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6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梅毒ELISA法检测RPR、TRUST试验比较及其在输血检测中的作用
1
作者 徐恒仕 《淮海医药》 2002年第4期280-281,共2页
目的 探讨梅毒 EL ISA法检测在输血检测中的应用。方法 以梅毒 EL ISA法检测技术与 RPR、TRU ST及 TPPA法对若干样本例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EL ISA法与 TRUST法检测结果差异有显著性 ,而与 TPPA法检测结果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目的 探讨梅毒 EL ISA法检测在输血检测中的应用。方法 以梅毒 EL ISA法检测技术与 RPR、TRU ST及 TPPA法对若干样本例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EL ISA法与 TRUST法检测结果差异有显著性 ,而与 TPPA法检测结果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EL ISA法优于 TRUST、RPR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RPR TRUST 输血检测
下载PDF
梅毒ELISA法检测RPR、TRUST试验比较及其在输血检测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8
2
作者 高风兰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第9期442-443,共2页
目的对梅毒ELISA检测法与RPR、TRUST检测法在输血检测过程中应用效果进行比较。方法确定为梅毒阳性的标本血清170份,分别采用梅毒ELISA检测技术和RPR检测技术以及TRUST检测技术,对血清进行检测,对三种检测方法检测后的阳性率进行比较分... 目的对梅毒ELISA检测法与RPR、TRUST检测法在输血检测过程中应用效果进行比较。方法确定为梅毒阳性的标本血清170份,分别采用梅毒ELISA检测技术和RPR检测技术以及TRUST检测技术,对血清进行检测,对三种检测方法检测后的阳性率进行比较分析。在抽取在过去一段时间内从无偿献血者身上所采集的血液标本13264份,继续采用上述三种方法对血液进行检验,对三种检测方法检测后的阳性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过仔细研究后我们发现,ELISA检测法对梅毒血清标本和对无偿献血者血液进行检测的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其他两种方法,且统计学差异非常明显(P<0.05);RPR检测技术对梅毒血清标本和对无偿献血者血液进行检测的阳性率均明显低于其他两种方法,且统计学差异非常明显(P<0.05)。结论梅毒ELISA检测法是一种非常理想的输血检验方法,其检测的效果明显优于其他方法,灵敏度很高,且操作简单方便,容易掌握,可以作为今后临床对梅毒患者进行诊断和对血液进行输血检查的常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ELISA RPR TRUST 输血检测
下载PDF
迟发性溶血反应致输血相容性检测结果异常与输血策略
3
作者 邱芳 张凤青 朱颖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348-351,共4页
目的 探讨1例地中海贫血患儿发生迟发性溶血反应后的输血相容性检测结果,结合其它临床资料综合分析制定输血策略以保障临床用血安全。方法 通过Rh血型系统分型,结合患儿输血史、血清胆红素变化、临床症状等资料综合分析1例地中海贫血患... 目的 探讨1例地中海贫血患儿发生迟发性溶血反应后的输血相容性检测结果,结合其它临床资料综合分析制定输血策略以保障临床用血安全。方法 通过Rh血型系统分型,结合患儿输血史、血清胆红素变化、临床症状等资料综合分析1例地中海贫血患儿的输血相容性检测结果,以明确其是否发生迟发性溶血反应,并制定适宜的配血策略。结果 入院时患儿血型为B型DccEE,血红蛋白(Hb)38 g/L,网织红细胞比率(Ret%)2.92%,总胆红素(TBil)65.8μmol/L,直接胆红素(DBil)12.0μmol/L,间接胆红素(IBil)53.8μmol/L,血型不规则抗体筛查阴性,与B型DCcEe供者交叉配血主次侧均无凝集无溶血,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DAT)阴性,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IAT)阴性,乳酸脱氢酶(LDH)1 050 U/L,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113 U/L,尿潜血2+,尿胆原4+,入院5 d前有红细胞输注史。结合以上结果及对比既往实验室数据,明确患儿发生了迟发性溶血反应,随即筛选B型DccEE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给予输注,输血后各项指标趋好。结论 地贫患儿输血前应综合输血相容性检测结果和临床其它资料制定合适的配血策略,以有效保障输血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血相容性检测 迟发性溶血反应 地中海贫血
下载PDF
微柱凝胶技术与凝聚胺技术在ABO新生儿溶血病输血前检测中应用对比
4
作者 张冰 宋小彦 崔静辉 《临床研究》 2024年第3期109-111,共3页
目的对比分析微柱凝胶技术与凝聚胺技术在ABO新生儿溶血病输血前检测中的应用。方法将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20年1月至2023年5月ABO新生儿溶血病患儿(88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区间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各纳入44例,对照组行输血... 目的对比分析微柱凝胶技术与凝聚胺技术在ABO新生儿溶血病输血前检测中的应用。方法将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20年1月至2023年5月ABO新生儿溶血病患儿(88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区间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各纳入44例,对照组行输血治疗前开展凝聚胺技术检验血型配血,研究组输血治疗前开展微柱凝胶技术检验血型配血。比较两组检验符合率、一次性交叉配血成功率。结果研究组正定型、反定型符合率(100.00%、100.00%)均高于对照组(86.36%、86.3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交叉配血成功率(100.00%)高于对照组(86.3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比凝聚胺技术,微柱凝胶技术在ABO新生儿溶血病输血前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更高,有利于提升输血安全,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柱凝胶技术 凝聚胺技术 ABO新生儿溶血病 输血检测 输血安全
下载PDF
自制输血相容性检测低值阳性质控品的方法学建立 被引量:1
5
作者 李璐 孙晓琳 +4 位作者 魏俊杰 刘瑞琪 吴伟鑫 刘海云 张印则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399-404,共6页
目的 通过自制低值阳性室内质控品监测输血相容性检测体系的有效性及准确性。方法 选择本院DAT(-)健康体检者红细胞,B/RhD(-)E(-)红细胞为1号管,按照血型抗原配伍原则选择A/RhD(+)E(+)为2号管配制血型质控品,加入红细胞保存液及相应ABO... 目的 通过自制低值阳性室内质控品监测输血相容性检测体系的有效性及准确性。方法 选择本院DAT(-)健康体检者红细胞,B/RhD(-)E(-)红细胞为1号管,按照血型抗原配伍原则选择A/RhD(+)E(+)为2号管配制血型质控品,加入红细胞保存液及相应ABO血型试剂抗体,使微柱凝胶法反定型凝集强度达到低值阳性(1+)。3、4号管分别使用血浆、血清、抗体稀释液、血浆和抗体稀释液等比混合、血清和抗体稀释液等比混合等5种不同保存介质配制意外抗体筛查质控品,3号管加入IgM抗-E,4号管加入IgG抗-D,使微柱凝胶法凝集强度均达到低值阳性(1+)。结果 对比5种不同保存介质,抗体稀释液保存介质对低值阳性抗体保存最稳定(F=11.35,P<0.05),AABB技术手册凝集强度1+赋值为5分,其得分为(5.25±1.75)分。结论 使用该自制低值阳性质控品,可提高监测体系的有效性、准确性和灵敏度,真正达到室内质控的目的,保障临床用血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内质控品 输血相容性检测 低值阳性 剂量效应 Rh表型频率
下载PDF
RhD抗原表达强度对输血相容性检测低值阳性质控品制备的影响
6
作者 李璐 魏俊杰 +4 位作者 孙晓琳 吴伟鑫 刘瑞琪 刘海云 张印则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4年第6期690-693,共4页
目的通过血清学结果比较RhD抗原表达强度差异,确定低值阳性质控品弱凝集强度的基准红细胞。方法以1500倍稀释抗-D分型试剂,使用微柱凝胶法对RhD(+)红细胞进行检测,挑选RhD抗原表达强度弱和强的标本分别为低值阳性质控品弱凝集强度的基... 目的通过血清学结果比较RhD抗原表达强度差异,确定低值阳性质控品弱凝集强度的基准红细胞。方法以1500倍稀释抗-D分型试剂,使用微柱凝胶法对RhD(+)红细胞进行检测,挑选RhD抗原表达强度弱和强的标本分别为低值阳性质控品弱凝集强度的基准红细胞并进行验证。结果使用稀释后抗-D分型试剂对10份RhD(+)红细胞进行检测,其中8份凝集强度为1+、2份为±。以凝集强度呈1+的红细胞为基准,确定其凝集强度呈1+时抗-D分型试剂倍比稀释的最大稀释倍数,作为低值阳性质控品制备标准,则其与RhD抗原表达强度低的红细胞反应凝集强度极弱呈±,难以保障其控制界限性质稳定。以凝集强度呈±的红细胞为基准,重新确定其凝集强度呈1+时抗-D分型试剂倍比稀释的最大稀释倍数,作为低值阳性质控品制备标准,结果符合质控品设置要求。结论以RhD抗原表达强度低的红细胞为基准,设置低值阳性质控品弱凝集强度,可避免质控品因靶值较低而造成失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D抗原 低值阳性 输血相容性检测 室内质控品
下载PDF
PDCA循环法在输血相容性检测室间质评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7
作者 上官志敏 屈晨虹 唐亮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3年第9期183-186,共4页
目的探讨PDCA循环法在输血相容性检测室间质评管理中的作用。方法收集2018—2019年(PDCA实施前)我院输血相容性检测共11次室间质评结果以及2020—2021年(PDCA实施后)共12次室间质评结果。2020—2021年应用PDCA循环法对室间质评过程进行... 目的探讨PDCA循环法在输血相容性检测室间质评管理中的作用。方法收集2018—2019年(PDCA实施前)我院输血相容性检测共11次室间质评结果以及2020—2021年(PDCA实施后)共12次室间质评结果。2020—2021年应用PDCA循环法对室间质评过程进行持续改进。比较PDCA实施前、后科室人员培训考核结果;分析PDCA实施后国家卫生健康委临床检验中心室间质评结果。结果PDCA实施后科室人员的仪器设备保养维护、试剂有效期确认、细胞浓度配置、样品转EP管前确认标记、凝集强度判读正确、抗筛阳性结果的分析以及查看、分析下发成绩得分均高于PDCA实施前(P<0.05)。PDCA实施后,国家卫生健康委临床检验中心室间质评结果与标准结果一致。PDCA实施后,除抗体筛查能力等级评价由PDCA实施前的C级提升至B级外,其余室间质评项目均达到了A级。结论PDCA循环法在输血相容性检测室间质评管理中起重要作用,其可规范室间质评操作流程,提高检测和分析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CA循环 输血相容性检测 室间质评
下载PDF
输血相容性检测室内质量控制信息化管理模块的构建及应用
8
作者 梁倩妮 郑新波 +2 位作者 徐国胜 黄龙 莫建坤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1期10-13,共4页
探讨在输血信息管理系统上构建输血相容性检测室内质量控制信息化管理模块及其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在输血信息管理系统上建立输血相容性检测室内质量控制信息化管理模块,将全自动血型配血分析仪数据和输血信息管理系统对接。全自动... 探讨在输血信息管理系统上构建输血相容性检测室内质量控制信息化管理模块及其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在输血信息管理系统上建立输血相容性检测室内质量控制信息化管理模块,将全自动血型配血分析仪数据和输血信息管理系统对接。全自动血型配血分析仪自动提取传输室内质量控制结果至输血信息管理系统自动进行分析,与人工记录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输血相容性检测的室内质控结果可自动传输至输血信息管理系统进行准确自动记录分析,与人工记录结果相一致。结论 实现输血相容性检测室内质控结果的自动信息化和无纸化管理,进一步实现输血相容性检测过程中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可追溯性,保障临床用血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血相容性检测 室内质控 自动化 信息化 用血安全
下载PDF
抗-CD47单抗对输血相容性检测的干扰及处理 被引量:2
9
作者 吕依扬 孔文兵 +5 位作者 陈晓钢 刘持翔 吕飘 赵晖 林雪 周华友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3年第3期238-241,共4页
目的 评估抗-CD47单克隆抗体对输血相容性检测的干扰,研究去干扰方法,并对受试者输注效果进行评价。方法 收集本院参与接受天境和信达公司生产的抗-CD47单克隆抗体药物治疗的8名临床试验受试者标本,使用缺乏IgG4的抗人球蛋白试剂Gamma-c... 目的 评估抗-CD47单克隆抗体对输血相容性检测的干扰,研究去干扰方法,并对受试者输注效果进行评价。方法 收集本院参与接受天境和信达公司生产的抗-CD47单克隆抗体药物治疗的8名临床试验受试者标本,使用缺乏IgG4的抗人球蛋白试剂Gamma-clone、ZZAP试剂和药物独特型中和试剂等进行血型检测、意外抗体筛查、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和交叉配血试验。结果 使用抗-CD47单抗治疗后,8名受试者中有5名ABO血型检定受到干扰;所有受试者直接抗人球蛋白凝集强度呈现2+~4+,且所有受试者意外抗体筛查结果都呈3+~4+。采用缺乏IgG4的抗人球蛋白试剂Gamma-clone的试管法进行意外抗体筛查试验,结果均呈现阴性,交叉配血试验均相合。采用药物独特型中和抗体进行意外抗体筛选,试验结果显示均为阴性,交叉配血试验均相合。使用CD47单抗药物导致贫血的患者均输注2U悬浮红细胞,评价经抗干扰处理后配血相合患者的输血效果,结果显示患者输血有效。结论 受试者使用CD47单抗药物后会干扰输血相容性检测,使用缺乏IgG4的抗人球蛋白试剂和药物独特型中和抗体可去除抗-CD47干扰,受试者输血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CD47单克隆抗体 输血前相容性检测 干扰 输血效果 评价
下载PDF
抗-CD47单克隆抗体干扰输血相容性检测1例 被引量:3
10
作者 谭刘欣 孙巍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3年第1期82-85,共4页
目的 探讨抗-CD47单抗对输血相容性检测的影响及处理措施。方法 对1名具有抗-CD47单抗用药史的患者血液标本进行输血相容性检测,分析抗-CD47单抗效价,鉴定巯基试剂对抗-CD47单抗的洗脱效果,利用中和抗体及抗球蛋白筛选与患者相配合的血... 目的 探讨抗-CD47单抗对输血相容性检测的影响及处理措施。方法 对1名具有抗-CD47单抗用药史的患者血液标本进行输血相容性检测,分析抗-CD47单抗效价,鉴定巯基试剂对抗-CD47单抗的洗脱效果,利用中和抗体及抗球蛋白筛选与患者相配合的血液成分。结果 患者血型鉴定为A型,RhD(+),不规则抗体筛查、DAT试验、交叉配血均为3+或4+。利用中和抗体或Gamma-clone抗球蛋白均可为患者筛选到主侧配血相合的红细胞。患者输注后无不良反应,贫血状况得到明显改善。结论 利用中和抗体或Gamma-clone抗球蛋白处理患者血液标本,可以消除抗-CD47单抗对输血相容性检测的影响,保障临床用血的安全性、及时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CD47 单克隆抗体 输血相容性检测
下载PDF
抗CD-38和抗CD-47单抗药物对输血相容性检测的干扰与应对策略研究进展
11
作者 王斐 陈要臻 胡兴斌 《临床输血与检验》 CAS 2023年第4期559-564,共6页
近年来,以免疫检查点相关信号通路为靶点的新型单抗药物在肿瘤治疗领域显示出了强大潜力。新近研发的Hu5F9-G4、IBI188、Daratumumab均是分别以CD47、CD38为治疗靶点制备的单抗类药物,这些药物在治疗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或其他恶性肿... 近年来,以免疫检查点相关信号通路为靶点的新型单抗药物在肿瘤治疗领域显示出了强大潜力。新近研发的Hu5F9-G4、IBI188、Daratumumab均是分别以CD47、CD38为治疗靶点制备的单抗类药物,这些药物在治疗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或其他恶性肿瘤方面,显示出了特异性高、临床疗效好等优点。但是CD38和CD47分子不仅表达在肿瘤细胞上,在人红细胞上也有表达,因此经抗-CD38和抗-CD47单抗药物治疗的患者,会因为血液中存在抗-CD38或抗-CD47抗体与红细胞特异性结合,而导致血型鉴定、交叉配血和不规则抗体等输血相容性检测出现假阳性,威胁输血安全。本文阐述了目前抗-CD38单抗和抗-CD47单抗药物对输血相容性检测存在的干扰问题和现有排除策略,为最大限度降低抗-CD38单抗和抗-CD47单抗药物对输血安全造成的影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克隆抗体药物 CD38 CD47 输血相容性检测
下载PDF
生科SK-800全自动血型分析仪的输血相容性检测性能评价
12
作者 颜林林 陈美红 丘丽萍 《医疗装备》 2023年第9期67-69,72,共4页
目的 评价使用生科SK-800全自动血型分析仪进行ABO/Rh(D)血型鉴定、交叉配血和不规则抗体筛查检测的性能。方法 留取室间质评样本和临床样本,从准确度、稳定性、抗体检出限及干扰试验4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生科SK-800全自动血型分... 目的 评价使用生科SK-800全自动血型分析仪进行ABO/Rh(D)血型鉴定、交叉配血和不规则抗体筛查检测的性能。方法 留取室间质评样本和临床样本,从准确度、稳定性、抗体检出限及干扰试验4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生科SK-800全自动血型分析仪在ABO/Rh(D)血型鉴定、交叉配血和不规则抗体筛查等项目的一致率及重复率均≥80%;抗体效价检测的灵敏度优于手工试管法;轻度溶血、脂血及黄疸样本对血型鉴定结果无干扰。结论 生科SK-800全自动血型分析仪检测性能良好,具备无携带污染和检测速度快等优势,可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科SK-800全自动血型分析仪 输血相容性检测 性能评价
下载PDF
抗–M抗体对血型鉴定、输血相容性检测及临床输血的影响
13
作者 魏典典 曹丛雪 李帅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3年第14期73-76,共4页
目的:分析抗–M抗体对血型鉴定的影响,探讨提前识别其对输血相容性检测及临床输血的意义。方法:纳入2018年2月至2022年2月期间于河南宏力医院输血科行血型鉴定但于交叉配血时出现O型红细胞全凝集的受试者12例,经反定型鉴定确定血型影响... 目的:分析抗–M抗体对血型鉴定的影响,探讨提前识别其对输血相容性检测及临床输血的意义。方法:纳入2018年2月至2022年2月期间于河南宏力医院输血科行血型鉴定但于交叉配血时出现O型红细胞全凝集的受试者12例,经反定型鉴定确定血型影响因素为抗–M抗体,直接或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DAT、IAT)等方法进行抗体鉴定,证实抗–M抗体对血型鉴定的影响,并采用吸收、放散试验及凝聚胺等方法进行不规则抗体影响消除,后再采用正反定型确认已处理的红细胞和血清,患者的交叉配血采用盐水介质交叉配血试验、凝聚胺交配血试验和DAT卡式配血试验完成。其后回顾性分析手术围术期输血患者输血反应。结果:12例受试者中正反定型不符11例,正反定型相符1例,但反定型DAT复查时发现ABO细胞管对照凝集,而自身细胞对照管均未见凝集现象。经抗体鉴定均检出抗–M抗体,且其中7例检出免疫球蛋白(Ig)M+IgG抗体。9例受试者交叉配血,其中4例均有输注血液成分,但无一例不良反应发生,且输血后均输注有效。结论:抗–M抗体可引起正反定型不符或交叉配血不合,但这类血清在经吸收、放散试验及凝聚胺等方法处理后,可消除抗–M抗体带来的干扰,获得正确血型鉴定结果。在血型鉴定时增加O型红细胞对照管则可明显提高抗–M抗体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M抗体 血型鉴定 输血相容性检测 临床输血
下载PDF
自制输血相容性检测室内质控品保存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13
14
作者 于洋 马春娅 +9 位作者 冯倩 陈鑫 关晓珍 张晓娟 陈麟凤 林子林 潘纪春 张婷 骆群 汪德清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3期780-784,共5页
本研究目的是利用输血相容性检测实验室现有血液标本资源,建立自制室内质控品技术。随机选取24名A型RhD阳性的健康献血者,分别采集静脉血4ml,采用析因设计方法,根据使用抗凝剂种类、是否添加红细胞保存液以及标本每日室温存放时间,将24... 本研究目的是利用输血相容性检测实验室现有血液标本资源,建立自制室内质控品技术。随机选取24名A型RhD阳性的健康献血者,分别采集静脉血4ml,采用析因设计方法,根据使用抗凝剂种类、是否添加红细胞保存液以及标本每日室温存放时间,将24个标本随机平均分成8组,将所有盛装标本的试管盖帽后4℃保存,每天在室温放置l小时或2小时。分别在保存的0、7、14、21、28、35天测定所有标本的ABO、RhD血型(记录正反定型的凝集强度)、IgM抗B抗体效价和上清液中游离血红蛋白浓度并计算其增量值。结果表明:使用ACD.B抗凝剂并添加MAP红细胞保存液,每天室温放置1小时(A282C1)组标本的红细胞损伤最小,各时间点FHb浓度及其增量值均最低(P<0.01),35天时FHb浓度仅为(245.1±84.5)mg/L。保存过程中A抗原、D抗原及IgM抗B抗体反应活性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在输血相容性检测实验室现有条件下,可以利用本研究建立的A282C1方案制备出性能相对稳定、可有效保存的能够满足室内质控要求的改良全血室内质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血相容性检测 室内质控 抗体效价 ABO血型
下载PDF
输血前感染性指标检测意义探讨 被引量:57
15
作者 郭勇 郭桂英 石小彬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1期52-52,共1页
关键词 输血检测 HBSAG 抗-HIV
下载PDF
受血者输血前血液传播性疾病检测意义的探讨 被引量:38
16
作者 陶传敏 严可宁 +3 位作者 陈宏斌 于建生 杨廷富 吕晓菊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2期134-135,共2页
目的探讨对受血者输血前血液传播疾病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002年7月~2003年9月的17217名患者输血前血液进行乙肝表面抗原、丙肝病毒抗体(抗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及梅毒抗体检测分析。结果HBsAg阳性率11.58%,抗HCV阳性... 目的探讨对受血者输血前血液传播疾病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002年7月~2003年9月的17217名患者输血前血液进行乙肝表面抗原、丙肝病毒抗体(抗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及梅毒抗体检测分析。结果HBsAg阳性率11.58%,抗HCV阳性率1.20%,抗HIV阳性率0.02%,梅毒抗体阳性率1.38%。结论对输血前患者进行血液传播性疾病检测对于血液传播性疾病的预防和减少因输血后感染引起医疗纠纷的发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患者、医院及供血单位均有保护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传播性疾病 受血者 检测 输血
下载PDF
输血相容性检测室内质控品制备技术优化与性能评价 被引量:9
17
作者 于洋 马春娅 +9 位作者 冯倩 陈鑫 关晓珍 张晓娟 陈麟凤 林子林 潘纪春 张婷 骆群 汪德清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6-30,共5页
目的优化自制输血相容性检测室内全血质控品制备技术,检测其保存过程中综合性能指标的变化,确定合理的处理流程、保存期限并评价其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多人份采集时间≤10 d的B型RhD阴性健康献血者标本,将其混合后离心留取上清血浆,再将... 目的优化自制输血相容性检测室内全血质控品制备技术,检测其保存过程中综合性能指标的变化,确定合理的处理流程、保存期限并评价其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多人份采集时间≤10 d的B型RhD阴性健康献血者标本,将其混合后离心留取上清血浆,再将混合浓缩红细胞分成2组,MAP组:使用MAP红细胞保养液洗涤2次;Saline组:使用生理盐水洗涤2次。将2组洗涤后的红细胞分别与MAP红细胞保存液、对应混合血浆按照1∶2∶3的体积比混合。选择商品化IgG抗-D试剂做抗-D效价测定,确定出现最后1个2+凝集强度的稀释倍数,并按照此稀释倍数分别在2组质控品中填加相应体积的IgG抗-D。将2组混合悬液分装在硬质塑料试管中盖帽4℃保存,每天在室温放置1 h,分别在保存的0、35、42、49 d检测质控品标本红细胞与标准抗-B的凝集强度、IgM抗-A与反定A细胞的凝集强度、IgG抗-D与RhD阳性O型红细胞的凝集强度、上清液中Na+、K+、LDH、乳酸、FHb浓度、红细胞形态变化以及质控品中细菌繁殖情况。结果保存过程中2组质控品红细胞B抗原、IgG抗D抗体反应活性均无明显变化(P>0.05),IgM抗A抗体反应活性虽出现波动(P<0.01),但凝集强度变化均在1+范围内;2组质控品K+、乳酸浓度均随保存时间延长明显增高(P<0.01),但保存35、42d时2组各指标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2组质控品FHb浓度均随保存时间延长而增高,但相同保存时间2组之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1)。保存49 d时MAP组和Saline组FHb浓度分别为(857.1±301.5)mg/L和(595.3±334.9)mg/L,与保存0d相比均明显升高(P<0.01),MAP组部分质控品FHb浓度已经超过中度溶血标准(1 000 mg/L);2组质控品保存末期(≤42 d)红细胞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皱缩并形成棘突,但2组之间无明显差异;2组质控品保存过程中都未见细菌生长。结论本室采用2种方法自制的全血质控品质量无明显差异,保存期都能达到42 d,且管间差异小、抗原抗体反应活性稳定,能够满足输血相容性检测室内质控的相关要求,适合在输血相容性检测实验室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血相容性检测 室内质控 抗体效价 ABO血型 抗原 抗体 反应活性
下载PDF
北京市医院输血相容性检测室间质量评价分析 被引量:20
18
作者 宫济武 刘燕明 +1 位作者 周航 林东 《北京医学》 CAS 2007年第10期615-618,共4页
目的了解北京市输血相容性检测现状,规范输血检测管理,建立室间质评方案,提高检测质量。方法依据卫生部《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参考国外质量评价方案,对ABO血型正反定型和Rh(D)血型测定、受血者和献血者抗体筛检及交叉配血等检测方法建... 目的了解北京市输血相容性检测现状,规范输血检测管理,建立室间质评方案,提高检测质量。方法依据卫生部《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参考国外质量评价方案,对ABO血型正反定型和Rh(D)血型测定、受血者和献血者抗体筛检及交叉配血等检测方法建立实验室室间质评;对影响检测质量的标本、检测方法、试剂、操作过程及结果分析等诸多因素进行评估。结果2003~2005年参加室间质评的单位数量逐年增加,检测质量和管理意识逐步增强。检测方法趋于合理化,操作过程与检测试剂的应用逐渐规范,检测水平逐步提高。结论开展输血相容性检测室间质评,有利于发现临床输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可不断提高输血科(血库)的检测水平,保证患者输血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输血 室间质量评价 输血相容性检测
下载PDF
化学发光法检测输血前梅毒特异性抗体复查策略的研究 被引量:12
19
作者 邵春燕 王海平 +1 位作者 卓海龙 骆群 《临床输血与检验》 CAS 2015年第1期46-48,共3页
目的探讨化学发光法(chemiluminescence immunoassay,CLIA)完全替代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进行患者输血前梅毒特异性抗体检测的可行性,并制定化学发光法检测弱反应性标本的复查策略。方法首先采用CLI... 目的探讨化学发光法(chemiluminescence immunoassay,CLIA)完全替代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进行患者输血前梅毒特异性抗体检测的可行性,并制定化学发光法检测弱反应性标本的复查策略。方法首先采用CLIA试剂筛选出梅毒特异性抗体结果 S:CO(absorbance signal of sample∶cutoff value,即样本吸光度值∶临界值)>0.30的血清样本,再采用2种ELISA试剂复查,最后以梅毒螺旋体血凝实验(treponema pallidum haemagglutination assay,TPHA),对3种试剂均在临界值以上(S/CO≥0.80)或至少1种试剂临界值以上的标本进行确认。评估检测效果,制定复查策略。结果应用CLIA试剂从5 000份标本中筛查出梅毒特异性抗体S/CO>0.30的血清样本141份,经2种ELISA试剂复查后,CLIA检测结果S/CO≥0.5、ELISA检测结果≥0.8的阳性率为92.5%;3种试剂或至少1种试剂检测结果S/CO≥0.8的72份标本,经TPHA确认阳性58份,其中2份标本CLIA检测结果0.8>S/CO>0.60。结论 CLIA与ELISA方法检测梅毒特异性抗体存在一定不符合性;建议对CLIA检测结果 S/CO>0.50标本采用ELISA联合检测,对S/CO>0.60的标本采用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reponema pallidum particle assay,TPPA)或TPHA法确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发光法 输血检测 梅毒螺旋体抗体 酶联免疫吸附法
下载PDF
CD38单克隆抗体对输血相容性检测干扰及其应对方案的专家共识 被引量:23
20
作者 糜坚青 蔡晓红 +22 位作者 王少元 胡丽华 牛挺 汪德清 傅琤琤 孙春艳 向东 高文 苗天红 钟立业 钱宝华 安刚 夏荣 桂嵘 刘竞 唐晓峰 谢珏 甘佳 吴江 付丹辉 秦莉 侯健 王学锋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1年第4期327-334,共8页
随着肿瘤免疫靶点的不断发现及抗体研发技术的持续变革,抗体药物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有些靶点不仅在肿瘤细胞上表达,而且在红细胞上也有表达,故临床上针对相应靶点抗体的应用可能会对输血相容性检测产生干扰,导致配血困难或输... 随着肿瘤免疫靶点的不断发现及抗体研发技术的持续变革,抗体药物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有些靶点不仅在肿瘤细胞上表达,而且在红细胞上也有表达,故临床上针对相应靶点抗体的应用可能会对输血相容性检测产生干扰,导致配血困难或输血延迟。本共识总结了目前克服CD38单克隆抗体(简称CD38单抗)干扰输血相容性检测的方法,并经过对不同方法的优缺点分析后,推荐在中国患者人群中使用凝聚胺和巯基还原剂[二硫苏糖醇(Dithiothreitol,DTT)或2-巯基乙醇(2-mercaptoethanol,2-Me)]处理红细胞,作为解决CD38单抗干扰输血相容性检测的方法,以消除CD38单抗带来的输血问题,为临床医师和输血科技术人员提供相应输血前工作流程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CD38 单克隆抗体 输血相容性检测 抗体药物干扰 二硫苏糖醇 2-巯基乙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