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略述宋明清时期的辑佚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曹书杰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29-33,共5页
辑佚作为一种文献和文化现象历史十分悠久,可社会对其认知并加以研究则始于南宋,明、清两代对辑佚的研究也略有其人,成为辑佚的早期研究者,从而形成了中国古代的辑佚理论,对后来的辑佚实践。
关键词 宋明清 辑佚 辑佚研究
下载PDF
清代辑佚研究述略 被引量:1
2
作者 李涵 《图书馆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59-60,42,共3页
辑佚是整理研究中国古籍的手段之一,明清以来,它逐渐形成和确立了自己的研究对象、任务和方法,从而成为中国历史文献学的一个分支学科。辑佚学的研究是对保存在群书中的已失传文献的佚文进行搜集整理,编辑成册,以达到恢复其全貌,或辑录... 辑佚是整理研究中国古籍的手段之一,明清以来,它逐渐形成和确立了自己的研究对象、任务和方法,从而成为中国历史文献学的一个分支学科。辑佚学的研究是对保存在群书中的已失传文献的佚文进行搜集整理,编辑成册,以达到恢复其全貌,或辑录出一个残本的目的。我国古代辑佚工作始于南宋,消沉于元明,至清代则有大的发展,成果累累,功绩卓著。本文拟对清代辑佚工作做一全面系统的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华 辑佚研究 述略 古籍整理
下载PDF
重编《说郛》辑佚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郑春颖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61-263,共3页
关键词 《说郛》 辑佚研究 元未明初 陶宗仪 丛书 辑佚价值 重编本
原文传递
辑佚学的性质对象任务内容和意义 被引量:9
4
作者 曹书杰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1999年第4期38-43,共6页
关键词 辑佚 任务内容 基本规律 学科体系 中国古典文献学 图书文献 研究对象 辑佚研究 相关学科 学术文化
下载PDF
隋唐五代时期江苏佚志考述
5
作者 钱建中 《江苏地方志》 2020年第3期85-92,共8页
方志发展到隋唐五代,不仅体例日趋完善,内容也较过去丰富,尤其是附之于图,达到图文并茂。在江苏,流传至今的唐代方志,仅存陆广微《吴地记》一部。文章根据张国淦《中国古方志考》、刘纬毅《汉唐方志辑佚》等辑佚成果和零星的征引考录,... 方志发展到隋唐五代,不仅体例日趋完善,内容也较过去丰富,尤其是附之于图,达到图文并茂。在江苏,流传至今的唐代方志,仅存陆广微《吴地记》一部。文章根据张国淦《中国古方志考》、刘纬毅《汉唐方志辑佚》等辑佚成果和零星的征引考录,对隋唐五代时期江苏佚志进行初步汇总、考证和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苏 古方志 辑佚研究
下载PDF
文颖《汉书注》考证 被引量:1
6
作者 王晓庆 《求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79-180,共2页
文颖,字叔良,汉末魏初南阳人,曾为甘陵府丞。文颖著作有《移零陵文》、《汉书注》,惜皆不传。文颖《汉书注》在人文科学研究中具有重要价值,向为学者所重视。清朝末年杨守敬曾经辑佚此书,惜今已亡佚;民国时期彭仲铎、岑仲勉也一度整理此... 文颖,字叔良,汉末魏初南阳人,曾为甘陵府丞。文颖著作有《移零陵文》、《汉书注》,惜皆不传。文颖《汉书注》在人文科学研究中具有重要价值,向为学者所重视。清朝末年杨守敬曾经辑佚此书,惜今已亡佚;民国时期彭仲铎、岑仲勉也一度整理此书,但均未得以流传。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没有得以保存的情况下,对文颖《汉书注》进行辑佚研究,将30余条为颜所袭或为颜所删注或文注而归于他人名下的注释归还文颖,探讨文颖注的价值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颖 《汉书注》 特点 辑佚研究
原文传递
做一个幸福的人
7
作者 喻春龙 《教师博览(中旬刊)》 2018年第10期51-52,共2页
朱永新教授说:“和文字打交道的人是幸福的。”他进而强调,读书的人是幸福的,写作的人自然更幸福。这么些年来,我既是一个读者,又是一个作者、编者,应该算得上朱教授定义的“幸福的人”。做个幸福的人,从凄书开始。我笃行读书,... 朱永新教授说:“和文字打交道的人是幸福的。”他进而强调,读书的人是幸福的,写作的人自然更幸福。这么些年来,我既是一个读者,又是一个作者、编者,应该算得上朱教授定义的“幸福的人”。做个幸福的人,从凄书开始。我笃行读书,是学习先贤好榜样,他们苦读精神曾经感染和震撼了我。清代考据学盛行,社会上读书成风,那会儿堪称名副其实的书香社会。10多年前,我在撰著《清代辑佚研究》时,看到昔日考据学者宁愿鬻食四方,寄人篱下,只要有饭吃、有书读就行,对其幸福观有了自己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幸福观 清代考据学 辑佚研究 朱永新 读书 教授 社会 写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