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辣椒炭疽病菌对嘧菌酯的敏感性测定 被引量:32
1
作者 李红霞 刘照云 +1 位作者 王建新 周明国 《植物病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3-77,共5页
从江苏和海南省随机采集分离获得45个辣椒炭疽病菌单孢菌株,根据孢子形态鉴定其病原菌为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和C.capsici,其中C. gloeosporioides占总菌株数的64.4%.筛选出甘油琼脂(AEA)培养基和水琼脂(WA)培养基,分别作为... 从江苏和海南省随机采集分离获得45个辣椒炭疽病菌单孢菌株,根据孢子形态鉴定其病原菌为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和C.capsici,其中C. gloeosporioides占总菌株数的64.4%.筛选出甘油琼脂(AEA)培养基和水琼脂(WA)培养基,分别作为产孢法和孢子萌发法测定辣椒炭疽病菌对嘧菌酯敏感性的适宜培养基.通过孢子萌发法测定2种病原菌45个菌株对嘧菌酯的敏感性范围在0.009~0.091μg/mL之间,平均EC50为(0.047±0.040)μg/mL.其中29个C.gloeosporioides菌株和16个C. capsici菌株的平均EC50值分别为(0.051±0.047)μg/mL和(0.041±0.024)μg/mL.研究发现旁路氧化酶抑制剂水杨肟酸(SHAM)对嘧菌酯抑制分生孢子萌发有协同增效作用,且嘧菌酯抑制辣椒炭疽病菌菌丝生长的能力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炭疽病菌 嘧菌酯 生测方法 敏感性基线
下载PDF
中草药提取物对辣椒炭疽病菌和番茄灰霉病原菌的抑制效果 被引量:13
2
作者 张新强 桑维钧 +2 位作者 倪云跃 苏凯 李永川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00-102,共3页
为了对无公害蔬菜病害的防治提供参考,采用生长速率法,将6种中草药提取物对辣椒炭疽病菌和番茄灰霉病菌的抑菌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6种中草药提取物中,黄岑提取物对辣椒炭疽病菌和番茄灰霉病菌的抑菌效果最好,EC50值最低,分别为8.5... 为了对无公害蔬菜病害的防治提供参考,采用生长速率法,将6种中草药提取物对辣椒炭疽病菌和番茄灰霉病菌的抑菌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6种中草药提取物中,黄岑提取物对辣椒炭疽病菌和番茄灰霉病菌的抑菌效果最好,EC50值最低,分别为8.56mL/L和8.65mL/L;大黄提取物对2种病菌抑菌活性最差,EC50值分别为104.32和269.43;苦参、金银花、板蓝根和补骨脂提取物的抑菌活性表现中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草药提取物 辣椒炭疽病菌 番茄灰霉病菌 抑菌作用
下载PDF
辣椒炭疽病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13
3
作者 谢丙炎 欧阳本友 欧阳丰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6期321-324,共4页
辣椒炭疽病菌在不同培养基中培养,以PDA、PCA、CFA、CLA菌丝生长最佳,在CMA、PDA、CFA中产孢量最多。病原菌生长和产孢的最适温度和pH值分别为26—28℃和pH4.5—6.5,自然散光和完全黑暗有利于菌丝生长,12小时黑光灯与12小时黑暗交替处... 辣椒炭疽病菌在不同培养基中培养,以PDA、PCA、CFA、CLA菌丝生长最佳,在CMA、PDA、CFA中产孢量最多。病原菌生长和产孢的最适温度和pH值分别为26—28℃和pH4.5—6.5,自然散光和完全黑暗有利于菌丝生长,12小时黑光灯与12小时黑暗交替处理有利于产孢。该菌对多种碳源和氮源均可利用,其中木糖、葡萄糖和蔗糖作碳源,天冬酰胺作氮源,菌生长和产孢最佳。分生孢子在25℃,pH6.0—8.0,相对湿度100%,黑光灯照射,以及20%辣椒叶煎汁或1%蛋白胨液中,萌发率最高,其致死温度为50℃处理10分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辣椒炭疽病菌 真菌
下载PDF
爵床提取物对辣椒炭疽病菌的抑制作用及其苗期防效 被引量:8
4
作者 郭明程 李保同 +2 位作者 汤丽梅 李晓花 梁同军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19-123,共5页
爵床(Justicia procumbens L.)是一种传统的中药材。为探明爵床提取物对辣椒炭疽病菌的抑制作用,采用生长速率法和孢子萌发法分别测定了爵床提取物对辣椒炭疽病菌菌丝生长、孢子产生和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采用苗期盆栽试验观察爵床提取... 爵床(Justicia procumbens L.)是一种传统的中药材。为探明爵床提取物对辣椒炭疽病菌的抑制作用,采用生长速率法和孢子萌发法分别测定了爵床提取物对辣椒炭疽病菌菌丝生长、孢子产生和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采用苗期盆栽试验观察爵床提取物对辣椒炭疽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爵床甲醇提取物可抑制辣椒炭疽病菌菌丝生长、孢子产生和孢子萌发,其活性随着浓度的提高而增强,抑制中浓度分别为4.23、2.16和2.98mg/mL。通过对爵床提取物处理后病菌孢子萌发形态显微观察,发现病菌孢子芽管长度受到明显抑制甚至不能萌发。当提取物浓度为16mg/mL时对苗期辣椒炭疽病的防效达73.0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爵床 植物提取物 辣椒炭疽病菌 抑制作用 防治效果
下载PDF
茶皂素与代森锰锌对辣椒炭疽病菌的联合毒力 被引量:7
5
作者 郝卫宁 陈文团 +3 位作者 胡美英 李辉 杨柳 耿鹏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68-71,共4页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孢子萌发法及共毒系数法测定了茶皂素、代森锰锌及其混剂对辣椒炭疽病菌的室内毒力以及增效比率(SR),同时测定了茶皂素与代森锰锌混剂对辣椒炭疽病室内盆栽防治效果。结果表明:茶皂素与代森锰锌配比为3∶7时对辣椒...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孢子萌发法及共毒系数法测定了茶皂素、代森锰锌及其混剂对辣椒炭疽病菌的室内毒力以及增效比率(SR),同时测定了茶皂素与代森锰锌混剂对辣椒炭疽病室内盆栽防治效果。结果表明:茶皂素与代森锰锌配比为3∶7时对辣椒炭疽病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均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SR分别为2.45和2.48,表现为显著增效作用,且茶皂素与代森锰锌混剂(3∶7)对辣椒炭疽病室内防治效果明显优于2种单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皂素 代森锰锌 辣椒炭疽病菌 联合毒力 增效作用
下载PDF
多菌灵和吡唑醚菌酯对2种辣椒炭疽病菌联合毒力的测定 被引量:7
6
作者 林琳 高同春 +1 位作者 高智谋 张勇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4期8517-8519,共3页
[目的]研究多菌灵与吡唑醚菌酯混配对辣椒炭疽病菌的毒力效果。[方法]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多菌灵、吡唑醚菌酯混配对辣椒黑色炭疽菌和辣椒红色炭疽菌的毒力。[结果]多菌灵和吡唑醚菌酯对黑色辣椒炭疽病菌EC50值分别是1.751 0、0.481 ... [目的]研究多菌灵与吡唑醚菌酯混配对辣椒炭疽病菌的毒力效果。[方法]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多菌灵、吡唑醚菌酯混配对辣椒黑色炭疽菌和辣椒红色炭疽菌的毒力。[结果]多菌灵和吡唑醚菌酯对黑色辣椒炭疽病菌EC50值分别是1.751 0、0.481 8μg/ml,对红色辣椒炭疽菌EC50值分别是1.163 4、0.496 5μg/ml。多菌灵的毒力小于吡唑醚菌酯;多菌灵与吡唑醚菌酯混配对2种辣椒炭疽病菌增效系数(SR)为1.182.57,部分配比具有显著增效作用。[结论]研究结果为防治辣椒炭疽病的有效混配杀菌剂的开发及应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菌灵 吡唑醚菌酯 辣椒炭疽病菌 混配 联合毒力 增效作用
下载PDF
一株拮抗辣椒炭疽病菌的放线菌筛选及鉴定 被引量:7
7
作者 解娜 李荣 易图永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13年第10期150-153,共4页
辣椒炭疽病是辣椒生产的主要危害之一,为了更好地防治辣椒炭疽病,采用土壤稀释法从云南等地土壤中分离得到100多株菌放线菌。采用平板对峙实验以及抑菌谱检测,筛选对辣椒炭疽病菌具有较好的拮抗作用的放线菌。结果表明:分离得到的100多... 辣椒炭疽病是辣椒生产的主要危害之一,为了更好地防治辣椒炭疽病,采用土壤稀释法从云南等地土壤中分离得到100多株菌放线菌。采用平板对峙实验以及抑菌谱检测,筛选对辣椒炭疽病菌具有较好的拮抗作用的放线菌。结果表明:分离得到的100多株放线菌中,有10株放线菌的发酵液对辣椒炭疽病菌有较强的拮抗作用,其中以18号菌株抑菌效果最好,发酵液稀释10倍抑菌率达到68.2%。通过培养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以及16SrDNA序列分析,初步鉴定该放线菌为华丽黄链霉菌(Streptomyces flaveus),其16SrDNA在GenBank的注册号为JX29317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炭疽病菌 16S RDNA 生防菌
下载PDF
吡唑醚菌酯和甲基硫菌灵对2种辣椒炭疽病菌的室内联合毒力测定 被引量:4
8
作者 陈娟芳 任佐华 +3 位作者 彭伟业 刘翔 邹茜 刘二明 《现代农药》 CAS 2016年第1期44-47,50,共5页
为了提高甲基硫菌灵的防效,延缓抗药性产生,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和孢子萌发速率法测定了新型杀菌剂吡唑醚菌酯与甲基硫菌灵不同质量比的混合物在室内对2种主要辣椒炭疽病菌的毒力,并对其联合毒力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吡唑醚菌酯与甲基... 为了提高甲基硫菌灵的防效,延缓抗药性产生,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和孢子萌发速率法测定了新型杀菌剂吡唑醚菌酯与甲基硫菌灵不同质量比的混合物在室内对2种主要辣椒炭疽病菌的毒力,并对其联合毒力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吡唑醚菌酯与甲基硫菌灵质量比1︰2、1︰4、1︰16、1︰32的混合物表现出相加作用;其中质量比1︰8的混合物对红色辣椒炭疽病菌的菌丝和孢子增效系数(SR)分别为1.98和1.93,对黑点炭疽病菌的菌丝和孢子增效系数分别为1.95和2.11,表现为增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唑醚菌酯 甲基硫菌灵 辣椒炭疽病菌 辣椒胶孢炭疽 联合毒力
下载PDF
昆虫病原线虫共生菌对甜菜夜蛾和辣椒炭疽病菌的生物活性测定 被引量:2
9
作者 王欢 丛斌 +2 位作者 刘彦群 董辉 隋欣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33-36,共4页
利用40株昆虫病原线虫共生菌菌株,以两种辣椒主要病虫害——甜菜夜蛾和辣椒炭疽病菌作为供试昆虫和真菌,对其杀虫抑菌活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40株共生菌菌株的发酵液对这两种病虫均有一定的抑制活性,其中嗜线虫致病杆菌(Xenorhabdus ne... 利用40株昆虫病原线虫共生菌菌株,以两种辣椒主要病虫害——甜菜夜蛾和辣椒炭疽病菌作为供试昆虫和真菌,对其杀虫抑菌活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40株共生菌菌株的发酵液对这两种病虫均有一定的抑制活性,其中嗜线虫致病杆菌(Xenorhabdus nematophila)A24-1菌株的杀虫抑菌活性最为明显,处理后120h对甜菜夜蛾的平均校正死亡率为100.00%;对辣椒炭疽病菌的抑菌圈直径为40.00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虫病原线虫共生菌 生物活性 甜菜夜蛾 辣椒炭疽病菌
下载PDF
农抗120和百菌清对辣椒炭疽病菌联合毒力的测定 被引量:10
10
作者 韩新才 张宁 +1 位作者 肖国蓉 胡长富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57-160,共4页
在室内用平皿菌落直径法测定了农抗120、百菌清及其4种不同配比的混剂对辣椒炭疽菌的菌丝抑制作用和毒力.结果表明,农抗120和百菌清对辣椒炭疽病菌EC50值是2 777.2 mg/L和1 090.7 mg/L,农抗120的毒力小于百菌清;农抗120与百菌清以4:1~... 在室内用平皿菌落直径法测定了农抗120、百菌清及其4种不同配比的混剂对辣椒炭疽菌的菌丝抑制作用和毒力.结果表明,农抗120和百菌清对辣椒炭疽病菌EC50值是2 777.2 mg/L和1 090.7 mg/L,农抗120的毒力小于百菌清;农抗120与百菌清以4:1~8:1混配增效系数(SR)为2.04~3.93,具有显著的增效作用,其中农抗120与百菌清6:1增效系数最大,达3.93,为最佳配比;农抗120与百菌清6:1混配对9种植物病原真菌的平均抑菌率为84.4%,显著高于农抗120的75.5%和百菌清的6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抗120 百菌清 辣椒炭疽病菌 混配 联合毒力 增效作用
下载PDF
营养成分对辣椒炭疽病菌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谷春艳 林琳 +2 位作者 胡飞 张勇 高同春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20期10443-10445,共3页
[目的]探讨营养成分对辣椒炭疽菌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对从辣椒炭疽病发病病株上获得的2种炭疽病菌株进行了分离和鉴定,并采用十字交叉法和血球计数板法研究了营养成分(碳源、氮源)对辣椒炭疽菌生物学特性(菌丝生长、产孢量及菌丝干... [目的]探讨营养成分对辣椒炭疽菌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对从辣椒炭疽病发病病株上获得的2种炭疽病菌株进行了分离和鉴定,并采用十字交叉法和血球计数板法研究了营养成分(碳源、氮源)对辣椒炭疽菌生物学特性(菌丝生长、产孢量及菌丝干重)的影响。[结果]黑点炭疽菌菌丝生长和产孢的最适碳源分别为麦芽糖和淀粉;红色炭疽菌菌丝生长的最适碳源为果糖和葡萄糖,产孢的最适碳源为山梨糖。2种辣椒炭疽菌菌丝生长的最适氮源为牛肉膏和蛋白胨,产孢的最适氮源为酵母。[结论]为有效防治辣椒炭疽病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炭疽病菌 生物学特性 碳源 氮源
下载PDF
农抗120与代森锰锌对辣椒炭疽病菌的增效作用 被引量:5
12
作者 韩新才 张宁 +1 位作者 肖国蓉 胡长富 《农药》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522-523,共2页
为了开发农抗120与代森锰锌混配杀菌剂新品种,在室内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农抗120与代森锰锌混配对辣椒炭疽病菌的联合毒力与增效作用.结果表明:农抗120与代森锰锌以1:1、8:1、16:1比例混配的增效系数(SR)为1.22~1.43,表现为相加作用... 为了开发农抗120与代森锰锌混配杀菌剂新品种,在室内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农抗120与代森锰锌混配对辣椒炭疽病菌的联合毒力与增效作用.结果表明:农抗120与代森锰锌以1:1、8:1、16:1比例混配的增效系数(SR)为1.22~1.43,表现为相加作用;以2~4:1比例混配的SR值为1.52~1.64,表现为协同增效作用,其中以2:1比例混配的SR值最大,达1.64,为最佳增效作用混配比例.实验结果为混配杀菌剂的进一步应用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抗120 代森锰锌 辣椒炭疽病菌 混配 联合毒力 增效作用
下载PDF
辣椒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对啶氧菌酯的敏感基线及抗性突变体生物学性状 被引量:11
13
作者 任璐 周建波 +3 位作者 刘慧平 曹俊宇 殷辉 赵晓军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9-37,共9页
为评估辣椒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对啶氧菌酯的抗性风险,建立了辣椒炭疽病菌对啶氧菌酯的敏感基线,室内筛选获得了辣椒炭疽病菌抗啶氧菌酯突变体,并对突变体生物学性状进行了研究。在山西省3个未使用过啶氧菌酯及QoI... 为评估辣椒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对啶氧菌酯的抗性风险,建立了辣椒炭疽病菌对啶氧菌酯的敏感基线,室内筛选获得了辣椒炭疽病菌抗啶氧菌酯突变体,并对突变体生物学性状进行了研究。在山西省3个未使用过啶氧菌酯及QoI类药剂的地区采集并分离到45株辣椒炭疽病菌。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其对啶氧菌酯的敏感性,结果显示,EC_(50)值介于1.404~16.650μg/mL,平均EC_(50)值为(6.783±3.499)μg/mL。啶氧菌酯与水杨肟酸(SHAM)共同处理时(SHAM的处理浓度为100μg/mL),EC_(50+S)为0.022~0.275μg/mL,平均(0.109±0.058)μg/mL,EC_(50+S)呈连续性单峰曲线,且敏感性频率分布呈近似正态分布,EC_(50+S)平均值可作为辣椒炭疽病菌对啶氧菌酯的敏感基线。且水杨羟肟酸旁路氧化贡献值F(F=EC_(50)/EC_(50+S))最低为6.039,最高为301.441,平均78.026。室内诱导获得8株抗性突变体,其中低抗突变体6株,中抗突变体2株。中抗突变体无性繁殖10代,其抗性可稳定遗传。突变体产孢量和菌丝生长速率与敏感菌株相比均无显著差异,但无药条件下,突变体致病力较敏感菌株有所降低。抗感菌株均以淀粉作为碳源、硝酸钾作为氮源时利用率最高;最适pH均为5和6;菌丝的最适生长温度均为25℃。表明辣椒炭疽病菌抗啶氧菌酯突变体具有较高的适合度,对啶氧菌酯具有较高抗性风险,这一研究结论为指导生产用药,延缓抗药性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炭疽病菌 啶氧菌酯 敏感基线 抗性风险 生物学性状
下载PDF
不同辣椒炭疽病菌对唑菌酯的敏感性差异 被引量:11
14
作者 满益龙 谭新球 +4 位作者 司乃国 陈岳 张卓 刘勇 张德咏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71-176,共6页
辣椒炭疽病是辣椒生产上的重要病害,严重制约辣椒生产,唑菌酯防治辣椒炭疽病的相关研究未见报道。为此,本研究利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4种不同炭疽病菌对唑菌酯的敏感性,并对其作用靶标基因细胞色素b基因(Cytb)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 辣椒炭疽病是辣椒生产上的重要病害,严重制约辣椒生产,唑菌酯防治辣椒炭疽病的相关研究未见报道。为此,本研究利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4种不同炭疽病菌对唑菌酯的敏感性,并对其作用靶标基因细胞色素b基因(Cytb)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唑菌酯对Colletotrichum brevisporum YYGXZ07,C.truncatum CZHP03,C.acutatum HHBY48和C.gloeosporioides CSLL11的EC50分别为0.098、3.363、10.156和31.982μg/mL,而且供试菌株在含药培养基上的生长速率排序为C.truncatum CZHP03<C.brevisporum YYGXZ07<C.acutatum HHBY48<C.gloeosporioides CSLL11;不同菌株的作用靶标基因细胞色素b氨基酸比对分析发现C.acutatum HHBY48、C.truncatum CZHP03和C.brevisporum YYGXZ07与C.gloeosporioides CSLL11的Cytb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82.98%、88.30%和87.77%,推测6个氨基酸位点可能与菌株对唑菌酯的敏感性存在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炭疽病菌 唑菌酯 生物测定 敏感性
下载PDF
辣椒炭疽病菌效应因子NIS1-PCR-RFLP标记系统的建立 被引量:3
15
作者 欧阳超 刘思珍 +6 位作者 满益龙 盛家伟 陈岳 张鑫 刘勇 张德咏 谭新球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2473-2481,共9页
【目的】基于辣椒炭疽病菌种群复杂、田间复合侵染种群组成不清,导致防控相对困难的问题,建立一种快速直观的辣椒炭疽病菌区分标记系统,为其病害田间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r DNA-ITS通用引物克隆田间分离的22株辣椒炭疽病菌rDN... 【目的】基于辣椒炭疽病菌种群复杂、田间复合侵染种群组成不清,导致防控相对困难的问题,建立一种快速直观的辣椒炭疽病菌区分标记系统,为其病害田间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r DNA-ITS通用引物克隆田间分离的22株辣椒炭疽病菌rDNA-ITS,通过其序列比对分析构建系统发育进化树,初步确定22株供试菌株的种类和分类地位;选用效应因子NIS1基因为靶标,根据辣椒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和黄瓜炭疽菌(C.orbiculare)NIS1基因比对分析,设计NIS1基因简并引物,克隆22株辣椒炭疽病菌的NIS1基因,利用其序列比对分析构建系统发育进化树,分析比较rDNA-ITS和NIS1基因区分供试菌株的差异,进而对22株不同辣椒炭疽病菌NIS1基因进行分析,选择限制性内切酶,分析NIS1基因的PCR产物限制性片段多态性(RFLP)差异,建立NIS1-PCR-RFLP标记系统。【结果】rDNA-ITS序列系统进化分析表明22株辣椒炭疽病菌属于5种炭疽病菌,即胶孢炭疽菌(C.gloeosporioides)、短孢炭疽菌(C.brevisporum)、尖孢炭疽菌(C.acutatum)、平头炭疽菌(C.truncatum)和黑点炭疽菌(C.capsici),其序列同源性为85.6%~99.8%,但C.capsici和C.truncatum处于同一混合组群;22株辣椒炭疽病菌的NIS1基因两端序列较保守,中间存在可变区,与已报道的C.orbiculare的NIS1基因同源性在34.6%~78.9%;NIS1基因系统发育进化树能将22株辣椒炭疽病菌分成5个组群,C.capsici和C.truncatum处于不同组群,表明其区分度优于rDNA-ITS;NIS1-PCRRFLP主要差异片段显示C.gloeosporioides和C.brevisporum的最大片段均为210 bp,但片段数目不同,而C.acutatum为292 bp,C.capsici为685 bp,C.truncatum为345 bp,参照菌株C.orbiculare为497 bp,能够直观观察区分。【结论】研究建立的NIS1-PCR-RFLP标记系统可简便、直观地区分不同辣椒炭疽病菌的差异,有望发展成为真菌新的分子标记应用于田间辣椒炭疽病菌种群的快速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炭疽病菌 效应因子NIS1 PCR-RFLP 标记系统 核糖体DNA转录间隔区(rDNA-ITS)
下载PDF
生物质热解液和壳聚糖复合保鲜剂对辣椒炭疽病菌抑菌作用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付长雪 刘芳芳 +2 位作者 都璐珩 李范洙 张先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3期286-291,共6页
为探究生物质热解液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及复合保鲜剂开发,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检测了生物质热解液的化学成分,以辣椒炭疽病菌为实验菌种,用生长速率法进行了生物质热解液和壳聚糖对辣椒炭疽病菌的抑菌实验,通过共毒因子法确定... 为探究生物质热解液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及复合保鲜剂开发,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检测了生物质热解液的化学成分,以辣椒炭疽病菌为实验菌种,用生长速率法进行了生物质热解液和壳聚糖对辣椒炭疽病菌的抑菌实验,通过共毒因子法确定了生物质热解液和壳聚糖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生物质热解液和壳聚糖对辣椒炭疽病菌的EC_(50)值分别为50倍和0.7 g/L;生物质热解液对辣椒炭疽病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FC)分别为32.5倍和29倍;两者以不同比例混合使用时对辣椒炭疽病菌的抑制具有增效作用,且生物质热解液和壳聚糖EC_(50)溶液按1∶1比例混合时共毒因子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热解液 壳聚糖 辣椒炭疽病菌 抑菌作用 复合保鲜剂
下载PDF
辣椒炭疽病菌抗啶氧菌酯突变体渗透压敏感性及交互抗性 被引量:5
17
作者 石玉星 曹俊宇 +1 位作者 任璐 刘慧平 《山西农业科学》 2017年第6期1002-1005,共4页
为了探讨辣椒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敏感菌株与抗啶氧菌酯突变体对渗透压敏感性的差异,室内诱导获得了C.gloeosporioides对啶氧菌酯的抗性突变体,在此基础上,对其抗感菌株渗透压敏感性及交互抗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为了探讨辣椒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敏感菌株与抗啶氧菌酯突变体对渗透压敏感性的差异,室内诱导获得了C.gloeosporioides对啶氧菌酯的抗性突变体,在此基础上,对其抗感菌株渗透压敏感性及交互抗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抗感菌株在供试葡萄糖浓度下均可生长,相比无糖培养基,在含有葡萄糖的培养基上菌落直径显著增加;随着培养基中NaCl浓度的升高,抗感菌株菌丝生长均受到抑制,且敏感菌株与不同抗性水平抗性突变体对高浓度NaCl渗透压均敏感,但渗透压敏感性没有显著差异。啶氧菌酯与嘧菌酯、醚菌酯、多菌灵、咪鲜胺的交互抗性测定结果显示,啶氧菌酯与同属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的嘧菌酯、醚菌酯之间存在正交互抗性,与多菌灵、咪鲜胺之间均无交互抗性产生。该研究结果可为指导生产中合理用药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炭疽病菌 啶氧菌酯 渗透压敏感性 交互抗性
下载PDF
辣椒炭疽病菌拮抗菌的筛选与鉴定 被引量:7
18
作者 李孜 杨青 易图永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0年第11期97-99,共3页
辣椒炭疽病对辣椒生产影响很大,为了有效地防治辣椒炭疽病,从土壤中筛选到对辣椒炭疽病菌有较强抑制作用的生防菌株A和B,通过形态观察和生理生化测试,初步认为这两个菌株均为链霉属(Streptomyces)。
关键词 辣椒炭疽病菌 拮抗菌的筛选 鉴定 抑制作用 形态观察 生化测试 生防菌株 生产影响 土壤 生理 防治
下载PDF
应用溴甲酚紫建立贵州省辣椒炭疽病菌快速选药技术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刘阿丽 吴小毛 +3 位作者 李荣玉 韩磊 刘旭东 罗跃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81-88,共8页
为了建立辣椒炭疽病快速选药技术,对贵州省4个辣椒主产区100株辣椒炭疽病菌菌株进行敏感性测定,建立了贵州省辣椒炭疽病菌对甲基硫菌灵和咪鲜胺的敏感基线,并以敏感基线为基准,应用溴甲酚紫为指示剂,研制出辣椒炭疽病菌快速选药试剂盒... 为了建立辣椒炭疽病快速选药技术,对贵州省4个辣椒主产区100株辣椒炭疽病菌菌株进行敏感性测定,建立了贵州省辣椒炭疽病菌对甲基硫菌灵和咪鲜胺的敏感基线,并以敏感基线为基准,应用溴甲酚紫为指示剂,研制出辣椒炭疽病菌快速选药试剂盒。结果表明,贵州省辣椒炭疽病菌对甲基硫菌灵和咪鲜胺的敏感基线分别为(0.7641±0.1508)μg/mL和(0.0710±0.0133)μg/mL。尖孢炭疽菌在0.45μg/mL甲基硫菌灵的试剂盒上颜色显示为橙红色表明比较敏感,在1.80μg/mL甲基硫菌灵的试剂盒上显示黄色则表明已经产生抗性,在0.088μg/mL咪鲜胺的试剂盒上显示橙红色表明比较敏感,在0.350μg/mL咪鲜胺的试剂盒上显示黄色则表明已经产生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炭疽病菌 甲基硫菌灵 咪鲜胺 敏感基线 溴甲酚紫 选药试剂盒
下载PDF
3种杀菌剂对辣椒炭疽病菌的毒力测定
20
作者 刘曦 甘大武 易图永 《现代农业科技》 2014年第22期114-114,118,共2页
辣椒炭疽病是辣椒上的一种主要病害,为筛选出可有效防治辣椒炭疽病的药剂,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室内测定了3种杀菌剂和两两混用对辣椒炭疽病菌的毒力。结果表明:单剂中以咪鲜胺、双苯菌胺对辣椒炭疽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强,EC50分别为0.... 辣椒炭疽病是辣椒上的一种主要病害,为筛选出可有效防治辣椒炭疽病的药剂,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室内测定了3种杀菌剂和两两混用对辣椒炭疽病菌的毒力。结果表明:单剂中以咪鲜胺、双苯菌胺对辣椒炭疽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强,EC50分别为0.144 5、0.147 9μg/m L,精甲霜灵的抑制作用弱,EC50为9.549 9μg/m L;咪鲜胺与双苯菌胺按5∶1和1∶4混用,其共毒系数分别达为198和355,表现为增效作用;咪鲜胺与双苯菌胺按3∶1和精甲霜灵与双苯菌胺按1∶3混用,共毒系数分别为101和105,表现为相加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炭疽病菌 毒力测定 共毒系数 增效作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