮钾肥互作对杂交稻产量、干物质积累和辐射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氮钾肥互... 以籼型杂交稻(Y两优900和荃优华占)为供试材料,设置90(N1)、120(N2)和180(N3)kg/hm^(2)3个氮肥量和120(K1)、160(K2)和210(K3)kg/hm^(2)3个钾肥量处理,研究氮钾肥互作对杂交稻产量、干物质积累和辐射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氮钾肥互作效应显著,Y两优900和荃优华占在N2K3和N3K3处理下产量最高,分别达到9.33和9.66 t/hm^(2)。分析产量构成发现,在低氮水平下,增施钾肥对结实率影响显著,其中K2较K1处理提高了3.2%,而K3较K1处理提高了5.6%;在中氮和高氮水平下,增施钾肥对每穗颖花数和结实率均有显著影响。此外,增施钾肥提高了2个品种的干物质积累量、冠层光截获率、拦截辐射量和辐射利用效率,相关分析表明,以上指标均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因此,适量增钾减氮栽培有利于改善杂交稻的光合辐射利用率,从而增加干物质积累量,进而提高结实率和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稻 产量 氮肥 钾肥 辐射利用率
原文传递
单本密植机插对杂交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9
14
作者 谢小兵 王玉梅 +9 位作者 黄敏 赵春容 陈佳娜 曹放波 单双吕 周雪峰 李志斌 范龙 高伟 邹应斌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24-931,共8页
为了研究单本密植机插和常规机插对杂交稻分蘖动态、干物质积累、辐射利用率和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在湖南省浏阳市以杂交稻泰优390、五优308为材料和在广东省肇庆市以五优308为材料,进行印刷播种和常规播种的秧苗素质比较以及单本密... 为了研究单本密植机插和常规机插对杂交稻分蘖动态、干物质积累、辐射利用率和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在湖南省浏阳市以杂交稻泰优390、五优308为材料和在广东省肇庆市以五优308为材料,进行印刷播种和常规播种的秧苗素质比较以及单本密植机插和常规机插的大田栽培试验。结果表明,两试验点印刷播种的叶龄、白根数、总根数、茎基宽、地上部干重和地下部干重均明显高于常规播种。单本密植机插的最高分蘖数和有效分蘖数显著低于常规机插,但单本密植机插的每穗粒数、总颖花数、结实率和千粒重高于常规机插,增产10.28%~13.96%,达到显著水平。从穗部性状来看,单本密植机插的一次枝梗数、二次枝梗数、穗长、着粒密度和单穗重均显著高于常规机插。在生长前期,单本密植机插的干物质积累和叶面积指数低于常规机插,而成熟期干物质量比常规机插高0.61%~9.45%,且收获指数显著高于常规机插。此外,单本密植机插的截获辐射量和截获率低于常规机插,而辐射利用率显著高于常规机插。由此可见,杂交稻单本密植机插不仅可以降低用种量、提高秧苗素质,还能增加每穗粒数、总颖花数、千粒重及提高结实率、收获指数和辐射利用率,从而获得高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稻 单本密植机插 干物质 辐射利用率 产量
下载PDF
广东省甜玉米/大豆间作模式的效益分析 被引量:47
15
作者 李志贤 王建武 +3 位作者 杨文亭 舒磊 杜清 刘丽玲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627-631,共5页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甜玉米/大豆间作对甜玉米产量、主要农艺指标、养分利用率和光能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甜玉米/大豆间作模式的土地当量比大于1(1.07),说明甜玉米/大豆间作具有一定的产量优势;与单作相比,间作甜玉米千粒重提高17.8...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甜玉米/大豆间作对甜玉米产量、主要农艺指标、养分利用率和光能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甜玉米/大豆间作模式的土地当量比大于1(1.07),说明甜玉米/大豆间作具有一定的产量优势;与单作相比,间作甜玉米千粒重提高17.88%,差异显著;甜玉米/大豆间作群体经济效益提高24.08%,养分利用率提高54.09%,两指标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生长后期,间作对甜玉米光能利用体现出一定的正效应,播后55d间作甜玉米光能利用率较单作增加28.44%。甜玉米/大豆间作不仅可改善作物群体结构,提高自然资源利用率,而且可减少化肥施用量,具有显著的经济和环境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玉米/大豆间作 辐射利用率 养分利用率 土地当量 经济效益
下载PDF
栽插密度对天优华占辐射利用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7
16
作者 何虎 曾勇军 +2 位作者 贾维强 潘晓华 石庆华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5-70,共6页
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栽插密度对超级杂交晚稻天优华占辐射利用和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栽插密度为21.4万穴/hm2(株行距20.0 cm×23.3 cm)至37.5万穴/hm2(株行距13.3 cm×20.0 cm)范围内,天优华占产量随栽插密度减小呈... 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栽插密度对超级杂交晚稻天优华占辐射利用和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栽插密度为21.4万穴/hm2(株行距20.0 cm×23.3 cm)至37.5万穴/hm2(株行距13.3 cm×20.0 cm)范围内,天优华占产量随栽插密度减小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栽插密度主要通过有效穗影响产量。全生育期的平均辐射截获率(ALIR)、总辐射截获量(TIPAR)和辐射利用率(RUE)均随栽插密度的降低而逐渐减小。产量与ALIR、TIPAR及生育中、后期的群体辐射截获率(LIR)和有效辐射截获量(IPAR)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RUE呈显著正相关。天优华占栽插密度为30万穴/hm2(株行距16.7 cm×20.0 cm)时,整个生育期的平均LAI最大,且在生育中、后期叶面积指数适中,中、后期的群体LIR和IPAR以及后期的干物质积累量最大,产量构成因子间关系协调,在保证足量有效穗的基础上能够形成大穗、大粒,产量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级杂交晚稻 天优华占 栽插密度 辐射利用率 产量
原文传递
基于MODIS的陆地植被光合过程参数反演研究 被引量:10
17
作者 夏朝宗 熊利亚 +1 位作者 庄大方 刘喜云 《地理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0-18,i001,共10页
遥感在陆地植被生产力研究中的应用,推动了遥感驱动的陆地生态系统模拟和NPP估算尺度的扩展.NPP遥感模型中,冠层吸收光合有效辐射和辐射利用率是描述植物光合过程的两个关键参数,本文根据太阳辐射在地-气系统中的传输过程和植物光合作... 遥感在陆地植被生产力研究中的应用,推动了遥感驱动的陆地生态系统模拟和NPP估算尺度的扩展.NPP遥感模型中,冠层吸收光合有效辐射和辐射利用率是描述植物光合过程的两个关键参数,本文根据太阳辐射在地-气系统中的传输过程和植物光合作用机理,建立基于MODIS数据的参数反演模型,重点研究地表光合有效辐射吸收总量(APARSFC)、冠层光合有效辐射吸收比(RPAR)、辐射利用率(RUE)等的定量提取,并选择东北温带落叶林为研究对象,利用2003年6月MODIS数据,探讨各自在NPP研究中的应用.研究表明:6月东北温带落叶林地表PAR净通量月均值为8.1MJ m-2day-1;RPAR大于0.5,部分地区达到饱和;辐射利用率在0.45~1.09gC MJ-1之间,落叶阔叶林和落叶针叶林均值分别为0.71和0.69gC MJ-1;净光合产物月累积均值达0.53MgC hm-2,其中,落叶针叶林为0.56MgC hm-2,落叶阔叶林达0.51MgC hm-2,表现出明显的地带性规律,与过程机理模型模拟结果进行比较分析,二者差异很小,体现出良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带落叶林 净第一性生产力 MODIS 辐射利用率 光合有效辐射
下载PDF
棉花作物成熟时间的计算—干物质生产和分配对熟期的影响
18
作者 邱敦莲 Bange,MP 《国外作物育种》 2001年第2期67-67,共1页
关键词 棉花 成熟时间 干物质生产 干物质分配 辐射利用率 光截留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