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近十年中国文献辨伪学研究述评 被引量:3
1
作者 王国强 刘云飞 《图书馆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03-109,共7页
近十年(2004-2014)中国文献辨伪学研究文献数量大增,在学科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上都有一定突破。文章从文献辨伪学的整体反思、文献辨伪方法研究、文献辨伪学家的思想和方法研究、文献辨伪成果及西方文献辨伪学译介等入手,讨论近十年中国... 近十年(2004-2014)中国文献辨伪学研究文献数量大增,在学科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上都有一定突破。文章从文献辨伪学的整体反思、文献辨伪方法研究、文献辨伪学家的思想和方法研究、文献辨伪成果及西方文献辨伪学译介等入手,讨论近十年中国文献辨伪学研究的成就、特点和局限,并对未来文献辨伪学研究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献辨伪学 文献辨伪方法 文献辨伪 文献
下载PDF
辨伪与造伪并存——《四部正讹》成书前的明代辨伪学 被引量:3
2
作者 朱仙林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4期220-225,共6页
《四部正讹》是明代辨伪学最闪耀的成果,但在其成书前,明代辨伪学却面临着许多困境,如丰坊的以伪证伪,杨慎、王世贞等辨伪的同时又造伪。之所以会出现如此复杂的局面,有学者的好奇炫博,有商家的牟利,特别是面对经学复兴、文学复古等运动... 《四部正讹》是明代辨伪学最闪耀的成果,但在其成书前,明代辨伪学却面临着许多困境,如丰坊的以伪证伪,杨慎、王世贞等辨伪的同时又造伪。之所以会出现如此复杂的局面,有学者的好奇炫博,有商家的牟利,特别是面对经学复兴、文学复古等运动时,辨伪者为了实现特定的目标,而忽视辨伪或者有意造伪。而《四部正讹》的成书,不仅是胡应麟个人文献辨伪经验的总结,还在于能合理地吸收此前学者们的辨伪经验与教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辨伪 造伪 《四部正讹》 辨伪学 胡应麟 杨慎
下载PDF
二十世纪古籍辨伪学之检讨 被引量:4
3
作者 陈力 《文献》 CSSCI 2004年第3期33-51,共19页
  二十世纪是中国历史上学术最为活跃的时期之一,其中古籍辨伪学尤为突出,争议最多,格局变化最巨.审视整个二十世纪的古籍辨伪学,大致可以分为两个时期:二十世纪前半叶,特别是二三十年代,古籍辨伪之风最盛,古籍也越辨越伪;二十世纪后...   二十世纪是中国历史上学术最为活跃的时期之一,其中古籍辨伪学尤为突出,争议最多,格局变化最巨.审视整个二十世纪的古籍辨伪学,大致可以分为两个时期:二十世纪前半叶,特别是二三十年代,古籍辨伪之风最盛,古籍也越辨越伪;二十世纪后半叶,特别是七十年代以后,古籍考辨之学复炽,然古籍越辨越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辨伪学 辨伪方法 二十世纪
下载PDF
辨伪学家胡应麟 被引量:3
4
作者 仓修良 《浙江学刊》 CSSCI 1998年第5期103-108,114,共7页
本文对明代学问家胡应麟的治学精神、辨伪学理论,及其建立辨伪学的因素等问题。
关键词 胡应麟 辨伪学 王世贞 藏书家 伪书 《经籍会通》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杨慎 《七略》 《少室山房笔丛》
下载PDF
论《四库全书总目》的辨伪学成就 被引量:2
5
作者 史丽君 《图书馆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5-99,共5页
《四库全书总目》是传统目录学的巅峰之作,蕴含了丰富的辨伪成果和思想:它在"凡例"中提出"一一详核""不使滥登"的著录原则,充分体现了其辨伪的理论高度;通过追查文献真实作者、考证传授统绪等多种方法揭... 《四库全书总目》是传统目录学的巅峰之作,蕴含了丰富的辨伪成果和思想:它在"凡例"中提出"一一详核""不使滥登"的著录原则,充分体现了其辨伪的理论高度;通过追查文献真实作者、考证传授统绪等多种方法揭示了许多伪书的本来面目;结合伪书出现的时代背景对伪书成因进行深入分析,总结出大量通例性质的致伪原因,如当时印刷术不发达、战乱及学派之争等。《四库全书总目》的辨伪学成就为后人的辨伪实践和学术史研究提供了宝贵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库全书总目》 史部提要 辨伪学
下载PDF
清初古籍辨伪学偏差辨析 被引量:1
6
作者 李少波 《青海社会科学》 CSSCI 2015年第1期158-162,167,共6页
清初之辨伪学气魄大、口气大、胆子大、论断绝对化是这一时期的特征。这一时期有的学者进行综合考辩,考辩对象涉及四部群书,大多数学者是在读书中提出疑问,在不同意见的争论中,促进了辨伪的不断深化。但是,清初辨伪学中存在着以虚律实,... 清初之辨伪学气魄大、口气大、胆子大、论断绝对化是这一时期的特征。这一时期有的学者进行综合考辩,考辩对象涉及四部群书,大多数学者是在读书中提出疑问,在不同意见的争论中,促进了辨伪的不断深化。但是,清初辨伪学中存在着以虚律实,以应然否认实然;先入为主,无视不利证据;前提主观,论证不严密;证据不足,结论武断等方面的缺陷也是极为明显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初 辨伪学 阎若璩 姚际恒
下载PDF
辨伪学论纲 被引量:1
7
作者 张谦元 《甘肃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5-16,共2页
本文提出创立辨伪学的理念 ,并对辨伪学的概念、内容。
关键词 辨伪学 内容 特征 发展前景
下载PDF
辨伪学与辨伪史的再评价——顾颉刚《中国辨伪史略》读后 被引量:2
8
作者 张京华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7年第1期25-29,共5页
顾颉刚先生在其为《崔东壁遗书》所作的长篇序言中,对中国学术传统中世官世畴的王官之学、“良史”和“实录”史学典范、《春秋》义例等编纂体例、“微言大义”与“实事求是”的今古文经学传统等内容均视而不见,认为中国自先秦两汉以来... 顾颉刚先生在其为《崔东壁遗书》所作的长篇序言中,对中国学术传统中世官世畴的王官之学、“良史”和“实录”史学典范、《春秋》义例等编纂体例、“微言大义”与“实事求是”的今古文经学传统等内容均视而不见,认为中国自先秦两汉以来都“缺乏历史观念”,完全以“造伪”与“辨伪”一组概念解释中国学术传统,其厚诬古人的不宽容态度以及缺乏理性的治学态度都是不应该出现的。由此而演生的“造伪史”与“辨伪史”的中国学术史的诠释体系也是不能成立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献 辨伪学 顾颉刚 古史辨派 《中国辨伪史略》
下载PDF
明清辨伪学的发展 被引量:3
9
作者 牟玉亭 《文史杂志》 1999年第5期44-46,共3页
关键词 辨伪学 《考信录》 《左传》 胡应麟 古文尚书 《古今伪书考》 考辨 《周礼》 明清 《史记》
下载PDF
文献辨伪学核心概念辨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孟祥凤 《图书馆界》 2018年第5期6-10,共5页
文献辨伪学概念的研究是文献辨伪学学科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文献辨伪学理论建设的基石。文章辨析了伪文献、文献辨伪、文献辨伪方法、文献作伪和文献辨伪学等文献辨伪学核心概念的定义、内涵和基本内容。
关键词 伪文献 文献辨伪 文献辨伪方法 文献作伪 文献辨伪学
下载PDF
从《伪书通考》中考寻张心澂的辨伪学思想及贡献 被引量:1
11
作者 林艳红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年第3期55-58,共4页
张心澂以科学的严谨态度编著了我国辨伪学史上一部集大成之著作《伪书通考》,为后来的辨伪学研究带来了极深刻的影响。我们可从《伪书通考》中探寻到张心澂先生的辨伪学思想以及他对辨伪学作出的贡献。
关键词 张心澂 《伪书通考》 辨伪学思想
下载PDF
古典目录学与辨伪学的产生
12
作者 牟玉亭 张治江 《图书馆学研究》 CSSCI 1994年第3期86-88,90,共4页
关键词 古典目录 目录 辨伪学 古籍整理
下载PDF
汉代兴起的辨伪学 被引量:1
13
作者 徐健 《津图学刊》 2002年第3期53-55,共3页
辨别书籍的真伪是利用它们的前提 ,这个工作始于汉代。刘向、刘歆、马融、王充等人对当时书籍的内容、撰人和成书年代的考辨 ,倡导了疑辨之风 ,展示了辨伪的基本方法 ,为后世辨伪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伪书 辨伪学 汉代 书籍 真伪辨别 辨伪方法
下载PDF
梁启超:现代辨伪学研究第一人
14
作者 彭树欣 《兰台世界(上旬)》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5-16,共2页
20世纪,受西方学术的影响,辨伪学研究开始发生学术转型,由重辨伪实践转向重辨伪学理论,现代辨伪学因此诞生。在这一过程中,梁启超是其中的杰出代表,可谓是现代辨伪学研究的第一人。
关键词 辨伪学理论 第一人 梁启超 现代 20世纪 西方 术转型 实践转向
下载PDF
梁启超在辨伪学上的成就与影响
15
作者 徐海蓉 那春光 《云南图书馆》 1999年第2期61-63,共3页
文章论述了梁启超在辨伪学上的主要成就与影响,指出了梁启超在辨伪方面的不足之处,提出了辨伪工作者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 梁启超 辨伪学 古籍鉴定 态度
下载PDF
文献工作者必读之书——读杨绪敏先生《中国辨伪学史》
16
作者 仓修良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1期155-157,共3页
中图分类号]G236;G256[文献标识码]E[文章编号]1007-6425(1999)01-0155-03当今世界假冒伪劣泛滥成灾,这不仅是商品市场的普遍现象,而且也是文化市场的普遍现象。有感于此,不久前去台湾参加... 中图分类号]G236;G256[文献标识码]E[文章编号]1007-6425(1999)01-0155-03当今世界假冒伪劣泛滥成灾,这不仅是商品市场的普遍现象,而且也是文化市场的普遍现象。有感于此,不久前去台湾参加史学史研讨会,我所提供的论文便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献工作者 中国辨伪学 杨绪敏 书评
下载PDF
论梁启超的辨伪学成就
17
作者 江涛 《黑龙江史志》 2011年第17期36-38,共3页
梁启超作为中国近代历史上的显著人物,前人已有诸多研究。本文从辨伪学这一领域切入,主要阐述了他在辨伪的必要性、辨伪的种类和辨伪方法等几个方面的贡献,并将其理论进行了梳理,归结出他的辨伪学思想特点。
关键词 梁启超 辨伪学 成就
下载PDF
由《古书真伪及其年代》看梁启超的辨伪学思想
18
作者 李正辉 《兰台世界(上旬)》 2015年第4期62-63,共2页
梁启超是现代辨伪学的奠基者,他在辨伪方面的成就在中国辨伪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在继承前人辨伪理论的基础上,又有创造性发展,主要体现在剖析伪书的危害、设置科学的伪书分类、提出系统的辨伪方法等几个方面。
关键词 《古书真伪及其年代》 梁启超 辨伪学
下载PDF
明代辨伪学的理论创立与实践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克霞 赵良宇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22-125,共4页
在古代文献学史中,明代学者受宋元以来的疑古辨伪之风的影响,肆力古学,在辨伪学方面取得了较大发展和重要成就。明人辨伪有理论的重大发展,其成就突出地表现在:系统总结辨伪学理论与方法,揭示了辨伪学的规律,使辨伪学走向成熟。明代学... 在古代文献学史中,明代学者受宋元以来的疑古辨伪之风的影响,肆力古学,在辨伪学方面取得了较大发展和重要成就。明人辨伪有理论的重大发展,其成就突出地表现在:系统总结辨伪学理论与方法,揭示了辨伪学的规律,使辨伪学走向成熟。明代学者在伪书考辨的实践上也有诸多成果,所考之书涉及经史子集四部。明人既有通考群书真伪,综合性地辨识古籍的著作,如宋濂的《诸子辨》和胡应麟的《四部正讹》;又有专著一书辨一部伪书的著作,如梅鷟和他的《尚书考异》。明代学者的成就对后世古代文献学的研究与发展起着导夫先路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辨伪学 理论 实践
下载PDF
梁启超辨伪学思想和方法来源初探 被引量:2
20
作者 肖庆峰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4期51-52,共2页
梁启超的辨伪学研究在中国辨伪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本文拟就梁启超辨伪学思想和方法的来源进行初步探讨,从古代辨伪学尤其是清代辨伪学思想和方法、西方近代科学思想和方法、以康有为为代表的近代今文经学等三个方面展开论述,以期深入... 梁启超的辨伪学研究在中国辨伪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本文拟就梁启超辨伪学思想和方法的来源进行初步探讨,从古代辨伪学尤其是清代辨伪学思想和方法、西方近代科学思想和方法、以康有为为代表的近代今文经学等三个方面展开论述,以期深入理解梁启超的辨伪学研究取得较大成绩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启超 辨伪学 思想 方法 来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