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润色辞格论析
1
作者 李少丹 李可青 《阜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6期37-44,共8页
润色作为上世纪末提出的新辞格之一,对于其是否可以独立成格学界有着较大的争议。文章认为,润色符合辞格成格的几方面要素,具备独立成格的相关特性。根据相关的文献调查,我们也能发现润色辞格的发展演变轨迹。润色可以在不同的语体中被... 润色作为上世纪末提出的新辞格之一,对于其是否可以独立成格学界有着较大的争议。文章认为,润色符合辞格成格的几方面要素,具备独立成格的相关特性。根据相关的文献调查,我们也能发现润色辞格的发展演变轨迹。润色可以在不同的语体中被接纳使用,使得话语表达产生大异其趣、新颖别致的修辞效果,这跟社会时代背景与民族文化、交际语用以及心理情感因素密不可分。此外,将润色与易混淆的辞格改易、增动、增饰和序换进行辨异区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润色辞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润色 辞格 可行性理据 生成机制 辞格辨异
下载PDF
“拈连”辞格综述
2
作者 崔少娟 《文教资料》 2017年第10期46-47,共2页
自从陈望道的《修辞学发凡》将“拈连”列为一种辞格以来,许多学者都对拈连辞格做了大量的研究。目前的研究对拈连辞格的定义的看法比较一致;对拈连的分类标准和结果不一;对拈连的修辞效果的看法比较单一;对拈连与相似辞格进行辨异而明... 自从陈望道的《修辞学发凡》将“拈连”列为一种辞格以来,许多学者都对拈连辞格做了大量的研究。目前的研究对拈连辞格的定义的看法比较一致;对拈连的分类标准和结果不一;对拈连的修辞效果的看法比较单一;对拈连与相似辞格进行辨异而明确它们之间的界限,不足之处在于拈连辞格的内部分类存在盲目性、无依据性和零乱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拈连 定义 分类 效果 辞格辨异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