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8篇文章
< 1 2 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辛亥前张謇经济思想中的国家角色定位 被引量:1
1
作者 王颖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95-98,共4页
从产业孵化器、制度创新主体以及公共物品提供者的角度,阐述了近代中国"实业救国"论的主要代表人物张謇对近代中国后发外源型现代化进程中,国家在经济生活中所应扮演角色的思考。指出其思想兼蓄英美与日德两类国家发展之经验... 从产业孵化器、制度创新主体以及公共物品提供者的角度,阐述了近代中国"实业救国"论的主要代表人物张謇对近代中国后发外源型现代化进程中,国家在经济生活中所应扮演角色的思考。指出其思想兼蓄英美与日德两类国家发展之经验,试图在干预主义与自由主义之间寻找一条出路,从而在协调近代中国国家与社会之间平衡关系中促进经济的发展,以达到实业救国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亥前 张謇 经济思想 国家角色定位
下载PDF
辛亥前湖北革命团体道德救世精神管窥 被引量:1
2
作者 赵焱才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5期89-93,共5页
辛亥前湖北革命团体积极致力于革命活动,为武昌首义立下不朽功勋。他们从事革命活动的背后,有赖于道德救世精神的强力支撑。此一精神涵盖甚广,其内涵主要体现为知耻救世、尽责尚武的道义精神,自强不息、百折不回的进取精神,大公无私、... 辛亥前湖北革命团体积极致力于革命活动,为武昌首义立下不朽功勋。他们从事革命活动的背后,有赖于道德救世精神的强力支撑。此一精神涵盖甚广,其内涵主要体现为知耻救世、尽责尚武的道义精神,自强不息、百折不回的进取精神,大公无私、勇作奉献的牺牲精神。此三者从思想上奠定了这一革命的不败之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亥前 湖北革命团体 道德救世 道义 牺牲
下载PDF
辛亥前孙中山赴欧美筹款述论 被引量:6
3
作者 季云飞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1998年第6期40-44,共5页
908年11月,光绪帝与西太后先后死去,国内革命形势空前高涨。为解决革命派进行反清起义所急需的经费,孙中山先后两次赴欧美筹措。前一次赴欧美,孙中山把筹措的精力投注于美国政界、财界。尽管孙中山作了种种努力,但因欧美政府... 908年11月,光绪帝与西太后先后死去,国内革命形势空前高涨。为解决革命派进行反清起义所急需的经费,孙中山先后两次赴欧美筹措。前一次赴欧美,孙中山把筹措的精力投注于美国政界、财界。尽管孙中山作了种种努力,但因欧美政府在政治、经济、外交上仍倾向清政府,终使孙中山毫无收获。后一次赴欧美,孙中山把筹措的精力投注于旅居欧美的华侨。华侨具有强烈的爱国心,经孙中山的宣传,华侨纷纷解囊助饷,支持国内革命。孙中山先后两次赴欧美筹措经费,历时两年余,历尽千辛万苦,充分体现了孙中山的献身奋斗精神。孙中山赴欧美筹集了相当数额的经费,为国内武装起义提供了一定的经济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中山 辛亥革命 欧美筹款
下载PDF
辛亥前孙中山在日本和南洋革命活动的比较 被引量:2
4
作者 王晓秋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88-92,共5页
从1895年策划广州起义失败到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这15年间孙中山先生的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海外度过的。其中时间最长的是日本,辛亥前进出日本十余次,居住5年多。其次是南洋(包括今东南亚的越南、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等国),也进出多次... 从1895年策划广州起义失败到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这15年间孙中山先生的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海外度过的。其中时间最长的是日本,辛亥前进出日本十余次,居住5年多。其次是南洋(包括今东南亚的越南、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等国),也进出多次,居住4年左右。日本和南洋成为孙中山和中国革命党人进行革命活动最重要的两个海外基地,对辛亥革命的发动起了重大的作用。本文试图以世界眼光和亚洲视角,从历史事实出发,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对于孙中山辛亥前在日本和南洋的革命活动,作一番初步的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中山 辛亥前 日本 南洋 革命活动
原文传递
论辛亥革命前孙中山对中国国情的认识及其深远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聂蒲生 杨俊宏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2期163-166,共4页
孙中山是辛亥革命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他对国情的认识和基于这种认识而提出的政治主张,对辛亥革命有重大影响。因此,探讨辛亥革命前孙中山对国情的认识,研究其对国情的认识与辛亥革命成败的关系,对于深入总结辛亥革命的经验教训,是十分... 孙中山是辛亥革命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他对国情的认识和基于这种认识而提出的政治主张,对辛亥革命有重大影响。因此,探讨辛亥革命前孙中山对国情的认识,研究其对国情的认识与辛亥革命成败的关系,对于深入总结辛亥革命的经验教训,是十分有益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亥革命 孙中山 国情认识 深远影响
下载PDF
辛亥革命前日知会革命活动评述——兼论基督徒在近代社会变迁中的作用 被引量:1
6
作者 康志杰 王威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98-202,共5页
日知会是基督教圣公会创立的一个革命宣传机构,其中部分成员具有革命者和基督徒的双重身份。20世纪初叶,他们在宗教的掩护下宣传民主革命思想,进行反对封建统治的斗争,为辛亥革命的到来奠定了基础。本文通过对辛亥革命前日知会革命活动... 日知会是基督教圣公会创立的一个革命宣传机构,其中部分成员具有革命者和基督徒的双重身份。20世纪初叶,他们在宗教的掩护下宣传民主革命思想,进行反对封建统治的斗争,为辛亥革命的到来奠定了基础。本文通过对辛亥革命前日知会革命活动的分析,说明基督徒中不乏同情、支持和参与中国革命者,日知会同志参与革命事业的业绩,在中国近代社会变迁史上留下了有意义有价值的一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亥革命 日知会 革命活动
下载PDF
以“中华”为族称:辛亥革命前后的民族认同 被引量:3
7
作者 李帆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3-66,70,共4页
辛亥革命到今年,已经整整一百年了。一百年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关于辛亥革命的研究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站在一百年的当口,我们的中国近代史研究,还能拿出怎样的成果奉献给读者呢?一百年的学术研究不可能穷尽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到今年,已经整整一百年了。一百年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关于辛亥革命的研究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站在一百年的当口,我们的中国近代史研究,还能拿出怎样的成果奉献给读者呢?一百年的学术研究不可能穷尽辛亥革命的全部内涵,随着研究的进展,许多深层次的问题还会不断浮现出来,需要给予关注和思考。下面的三篇文章,就是在前人的基础上,凭借百年中国社会嬗变和学术进步,对辛亥革命进行反思的新成果。李帆教授系统梳理了辛亥前后以"中华"为族称的中国国家民族认同观念形成发展的历程,把中国国家民族观念与辛亥革命的互动及相互影响彰显出来。这几篇文章都有独到视界,见解也有一定深度,特以笔谈形式编发,以飨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认同 辛亥革命 族称 中华 西方学术界 西方学者 民族主义 定义
下载PDF
论辛亥革命前的改造国民性社会思潮 被引量:8
8
作者 周建超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107-113,共7页
论辛亥革命前的改造国民性社会思潮周建超19世纪上半期,西方现代文化伴随着炮火大规模涌入中华国门以后,中国传统文化的各个层面逐步出现了裂痕,作为精神文化深层结构的国民性问题也逐步进入人们研究反省的视野,至19世纪末20... 论辛亥革命前的改造国民性社会思潮周建超19世纪上半期,西方现代文化伴随着炮火大规模涌入中华国门以后,中国传统文化的各个层面逐步出现了裂痕,作为精神文化深层结构的国民性问题也逐步进入人们研究反省的视野,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终于形成一股颇有影响的改造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造国民性 辛亥革命 国民性改造 中国资产阶级 革命派 资产阶级改良派 近代中国 社会思潮 人的现代化 洋务派
下载PDF
辛亥革命前国内重要翻译机构的出版活动与西学的传播 被引量:2
9
作者 高奋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9期28-30,共3页
1900年至1911年间,国内陆续成立数家翻译出版机构,出版了大量西方社会科学著作,为旨在推翻清朝专制帝制,建立共和政体的辛亥革命奠定了广泛的文化思想基础。这些出版机构以西方政治、社会、哲学思想的传播为目标,其机制和运作与西... 1900年至1911年间,国内陆续成立数家翻译出版机构,出版了大量西方社会科学著作,为旨在推翻清朝专制帝制,建立共和政体的辛亥革命奠定了广泛的文化思想基础。这些出版机构以西方政治、社会、哲学思想的传播为目标,其机制和运作与西学东渐过程中前期阶段的运行有着完全不同的特征。梳理这一历史时期重要出版机构的出版活动,有益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辛亥革命前西学的出版和传播的特征和价值,加深对辛亥革命发生发展过程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亥革命 出版活动 出版机构 西学东渐 传播 翻译 社会科学著作 国内
下载PDF
论辛亥革命前雷铁崖的民族主义思想及其特点 被引量:1
10
作者 宁玮婷 阎晓雪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3期27-29,33,共4页
近代中国,民族主义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思想,它成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推动中国革命进程的一件有力武器。雷铁崖是辛亥革命时期著名的民主活动家。辛亥革命前,雷铁崖的革命活动主要是在日本、国内、槟榔屿创办报刊杂志,宣传革命,宣传的重... 近代中国,民族主义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思想,它成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推动中国革命进程的一件有力武器。雷铁崖是辛亥革命时期著名的民主活动家。辛亥革命前,雷铁崖的革命活动主要是在日本、国内、槟榔屿创办报刊杂志,宣传革命,宣传的重点就是民族主义思想。他的民族主义思想立足于中国的传统民族观,在法学外衣下,带有浓厚的种族主义色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亥革命 雷铁崖 民族主义 “排满”
下载PDF
孙中山辛亥革命前中国传统文化观探微 被引量:3
11
作者 黄文治 许道才 吴利娅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4期26-28,共3页
孙中山是近代新式教育培养出来的民主革命先行者,未经过系统的国学训练,但孙中山早年却非常热爱中国传统文化,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并初步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批判与继承。
关键词 孙中山 辛亥革命 传统文化观 历史考察 复古 托古革新 评判
下载PDF
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浙江灾荒与乡村民变 被引量:1
12
作者 邵晓芙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6-81,共6页
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浙江灾荒频仍而严重,成为乡村民变的重要诱因。报荒、闹荒、闹漕和抢米风潮日趋高涨,从一个侧面说明辛亥革命前的浙江已处于革命前夜。
关键词 辛亥革命十年间 浙江 灾荒 乡村民变
下载PDF
青年知识分子与辛亥革命前的文化激进倾向 被引量:1
13
作者 袁咏红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03-206,共4页
晚清王朝通过三次文化、教育上的自救改革仍然无法造就自己需要的人才,脱颖而出的新一代青年知识分子具有难为旧体制容纳的价值信仰和思想特征。青年知识分子的文字著述大体符合当时反帝救亡、反专制求民主、破迷信崇科学的时代要求,但... 晚清王朝通过三次文化、教育上的自救改革仍然无法造就自己需要的人才,脱颖而出的新一代青年知识分子具有难为旧体制容纳的价值信仰和思想特征。青年知识分子的文字著述大体符合当时反帝救亡、反专制求民主、破迷信崇科学的时代要求,但也带上了鄙薄固有文化,否定传统伦理,超出社会实情,幻想“平均”、“平等”,以及片面理解“革命”和“泛政治化”的色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知识分子 辛亥革命 文化激进倾向
下载PDF
辛亥革命前贵州社会的变化及少数民族的觉醒 被引量:2
14
作者 程昭星 《贵州社会科学》 CSSCI 1997年第5期76-80,共5页
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一次伟大的民主革命运动,但也是近代中国社会发展变化的产物,在全国范围是如此,在贵州少数民族地区也不例外.
关键词 贵州少数民族地区 贵州民族地区 辛亥革命 贵州省 苗族 传教士 中国近代 各族人民 国教会 少数民族民众
下载PDF
辛亥革命前列强对湖北的渗透 被引量:1
15
作者 冯天瑜 《江汉论坛》 1985年第6期58-63,共6页
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英、法、俄、德、日、美等国相继跻身湖北。这个深处堂奥、风气古朴的内地省分,一变而为“商贾幅辏,白暂人种联翩并集”的列强“势力圈竞争之中心点。”“锁国时代之楚”,变成“门户洞开之楚”,湖北的社会结构发生... 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英、法、俄、德、日、美等国相继跻身湖北。这个深处堂奥、风气古朴的内地省分,一变而为“商贾幅辏,白暂人种联翩并集”的列强“势力圈竞争之中心点。”“锁国时代之楚”,变成“门户洞开之楚”,湖北的社会结构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大变动。列强对湖北大举渗透,造成中国腹地固有的封建政治、经济体制分崩离析,起关键性作用的活动有如下几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砖茶 比利时 进出口贸易 中国政府 对外开放 竞争 贸易额 日本 外国银行 辛亥革命
下载PDF
辛亥革命前后的新文化之歌 被引量:1
16
作者 毛翰 《中国图书评论》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83-95,共13页
古人云: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今人大概觉得,时不至五四,文化一如故。实际上,这是错觉。如果说,洋务运动强调"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改革限于器物层面,对传统文化的触动不多,那么,戊戌变法至辛亥革命前后,中国的新文化运动实际已经开... 古人云: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今人大概觉得,时不至五四,文化一如故。实际上,这是错觉。如果说,洋务运动强调"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改革限于器物层面,对传统文化的触动不多,那么,戊戌变法至辛亥革命前后,中国的新文化运动实际已经开始,新思想新文化强烈地冲击着中国社会和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学堂乐歌的一个重要主题,就是宣传新文化新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化运动 辛亥革命 中学为体 洋务运动 传统文化 戊戌变法 精神世界 中国社会
下载PDF
辛亥革命前的重庆进步报刊 被引量:1
17
作者 万华英 《兰台世界(上旬)》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99-100,共2页
作为西南门户的重庆,自古以来,就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到了近代,更成为列强竞相觊觎的目标。1891年,重庆被迫开埠。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后,英、美、法、德、日相继进驻重庆,建立领事馆,划分势力范围,盘剥人民大众,重庆的自然经济土... 作为西南门户的重庆,自古以来,就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到了近代,更成为列强竞相觊觎的目标。1891年,重庆被迫开埠。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后,英、美、法、德、日相继进驻重庆,建立领事馆,划分势力范围,盘剥人民大众,重庆的自然经济土崩瓦解,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的双重压迫使得民不聊生。一批受过西方先进思想文化熏陶的有识之士,为了开启民智,传播新思想、新学说,探索救国救民之道,纷纷在渝创办报刊和新式学堂。《渝报》、《广益丛报》和《重庆日报》就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相继诞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庆日报》 辛亥革命 报刊 《马关条约》 势力范围 土崩瓦解 自然经济 双重压迫
下载PDF
辛亥革命前后的教育家唐文治 被引量:1
18
作者 徐忠宪 胡正访 《江南论坛》 2011年第10期59-61,共3页
唐文治(1865-1954),字颖侯,号蔚芝,别号茹经,江苏太仓人,中晚年时安家并长期居住于无锡,故又自称锡邑人。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时,他47岁,正担任清邮传部上海高等实业学堂监督(即校长)。
关键词 辛亥革命 唐文治 教育家 实业学堂 邮传部 无锡 太仓
下载PDF
略论辛亥革命前后的妇女解放运动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纪鹏 《兰台世界(上旬)》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22-23,共2页
一、戊戌变法时期的妇女解放运动中国近代妇女解放运动肇始于戊戌变法。鸦片战争的隆败,一部分先进的中国人掀起了向西方学习的热潮。在资产阶级思潮东渐的过程中,妇女解放运动思潮也悄然传人。戊戌维新时期,妇女问题被康有为、梁启... 一、戊戌变法时期的妇女解放运动中国近代妇女解放运动肇始于戊戌变法。鸦片战争的隆败,一部分先进的中国人掀起了向西方学习的热潮。在资产阶级思潮东渐的过程中,妇女解放运动思潮也悄然传人。戊戌维新时期,妇女问题被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志士们提上了议事日程。他们以西方资产阶级的“天赋人权”思想为武器,勇敢地揭露和抨击封建礼教对妇女的压迫和摧残。在他们的号召下,许多地方成立了不缠足会、天足会等维护妇女权益的组织。维新派放眼世界,把女子解放运动同国家强盛兴旺的命题紧密联系在一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女解放运动 辛亥革命 西方资产阶级 戊戌维新时期 戊戌变法 鸦片战争 妇女问题 议事日程
下载PDF
报刊言论助推时代浪潮——辛亥革命前成都地区报业发展的特点 被引量:1
20
作者 牟俊翰 《新闻研究导刊》 2011年第10期14-16,共3页
成都的报刊在经历早期曲折之后,开始进入多向发展阶段。各种政治力量都办起了自己的报纸以实现自己的理念。以《蜀报》《成都商报》《四川保路同志会报告》《西顾报》等报刊为代表的成都报业赢得了全国的关注,开始在国家范围展现了自... 成都的报刊在经历早期曲折之后,开始进入多向发展阶段。各种政治力量都办起了自己的报纸以实现自己的理念。以《蜀报》《成都商报》《四川保路同志会报告》《西顾报》等报刊为代表的成都报业赢得了全国的关注,开始在国家范围展现了自己的形象和影响。成为当时我国政论报刊发展高潮时期的典型代表和重要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报刊发展 成都地区 报业发展 辛亥革命 言论 《成都商报》 政治力量 《蜀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