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贵州省能见度自动观测与人工观测低能见度特征对比分析
1
作者 唐延婧 金凡琦 +1 位作者 廖波 牛迪宇 《气候变化研究快报》 2024年第2期343-355,共13页
为考察能见度自动监测前后低能见度在贵州时空分布的新特征、对交通的影响等,本文选取2008~2022年贵州84个气象站能见度观测资料,进行了分观测时段、分低能见度等级、分影响天气类型的分析和比较。发现自动观测提高了观测频次和观测精度... 为考察能见度自动监测前后低能见度在贵州时空分布的新特征、对交通的影响等,本文选取2008~2022年贵州84个气象站能见度观测资料,进行了分观测时段、分低能见度等级、分影响天气类型的分析和比较。发现自动观测提高了观测频次和观测精度,但出现了气候突变,抽取与人工观测相同时次的观测数据可提高跨越自动观测前后的低能见度分析资料的连续性。定时观测能见度数据发现,自动观测后,贵州各站的站点雾日变化较大,多雾中心更强、更多;各时次自动观测前后年均低能见度变化不一致,占比最多的8时低能见度差异最大。进一步分析区域雾日,发现自动观测后年均区域雾日增加了22.4 d,按照天气影响系统划分的锋面雾日显著增加,而辐射雾日减少;对区域雾日计算能见度系数计算,发现自动观测后低能见度强度增加,对交通影响增加,其中锋面雾日的影响大于辐射雾日;两类雾日中3级低能见度站次都有所增加,说明自动观测更易捕捉到能见度低的天气。总之,分类雾在能见度自动观测中呈现出的新特点值得进步一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能见度 自动观测 人工观测 变化特征 锋面 辐射雾日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