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辛稼轩词集中的语病
1
作者 刘盼遂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62年第4期42-42,共1页
辛稼轩的词,其造就之高,用不著再加赞美。余近来籀读之余,顾亦见其文字中有三数事失于考核者,因为列出以就正有道。其一事:邓注本卷四,页三三九。《水调歌头》上片有云“尊前一杯酒。
关键词 辛稼轩词 语病 玉西 注本 巴西 考核者 黄山谷 范成大 集卷 歌头
下载PDF
辛稼轩词注偶拾
2
作者 段熙仲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79年第3期54-54,共1页
爱国词人辛弃疾有一首《鹧鸪天》词,脍炙人口,叹今追往,确是杰作。词曰: 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燕兵夜娖(侧角切)银胡(革录),汉箭朝飞金仆姑。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
关键词 辛稼轩词 弃疾 爱国 史事 银胡 无不为 巡检使 资治通鉴 唐末五代初 节度使
下载PDF
《全明词》对稼轩词接受情况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程继红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6年第1期21-28,共8页
有明一代,《草堂诗余》盛行,但仍有许多词人热衷于追步辛稼轩。与宋、元比较,《全明词》对稼轩词的接受面更宽,接受度更强。事实证明,在推动稼轩词经典化过程中,明人并未缺席,且为清初稼轩词风的流行作了铺垫。究其原因有三:词学理论的... 有明一代,《草堂诗余》盛行,但仍有许多词人热衷于追步辛稼轩。与宋、元比较,《全明词》对稼轩词的接受面更宽,接受度更强。事实证明,在推动稼轩词经典化过程中,明人并未缺席,且为清初稼轩词风的流行作了铺垫。究其原因有三:词学理论的转向、豪放词风的延续和时代因素的影响。从明词与稼轩词关系入手,可为进一步深化对明词的认识、重新估价明词的历史价值找到一个新的观测角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明 接受 辛稼轩词
下载PDF
从稼轩词中语气词的运用看宋词与唐代近体诗语言的差异 被引量:1
4
作者 王绍新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5年第3期116-121,共6页
唐代近体诗中语气词用得很少,而且所用的少量语气词主要来自上古。辛稼轩词中语气词运用较普遍,具有语气词数量(个数和次数)大、新兴的口语语气词多、常用衬字表语气间歇、将上古部分语气词予以通俗化的运用等特点,这一般地反映了... 唐代近体诗中语气词用得很少,而且所用的少量语气词主要来自上古。辛稼轩词中语气词运用较普遍,具有语气词数量(个数和次数)大、新兴的口语语气词多、常用衬字表语气间歇、将上古部分语气词予以通俗化的运用等特点,这一般地反映了宋词和唐代近体诗语言运用的一些差异,与宋词、唐代近体诗在格律、体裁上的差异以及诗句整齐、词句参差错落的形式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近体诗 辛稼轩词 语气 差异
下载PDF
稼轩词臆说
5
作者 常国武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3期62-66,共5页
我在撰写《辛稼轩词集导读》的过程中,每有所得或发现个人意见与今贤、昔贤有龃龉之处,辄笔而录之。非敢标新立异,雷门布鼓;聊抒己见,以俟海内博雅匡谬而已。谨择若干则录于下端,请读者赐教。
关键词 完颜亮 义军 自指 陈亮 辛稼轩词 汉族 文字 作者 弃疾 标新立异
下载PDF
试论辛词用典
6
作者 胡炜瑜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2期77-78,共2页
南宋词人辛弃疾,以大量用典著称,历来评论家各持一端,纷争不已。清代著名词评家吴衡照在其《莲子居词话》中说:“辛家轩词别开天地,横绝古今,论、孟、诗小序、左氏春秋,南华、离骚、史、汉、世语、选学、李、杜诗,拉杂运用,弥见其笔力... 南宋词人辛弃疾,以大量用典著称,历来评论家各持一端,纷争不已。清代著名词评家吴衡照在其《莲子居词话》中说:“辛家轩词别开天地,横绝古今,论、孟、诗小序、左氏春秋,南华、离骚、史、汉、世语、选学、李、杜诗,拉杂运用,弥见其笔力之峭。”明代的陈霆则不乏贬辞:“辛稼轩词,或议其多用事,而欠流便。”(《诸山堂词话》)倍受关注的辛词大量用典现象,究意应该如体评价?为何大量用典?这些问题的解决无疑对帮助我们更深入了解辛词的思想与艺术特色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那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弃疾 辛稼轩词 艺术风格 思想与艺术 表达方式 典故 南宋 政治环境 《世说新语》
下载PDF
东坡词的抒情性
7
作者 田继平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4期13-14,共2页
苏轼对词的开拓与创新在于他的“以诗入词”。刘熙载《艺概》卷四云:“东坡词颇似老杜诗,以其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也。”刘辰翁《辛稼轩词序》云:“词至东坡,倾荡磊落,如诗如文,如天地奇观。”而传统的看法是诗言志、词言情。王若虚... 苏轼对词的开拓与创新在于他的“以诗入词”。刘熙载《艺概》卷四云:“东坡词颇似老杜诗,以其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也。”刘辰翁《辛稼轩词序》云:“词至东坡,倾荡磊落,如诗如文,如天地奇观。”而传统的看法是诗言志、词言情。王若虚《滹南诗话》引晁无咎语:“眉山公之词短于情”。东坡词是否真的“短于情”呢?深入分析苏轼的词作,可以看出其词具有很强的抒情性。 先看苏轼豪放词的抒情特色。《念奴娇·赤壁怀古》作于苏轼政治生涯的最低潮——被贬黄州时期。作者有感于自己政治上的不得志,向往那些大有作为的古之豪杰,于是在游赤壁后借景抒怀,写下了这首抒情言志的千古佳作。词的一开头描绘古战场的壮观景色,为全词奠定了豪放的基调,然后再由“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二句从上阕的写景过渡到下阕的写人。作者热情赞美、向往“雄姿英发”的周瑜及其千古英雄伟绩。这是有感而发的,折射出自己功业未就的感慨。从“故国神游”而下,更是正面抒发自己的感叹,流露出较为低沉的情调,这显然是出自作者内心深处那种壮志难酬、无可奈何的情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坡 豪放 抒情性 黄州时期 抒情特色 《念奴娇·赤壁怀古》 开拓与创新 辛稼轩词 借景抒怀 诗言志
下载PDF
词学研究的主要成就及未来构想
8
作者 余毅恒 《宜宾学院学报》 1994年第3期61-63,共3页
1994年10月18日至22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古代文学研究室和湖北大学中文系在湖北襄樊市联合召开《中国二十世纪词学研究走势学术研讨会》.邀请了李国选、余毅恒二同志,两人因故均未能参加.这里发表的是(?)寄出并在大会进行交流... 1994年10月18日至22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古代文学研究室和湖北大学中文系在湖北襄樊市联合召开《中国二十世纪词学研究走势学术研讨会》.邀请了李国选、余毅恒二同志,两人因故均未能参加.这里发表的是(?)寄出并在大会进行交流的一份书面发言稿.词学,是以词的各种形态、关系为研究对象的学问.其内容包括.词的音律,词的体式,词的格律(包括结构、句式、声韵),词的应用,词的起源、演变、发展和流派(即词史),词籍的整理(包括辑佚、校勘 考订等),词的创作理论,作家和作品的评论,作品的注解.等等.近百年来,词学研究虽有起伏、曲折,有时还受到阻碍、排斥.但是,由于词学研究者的努力,已取得了卓著的成绩,出版了较多对词学研究极有贡献的专著,如唐(?)(?)的《全宋词》.任二北的《敦煌曲校录》、《敦煌曲初探》,夏承焘的《唐宋词人年谱》、《姜石词编年笺校》,龙榆生的《唐宋名家词选》、《唐宋词格律》,邓广铭的《辛稼轩词编年笺注》、《辛稼轩年谱》、《辛稼轩传》,李一珉所校《花间集》,王仲闻的《李清照集校注》.曾昭岷的《温韦冯词新校》,王兆鹏的《张元干年谱》,刘永济的《词论》,陈迩冬的《苏轼词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研究 主要成就 辛稼轩词 《花间集》 格律化 中国二十世纪 古籍整理 古代文学 论》
下载PDF
苏轼“以诗为词”说略
9
作者 郭坚 《阅读与写作》 1999年第6期6-5,共2页
苏轼以文章立朝,兼通诗词书画。苏词在我国词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以诗为词”就是苏轼在词这一领域内的一种革新尝试,也是其词有别于传统文人词的一个显著特点。宋末刘辰翁在《辛稼轩词序》中说:“词至东坡,倾荡磊落,如诗,如文,如天地... 苏轼以文章立朝,兼通诗词书画。苏词在我国词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以诗为词”就是苏轼在词这一领域内的一种革新尝试,也是其词有别于传统文人词的一个显著特点。宋末刘辰翁在《辛稼轩词序》中说:“词至东坡,倾荡磊落,如诗,如文,如天地奇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诗为 苏轼 传统文人 辛稼轩词 刘辰翁 陈师道 李清照 以文为诗
下载PDF
潼关之“路”不是路
10
作者 先清泉 《语文世界(上旬刊)》 1998年第12期30-30,共1页
关键词 “路” 潼关 现行初中语文教材 张养浩 《古代汉语》 具体语言环境 辛稼轩词 宋元时期 高中教师 行政区划
下载PDF
张良勋·环保感言
11
作者 张良勋 《绿色视野》 2005年第11期62-62,共1页
宋·辛稼轩词《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有“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夜半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句。近些年夏季雨后,我常常寻觅辛词中的这种意境,却感受不到了。这既寻常又美妙的意境已成为我人生的记忆。然而,这种向世... 宋·辛稼轩词《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有“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夜半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句。近些年夏季雨后,我常常寻觅辛词中的这种意境,却感受不到了。这既寻常又美妙的意境已成为我人生的记忆。然而,这种向世人报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稼轩词 西江月 环保 张良 动植物 夏季 记忆 丰年 人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