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流域尺度的营养物质输移模型研究综述 被引量:6
1
作者 赖格英 于革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74-578,共5页
近几十年来,水体富营养化已成为许多国家密切关注的环境问题,氮、磷等湖泊富营养化营养元素与流域的点源、非点源排放密切相关。随着点源治理水平的逐步提高,非点源污染的比重和危害将逐步增大。对流域的营养物质输移进行数值模拟对于... 近几十年来,水体富营养化已成为许多国家密切关注的环境问题,氮、磷等湖泊富营养化营养元素与流域的点源、非点源排放密切相关。随着点源治理水平的逐步提高,非点源污染的比重和危害将逐步增大。对流域的营养物质输移进行数值模拟对于揭示我国浅水湖泊富营养化的机制有重要的意义。国内外对这类模型已经有相当多的研究,形成了种类繁多的各类非点源污染模型。从湖泊营养盐外源输移的研究角度出发,分析了流域尺度的营养盐输移模拟机理性模型的结构特征,并对非点源污染模型在国内外的研究概况、模型的研究动态、主要模型的功能、结构及其特点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多视角的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域尺度 营养物质 输移模型 水体富营养化 SWAT模型
下载PDF
黄河干流主要污染物输移模型
2
《应用科技》 CAS 2003年第6期62-62,共1页
关键词 黄河流域 河流污染 污染物 种类 输移模型
下载PDF
一维河网物质输移模型质量不守恒问题及其修正
3
作者 胡嘉镗 李适宇 +1 位作者 耿兵绪 龙维 《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37-343,共7页
质量守恒是数学模型的基本要求。然而,国内一些较为广泛应用的一维河网物质输移模型却存在明显的质量不守恒问题。本文在分析该问题产生原因的基础上,对原模型提出了修正,进而建立满足质量守恒的一维河网物质输移模型,并对修正后的模型... 质量守恒是数学模型的基本要求。然而,国内一些较为广泛应用的一维河网物质输移模型却存在明显的质量不守恒问题。本文在分析该问题产生原因的基础上,对原模型提出了修正,进而建立满足质量守恒的一维河网物质输移模型,并对修正后的模型进行质量守恒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原模型产生质量不守恒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模型的求解变量(物质浓度)定义于河段断面上,而非河段控制体中心,这一不当的设置导致模型在水流转向或者顺逆流的情况下出现质量不守恒的现象;质量等恒测试结果显示,修正后的模型成功解决了原模型质量不守恒的问题,其在计算过程中能够保证质量守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潮河网 一维物质输移模型 质量不守恒 修正
原文传递
植物覆盖下垫面上污染物输移特性试验研究
4
作者 李海峰 孙三祥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80-81,共2页
为了研究黄土区植物覆盖条件下降雨径流中污染物随时间的变化特性,选取兰州市植物覆盖下垫面来模拟降雨径流,并比较在大、中、小三种雨强下污染物的输移情况。建立植物覆盖下垫面上径流污染物的输移模型并讨论其对不同降雨强度的适应性... 为了研究黄土区植物覆盖条件下降雨径流中污染物随时间的变化特性,选取兰州市植物覆盖下垫面来模拟降雨径流,并比较在大、中、小三种雨强下污染物的输移情况。建立植物覆盖下垫面上径流污染物的输移模型并讨论其对不同降雨强度的适应性情况,分析水样中浊度、COD_(cr)、NH_(3)-N、TP等污染物的输移情况。试验结果表明,径流污染物的浓度与有效降雨深度成e指数关系,其中参数冲刷系数k的取值范围为0.0546~0.138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覆盖下垫面 三种雨强 污染物输移模型
下载PDF
多孔膜过滤的颗粒输移模型研究现状及展望
5
作者 秦兰兰 黄海鸥 《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54-61,93,共9页
多孔膜过滤应用于水处理时,进水中的颗粒物可能会在膜表面吸附,使水流通道逐步缩小甚至完全堵塞,造成严重膜污染。因此,重点关注了水体颗粒物在多孔膜过滤系统中传质所引发的多层吸附和通道阻塞现象,并对描述污染过程的数值模型进行了... 多孔膜过滤应用于水处理时,进水中的颗粒物可能会在膜表面吸附,使水流通道逐步缩小甚至完全堵塞,造成严重膜污染。因此,重点关注了水体颗粒物在多孔膜过滤系统中传质所引发的多层吸附和通道阻塞现象,并对描述污染过程的数值模型进行了综述。按照模拟尺度,现有模型可分为宏观、介观和微观模型3类。由于膜污染是颗粒-水流、颗粒-膜表面和颗粒-颗粒3种作用相互竞争的结果,因此完备的颗粒输移模型需要能够同时详细描述这3种相互作用。然而对于实际膜法水处理系统,现有模型还难以达到要求。据此,对未来膜污染模型和实验验证工作的发展需求作了简要概述,以期为水厂膜污染的控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处理 多孔膜 过滤 颗粒输移模型
原文传递
潮汐作用对河网区重金属输移的影响 被引量:7
6
作者 窦明 谢平 +1 位作者 陈晓宏 左其亭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966-971,980,共7页
根据相关文献,推导了只考虑溶解态和悬浮态输移过程的一维河流重金属输移模型的表达式。根据2005年12月北江镉污染事故背景资料,对该模型的参数进行率定,以分析珠江流域西、北江河网区潮汐对重金属输移的影响。设定北江上游突发污染事... 根据相关文献,推导了只考虑溶解态和悬浮态输移过程的一维河流重金属输移模型的表达式。根据2005年12月北江镉污染事故背景资料,对该模型的参数进行率定,以分析珠江流域西、北江河网区潮汐对重金属输移的影响。设定北江上游突发污染事故与下游大、中、小潮相遭遇的情景,将情景资料代入重金属输移模型进行模拟,根据模拟结果评价了事故对佛山市水厂供水带来的影响。分析结果发现,潮汐作用造成河流内水流往复震荡,对污染物的迁移过程影响较大;不同的潮汐作用导致西江、北江的水流补给形式发生变化,进而影响污染物的传播途径;污染事故与大潮相遭遇时,对供水造成的危害要远大于与中、小潮相遭遇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江河网区 重金属输移模型 潮汐作用
下载PDF
弱透水性下垫面降雨径流污染物输移特性 被引量:2
7
作者 安亚强 孙三祥 王国锋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33-139,共7页
为了研究弱透水性下垫面降雨径流污染物的输移特性,选择兰州市作为典型城市,基于其降雨分布特点和面源污染特点提出了弱透水性下垫面径流污染物输移模型。通过对大学校园内屋面、路面及其他弱透水性下垫面组合形式下的天然降雨径流取样... 为了研究弱透水性下垫面降雨径流污染物的输移特性,选择兰州市作为典型城市,基于其降雨分布特点和面源污染特点提出了弱透水性下垫面径流污染物输移模型。通过对大学校园内屋面、路面及其他弱透水性下垫面组合形式下的天然降雨径流取样检测,分析了浊度,COD_(cr),TN和TP等主要污染物浓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及污染物相关性研究,同时运用模型计算径流污染物初期负荷率。结果表明:校园弱透水性下垫面,降雨径流历时10~20 min各污染物浓度达到峰值。径流历时30 min内,降雨径流浊度,COD_(cr),TN和TP的污染物负荷率可达到65%~85%。在中小降雨条件下,降雨径流过程中各污染物显著相关,径流污染物输移模型的适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透水性 降雨径流 污染物负荷 输移模型
下载PDF
泥沙输移比的研究方法及成果分析 被引量:26
8
作者 李林育 焦菊英 陈杨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2009年第6期113-122,共10页
泥沙输移比是反映流域侵蚀产沙输移能力的指标,对正确评价水土保持减沙效益及流域治理决策有着重要的科学意义与应用价值。对国内外泥沙输移比的研究方法及成果进行总结与分析,认为泥沙输移比的研究方法可分为直接计算(根据定义)与模型... 泥沙输移比是反映流域侵蚀产沙输移能力的指标,对正确评价水土保持减沙效益及流域治理决策有着重要的科学意义与应用价值。对国内外泥沙输移比的研究方法及成果进行总结与分析,认为泥沙输移比的研究方法可分为直接计算(根据定义)与模型计算(通过建立泥沙输移比模型)2种。直接计算的关键是土壤侵蚀量的获取,而计算模型目前主要有因子经验模型、分布式模型与物理模型。在对泥沙输移比研究中土壤侵蚀量获取方法及建立的泥沙输移比模型进行总结与评述的基础上,按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国内其他地区及国外一些地区,分析了其泥沙输移比的研究成果,讨论了目前泥沙输移比研究中存在的3个问题及今后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沙 侵蚀量 沙量 泥沙模型 研究方法 成果分析
下载PDF
生态清淤对于桥水库水质影响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9
9
作者 程扬 赖锡军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2019年第3期58-65,共8页
以天津于桥水库为例,建立了考虑沉积物-水界面物质交换的二维水动力和营养物质输移模型,基于率定的参数模拟了不同水质背景条件下,水库库周清淤和全库清淤两种方案对水库中的氮、磷营养盐时空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模型能够可靠地模拟... 以天津于桥水库为例,建立了考虑沉积物-水界面物质交换的二维水动力和营养物质输移模型,基于率定的参数模拟了不同水质背景条件下,水库库周清淤和全库清淤两种方案对水库中的氮、磷营养盐时空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模型能够可靠地模拟水库底泥氮、磷营养盐的动态释放及其与外界污染输入共同作用下水库的氮、磷营养盐的含量;底泥是于桥水库水体营养盐的重要来源,底泥清除后水库氮、磷营养盐含量均有所下降,但是不同方案的清淤效果存在差异。库周清淤对沿岸带的浅水区水体氮、磷有很好的改善作用,但对库区的整体改善效果不佳(<2%);而全库清淤后,整个库区水体的氮、磷含量均大幅下降(26%~48%),治理效果相对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清淤 水动力-营养物质输移模型 富营养化 于桥水库
下载PDF
岷江上游小流域景观格局对土壤侵蚀过程的影响 被引量:17
10
作者 杨孟 李秀珍 +2 位作者 杨兆平 胡远满 问青春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2512-2519,共8页
以GIS为平台,利用泥沙输移分布模型模拟了岷江上游黑水流域和镇江关流域的流域侵蚀量、产沙量的空间分布,将模拟结果与土地利用图相结合,分析了各土地利用/覆被类型方式对侵蚀、产沙过程的影响,并利用景观空间负荷对比指数分析了土地利... 以GIS为平台,利用泥沙输移分布模型模拟了岷江上游黑水流域和镇江关流域的流域侵蚀量、产沙量的空间分布,将模拟结果与土地利用图相结合,分析了各土地利用/覆被类型方式对侵蚀、产沙过程的影响,并利用景观空间负荷对比指数分析了土地利用/覆被类型随空间要素的配置、贡献权重和组成比例对土壤侵蚀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土壤侵蚀模数不同,依次为裸岩>居民点>草地>农田>灌木林>林地;不同土地利用/覆被类型的产沙模数没有明显差异.2个流域土地利用/覆被类型随坡度的空间配置较优,随相对高度、相对距离和运移距离的空间配置较差;2个流域土地利用/覆被类型随着空间元素的配置各有优势,考虑土地利用/覆被类型的贡献权重后,镇江关流域的格局优势增加,当进一步考虑土地利用/覆被类型的组成比例时,镇江关流域的格局则优于黑水流域;只有综合考虑空间配置、贡献权重和组成比例,才能全面度量流域景观格局对土壤侵蚀的影响.坡度的景观空间负荷对比指数的构造不能准确地表现土地利用/覆被类型的贡献权重、组成比例对土壤侵蚀的影响,还需进一步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岷江上游 景观格局 土壤侵蚀 泥沙分布模型 景观空间负荷对比指数
下载PDF
基于RUSLE的北洛河上游流域侵蚀产沙模拟研究 被引量:14
11
作者 闫瑞 张晓萍 +1 位作者 李够霞 陈浩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2-37,共6页
以RS、GIS和RUSLE模型结合SEDD模型,分析了退耕还林前后北洛河上游流域1990年、2000年和2010年土壤侵蚀强度和产沙量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3个时期年平均土壤侵蚀模数分别为18189.72,7 408.93,2 857.76t/(km^2·a),年均输沙模... 以RS、GIS和RUSLE模型结合SEDD模型,分析了退耕还林前后北洛河上游流域1990年、2000年和2010年土壤侵蚀强度和产沙量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3个时期年平均土壤侵蚀模数分别为18189.72,7 408.93,2 857.76t/(km^2·a),年均输沙模数分别为14 093.31,5 997.65,2 394.37t/(km^2·a),均呈减小趋势。3个时期的土壤侵蚀量在地形上的分布表现出趋同性,即高程上均在1 475~1 575m内平均侵蚀模数和侵蚀量表现出最大值。随着坡度增加,平均侵蚀模数增加,流域内75%以上的侵蚀量均来自于坡度>15°区域。3个时期平均侵蚀模数均遵循阳坡>半阳坡>半阴坡>阴坡的规律。研究为该区域生态环境建设效益评价及水土资源合理利用提供有益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通用流失方程 泥沙分布模型 侵蚀产沙 地形分布 黄土高原
下载PDF
于桥水库生态清淤过程中降雨侵蚀出露滩地底泥对水库水质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扬 申彦科 陈海梅 《水利水电工程设计》 2020年第4期31-33,56,共4页
于桥水库生态清淤施工期间干场作业,水库处于低水位运行状态,多数滩地出露,若遇强降雨,底泥中氮、磷营养物质会进入库区水体,影响水库氮、磷营养物质的含量。利用土壤侵蚀及氮、磷营养物质流失计算公式,求解土壤侵蚀和氮磷负荷源项,采... 于桥水库生态清淤施工期间干场作业,水库处于低水位运行状态,多数滩地出露,若遇强降雨,底泥中氮、磷营养物质会进入库区水体,影响水库氮、磷营养物质的含量。利用土壤侵蚀及氮、磷营养物质流失计算公式,求解土壤侵蚀和氮磷负荷源项,采用于桥水库平面二维水动力-水质模型,预测其在不同雨强下对水库水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高强度降雨对于桥水库总氮的影响较小,对总磷影响较大,但总体影响范围仍主要位于库周沿岸浅水域和东部滩地较多的库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于桥水库 水动力-营养物质输移模型 不同雨强 出露滩地降雨侵蚀
下载PDF
Coupled 2D Hydrodynamic and Sediment Transport Modeling of Megaflood due to Glacier Dam-break in Altai Mountains,Southern Siberia 被引量:5
13
作者 HUANG Wei CAO Zhi-xian +1 位作者 Paul CARLING Gareth PENDER 《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 SCIE CSCD 2014年第6期1442-1453,共12页
One of the largest known megafloods on earth resulted from a glacier dam-break,which occurred during the Late Quaternary in the Altai Mountains in Southern Siberia.Computational modeling is one of the viable approache... One of the largest known megafloods on earth resulted from a glacier dam-break,which occurred during the Late Quaternary in the Altai Mountains in Southern Siberia.Computational modeling is one of the viable approaches to enhancing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flood events.The computational domain of this flood is over 9460 km2 and about 3.784 × 106 cells are involved as a 50 m × 50 m mesh is used,which necessitates a computationally efficient model.Here the Open MP(Open Multiprocessing) technique is adopted to parallelize the code of a coupled 2D hydrodynamic and sediment transport model.It is shown that the computational efficiency is enhanced by over 80% due to the parallelization.The floods over both fixed and mobile beds are well reproduced with specified discharge hydrographs at the dam site.Qualitatively,backwater effects during the flood are resolved at the bifurcation between the Chuja and Katun rivers.Quantitatively,the computed maximum stage and thalweg are physically consistent with the field data of the bars and deposits.The effects of sediment transport and morphological evolution on the flood are considerable.Sensitivity analyses indicate that the impact of the peak discharge is significant,whilst those of the Manningroughness,medium sediment size and shape of the inlet discharge hydrograph are margina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泰山 输移模型 西伯利亚 水动力 溃坝 冰川 二维 泥沙
下载PDF
巢湖流域非点源颗粒态磷负荷的空间差异及关键影响因子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王赵飞 林晨 +4 位作者 许金朵 金平华 熊俊峰 闵敏 马荣华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659-670,共12页
首先选取巢湖流域内的7个二级流域作为研究区,同时为了使研究结果更具可靠性,利用县级行政区划数据对研究区进行细化;然后构建泥沙输移分布模型,定量估算2015年巢湖流域颗粒态磷负荷模数;最后在不同土地利用模式下,综合考虑地理位置、... 首先选取巢湖流域内的7个二级流域作为研究区,同时为了使研究结果更具可靠性,利用县级行政区划数据对研究区进行细化;然后构建泥沙输移分布模型,定量估算2015年巢湖流域颗粒态磷负荷模数;最后在不同土地利用模式下,综合考虑地理位置、资源条件、社会经济等影响因子,剖析产生颗粒态磷流失的差异并分析其原因。结果表明:巢湖流域平均颗粒态磷负荷模数为0.308 t·km^(-2)·a^(-1),主要用地类型为林地0.759 t·km^(-2)·a^(-1)>耕地0.256 t·km^(-2)·a^(-1)>建设用地0.138 t·km^(-2)·a^(-1),细分研究区使研究结果更具可靠性。颗粒态磷负荷模数具有空间差异,高值区集中在坡度较大、降水充沛的杭埠河流域(岳西县、霍山县、舒城县);低值区分布在地势平缓、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派河流域(肥西县)、南淝河流域(合肥市、长丰县)。坡度大、降水丰沛是造成林地、耕地颗粒态磷负荷模数较高的主要原因;化肥、农药不合理施用、地膜污染等导致耕地负荷较高;畜禽养殖提高建设用地负荷;磷矿的分布也会增加磷背景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颗粒态磷负荷模数 巢湖流域 泥沙分布模型
下载PDF
土地利用驱动下洪泽湖支流流域非点源颗粒态磷流失时空变化特征 被引量:7
15
作者 叶祖鑫 林晨 +4 位作者 安艳玲 吴起鑫 刘斌 隋雪艳 马荣华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734-742,共9页
选取洪泽湖支流流域,根据1990、2000、2005、2010年Landsat TM/ETM遥感影像,应用泥沙输移分布模型,计算出研究区非点源颗粒态磷流失负荷,研究土地利用变化对非点源颗粒态磷流失负荷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地利用与非点源颗粒态磷流失负荷... 选取洪泽湖支流流域,根据1990、2000、2005、2010年Landsat TM/ETM遥感影像,应用泥沙输移分布模型,计算出研究区非点源颗粒态磷流失负荷,研究土地利用变化对非点源颗粒态磷流失负荷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地利用与非点源颗粒态磷流失负荷息息相关:在2、3号子流域,建设用地、林地和颗粒态磷流失负荷呈正相关,主要因为2号和3号子流域在盱眙及周边城市需求驱动下,耕地由原来种植水稻转型为蔬菜等高附值经济作物,种植强度较高,磷肥施肥量增加,造成颗粒态磷的流失负荷与当地建设用地和林地面积变化趋势相近;4号子流域由于土地类型转变,造成旱地与颗粒态磷流失负荷呈负相关;其他子流域大多为水田、旱地与颗粒态磷流失负荷呈正相关,建设用地、林地和颗粒态磷流失负荷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态磷 土地利用 相关性 泥沙分布模型
下载PDF
华能日照电厂二期扩建工程温排水排水方案优选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映丽 孙英兰 +1 位作者 余静 臧娜 《海洋湖沼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37-142,共6页
在已建立潮流模型的基础上,研究温排水的输移扩散,以华能日照电厂为例,对各温排水设计方案(包括排水口位置、排水量和温升等)进行预测分析。最佳推荐方案是一、二期工程温排水由排水口B合排。本文结果可为该海域海洋环境保护与管理提供... 在已建立潮流模型的基础上,研究温排水的输移扩散,以华能日照电厂为例,对各温排水设计方案(包括排水口位置、排水量和温升等)进行预测分析。最佳推荐方案是一、二期工程温排水由排水口B合排。本文结果可为该海域海洋环境保护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排水 扩散模型 方案比选
下载PDF
北方干旱地区水库富营养化模拟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静 徐明德 +2 位作者 左婵 郑婷婷 张学慧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5715-5720,共6页
北方干旱区水库具有防洪、灌溉、城市供水多种功能,其富营养化控制具有重要意义。以对汾河水库水质长期监测数据为基础,结合水动力模型、物质输移扩散模型及富营养化生命过程建立富营养化耦合模型,研究不同情景下水库流场特征及营养物... 北方干旱区水库具有防洪、灌溉、城市供水多种功能,其富营养化控制具有重要意义。以对汾河水库水质长期监测数据为基础,结合水动力模型、物质输移扩散模型及富营养化生命过程建立富营养化耦合模型,研究不同情景下水库流场特征及营养物质的时空分布规律。研究表明,水库部分区域已发生富营养化,且库区内污染物浓度超标范围较大,提出上游排放口污染物削减方案,为汾河水库乃至整个北方干旱地区水库的富营养化控制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营养化耦合模型 水动力模型 扩散模型 汾河水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