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辣木异硫氰酸酯改善C2C12肌管细胞胰岛素抵抗 被引量:1
1
作者 毛家英 白玉英 +2 位作者 彭麟杰 解静 田洋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2-40,共9页
目的:建立C2C12肌管细胞胰岛素抵抗(C2C12-IR)模型,探讨辣木异硫氰酸酯(MIC-1)对C2C12肌管细胞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利用棕榈酸(PA)诱导C2C12肌管细胞,建立稳定的C2C12-IR模型,并用不同浓度MIC-1(0,2,4,8,16μmol/L)处理细胞16 h。采... 目的:建立C2C12肌管细胞胰岛素抵抗(C2C12-IR)模型,探讨辣木异硫氰酸酯(MIC-1)对C2C12肌管细胞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利用棕榈酸(PA)诱导C2C12肌管细胞,建立稳定的C2C12-IR模型,并用不同浓度MIC-1(0,2,4,8,16μmol/L)处理细胞16 h。采用MTT法检测C2C12-IR细胞存活率,并观察MIC-1对C2C12-IR细胞葡萄糖代谢的影响;检测细胞氧化损伤情况,包括一氧化氮(NO)、丙二醛(MDA)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采用Western blot检测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中相关蛋白表达变化情况。结果:确定了C2C12-IR模型最佳建模条件,即用0.5 mmol/L PA处理C2C12肌管细胞16 h;与C2C12-IR组相比,MIC-1呈剂量依赖性方式,显著增加了C2C12-IR细胞葡萄糖消耗量和糖原含量;MIC-1显著降低了C2C12-IR细胞中MDA和NO水平,显著增加了GSH水平;此外,MIC-1显著增加了丙酮酸脱氢酶激酶同工酶1(PDK1)、磷酸化AKT和葡萄糖转运蛋白4(GLUT4)的表达水平。结论:MIC-1通过抑制氧化应激改善胰岛素抵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木异硫氰酸酯 C2C12细胞 胰岛素抵抗 氧化应激 胰岛素信号通路
下载PDF
辣木异硫氰酸酯通过活化AMPK抑制3T3-L1脂肪细胞脂质积累 被引量:1
2
作者 毛家英 白玉英 +2 位作者 彭麟杰 解静 田洋 《现代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27-32,共6页
探究辣木异硫氰酸酯-4-[(α-L-rhamnosyloxy)benzyl]Isothiocyanates(MIC-1)抑制3T3-L1脂肪细胞脂质积累的作用及可能的调控机制。体外诱导3T3-L1前脂肪细胞分化为成熟脂肪细胞,用MIC-1干预48 h后检测细胞脂质积累情况,甘油三酯(TG)、甘... 探究辣木异硫氰酸酯-4-[(α-L-rhamnosyloxy)benzyl]Isothiocyanates(MIC-1)抑制3T3-L1脂肪细胞脂质积累的作用及可能的调控机制。体外诱导3T3-L1前脂肪细胞分化为成熟脂肪细胞,用MIC-1干预48 h后检测细胞脂质积累情况,甘油三酯(TG)、甘油(Gly)和游离脂肪酸(FFA)含量;qRT-PCR检测脂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测定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蛋白磷酸化水平和氧化物酶体增殖激活受体γ(PPARγ)蛋白表达水平。结果表明,MIC-1对3T3-L1前脂肪细胞存活率无影响;与对照组相比,MIC-1可降低脂肪细胞内脂滴分布及细胞着色程度,降低细胞内TG含量,减少FFA及甘油的溢出。MIC-1处理浓度达4μmol/L时,TG和FFA浓度分别下降64.00%和75.00%。同时,显著下调细胞中PPARγ(46.00%)、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1(SCD1)(62.00%)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上调AMPK蛋白磷酸化水平(64.47%)和下调PPARγ(52.10%)蛋白表达水平。以上结果表明,MIC-1通过促进TG分解和抑制TG的合成,从而抑制脂质积累,其机制可能与AMPK的活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木异硫氰酸酯 3T3-L1脂肪细胞 脂质代谢 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通路(AMPK通路)
下载PDF
辣木籽异硫氰酸酯抑制皮肤鳞状癌A431细胞的生长 被引量:4
3
作者 钱颖艳 杨茗茸 +2 位作者 罗凤仙 解静 田洋 《现代食品科技》 EI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8-14,共7页
研究辣木籽异硫氰酸酯(MITC)对皮肤鳞状细胞癌A431细胞生长的影响。通过MTT法、克隆形成实验及流式细胞术检测经不同浓度MITC处理后的A431细胞增殖、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变化情况;采用异种移植瘤模型检测MITC对A431细胞体内生长的影响。研... 研究辣木籽异硫氰酸酯(MITC)对皮肤鳞状细胞癌A431细胞生长的影响。通过MTT法、克隆形成实验及流式细胞术检测经不同浓度MITC处理后的A431细胞增殖、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变化情况;采用异种移植瘤模型检测MITC对A431细胞体内生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MITC浓度和处理时间增加,A431细胞活力逐渐降低,在12μM的MITC刺激72 h后,细胞存活率降低为10%(p<0.001);克隆形成实验表明,MITC(5和10μM)显著抑制A431细胞克隆形成,24 h的细胞克隆形成率分别从100%降低到63.22%(p<0.001)和26.07%(p<0.001);细胞凋亡和周期检测结果表明,当MITC处理细胞48 h后,细胞凋亡率分别从17.22%增加到31.73%(p<0.001)和44.77%(p<0.001),S期细胞从7.43%显著增加到14.44%(p<0.001)和17.43%(p<0.001)。体内实验结果表明,用MITC干预异种移植瘤小鼠20天后,小鼠肿瘤体积从1549.02 mm3降低到857.77 mm3(p<0.05);肿瘤重量从1.30 g降低到0.91 g(p<0.05)。以上结果表明,MITC在体外和体内均能够抑制A431细胞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硫氰酸(MITC) A431细胞 生长 体内实验
下载PDF
辣木籽异硫氰酸酯衍生物抑制结肠癌HCT-116细胞的生长和迁移 被引量:1
4
作者 杨茗茸 杨扬 +4 位作者 彭麟杰 毛家英 盛军 解静 田洋 《现代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46-54,共9页
该研究旨在探讨辣木籽异硫氰酸酯衍生物(MITC-21)抑制结肠癌HCT-116细胞生长和迁移的作用。采用MTT实验、克隆形成实验、流式细胞术、细胞划痕实验和蛋白印迹法,检测经不同浓度MITC-21处理的HCT-116细胞增殖、凋亡、迁移和相关蛋白表达... 该研究旨在探讨辣木籽异硫氰酸酯衍生物(MITC-21)抑制结肠癌HCT-116细胞生长和迁移的作用。采用MTT实验、克隆形成实验、流式细胞术、细胞划痕实验和蛋白印迹法,检测经不同浓度MITC-21处理的HCT-116细胞增殖、凋亡、迁移和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MITC-21呈剂量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的方式显著降低HCT-116细胞的存活率,半致死剂量分别为6.79μmol/L(24 h)、3.71μmol/L(48 h)和1.13μmol/L(72 h);克隆形成实验表明,MITC-21(2和4μmol/L)显著抑制HCT-116细胞克隆形成,处理48 h后克隆形成率从100%降低到68.36%(p<0.05)和49.51%(p<0.01);当MITC-21浓度为4μmol/L时HCT-116发生明显的细胞形态变化;流式细胞术分析得出,HCT-116细胞的凋亡率随着MITC-21浓度和处理时间的增加而上升,处理48 h后,细胞凋亡率从14.97%增加到21.60%(p<0.001)和22.78%(p<0.001);细胞划痕实验表明,MITC-21显著降低细胞迁移率,迁移率从61.53%降低到32.89%(p<0.01)和24.30%(p<0.001);蛋白表达水平检测表明,MITC-21(4μmol/L)显著增加凋亡相关蛋白Bax/Bcl-2比率(p<0.01),降低迁移相关蛋白MMP2表达水平(p<0.05)。MITC-21能够抑制HCT-116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和抑制细胞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硫氰酸衍生物 HCT-116细胞 细胞生长 细胞迁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