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62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交联密度对五层共挤输液用膜性能的影响
1
作者 吴熊 杨静 +5 位作者 魏七一 徐赛 宋小东 王寅 胡敏 赵霞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17-721,共5页
目的 分析不同交联密度对五层共挤输液用膜性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不同辐照条件,制得不同交联密度的五层共挤输液用膜样品,通过考察拉伸性能、热合性能、透光率、pH值等指标,分析不同交联密度对五层共挤输液用膜物理性能、化学性能、使... 目的 分析不同交联密度对五层共挤输液用膜性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不同辐照条件,制得不同交联密度的五层共挤输液用膜样品,通过考察拉伸性能、热合性能、透光率、pH值等指标,分析不同交联密度对五层共挤输液用膜物理性能、化学性能、使用性能等方面的影响。结果 随着交联密度的增加,五层共挤输液用膜的力学性能、光学性能和热合性能均有一定程度的提升,当凝胶含量达到60%以上时,五层共挤输液用膜性能更为优异。结论 确定合适的辐照工艺对五层共挤输液用膜性能十分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层共挤输液用 交联密度 凝胶含量 湿热灭菌
下载PDF
ICP-MS测定五层共挤输液用膜中6种金属元素的含量
2
作者 宋玉琴 袁良杰 《食品与药品》 CAS 2024年第5期422-426,共5页
目的建立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五层共挤输液用膜中铜、镉、铬、铅、锡、钡6种金属元素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ICP-MS法,射频功率为1550 W,等离子体气体流量为15.0 L/min,辅助气体流量为0.8 L/min,载气流量为0.8 L/min,补偿/... 目的建立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五层共挤输液用膜中铜、镉、铬、铅、锡、钡6种金属元素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ICP-MS法,射频功率为1550 W,等离子体气体流量为15.0 L/min,辅助气体流量为0.8 L/min,载气流量为0.8 L/min,补偿/稀释气体流量为0.8 L/min,雾化室温度为2℃,采样深度为5.0 mm,蠕动泵转速为0.1 r/s,采集模式为He模式,内标法测定。结果6种元素均在0~100 n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5.3%~106.0%,RSD为0.8%~6.4%,定量限为0.007~0.04 ng/ml。通过与原标准方法含量测定结果进行比较,铜、镉、铅、钡元素两种方法测定结果无显著差异,而铬和锡元素使用ICP-MS方法测定结果是检出,原标准方法测定结果是未检出。结论ICP-MS法准确灵敏、分析速度快,可用于五层共挤输液用膜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五层共挤输液用 金属元素 含量测定
下载PDF
输液用塑料制品对药物的吸附 被引量:44
3
作者 张恩娟 刘同华 +1 位作者 江敏 郄学伟 《中国药房》 CAS CSCD 2003年第11期694-695,共2页
关键词 输液用塑料制品 吸附作用 PVC软袋 一次性输液 用药安全
下载PDF
一种输液用多功能支架的设计与应用
4
作者 杨慧 孙秀梅 《中西医结合护理》 2024年第7期140-142,共3页
医用输液架是临床静脉输液必不可少且使用最频繁的医疗器械,其功能的合理使用是确保治疗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本研究介绍一种新型输液用多功能支架,在一定程度上优化了置物框对空间的利用率,有效提高了用药安全性和护理人员工作效率。
关键词 静脉输液 输液支架 置物框 输液安全
下载PDF
加压快速输液用可排气自动止液滴管设计及模拟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罗小平 金雁 +3 位作者 徐曙光 杨维泽 梁爱群 李斌飞 《护理管理杂志》 2016年第1期74-74,共1页
加压输液是抢救失血性休克患者的常用急救措施。目前临床可见的可自动止液输液器,均只适用于重力输液。这些输液器在用于加压输液时存在如下缺陷:空气进入时无法自动停止输液;加压输液时,常无法通过观察液滴来判断液体是否在流动;... 加压输液是抢救失血性休克患者的常用急救措施。目前临床可见的可自动止液输液器,均只适用于重力输液。这些输液器在用于加压输液时存在如下缺陷:空气进入时无法自动停止输液;加压输液时,常无法通过观察液滴来判断液体是否在流动;临床常用的输液泵虽具备快速输液和遇气泡自动止液的功能,但其应用成本高,且需要电源支持,不适用于野战和院前急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压输液 输液用 应用 模拟 设计 滴管 排气 院前急救
下载PDF
气相色谱法测定五层共挤膜输液用膜及原材料中残留单体苯乙烯 被引量:3
6
作者 严瑞娟 肖娟 +2 位作者 张水寒 罗跃龙 糜亚男 《西北药学杂志》 CAS 2013年第4期359-361,共3页
目的建立气相色谱法测定五层共挤膜输液用膜及原材料中残留单体苯乙烯的含量。方法用二硫化碳溶剂提取样品,使用6 890N气相色谱仪,色谱柱为DB-624石英毛细管柱(30m×0.25mm×1.20μm),进样口温度:200℃,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温度:... 目的建立气相色谱法测定五层共挤膜输液用膜及原材料中残留单体苯乙烯的含量。方法用二硫化碳溶剂提取样品,使用6 890N气相色谱仪,色谱柱为DB-624石英毛细管柱(30m×0.25mm×1.20μm),进样口温度:200℃,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温度:300℃,采用程序升温,进样量:1μL。结果苯乙烯在0.05~2.0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8 9),最低检测限达1mg·kg-1。结论所建立的气相色谱法稳定性好、准确度高,可用于五层共挤膜输液用膜及原材料中残留单体苯乙烯的测定。苯乙烯在输液用膜及原材料中的残留量均符合GB 9692-1988食品包装用聚苯乙烯树脂卫生标准中小于0.5%的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层共挤膜输液用 苯乙烯 气相色谱
下载PDF
3层共挤输液用袋对6种药物的吸附性试验 被引量:5
7
作者 张强 严文超 韩丽萍 《中国药业》 CAS 2012年第22期64-65,共2页
目的考察国产3层共挤输液用袋对药物的吸附,保证对患者输液治疗过程中合理的治疗药物浓度。方法按照药品说明书配制含有治疗药物的电解质输液,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测定电解质输液中治疗药物峰面积作为0 h数据,间隔1,3,6 h后再次测定,并... 目的考察国产3层共挤输液用袋对药物的吸附,保证对患者输液治疗过程中合理的治疗药物浓度。方法按照药品说明书配制含有治疗药物的电解质输液,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测定电解质输液中治疗药物峰面积作为0 h数据,间隔1,3,6 h后再次测定,并于0 h数据进行比较。结果6 h内国产3层共挤输液袋中药物浓度变化均在±5%以内。结论国产3层共挤输液袋与M312c 5层共挤输液袋对试验中6种药物吸附均很小(浓度下降小于10%),适用于这些药品的包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层共挤输液用 吸附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一种输液用加温装置的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2
8
作者 钟芬梅 林菁 兰玉清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下旬版)》 2006年第2期50-50,共1页
关键词 加温装置 输液用 设计 输液治疗 持续性疼痛 医疗过程 药液温度 穿刺血管 输液速度 输液反应
下载PDF
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五层共挤输液用袋中环己烷和乙基苯残留量 被引量:2
9
作者 伍胜利 韦鹏 吕贻胜 《计量与测试技术》 2012年第2期67-68,共2页
目的:建立气相色谱法测定五层共挤输液用袋中环己烷和乙基苯残留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柱HP-5(30m×0.32mm×0.25μm),进样方式:顶空0.8ml,分流比20:1,进样口温度130℃,取样器温度80℃,检测器温度250℃(FID),柱温:初试... 目的:建立气相色谱法测定五层共挤输液用袋中环己烷和乙基苯残留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柱HP-5(30m×0.32mm×0.25μm),进样方式:顶空0.8ml,分流比20:1,进样口温度130℃,取样器温度80℃,检测器温度250℃(FID),柱温:初试温度为45℃,保持6min,以25℃/min的速度升温至80℃,再以15℃/min的速度升温至120℃,保持3min。载气为氮气,流速为1.0ml/min。结果:环氧乙烷的线性范围013~12μg/mL(r=0.9997);平均回收率为93.60%(r=0.9999),检出限为0.1μg/g。结论:本法简便快捷,结果准确可靠,可作为多层共挤膜中乙基苯与环己烷残留量的质量控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C 五层共挤输液用 环己烷 乙基苯 残留量
下载PDF
输液用胶塞处理容器的改进
10
作者 刘江 尚北城 +2 位作者 任世贵 李光宪 陈燕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02年第3期282-282,共1页
关键词 输液 输液用胶塞处理容器 改进
下载PDF
介绍3种自制输液用具
11
作者 陈锋 孟宪芹 《护理研究》 2001年第4期216-216,共1页
关键词 自治输液用 输液 输液 输液
下载PDF
腰包式输液用具袋在院前救护中的应用
12
作者 薛菊兰 罗丽华 陈松燕 《护理研究(中旬版)》 2011年第12期3301-3301,共1页
由于救护车的空间狭窄、路途颠簸或救护现场的严重损毁等原因使急救箱难以找到合适的地方平稳放置,给救护人员建立静脉通道带来影响。鉴此,笔者设计了一种腰包式输液用具袋应用于院前救护工作,可有效解决此问题。现介绍如下。1腰包式输... 由于救护车的空间狭窄、路途颠簸或救护现场的严重损毁等原因使急救箱难以找到合适的地方平稳放置,给救护人员建立静脉通道带来影响。鉴此,笔者设计了一种腰包式输液用具袋应用于院前救护工作,可有效解决此问题。现介绍如下。1腰包式输液用具袋的设计与制作材料选用与院前救护人员工作服同色的棉布,主体为腰带和口袋部件,腰带用双层棉布缝制,长130cm~150cm(可根据救护人员的腰围而定)、宽13cm,两端缝上粘胶搭扣,缝制位置以满足本科不同腰围的人员使用为宜。口袋部件在长30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院前救护 输液用 腰带 应用 救护人员 静脉通道 救护工作 制作材料
下载PDF
差示扫描量热法鉴别三层共挤输液用膜初探
13
作者 袁利杰 陈杰 +1 位作者 李杨 郑子栋 《中国药品标准》 CAS 2014年第3期206-208,共3页
目的:初步探索用差示扫描量热法定性鉴别三层共挤输液用膜。方法: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分析三层共挤输液用膜和其生产所用的粒料之间的相关性,并考察其影响因素。结果:三层共挤输液用膜与其粒料的熔融峰和结晶峰基本一致,升温速率和试样... 目的:初步探索用差示扫描量热法定性鉴别三层共挤输液用膜。方法: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分析三层共挤输液用膜和其生产所用的粒料之间的相关性,并考察其影响因素。结果:三层共挤输液用膜与其粒料的熔融峰和结晶峰基本一致,升温速率和试样量均对其DSC曲线产生影响。结论:差示扫描量热法能定性鉴别三层共挤输液用膜,为其鉴别项目标准修订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层共挤输液用 差示扫描量热法 鉴别
下载PDF
输液用蛋黄磷脂中溶血性组分的薄层色谱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安永祥 宋航 +1 位作者 黄明刚 付超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62-564,共3页
目的:建立输液用蛋黄磷脂中溶血性组分 LPC,LPE 的薄层色谱分析方法。方法:选择并优化展开剂,对溶血性组分LPC,LPE 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展开剂为氯仿-无水乙醇-三乙胺-水(10∶10∶5∶3)时,分离效果良好,得到7个磷脂组分的定性结果... 目的:建立输液用蛋黄磷脂中溶血性组分 LPC,LPE 的薄层色谱分析方法。方法:选择并优化展开剂,对溶血性组分LPC,LPE 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展开剂为氯仿-无水乙醇-三乙胺-水(10∶10∶5∶3)时,分离效果良好,得到7个磷脂组分的定性结果。LPC 在0.25-2.5μg线性度较好,r=0.9901,LPE 的质量情况得到分析。结论:本法简便,快速,可作为静脉输液用磷脂质量监控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黄磷脂 薄层色谱分析 溶血性 输液用 色谱分析方法 LPC 定量分析 无水乙醇 分离效果 磷脂组分 有效方法 质量监控 展开剂 三乙胺 线性度 5μg 定性
下载PDF
门诊患者输液用药治疗中存在的问题与干预 被引量:5
15
作者 西娜 段同华 +1 位作者 俞发 张永昕 《中国药业》 CAS 2011年第16期61-62,共2页
目的分析门诊输液用药治疗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及原因,以利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提高治疗质量。方法走访有关医疗机构并结合工作实践分析存在的问题。结果门诊输液用药过程中,的确存在院内交叉感染、微粒反应、药源性疾病、输液反应、... 目的分析门诊输液用药治疗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及原因,以利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提高治疗质量。方法走访有关医疗机构并结合工作实践分析存在的问题。结果门诊输液用药过程中,的确存在院内交叉感染、微粒反应、药源性疾病、输液反应、过敏反应等安全隐患。结论应全面加强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制订有效干预措施,以确保用药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诊患者 输液治疗 存在问题 干预措施
下载PDF
我院不合理静脉输液用药情况分析 被引量:6
16
作者 诸林俏 周璇 黄晨 《中国药业》 CAS 2010年第9期48-49,共2页
目的调查分析医院病区静脉输液的使用情况,促进合理用药。方法抽查2008年8月至12月医院病区静脉输液处方共4876张,根据《中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药品说明书及公开发表的国内外文献,对不合理处方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共发现不合... 目的调查分析医院病区静脉输液的使用情况,促进合理用药。方法抽查2008年8月至12月医院病区静脉输液处方共4876张,根据《中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药品说明书及公开发表的国内外文献,对不合理处方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共发现不合理处方209张,占静脉输液处方的4.29%;不合理用药主要表现在药物配伍、溶剂选择、给药频次、剂量浓度、给药途径等方面。结论病区静脉输液应加强处方的审核,以利于静脉输液配伍的合理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输液 合理用药 处方分析
下载PDF
临床大输液用药现状浅析 被引量:10
17
作者 王临润 李盈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130-131,共2页
临床大输液用药现状浅析王临润,李盈(浙江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杭州310003)本文调查我院1994年3~12月份门诊9681张处方,就医生根据治疗需要拟定的大输液处方的临床用药现状报道如下。1大输液处方概况分析随机抽... 临床大输液用药现状浅析王临润,李盈(浙江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杭州310003)本文调查我院1994年3~12月份门诊9681张处方,就医生根据治疗需要拟定的大输液处方的临床用药现状报道如下。1大输液处方概况分析随机抽取每月中一日的全部门诊处方,累计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液 合理用药
下载PDF
HIS静脉输液用药安全管理体系框架构建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苏全志 崔立敏 +2 位作者 杨培荣 丁梅 李秀芝 《齐鲁护理杂志》 2013年第5期29-32,共4页
目的:探讨医院信息系统(HIS)静脉输液用药安全管理体系框架构建情况。方法:采用文献资料法、层次分析法、Delphi专家咨询法进行构建HIS静脉输液用药安全管理体系。结果:两轮咨询专家的积极程度分别为92.9%、95.7%,判断系数分别为0.75、0... 目的:探讨医院信息系统(HIS)静脉输液用药安全管理体系框架构建情况。方法:采用文献资料法、层次分析法、Delphi专家咨询法进行构建HIS静脉输液用药安全管理体系。结果:两轮咨询专家的积极程度分别为92.9%、95.7%,判断系数分别为0.75、0.84,熟悉系数分别为0.81、0.86,权威系数分别为0.78、0.89,一、二、三级指标协调系数分别为0.396/0.375/0.399和0.465/0.479/0.495(P<0.01)。最终确定静脉输液用药安全管理体系框架,包括一级指标6条、二级指标19条、三级指标67条;一、二、三级指标重要性得分均值为3.70~4.95,变异系数<0.23。结论:采用Delphi法构建的静脉输液用药安全管理体系框架,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有效性,为实施全面化、系统化静脉输液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确保患者的用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信息系统 静脉输液 安全管理 DELPHI法
下载PDF
骨髓腔输液用于危急症患儿急救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7
19
作者 赵再召 凌云 +1 位作者 倪萍 黄玉芬 《护理与康复》 2011年第7期598-599,共2页
目的探讨骨髓腔输液技术在危急症患儿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15例危急症患儿采用骨髓腔输液,观察应用效果。结果 14例1次穿刺成功,输液通畅,1例患儿因穿刺针弯曲,更换另一下肢重新穿刺成功,平均穿刺时间〈60 s,骨髓通路保持时间1~3 h... 目的探讨骨髓腔输液技术在危急症患儿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15例危急症患儿采用骨髓腔输液,观察应用效果。结果 14例1次穿刺成功,输液通畅,1例患儿因穿刺针弯曲,更换另一下肢重新穿刺成功,平均穿刺时间〈60 s,骨髓通路保持时间1~3 h;经抢救存活12例、死亡3例。结论对危急症患儿采用骨髓腔输液,能有效替代静脉途径,提供抢救时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急症患儿 急救 骨髓腔输液 效果
下载PDF
输液用空气净化器的研制 被引量:1
20
作者 瞿发林 钱毓洲 +2 位作者 吴杲 丁青龙 孙志云 《中国药房》 CAS CSCD 1997年第6期253-254,共2页
本文根据空气通过洗脱液时即能被液体洗脱净化的原理,利用回流药液作洗脱液,聚丙烯材料压制成形,研制了一种与一次性输液器配套使用的空气净化器。并通过实验证实该输液用空气净化器可有效地防止环境空气中微粒及微生物对输液的污染... 本文根据空气通过洗脱液时即能被液体洗脱净化的原理,利用回流药液作洗脱液,聚丙烯材料压制成形,研制了一种与一次性输液器配套使用的空气净化器。并通过实验证实该输液用空气净化器可有效地防止环境空气中微粒及微生物对输液的污染,且具有操作简单、药液不外溢、成本低、易生产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液 空气净化器 净化空气 微生物 研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