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8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连云港市无偿献血人群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调查及输血残余风险评估
1
作者 刘婷婷 姚勇 宋麒妍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4期139-141,共3页
目的:调查连云港市无偿献血人群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情况,评估输血传播HBV的残余风险。方法:收集2021年1月—2022年12月连云港市红十字中心血站102 013名无偿献血者的相关资料,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采用核... 目的:调查连云港市无偿献血人群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情况,评估输血传播HBV的残余风险。方法:收集2021年1月—2022年12月连云港市红十字中心血站102 013名无偿献血者的相关资料,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采用核酸检测技术测定HBV-DNA,使用流行率-窗口期输血残余风险模型评估无偿献血者血液传播HBV的残余风险。结果:首次献血者HBsAg阳性率高于重复献血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首次献血者与重复献血者HBV-DNA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88)。首次献血者HBsAg传播残余风险1:4 225,HBV-DNA传播残余风险1:21 729,首次献血者血液传播HBV残余风险均高于重复献血者。结论:重复献血者血液传播HBV的残余风险小于首次献血者,因此需加强对初次献血者的征询与献血宣传,提高重复献血率;应用核酸检测技术对献血者HBV-DNA进行测定可降低输血传播残余风险,提高输血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余风险 乙型肝炎病毒 重复献血
下载PDF
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输血传播风险 被引量:2
2
作者 刘丹(综述) 邓雪莲 臧亮(审校)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1年第23期3490-3492,3497,共4页
尽管乙型肝炎疫苗普遍免疫接种且抗病毒治疗技术不断提高,但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持续感染仍是全球面临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据报道,全球共有20多亿人口曾经感染过HBV,并且有2亿多人呈慢性感染状态[1]。HBV慢性感染可通过血液中检测到的... 尽管乙型肝炎疫苗普遍免疫接种且抗病毒治疗技术不断提高,但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持续感染仍是全球面临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据报道,全球共有20多亿人口曾经感染过HBV,并且有2亿多人呈慢性感染状态[1]。HBV慢性感染可通过血液中检测到的HBV表面抗原(HBsAg)浓度进行判断,但随着分子生物学诊断技术的发展,发现了HBsAg阴性的HBV长期携带者,被确定为隐匿性HBV感染(OB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血液安全 输血传播 核酸检测
下载PDF
太原地区输血传播丙型肝炎病毒残余风险的评估 被引量:1
3
作者 李之烨 周源 +5 位作者 赵沛喆 陕柏峰 张剑英 王振华 王斌 张强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2年第8期852-854,共3页
目的分析太原地区无偿献血者人群丙型肝炎病毒(HCV)流行状况,评估输血传播HCV的残余风险及血液安全现状。方法通过血站信息管理系统收集太原地区2016~2021年无偿献血者HCV的检测结果,分析初次献血者和重复献血者HCV的检测结果和流行病... 目的分析太原地区无偿献血者人群丙型肝炎病毒(HCV)流行状况,评估输血传播HCV的残余风险及血液安全现状。方法通过血站信息管理系统收集太原地区2016~2021年无偿献血者HCV的检测结果,分析初次献血者和重复献血者HCV的检测结果和流行病学特征,采用发病率-窗口期数学模型评估初次献血者和重复献血者血液输血传播HCV的残余风险,分析不同血液筛查模式下重复献血者血液输血传播HCV的残余风险。结果太原地区2016~2021年共检测献血者标本662705份,其中初次献血者HCV的阳性率为1.83‰(595/325009),输血残余风险为14.91/10万;重复献血者HCV的阳性率为0.04‰(13/337696),输血残余风险为0.31/10万;输血传播HCV的总残余风险为7.47/10万。共检测重复献血者标本337696份,采用2次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抗-HCV的血液筛查模式,输血传播HCV的残余风险为0.31/10万;采用2次ELISA检测抗-HCV联合1次HCV核酸检测试验(NAT)的血液筛查模式,输血传播HCV的残余风险为0.06/10万,增加NAT后,重复献血者血液输血传播HCV的残余风险降低了80.65%。结论重复献血者血液输血传播HCV的残余风险小于初次献血者,因此需不断优化献血者招募策略,提高重复献血率。采用2次ELISA和1次NAT联合检测HCV的血液筛查模式,可有效降低输血传播HCV的残余风险,提高血液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病率-窗口期模型 输血残余风险 丙型肝炎病毒 无偿献血者
下载PDF
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风险因素评估 被引量:8
4
作者 李利 李俊男 +2 位作者 曾毅 吴全新 梁志清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090-1092,共3页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母婴传播的风险因素,并对其进行相关评估。方法回顾性研究2007-2011年163例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孕妇分娩时的孕周、分娩方式、静脉血HBV DNA水平、喂养方式与HBV母婴传播的关系。结果...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母婴传播的风险因素,并对其进行相关评估。方法回顾性研究2007-2011年163例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孕妇分娩时的孕周、分娩方式、静脉血HBV DNA水平、喂养方式与HBV母婴传播的关系。结果在常规预防接种后HBV母婴传播率为4.29%(7/163)。孕妇HBV DNA含量越高时,新生儿脐血HBV DNA及随访的婴儿静脉血HBV DNA阳性率越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新生儿脐血HBVDNA水平与出生后6个月静脉血HBV DNA水平有关(P<0.05)。孕妇分娩时的孕周、分娩方式、喂养方式与HBV母婴传播均无关(P>0.05)。结论分娩方式、喂养方式是HBV母婴传播的低风险因素,围生期孕妇静脉血HBV DNA水平是HBV母婴传播的高风险因素。剖宫产不能降低HBV母婴传播风险。母乳喂养与混合喂养并不会增加HBV母婴传播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母婴传播 风险因素
下载PDF
输血传播病毒(TTV)重叠感染在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5
5
作者 侯周华 谭德明 +1 位作者 刘双虎 谢玉桃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5期29-32,共4页
目的 :研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TTV重叠感染情况及初步探讨TTV的致病性。方法 :在ORF1区设计特异性引物建立巢式多聚酶链式反应 (PCR) ,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血清中TTVDNA ,对PCR产物进行分子克隆和测序。结果 :献血员、慢性乙型... 目的 :研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TTV重叠感染情况及初步探讨TTV的致病性。方法 :在ORF1区设计特异性引物建立巢式多聚酶链式反应 (PCR) ,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血清中TTVDNA ,对PCR产物进行分子克隆和测序。结果 :献血员、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慢性乙型肝炎和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TTVDNA阳性率分别为 10 %、11%、2 7%、4 8%。其中前两者与后两者比较均有显著差异 ,慢性乙型肝炎和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相比也有显著差异 (P <0 .0 5 )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中其HBV感染复制指标的阳性率在TTVDNA阳性与TTVDNA阴性组之间无明显差异 (P >0 .0 5 )。慢性乙型肝炎和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的ALT和TBIL在TTVDNA阳性病人组与TTVDNA阴性病人组之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TTVDNA阳性病人组明显高于TTVDNA阴性病人组。结论 :献血员中存在TTV感染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重叠感染TTV较常见。慢性乙型肝炎和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TTVDNA阳性率明显高于献血员和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的阳性率 ,提示TTV的重叠感染可能是HBV感染病情加重因素之一 ,TTV重叠感染对HBV的复制可能不存在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血传播病毒 重叠感染 慢性乙型肝炎
下载PDF
长沙地区无偿献血者输血传播HIV残余风险评估
6
作者 胡婷婷 邹彬彬 赵飞雪 《临床输血与检验》 CAS 2023年第4期509-514,共6页
目的评估长沙地区2014年1月1日—2022年12月31日无偿献血者输血传播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 uma 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残余风险。方法通过血站信息管理系统回顾性分析长沙血液中心2014年1月1日—2022年12月31日无偿献血者HIV血液... 目的评估长沙地区2014年1月1日—2022年12月31日无偿献血者输血传播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 uma 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残余风险。方法通过血站信息管理系统回顾性分析长沙血液中心2014年1月1日—2022年12月31日无偿献血者HIV血液筛查结果与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反馈的确证结果,采用发病率-窗口期数学模型评估无偿献血者HIV筛查残余风险。结果研究期间长沙地区HIV确证阳性率为0.1995‰(273/1368333),其中初次献血者757455例,占比55.36%,确证阳性率0.2495‰(189/757455),重复献血者有610878例,占比44.64%,确证阳性率0.1375‰(84/610878),初次及重复献血者两组确证阳性率存在统计学差异(χ^(2)=21.270,P<0.001)。初次献血者HIV残余风险为1/204081.63高于重复献血者残余风险1/370370.37。如果只开展HIV血清学检测,窗口期参残余风险为1/85470,而增加HIV核酸检测血液筛查后,残余风险降低至1/250000,NAT筛查较血清学筛查能降低65.81%的残余风险。结论长沙地区无偿献血者输血传播HIV残余风险的评估有助于评价不同检测策略对血液安全的影响,保障血液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 输血残余风险 发病率-窗口期模型 无偿献血者
下载PDF
输血传播病毒(TTV)与乙型肝炎病毒混合感染的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杨海红 朱科伦 +1 位作者 胡国龄 曾文铤 《现代临床医学生物工程学杂志》 2004年第1期15-16,19,共3页
目的 探讨输血传播病毒 (TTV)与HBV混合感染的情况及其对肝脏病变程度和对HBV复制的影响 .方法 应用微板核酸杂交—ELISA法检测 152例HBV患者血清中的TTVDNA和ELISA进行乙型肝炎相关病毒标志物检测 .结果  152例HBV患者中TTV -DNA阳... 目的 探讨输血传播病毒 (TTV)与HBV混合感染的情况及其对肝脏病变程度和对HBV复制的影响 .方法 应用微板核酸杂交—ELISA法检测 152例HBV患者血清中的TTVDNA和ELISA进行乙型肝炎相关病毒标志物检测 .结果  152例HBV患者中TTV -DNA阳性 2 3例 (15.1% ) ,其中无症状携带者、慢性肝炎、活动性肝硬化、原发性肝癌患者中的TTV -DNA检出率分别为 2 / 18(11.1% )、8/ 54(14 .8% )、6/ 4 0 (15.0 % )、7/ 3 8(18.4% ) ,各组间无差异 .在慢性肝炎、活动性肝硬化、原发性肝癌患者中 ,TTV -DNA阳性组与TTV -DNA阴性组各项肝功能指标改变相似 .HBV和TTV混合感染组中HBeAg和抗 -HBcIgM阳性率低于单纯HBV感染组 (p <0 .0 5) ,而血清抗 -HBe阳性率则高于单纯HBV感染组 .结论 TTV的混合感染似乎并不影响HBV所致的肝脏病变程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血传播病毒 TTV 乙型肝炎病毒 病毒感染 HBV 病毒标志物
下载PDF
广州地区HBsAg阴性无偿献血血液输血传播HBV残余风险评估 被引量:27
8
作者 李仲平 王淏 +5 位作者 郑优荣 田也 梁浩坚 黄伯泉 林诗雅 黄志健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42-445,共4页
目的了解广州地区无偿献血血液经血清学筛查后的输血传播乙型肝炎病毒(HBV)残余风险及HBsAg阴性HBV NAT阳性献血者的乙肝血清学标志物状况,为采供血机构制定血液安全保障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283 428份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为研究对象... 目的了解广州地区无偿献血血液经血清学筛查后的输血传播乙型肝炎病毒(HBV)残余风险及HBsAg阴性HBV NAT阳性献血者的乙肝血清学标志物状况,为采供血机构制定血液安全保障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283 428份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为研究对象,使用ELISA方法检测HBsAg,阴性标本应用核酸检测技术进行HBV NAT检测,收集HBsAg阴性HBV NAT阳性献血者标本进行乙肝血清学标志物检测及HBV DNA实时荧光PCR定量分析,设200份经常规血液筛查合格标本为对照组同步检测乙肝血清学标志物,并对献血者进行随访追踪。结果 283 428份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共检出172份HBsAg阴性HBV NAT阳性标本,广州地区ELISA筛检HBsAg后输血传播HBV残余风险为0.061%(172/283 428),街头流动或固定点献血者检出率(0.071%)高于来自于单位团体组织献血者(0.047%)。172份标本抗-HBe、抗-HBc检出率(32.56%、79.1%)均高于对照组(17.5%、51.0%),乙肝血清学抗体以抗-HBs、抗-HBc阳性及单纯抗-HBc阳性两种模式为主,HBV DNA浓度均低于200 copies/mL。共检出11份HBV窗口期标本,通过对31例献血者随访追踪,确定23例献血者原始标本为OBI标本。结论广州地区可能有较高ELISA筛检HBsAg后输血传播HBV残余风险,应用HBV NAT技术筛检常规酶免血液筛查HBsAg阴性标本,能检出部分处于OBI的血液,缩短HBV检测窗口期,能将现阶段输血传播HBV风险进一步降低,对保障血液安全预防输血感染HBV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核酸检测 隐匿性乙型肝炎感染 窗口期 输血传播乙型肝炎病毒残余风险
下载PDF
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的相关风险因素调查 被引量:1
9
作者 王云云 陈佳 +1 位作者 王宁 魏兰香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20年第10期93-96,共4页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母婴传播的相关风险因素,为HBV母婴传播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在甘肃省妇幼保健院分娩的224例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的产妇及其分娩新生儿224例,观察HBV母婴传播宫内感染结果,调查...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母婴传播的相关风险因素,为HBV母婴传播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在甘肃省妇幼保健院分娩的224例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的产妇及其分娩新生儿224例,观察HBV母婴传播宫内感染结果,调查相关风险因素。结果 46例新生儿脐带血HBV DNA阳性,阳性率为20.54%,6个月后11例婴儿诊断为HBV母婴传播宫内感染,感染率为4.91%;单因素分析产妇年龄、分娩孕周、分娩方式、妊娠合并症或并发症与HBV母婴传播宫内感染无关,HBeAg与HBV DNA定量不同时HBV母婴传播宫内感染率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新生儿性别、出生体重、1 min Apgar评分、喂养方式与HBV母婴传播宫内感染无关;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产妇HBeAg阳性、产妇HBV DNA定量>106500copies/mL和脐带血HBV DNA定量>106500copies/mL是HBV母婴传播宫内感染的相关风险因素。结论产妇HBeAg阳性及HBV DNA定量高水平、脐带血HBV DNA定量高水平是HBV母婴传播的高风险因素,产妇年龄、分娩孕周、分娩方式、妊娠合并症或并发症、新生儿性别、出生体重、1 min Apgar评分和喂养方式作为风险因素影响HBV母婴传播的证据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母婴传播 风险因素
下载PDF
大学生输血传播病毒感染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状况分析
10
作者 张国良 赵景颇 +1 位作者 杨显国 马红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2008年第5期25-27,共3页
目的了解输血传播病毒(TTV)感染与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在大学生中的现状,探讨TTV感染对HBV感染的影响。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HBV-M)、抗-TTVIgM及抗-TTVIgG,用巢式PCR(nested-PCR)技术检测血清TTVDNA,用速率法... 目的了解输血传播病毒(TTV)感染与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在大学生中的现状,探讨TTV感染对HBV感染的影响。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HBV-M)、抗-TTVIgM及抗-TTVIgG,用巢式PCR(nested-PCR)技术检测血清TTVDNA,用速率法或终点法检测TTV、HBV感染者血清肝功能指标,用SPSS13.0软件对各组肝功能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TTVDNA阳性率为17.0%(29/171),HBV感染率为10.4%(121/1163),TTV/HBV重叠感染占HBV感染17.4%(21/121)。TTV/HBV重叠感染者肝功能损害最重,HBV感染者次之,TTV感染者不明显。结论大学生中存在一般水平的TTV感染和TTV/HBV重叠感染,TTV感染与HBV感染没有相关性,TTV协同HBV致病,促使TTV/HBV重叠感染者肝损加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输血传播病毒 感染率 肝功能
下载PDF
2013—2019年晋城地区输血传播人类获得性免疫缺陷病毒残余风险评估 被引量:3
11
作者 秦国天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20年第18期3134-3135,共2页
为了保障输血安全,我国采供血机构对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等病原体进行了常规筛查,尤其HIV的检测,从第三代抗体检测到第四代抗原抗体检测,以及2016年全覆盖的核酸检测(NAT),大大降低了输血传播... 为了保障输血安全,我国采供血机构对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等病原体进行了常规筛查,尤其HIV的检测,从第三代抗体检测到第四代抗原抗体检测,以及2016年全覆盖的核酸检测(NAT),大大降低了输血传播风险,但是试剂灵敏度、窗口期、病毒变异等原因,可能造成这些病原体的漏检,常规检测的血液仍然存在传播这些病原体的风险。而评估输血传播病毒的残余风险对于保障血液质量和输血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参考国外的一些研究和已建立的残余风险评估模型以及国内的一些研究进展[1-3],结合晋城地区实际情况,利用献血者资料、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查结果、NAT结果,通过流行率-窗口期模型对晋城地区输血传播HIV的残余风险进行评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血安全 残余风险 输血传播病毒 采供血机构 流行率 血液质量 病毒变异 地区实际情况
下载PDF
2010~2011年广州地区输血传播HBV、HCV、HIV残余风险评估 被引量:28
12
作者 黄珂 戎霞 +6 位作者 花文峰 熊华平 许茹 王敏 黄杰庭 廖峭 付涌水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28-131,共4页
目的评估广州地区输血传播HBV、HCV、HIV的残余风险,建立适合广州地区献血人群残余风险评估的数学模型。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11年12月551 047人次广州地区无偿献血者的基本资料及血液ELISA与核酸检测(NAT)的HBV、HCV、HIV数据,利用(WP... 目的评估广州地区输血传播HBV、HCV、HIV的残余风险,建立适合广州地区献血人群残余风险评估的数学模型。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11年12月551 047人次广州地区无偿献血者的基本资料及血液ELISA与核酸检测(NAT)的HBV、HCV、HIV数据,利用(WP/I)及WP/LTR模型分别评估重复献血者及初次献血者传播HBV、HCV、HIV的残余风险。结果 2010~2011年广州地区献血者HBV、HCV、HIV经ELISA后的残余风险分别为1/30 147、1/70 591、1/645 099;经NAT检测后的残余风险分别为1/46 643、1/723 526、1/1 254 770。结论广州地区重复献血者传播HBV、HCV、HIV的残余风险低于初次献血者;采用NAT检测后,献血者传播HBV、HCV、HIV的残余风险大大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BV HCV HIV 输血传播病毒 残余风险 无偿献血者 广州
下载PDF
病毒性肝炎合并输血传播肝炎病毒感染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朱凤群 张树林 +2 位作者 刘正稳 樊万虎 狄鹏超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29-130,159,共3页
目的 了解病毒性肝炎合并输血传播肝炎病毒 (TTV)感染对肝功能及其预后的影响。方法 采用微板核酸杂交技术检测了 92例各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中的TTVDNA ,并对检测结果和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92例各型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 目的 了解病毒性肝炎合并输血传播肝炎病毒 (TTV)感染对肝功能及其预后的影响。方法 采用微板核酸杂交技术检测了 92例各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中的TTVDNA ,并对检测结果和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92例各型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中TTVDNA阳性 15例 ,阳性率 16 .3%。其中乙型肝炎 10例 ( 6 6 .6 7% ) ,丙型肝炎 2例 ( 13.33% ) ,戊型肝炎 1例 ( 6 .6 % ) ,原因不明的肝炎 2例 ( 1.33% )。 92例患者临床分型中慢性肝炎中度 2 3例 ,阳性 3例 ( 13.0 4 % ) ;慢性肝炎重度 2 7例 ,阳性 4例 ( 14 .81% ) ;肝炎肝硬化 4 2例 ,阳性 8例( 19.0 5 % )。各型间无统计学差异。在慢性肝炎、肝炎肝硬化中TTVDNA阳性与TTVDNA阴性患者的肝功能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病毒性肝炎合并TTV感染不影响肝功能及病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肝炎 合并症 输血传播肝炎病毒感染 肝功能 预后 丙型肝炎 乙型肝炎 戊型肝炎
下载PDF
核酸技术控制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输血传播
14
作者 施凤琴 吴汉仁 范学东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12期207-208,共2页
进一步认识和验证核酸检测技术在控制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OBI)输血传播的意义。方法:调查统计2015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上海市崇明地区(崇明、长兴、横沙三岛)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HBsAg(ELISA)及HBV-DNA检测结果。结果:54627份... 进一步认识和验证核酸检测技术在控制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OBI)输血传播的意义。方法:调查统计2015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上海市崇明地区(崇明、长兴、横沙三岛)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HBsAg(ELISA)及HBV-DNA检测结果。结果:54627份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HBsAg(ELISA)有反应性281份(0.514%)。HBsAg(ELISA)检测阴性标本54364份,全部进行HBV-DNA核酸检测(依据核酸集中化检测策略),其中,HBV-DNA有反应性标本33份(0.061%)。结论:核酸检测技术有效提高无偿献血人群中低浓度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检出率,有效控制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OBI)通过输血传播,确保临床输血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酸检测技术 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输血传播
下载PDF
美国FDA《血液行业指引:降低寨卡病毒输血传播风险的推荐意见》主要内容及其启示 被引量:1
15
作者 郭永建 《中国输血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27-230,共4页
为了紧急应对寨卡病毒(Zika virus,ZKV)经输血传播风险,日前美国FDA根据联邦法规相关规定的授权,紧急发布并立即实施了《血液行业指引——降低ZKV输血传播风险的推荐意见》(以下简称《指引》[1]。现将其主要内容介绍如下。1背景1.1概... 为了紧急应对寨卡病毒(Zika virus,ZKV)经输血传播风险,日前美国FDA根据联邦法规相关规定的授权,紧急发布并立即实施了《血液行业指引——降低ZKV输血传播风险的推荐意见》(以下简称《指引》[1]。现将其主要内容介绍如下。1背景1.1概述ZKV属于黄病毒科的黄病毒属,主要通过埃及伊蚊,也可通过白纹伊蚊传播到人群[2-3]。此外,已有宫内、围产期和性传播的报告[4-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寨卡病毒 输血传播 风险 控制 指南
下载PDF
无偿献血人群血液筛查后乙型肝炎病毒传播的残余风险评估
16
作者 余呈丽 李瑞娟 《医学信息》 2024年第13期49-51,55,共4页
目的初步评估曲靖地区无偿献血人群血液筛查后乙型肝炎病毒传播的残余风险度,评价现行筛查模式,对下一步血液筛查工作的改进提供数据基础。方法统计2020年1月1日-2022年12月31日曲靖市中心血站无偿献血者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以... 目的初步评估曲靖地区无偿献血人群血液筛查后乙型肝炎病毒传播的残余风险度,评价现行筛查模式,对下一步血液筛查工作的改进提供数据基础。方法统计2020年1月1日-2022年12月31日曲靖市中心血站无偿献血者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以及HBV DNA的筛查数据,采用发病率-窗口期比率数学模型(yield/WP ratio model)分别评估初次献血者及重复献血乙型肝炎病毒传播的残余风险。结果2020-2022年,曲靖市中心血站共对173084人次进行乙型肝炎筛查,其中初次献血者79073人次,重复献血者94011人次。ELISA检测HBsAg阳性340人次(初次献血者阳性273人次,重复献血者阳性67人次),核酸检测HBV DNA单阳68人次(初次献血者阳性41人次,重复献血者阳性27人次)。初次献血者HBsAg残余风险为10.21/10万人次,重复献血者HBsAg残余风险为3.4/10万人次;初次献血者HBV DNA残余风险为2.04/10万人次,重复献血者HBV DNA残余风险为0.68/10万人次。结论曲靖地区无偿献血人群中重复献血者的乙型肝炎病毒传播残余风险低于初次献血者,增加一次核酸检测能够明显降低乙型肝炎病毒传播的残余风险,对保障血液安全,预防输血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具有重要意义。现行筛查模式下,曲靖地区无偿献血人群乙型肝炎病毒传播残余风险较低,处于安全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偿献血 乙型肝炎病毒 HBSAG HBV DNA 残余风险
下载PDF
南月敏:慢性乙型肝炎病毒如何防治
17
作者 陈词 南月敏 《肝博士》 2023年第3期7-8,共2页
记者问:乙型肝炎病毒是如何传播的?南月敏教授:母婴传播是乙型肝炎病毒(HBV)最主要的传播方式,其次共用注射针头也是可能的一种方式,这种情况在丙肝和艾滋的传播过程中更加常见。还有一些乙型肝炎病毒的传播方式包括血液污染、性接触,... 记者问:乙型肝炎病毒是如何传播的?南月敏教授:母婴传播是乙型肝炎病毒(HBV)最主要的传播方式,其次共用注射针头也是可能的一种方式,这种情况在丙肝和艾滋的传播过程中更加常见。还有一些乙型肝炎病毒的传播方式包括血液污染、性接触,但是非常少见。此外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一起进餐或者生活接触也存在较低的传播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污染 母婴传播 性接触 传播风险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 注射针头 如何防治
下载PDF
核酸检测联合ELISA试验对无偿献血者输血传播疾病残余风险的影响 被引量:5
18
作者 王子文 《临床研究》 2019年第3期135-137,共3页
目的探讨核酸检测联合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无偿献血者输血传播疾病残余风险的影响。方法收集在本市血液中心进行无偿献血者3674例,均行ELISA试验,对经ELISA试验筛选为阴性的标本进行核酸检测,观察有无血清学转换,以确定感染状态... 目的探讨核酸检测联合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无偿献血者输血传播疾病残余风险的影响。方法收集在本市血液中心进行无偿献血者3674例,均行ELISA试验,对经ELISA试验筛选为阴性的标本进行核酸检测,观察有无血清学转换,以确定感染状态。结果 3674份无偿献血样本经初检及复检发现3494份血样呈阴性反应,所占比例为95.10%,另180份初检及复检结果呈阳性反应,所占比例为4.90%,其中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率为11.11%、艾滋病抗体(抗-HIV)阳性率为6.11%;ELISA初/复检均为阴性的血样3494份,其中献血体积为300mL或200mL的血样1062份,6样本汇集池数量为176个,其中8个汇集池核酸检测为阳性,单人份检测出核酸反应阳性样本4份,ELISA试验漏检率为0.38%(4/1062)。结论核酸检测结合ELISA试验有助于减少病毒漏检的发生,最大限度降低输血传播疾病残余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偿献血 输血传播疾病残余风险 核酸检测 ELISA试验
下载PDF
血站酶联免疫检测联合核酸检测降低输血传播疾病残余风险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5
19
作者 梁启忠 程玉根 胡伟伟 《基层医学论坛》 2018年第8期1095-1096,共2页
目的研究血站酶联免疫检测联合核酸检测降低输血传播疾病残余风险的效果。方法选取我站在2015年4月—2016年7月采集的37 121份无偿献血标本作为研究对象,给予其2次酶联免疫检测和1次核酸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运用酶联免疫检... 目的研究血站酶联免疫检测联合核酸检测降低输血传播疾病残余风险的效果。方法选取我站在2015年4月—2016年7月采集的37 121份无偿献血标本作为研究对象,给予其2次酶联免疫检测和1次核酸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运用酶联免疫检测37 121份血液标本,单次检测结果为阳性的有352份,双次检验结果为阳性的有115份;核酸检测37 121份血液标本,有反应性的标本一共有48份,其中有28份为HBV-DNA有反应性,总阳性率为0.13%。结论当血液中的病毒处于变异、窗口期、隐性感染时,酶联免疫检测的准确率会下降,对用血的安全性造成影响。而酶联免疫检测联合核酸检测则能够减少此类漏洞的发生,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降低输血传播疾病的残余风险,值得血站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酶联免疫检测 核酸检测 输血传播疾病残余风险
下载PDF
深圳地区无偿献血者HIV感染情况调查分析及输血残余风险评估 被引量:29
20
作者 王宋兴 曾劲峰 +1 位作者 杨爱莲 古醒辉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674-676,共3页
目的调查深圳地区无偿献血者HIV的感染情况并评估经EIASA筛查抗-HIV后经血传播感染HIV的残余风险。方法采用2种抗-HIV ELISA试剂对每份献血者标本进行初复检,2种结果均无反应性判合格,任何1种试剂有反应性标为可疑待定。待定标本送疾病... 目的调查深圳地区无偿献血者HIV的感染情况并评估经EIASA筛查抗-HIV后经血传播感染HIV的残余风险。方法采用2种抗-HIV ELISA试剂对每份献血者标本进行初复检,2种结果均无反应性判合格,任何1种试剂有反应性标为可疑待定。待定标本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检测中心实验室进行免疫印迹法(WB)确证。最后用风险评估数学模型法进行输血传播HIV危险度的研究。结果 2008年1月~2011年12月共检测无偿献血者标本251 592人份,确认阳性63份,现患率0.025 0%。在新无偿献血者中现艾滋病患率为0.053 4%(61/114 223),重复无偿献血者中为0.001 5%(2/137 369)。经评估抗-HIV筛选后的阴性血传播HIV的危险度为1/45 872。结论在无偿献血者血液中虽未存在使受血者发生HIV感染的情况,但仍存在传播HIV的残余风险,需进一步采取更为有效地措施,提高血液质量,减少残余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偿献血者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 抗-HIV残余风险 输血安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