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江口粗粉砂和极细砂输移特性研究——幕式再悬浮和底形运动 被引量:18
1
作者 程和琴 宋波 +1 位作者 薛元忠 毛兴华 《泥沙研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20-27,共8页
在长江口区主航槽中利用悬浮物浓度测定系统(ACP1) 第一次获得了近底紊流“猝发”(burst) 和床面泥沙喷发(ejection) 的连续时间序列可视图像和数据,同时利用高分辨率流速仪以及旁侧声纳、热敏式双频测深仪... 在长江口区主航槽中利用悬浮物浓度测定系统(ACP1) 第一次获得了近底紊流“猝发”(burst) 和床面泥沙喷发(ejection) 的连续时间序列可视图像和数据,同时利用高分辨率流速仪以及旁侧声纳、热敏式双频测深仪等手段获得了大量底形沙波的实测图像和数据。这些图像和数据结果表明:长江口南支南港之间粗粉砂至极细砂在涨落潮流的作用下,呈现静止———细颗粒泥沙起、悬扬———粗颗粒喷发运移的同时进行大尺度底形运动—细颗粒起扬、悬扬—静止的输移循环模式,即当U< 50cm/s,泥沙在底床上基本不运动;50cm/s< U< 65cm/s,小尺度紊流猝发发生,泥沙开始小尺度起扬,并有幕式猝发现象;65cm/s< U< 100cm/s 时,小尺度紊流猝发强度和持续宽度急剧增大,床面细颗粒泥沙开始喷发导致床面开始冲淤,形成中小尺度沙波;100cm/s< U< 110cm/s 时,大尺度紊流形成,床面粗颗粒泥沙开始喷发;到了U> 110cm/s 时,宏观紊流规模更大,床面粗颗粒泥沙的喷发强度和持续宽度急剧增大,导致床面形成大尺度沙波运动。由于 U> 110cm/s的落潮流速远远大于涨潮流速,且落潮最大流速达137cm/s,落急( 流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粉砂 极细砂 幕式再悬浮 输移模式 长江口
下载PDF
福姜沙河段输沙、边滩输移特征和动力机制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刘高峰 王统泽 《水运工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94-99,共6页
通过分析2010-2015年福姜沙河段历年地形和水文资料,开展定床物理模型铺沙冲刷试验,采用三维潮流泥沙数学模型,研究福姜沙河段的边滩泥沙输移问题。结果表明,切割沙体移动速度和其驱动因子(如径流、沙体高程和沙体迎水面角度)呈正相关;... 通过分析2010-2015年福姜沙河段历年地形和水文资料,开展定床物理模型铺沙冲刷试验,采用三维潮流泥沙数学模型,研究福姜沙河段的边滩泥沙输移问题。结果表明,切割沙体移动速度和其驱动因子(如径流、沙体高程和沙体迎水面角度)呈正相关;靖江边滩是以冲刷下移还是切割下移方式运动的临界流量为4万m 3 s。靖江边滩-福左水道是主要底沙输移通道。上游流量是福姜沙河段输沙方式变化和河床演变的主要动力因子。小流量时福中水道为主要输沙通道;而大流量福北水道是主要输沙通道。大流量持续作用下会有更多泥沙进入福北水道,福北水道易出现大幅淤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潮流分汊河段 边滩切割 底沙输移模式 动力机制
下载PDF
赣江万安水利枢纽回水变动区二维水沙模型的建立与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刘臣 张华庆 万建国 《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84-91,共8页
本文建立了万安水库回水变动区二维泥沙数学模型 ,该模型采用的悬沙输移模式能较好的体现悬沙和床沙的交换机理 。
关键词 赣江万安水利枢纽 回水变动区 二维水沙漠型 泥沙淤积 航行条件 悬沙输移模式
下载PDF
陆地水文
4
《中国地理科学文摘》 1996年第2期9-11,共3页
关键词 水文 河口最大浑浊带 长江口 斯托克斯漂 潮汐捕集 输移模式 水沙 物质 悬沙含量 悬沙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