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辣椒精中辣椒碱的提取工艺
被引量:27
1
作者
赵爱云
滕大为
杜桂彩
机构
青岛大学天然色素研究所
出处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82-83,共2页
文摘
以辣椒精为原料 ,以碱为溶剂 ,利用紫外光谱分析法 ,对溶剂浓度、溶剂用量、浸提时间、浸提温度等因素做研究 ,获得了较理想的提取条件 ,其中碱液质量分数为 2 0 % ,浸提时间2h ,浸提温度 80℃ ,液固比为 9mL∶1 g。
关键词
辣椒精
辣椒 碱
提取工艺
辣椒
分离
分类号
TS202.3
[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
题名 从辣椒精中分离辣味物质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高蓝
李浩明
赵爱云
刘玉申
王亦军
机构
青岛大学天然色素研究所
青岛大学纺织服装学院应用化学系
出处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1997年第3期387-391,共5页
文摘
用硅胶柱层析方法从含辣味物质2.4%的黑红色辣椒精中分离得到含辣味物质22.2%的淡褐色辣椒精,从淡褐色辣椒精中分离得到辣味物质的白色晶体。
关键词
辣椒
辣椒精
辣味物质
Keywords
Capsicum oleoresin, Capsaicinoids
分类号
S641.301
[农业科学—蔬菜学]
题名 高辣度辣椒油树脂(辣椒精)的提取研究
被引量:13
3
作者
黄启强
机构
广州大学科技产业集团
出处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8-61,65,共5页
文摘
重点对辣椒精的提取工艺和方法进行研究。同时对红辣椒和青辣椒的辣椒精提取作了比较研究,并对辣椒精中有效成分的测定方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辣椒 油树脂(辣椒精 )
提取技术
Keywords
oleoresin capsicum
extraction technology
分类号
TS225.19
[轻工技术与工程—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
题名 超临界CO_2萃取辣椒精中辣椒碱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王倩
张依
周进莉
程盈
刘策
王志祥
机构
中国药科大学工学院
出处
《化工时刊》
CAS
2016年第12期19-22,共4页
文摘
采用辣椒总碱含量10%的辣椒精为原料进行单因素实验,考察了萃取温度、萃取压力、萃取时间、夹带剂浓度及流量、CO2流量等因素对超临界萃取过程的影响,得到了适宜的萃取条件:萃取温度45~55℃,萃取压力23~33Mpa,夹带剂为浓度80%的乙醇,夹带剂流量0.04~0.07 m L/min,CO2流量1.5~2.5 L/min,萃取时间1.5 h。
关键词
超临界CO2
萃取
辣椒精
辣椒 碱
Keywords
SFE - CO2 extraction capsicum oleoresin capsaicin
分类号
TQ283
[化学工程—有机化工]
题名 HPLC法测定辣椒精油中苏丹红Ⅰ和苏丹红Ⅱ
被引量:2
5
作者
张志健
吕伟军
机构
浙江省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
出处
《现代农业科技》
2012年第17期277-278,共2页
文摘
采用1%冰醋酸水溶液、1%冰醋酸溶液、20%丙酮乙腈溶液分别进行梯度洗脱,测定苏丹红Ⅰ和苏丹红Ⅱ的含量。结果表明,苏丹红Ⅰ测定的线性范围为0~1.6μg/mL,线性相关系数为0.998 9,苏丹红Ⅱ测定的线性范围为0~1.6μg/mL,线性相关系数为0.994 7。苏丹红Ⅰ的加标回收率为89.38%,苏丹红Ⅱ的加标回收率为90.27%。该方法灵敏度高,结果准确且稳定。
关键词
苏丹红Ⅰ
苏丹红Ⅱ
高效液相法
辣椒精 油
测定
Keywords
Sudan Red Ⅰ
Sudan Red Ⅱ
HPLC
pepper essential oil
determination
分类号
TQ610.7
[化学工程—精细化工]
TS202.3
[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
题名 澄清型辣椒精的制备工艺
6
作者
王琴
徐鉴洪
王辉
温其标
机构
仲恺农业技术学院食品科学系
华南理工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出处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18-21,共4页
文摘
以 1 0 0g/kg纯度的粗辣椒精为原料 ,研究乳化剂吐温加量、色拉油加量、加热时间和温度等单因素对其澄清度的影响。经正交试验法确定其最佳澄清工艺条件。结果表明 ,添加 0 5 g/g吐温 80 ,经加热搅拌后加入 0 9g/g色拉油 ,在 80℃加热 1 4min后 ,静置沉降后离心分离 ,即可制成澄清度较高的辣椒精。
关键词
辣椒精
澄清型
色拉油
澄清度
澄清工艺
吐温
加热
制备工艺
乳化剂
纯度
Keywords
capsicum, clarifying, Tween
分类号
TS264
[轻工技术与工程—发酵工程]
题名 高辣度辣椒油树脂(辣椒精)的提取研究
7
作者
黄启强
机构
广州大学科技产业集团
出处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2005年第C00期96-102,78,共8页
文摘
重点对辣椒精的提取工艺和方法进行研究。同时对不同品种间红辣椒和青辣椒的辣椒精提取得作了比较研究。以及对辣椒精中有效成分的测定方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辣椒精
辣椒 油树脂
辣度
提取工艺
比较研究
测定方法
有效成分
青辣椒
红辣椒
品种间
分类号
TS264
[轻工技术与工程—发酵工程]
S482
[农业科学—农药学]
题名 辣椒精的制备
8
作者
张士罡
机构
江苏省滨海县东坎镇人民政府
出处
《技术与市场》
2004年第1期26-26,共1页
文摘
红尖辣椒是目前国内外销量最大的辣味品,但用传统的方法加工存在两个缺点:一是辣椒粉易霉变、保存困难,霉变后辣椒色香味大为失色;二是辣椒中辣味的利用率很低,大量的辣味仍残留在辣椒渣中。为了适应辣味食品发展,提高辣味利用率,使产品便于保存,探讨辣椒深加工的新方法十分必要。
关键词
辣椒精
制备
工艺流程
霉变
红尖辣椒
分类号
TS264
[轻工技术与工程—发酵工程]
题名 辣椒精的加工技术
9
作者
成明扬
单忠
机构
江苏滨海县坎南农干校农副产品加工部
出处
《蔬菜》
2004年第1期31-31,共1页
关键词
辣椒精
加工技术
提取
工艺流程
产品质质量
分类号
TS255
[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题名 干红辣椒中辣椒精的提取方法研究
10
作者
陈秀梅
甘蓉军
机构
襄阳职业技术学院
出处
《食品安全导刊》
2017年第09X期121-121,共1页
基金
基金项目:干红辣椒提取辣椒红色素和辣椒精的工艺改进研究(编号:B2016536)
文摘
辣椒可以分为红辣椒和青辣椒,本文主要研究干红辣椒中辣椒精的提取工艺和提取方法,通过比较研究法检测辣椒精中有效成分,旨在为干红辣椒中辣椒精的提取方法实现高效率、高萃取的最优化方案。
关键词
干红辣椒
辣椒精
提取技术
分类号
TQ914.1
[化学工程]
题名 辣椒精提取技术
11
作者
王能友
机构
湖北省通山县科委
出处
《科学种养》
2006年第11期51-51,共1页
文摘
老熟后的红尖辣椒干,可加工成辣椒粉、辣椒油、辣椒酱,而采取传统的加工方法有两个缺点:一是辣椒粉易霉变、保存困难,霉变后辣椒色香味均大为失色;二是辣椒中辣味的利用率很低,大量辣味仍残留在辣椒渣中。
关键词
辣椒精
二氢辣椒 碱
提取技术
辣椒 素
利用率
辣椒 粉
可加工
加工方法
霉变
溶剂萃取
分类号
TS255
[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题名 从辣椒中提取辣椒精
被引量:12
12
作者
张庆睦
张秉东
机构
安庆市化工研究所
出处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16-19,共4页
文摘
老熟后的红火辣椒干,是目前销量最最大的辣调味品,进而加工成辣椒粉、辣椒油、辣椒酱。这些传统的加工方法有两个缺点,一是辣椒干或辣椒粉易霉变,保存困难,霉变后辣椒色香味均大为失色。二是辣椒中辣味的利用率很低,大量辣味仍残留在辣椒渣中。为了适应辣味食品发展,提高辣味利用率,
关键词
调味品
辣椒精
提取
辣椒
分类号
TS264.2
[轻工技术与工程—发酵工程]
题名 从辣椒中提取辣椒精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庆睦
张秉乐
机构
安徽省安庆市化工研究所
出处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1990年第7期8-1,共1页
文摘
本文报告了以干辣椒为原料提取辣椒精的原理、工艺流程、产品质量,使用意见及经济效益分析。
关键词
辣椒
辣椒精
提取
调味品
分类号
TS264.29
[轻工技术与工程—发酵工程]
题名 HPLC法测定辣椒精中辣椒碱和二氢辣椒碱的含量
被引量:2
14
作者
师伯省
祖丽红
机构
郑州市中医院
出处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4期47-48,共2页
文摘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辣椒精中2个主要成分辣椒碱及二氢辣椒碱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方法 ,C18色谱柱(4.6mm×250mm,5μm),甲醇-水(70:30)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280nm。结果辣椒碱及二氢辣椒碱分别在1.955~7.820μg(r=0.9999)、2.709~7.224μg(r=0.9955)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1.57%、108.87%。结论该法简便,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测定辣椒精中辣椒碱和二氢辣椒碱的含量。
关键词
辣椒精
辣椒 碱
二氢辣椒 碱
高效液相色谱法
含量测定
Keywords
general alkaloids of Capsaicin. capsaicin
dihydrocapsaicin
HPLC
content determination
分类号
R284.1
[医药卫生—中药学]
题名 高含量水溶辣椒精的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志忠
王文星
苏雨
张建光
机构
邯郸市中进天然色素有限公司
出处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09-113,共5页
文摘
试验采用了不同试剂乳化配比的方法,研究了高含量水溶性辣椒精的工艺条件。以100g/kg纯度的辣椒精为原料,研究乳化剂吐温-80加量、丙二醇加量、软化水加量、加热温度等单因素对其水溶性、辣度和流动性的影响,经正交试验法确定其最佳乳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添加0.3g/g的吐温,0.3g/g的丙二醇,2g/g的软化水,在75℃条件下,边加热边搅拌30min,静置,即可制得水溶性较好的辣椒精。同时,选用该乳化工艺,具有生产成本较低、无污染、易于操作、生产安全性高等优点。该工艺用于工业生产中制备高含量水溶性辣椒精是可行的。
关键词
辣椒精
水溶性
吐温
流动性
Keywords
capsicum
water - soluble
tween
mobility
分类号
TS202.3
[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
题名 辣椒碱类化合物及脱色辣椒精生产技术研究
被引量:25
16
作者
张彦雄
邱建生
机构
贵州省林科院
出处
《贵州林业科技》
2001年第4期1-8,18,共9页
文摘
本文简述了辣椒碱类化合物 (又称辣素晶体 )及脱色辣椒精等辣椒深加工产品生产工艺 ,辣椒碱类化合物产品质量已经超过美国药典 2 4版 (U SP2 4 )之规定 ,经送美国 KAL SEC公司检测 ,总碱含量达 96 % (USP2 4规定≥ 90 % ) ;主成分辣椒碱含量达 6 7% (USP2 4规定≥ 5 5 % )
关键词
辣椒
碱类化合物
辣椒 碱
辣素晶体
脱色
辣椒精
生产技术
分类号
TS264.9
[轻工技术与工程—发酵工程]
S641.309.2
[农业科学—蔬菜学]
题名 大孔分子吸附树脂制备脱色辣椒精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杨红梅
陈同欢
机构
广西南宁恒得润食品添加剂有限公司
广西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
出处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0年第17期15-16,共2页
文摘
文章以溶剂法生产的辣椒精为纯正对象,采用大孔吸附树脂为脱色剂,制备脱色辣椒精。考察HPD-100A,HPD-100,HPD-300,S-8,D009等型号大孔分子树脂对辣椒色素及其杂质的吸附性能,确定以HPD-100A为脱色剂,得到制备脱色辣椒精的最佳工艺参数。
关键词
脱色辣椒精
大孔分子吸附树脂
吸附剂
分类号
TQ914.1
[化学工程]
题名 辣椒碱和辣椒精的发展前景
被引量:1
18
作者
海娜
出处
《中小企业科技》
2004年第5期9-9,共1页
文摘
辣椒碱类化合物在美国已有成型的产品,主要用于4个方面:生化农药将其喷洒在植物的叶、茎、果实和花上,可有效驱逐蚜虫、蜘蛛、食叶虫和跳蚤等。典型产品:HPW(Hot pepper wax)是辣椒碱浓缩液与水的混合物,其中有效成分(辣椒碱类化合物)占3%,该产品可用于各种水果、蔬菜、谷物。
关键词
辣椒 碱
辣椒精
功能涂料
市场前景
食用价值
分类号
TQ283
[化学工程—有机化工]
题名 辣椒精的加工技术
19
作者
王能友
机构
湖北省通山县科委
出处
《农产品加工》
2003年第8期25-25,共1页
关键词
辣椒精
加工技术
提取原理
工艺流程
产品质量
分类号
TS264
[轻工技术与工程—发酵工程]
题名 辣椒精的特性以及在食品行业的广泛应用
20
出处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9-49,共1页
文摘
我国是辣椒生产和消费大国,辣椒在我国的食用历史悠久。我国辣椒品种近百,除外形有异.最主要的差异是辣椒中的红色素和辣椒素的含量不同以及由其决定的颜色和辣度不同。
关键词
辣椒精
食品行业
应用
特性
辣椒 生产
食用历史
辣椒 品种
辣椒 素
分类号
TS264
[轻工技术与工程—发酵工程]
S436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