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辣椒菌核病菌毒素的产生及其生物活性测定 被引量:2
1
作者 于舒怡 刘志恒 +1 位作者 邵丹 刘长远 《湖北农业科学》 2018年第14期53-55,63,共4页
采用马铃薯葡萄糖培养液培养和室内接种试验,开展辣椒菌核病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毒素的时间序列分析及其生物活性测定。结果表明,辣椒菌核病菌分泌的毒素产物为草酸,随着菌丝的不断生长,病菌分泌的草酸浓度逐渐上升,当病菌生... 采用马铃薯葡萄糖培养液培养和室内接种试验,开展辣椒菌核病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毒素的时间序列分析及其生物活性测定。结果表明,辣椒菌核病菌分泌的毒素产物为草酸,随着菌丝的不断生长,病菌分泌的草酸浓度逐渐上升,当病菌生长速度最快时,草酸含量也达到最大值,p H则相应降低到最小值。草酸毒素可以调节培养基质的p H。草酸毒素和菌丝的共同作用才能有效侵染寄主组织,且草酸毒素对辣椒种子的萌发活力、幼苗的生长和植株的发育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菌核病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 草酸毒素 生物活性
下载PDF
不同杀菌剂对油菜菌核病菌的防治效果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徐雪亮 刘子荣 +5 位作者 黄衍章 刘小娟 陈庆隆 熊焕华 姚英娟 王奋山 《湖北农业科学》 2019年第18期62-64,69,共4页
为了筛选适合江西省油菜菌核病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防治的杀菌剂,采用菌落直径法和大田常规喷雾法,分别研究了8种化学杀菌剂对油菜菌核病菌的室内毒力及田间防治效果。结果表明,菌核病菌对戊唑醇、咪鲜胺、氟啶胺、多菌灵、啶... 为了筛选适合江西省油菜菌核病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防治的杀菌剂,采用菌落直径法和大田常规喷雾法,分别研究了8种化学杀菌剂对油菜菌核病菌的室内毒力及田间防治效果。结果表明,菌核病菌对戊唑醇、咪鲜胺、氟啶胺、多菌灵、啶酰菌胺、腐霉利和吡唑醚菌酯均表现出高度敏感,EC50在0.005~0.174μg/mL,对代森锰锌不敏感。田间防治效果表明,腐霉利、多菌灵、戊唑醇和吡唑醚菌酯的效果较好,防治效果分别为86.44%、82.48%、81.35%和77.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菌核病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 化学杀菌剂 毒力 防治效果
下载PDF
不同药剂及其混配剂对油菜菌核病菌的毒力 被引量:2
3
作者 孙正祥 邓乐 +1 位作者 张长青 周燚 《湖北农业科学》 2015年第7期1606-1608,共3页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8种药剂及其混配剂对油菜菌核病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的室内毒力,旨在筛选有效防治核盘菌的药剂及其混配剂,为油菜菌核病的防治提供重要参考。结果表明,咪鲜胺锰盐对核盘菌的毒力最高,其EC50值为0.06...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8种药剂及其混配剂对油菜菌核病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的室内毒力,旨在筛选有效防治核盘菌的药剂及其混配剂,为油菜菌核病的防治提供重要参考。结果表明,咪鲜胺锰盐对核盘菌的毒力最高,其EC50值为0.067 6μg/m L;丙环唑次之,EC50值为0.098 9μg/m L;菌核净、腐霉利、甲基硫菌灵、多菌灵、异菌脲EC50值在0.1-0.5μg/m L之间;百菌清的EC50值为0.706 1μg/m L。咪鲜胺锰盐和百菌清以配比2∶1时增效系数为2.179 5,咪鲜胺锰盐与甲基硫菌灵以配比1∶3时增效系数为2.952 7,咪鲜胺锰盐与菌核净以配比1∶1时增效系数为1.537 2。在防治油菜菌核病时,建议轮换使用咪鲜胺锰盐、丙环唑单剂及上述筛选出的混配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菌核病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 杀菌剂 毒力 混配剂
下载PDF
九种除草剂对蔬菜菌核病菌的毒力 被引量:1
4
作者 徐建强 侯颖 +4 位作者 刘改 陈蕊 张凯 鞠丰泽 王振隆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823-1825,共3页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9种除草剂对蔬菜菌核病菌[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Lib.)de Bary]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9种除草剂对菌核病菌菌丝生长均有抑制作用,随浓度增加抑制作用加大,但对菌核病菌的毒力不同。丁草胺对菌核...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9种除草剂对蔬菜菌核病菌[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Lib.)de Bary]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9种除草剂对菌核病菌菌丝生长均有抑制作用,随浓度增加抑制作用加大,但对菌核病菌的毒力不同。丁草胺对菌核病菌的毒力最强,EC50为12.69μg/mL,氨磺乐灵毒力最差,EC50为184.98μg/mL。毒力从大到小依次为丁草胺、异丙甲草胺、氟乐灵、精恶唑禾草灵、乙草胺、地乐胺、精喹禾灵、氰氟草酯、氨磺乐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蔬菜菌核病菌[核盘菌 sclerotinia sclerotiorum(Lib )de Bary] 除草剂 非靶标效应 毒力测定
下载PDF
辣椒白绢病菌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 被引量:11
5
作者 燕嗣皇 陆德清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1990年第1期62-69,共8页
在PDA上和上壤中的研究结果表明:辣椒白绢病菌Sclerotium rolfsii的分离物 Scr_4的最适菌核萌发和菌丝生长的温度范围为25~35℃和30~35℃,生长的上下限温度为10℃和42℃,在45℃下处理24小时后转到30℃下,菌核萌发率仍为100%,菌丝能... 在PDA上和上壤中的研究结果表明:辣椒白绢病菌Sclerotium rolfsii的分离物 Scr_4的最适菌核萌发和菌丝生长的温度范围为25~35℃和30~35℃,生长的上下限温度为10℃和42℃,在45℃下处理24小时后转到30℃下,菌核萌发率仍为100%,菌丝能恢复生长。在30℃下2天,菌核在pH为4.0~7.2时萌发最多,萌发率为99.33~10O%,以pH4.0~6.4萌发最快,24小时萌发率为91.34~1O0%;pH4.8~7.2时菌落直径最大,为61.67~65.67mm。在酸性(pH5.46)和碱性(pH8.46)的土壤中菌核萌发率较高,分别为30.67%和30.00%。菌核萌发和菌丝生长最适的土壤含水量分别为20~40%和50~60%,土壤含水量为35%死苗率最高。菌核萌发率和病害发生程度因土质而异,在C/N较高的粘壤土中,菌核萌发率和死苗率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绢病菌 菌核萌发 辣椒 菌丝生长
下载PDF
油菜菌核病菌对杀菌剂啶酰菌胺的抗性风险研究
6
作者 郝芳敏 周锋 朱福兴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555-2557,共3页
为了解油菜菌核病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对杀菌剂啶酰菌胺的抗性风险,在室内采用菌株Hnm1和A53-3对含不同浓度多菌灵和啶酰菌胺的PDA培养基进行连续30代的抗性筛选。结果表明,啶酰菌胺在相同浓度下,对菌株Hnm1的抑制率由初始的35... 为了解油菜菌核病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对杀菌剂啶酰菌胺的抗性风险,在室内采用菌株Hnm1和A53-3对含不同浓度多菌灵和啶酰菌胺的PDA培养基进行连续30代的抗性筛选。结果表明,啶酰菌胺在相同浓度下,对菌株Hnm1的抑制率由初始的35.83%下降至30.48%,对菌株A53-3的抑制率由初始的61.07%下降至54.40%。通过抑制率的下降可推断油菜菌核病菌对啶酰菌胺的抗性风险与对多菌灵的抗性风险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菌核病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 啶酰菌胺 抗性风险
下载PDF
2株塔里木盆地土壤放线菌发酵产物抑菌作用初探 被引量:6
7
作者 李永强 杨建飞 +2 位作者 张平 冯俊涛 张兴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3-87,共5页
通过离体和活体法测定了土壤放线菌Y3和Y5菌株对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和室内药效.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结果表明菌株Y3发酵液对20种病原真菌中的13种有一定抑制作用,其中对油菜菌核病菌菌丝生长抑制效果最佳,抑制率为95.6%;组织法测定结果... 通过离体和活体法测定了土壤放线菌Y3和Y5菌株对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和室内药效.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结果表明菌株Y3发酵液对20种病原真菌中的13种有一定抑制作用,其中对油菜菌核病菌菌丝生长抑制效果最佳,抑制率为95.6%;组织法测定结果表明发酵液对油菜菌核相对防效为93.4%.菌株Y5发酵液对20种病原真菌中的19种菌丝生长有抑制作用,其中对10种菌丝生长抑制率均大于60%,对辣椒疫霉病菌抑制效果最佳,菌丝生长抑制率和孢子萌发抑制率分别为98.7%和90.3%.对这株菌的盆栽法测定表明发酵液对辣椒疫病具有一定的保护和治疗效果,相对防效分别为57.4%和50.3%.说明菌株Y3和Y5有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开发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放线菌 油菜菌核病菌 辣椒疫霉病菌 抑菌作用
下载PDF
噻霉酮和苯醚甲环唑混配对4种不同病原菌的增效作用 被引量:11
8
作者 宋根苗 蒋家珍 邱立红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71-174,共4页
采用室内生长速率法,以黄瓜菌核病菌、棉花立枯病菌、番茄早疫病菌和辣椒炭疽病菌为作用目标,研究了噻霉酮和苯醚甲环唑混配对病菌的增效作用。苯醚甲环唑对4种病菌的EC50为0.650 9~1.211 2mg/L,噻霉酮对4种病菌的EC50为20.887 0~43.5... 采用室内生长速率法,以黄瓜菌核病菌、棉花立枯病菌、番茄早疫病菌和辣椒炭疽病菌为作用目标,研究了噻霉酮和苯醚甲环唑混配对病菌的增效作用。苯醚甲环唑对4种病菌的EC50为0.650 9~1.211 2mg/L,噻霉酮对4种病菌的EC50为20.887 0~43.514 6mg/L。当苯醚甲环唑和噻霉酮的混配比例为1∶10时,对黄瓜菌核病菌的共毒系数为519.11;混配比例为1∶2时,对辣椒炭疽病菌的共毒系数为230.66;混配比例为1∶5时,对棉花立枯病菌和番茄早疫病菌的共毒系数分别为219.42和190.71。噻霉酮和苯醚甲环唑按适当比例混配对4种不同病原菌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噻霉酮 苯醚甲环唑 黄瓜菌核病菌 棉花立枯病菌 番茄早疫病菌 辣椒炭疽病菌 增效作用
下载PDF
戊唑醇对不同病原菌的抑菌效果 被引量:2
9
作者 杨士杰 占军平 《河北农业科学》 2018年第4期36-39,共4页
为了给生产上合理使用戊唑醇防治病害提供参考,以苹果青霉菌、番茄绵腐病菌和辣椒菌核病菌为试验对象,戊唑醇使用浓度设0 (空白对照)、0.01、0.1、1、5、10和100μg/mL计7个处理,研究了不同浓度戊唑醇对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效果。结果表... 为了给生产上合理使用戊唑醇防治病害提供参考,以苹果青霉菌、番茄绵腐病菌和辣椒菌核病菌为试验对象,戊唑醇使用浓度设0 (空白对照)、0.01、0.1、1、5、10和100μg/mL计7个处理,研究了不同浓度戊唑醇对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药剂浓度对抑菌率有极显著影响,抑菌率基本随药剂使用浓度的提高而逐渐提高,其中,戊唑醇10与100μg/mL浓度处理的抑菌率差异不显著,但二者指标值均显著>其他浓度处理;戊唑醇对番茄绵腐病菌、苹果青霉菌和辣椒菌核病菌的有效抑制中浓度(EC_(50))均<敏感菌株的EC_(50)(0.455μg/mL),指标值顺序为苹果青霉菌(0.030 0μg/mL)<番茄绵腐病菌(0.229 5μg/mL)<辣椒菌核病菌(0.230 0μg/mL)。番茄绵腐病菌、苹果青霉菌和辣椒菌核病菌均对戊唑醇敏感,其中,苹果青霉病菌对戊唑醇更加敏感,番茄绵腐病菌和辣椒菌核病菌对戊唑醇的敏感性相对较弱且差异不显著。生产中建议选用戊唑醇进行苹果青霉菌的防治,使用浓度10μg/mL即可产生明显的防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戊唑醇 抑菌作用 苹果青霉菌 番茄绵腐病菌 辣椒菌核病菌
下载PDF
草酸青霉DFH对菌核病菌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周仕达 徐华军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学报》 2010年第1期9-11,33,共4页
菌核病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所分泌的草酸是油菜菌核病菌重要的生化致病因子。通过在培养基中添加高浓度草酸,从土壤中分离出一株在预培养1 d的菌核病菌平皿中形成2.1 cm(菌块直径1 cm)抑菌圈的菌株,编号为DFH,经形态学与分子... 菌核病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所分泌的草酸是油菜菌核病菌重要的生化致病因子。通过在培养基中添加高浓度草酸,从土壤中分离出一株在预培养1 d的菌核病菌平皿中形成2.1 cm(菌块直径1 cm)抑菌圈的菌株,编号为DFH,经形态学与分子生物学鉴定为草酸青霉(Penicillium oxalicum),在油菜离体叶片试验中,DFH与对照组抗菌核病菌的效果差异不明显。初步证明DFH对菌核病菌有抑制作用,抗菌活性有待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菌核病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 草酸青霉(Penicillium OX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