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辨证施灸方案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9
1
作者 闫二萍 邱模炎 +11 位作者 任建伟 康志敏 曹钋 刘世英 孔令新 尉万春 刘鹏 浮金晨 王绍华 栾洁 段瑶 籍嫱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6年第12期1063-1067,共5页
目的:观察"辨证施灸方案"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选取5家医院共计92例营养不良的血液透析患者,采用中央随机系统分为观察组、对照组,两组均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方法... 目的:观察"辨证施灸方案"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选取5家医院共计92例营养不良的血液透析患者,采用中央随机系统分为观察组、对照组,两组均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辨证施灸方案",4周为一疗程,观察3个疗程,共计12周。观察记录两组患者人体测量指标(体重指数、肱三头肌皮褶厚度、上臂围、上臂肌围、体脂百分比含量)、改良定量综合营养评估量表(MQSGA)、生化指标(白蛋白、前白蛋白、血红蛋白、转铁蛋白)、临床症状的改善等,分析评价"辨证施灸方案"的临床疗效。结果:在人体测量学中,观察组患者体重指数(BMI)、体脂百分比含量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QSGA评分组间比较及组内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MQSGA差值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依据MQSGA总积分判定,两组营养状态分布、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医症状积分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结束虚证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实证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辨证施灸方案"可以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体重指数、体脂百分比含量,改善患者MQSGA评分及营养不良程度,从而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辨证施灸方案"可以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医症状评分,改善虚证证候。"辨证施灸方案"为尿毒症血透患者营养状况的改善提供简便、有效的中医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辨证施灸 血液透析 营养不良
下载PDF
董氏奇穴联合辨证施灸促进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2
作者 钟敏莹 吴思平 +2 位作者 许一吟 陈杏丽 魏丽君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035-2038,共4页
目的:观察董氏奇穴联合辨证施灸促进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腰椎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董氏奇穴联合辨证施灸治疗;对照组采用静脉补充液体,维持水电解质的平衡,补充维生素等... 目的:观察董氏奇穴联合辨证施灸促进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腰椎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董氏奇穴联合辨证施灸治疗;对照组采用静脉补充液体,维持水电解质的平衡,补充维生素等常规对症处理。观察两组术后患者首次正常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排便时间以及腹胀的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术后的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排便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腹胀发生率为10%,对照组为30%,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董氏奇穴联合辨证施灸能有效缩短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肛门排气排便时间,促进胃肠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董氏奇穴 辨证施灸 腰椎间盘突出症 胃肠功能
下载PDF
辨证施灸方案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肌肉运动康复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闫二萍 邱模炎 +4 位作者 任建伟 康志敏 曹钋 刘士英 孔令新 《康复学报》 2016年第4期6-10,16,共6页
目的:观察辨证施灸方案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肌肉运动康复的影响。方法:92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采用中央随机系统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6例。2组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辨证施灸方案,观察周期为12周。治疗前后记录... 目的:观察辨证施灸方案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肌肉运动康复的影响。方法:92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采用中央随机系统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6例。2组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辨证施灸方案,观察周期为12周。治疗前后记录2组患者心肺耐力(6 min步行距离、心率血压乘积)、肌肉耐力(握力、握力耐力),采用生存质量评定(肾脏病生存质量专用量表KDQOL-SFTM1.3)评价辨证施灸方案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肌肉运动康复的临床疗效。结果:(1)治疗后治疗组6 min步行距离长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6 min步行距离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肾病生存质量评价中,治疗组治疗后睡眠状况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体健康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辨证施灸方案可延长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6 min步行距离,改善患者睡眠及总体健康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辨证施灸 肌肉运动康复 尿毒症
下载PDF
辨证施灸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任宇丁 张欣 +6 位作者 夏敏 彭伟 米勇 李永凯 郝伟 刘玉萍 韦玲 《新疆中医药》 2003年第4期25-27,共3页
目的 :应用中医辨证施灸治疗肝肾阴虚及痰湿瘀阻两型高血压病 ,对其降压疗效进行评价 ,并对其降压机理作初步探讨。方法 :将患者根据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证候部分》(国家技术监督局 1997- 10 - 0 1实施 )分为肝肾阴虚型 (灸关元... 目的 :应用中医辨证施灸治疗肝肾阴虚及痰湿瘀阻两型高血压病 ,对其降压疗效进行评价 ,并对其降压机理作初步探讨。方法 :将患者根据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证候部分》(国家技术监督局 1997- 10 - 0 1实施 )分为肝肾阴虚型 (灸关元、涌泉、足三里 )、痰湿瘀阻型 (灸百会、神阙、足三里 ) ,经过 10天治疗后 ,测量血压 ,并测定血浆中内皮素 (ET)、一氧化氮 (NO)、血管紧张素Ⅱ (AngⅡ )的含量及肾素活性 (PRA)。结果 :肝肾阴虚型、痰湿瘀阻型其总体收缩压、舒张压在治疗前后有差异 (P <0 0 5 ) ,但肝肾阴虚型与痰湿瘀阻型之间比较收缩压与舒张压无差异 (P >0 0 5 ) ,各检测指标内皮素 (ET)、一氧化氮 (NO)、血管紧张素Ⅱ (AngⅡ )的含量及肾素活性 (PRA)。除肝肾阴虚型的肾素含量在治疗前后有差别外 ,其余检测指标在治疗前后均无差异 (P >0 .0 5 )。结论 :辨证施灸治疗高血压病有良好的降压作用 ,但内皮素 (ET) ,一氧化氮 (NO) ,血管紧张素Ⅱ (AngⅡ )的含量及肾素活性 (PRA)在治疗前后无差异 (P >0 .0 5 )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辨证施灸 治疗 高血压 临床研究 肝肾阴虚 痰湿瘀阻
下载PDF
急性腹泻患者辨证施灸的护理 被引量:1
5
作者 陈欣 《河南中医》 2013年第9期1588-1589,共2页
目的:观察急性腹泻患者辨证施灸的护理效果。方法:根据急性腹泻不同的分型,运用艾灸疗法施予患者的神阙、中脘等穴位,辅以辨证施护。结果:急性腹泻患者辨证施灸后效果较佳。结论:艾灸法能够解除或缓解急性腹泻患者的临床症状。
关键词 急性腹泻 辨证施灸 辨证施护
下载PDF
辨证施灸与按摩治疗护理老年糖尿病 被引量:1
6
作者 熊小友 《湖北中医杂志》 2011年第11期70-71,共2页
糖尿病属于中医“消渴”范畴,该病以高血糖为主症,其特点为病程较长,造成患者降糖药物用量加大,而血糖仍难以控制。为了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效控制血糖,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于2008年4月-2009年6月,对粮道街辖区130... 糖尿病属于中医“消渴”范畴,该病以高血糖为主症,其特点为病程较长,造成患者降糖药物用量加大,而血糖仍难以控制。为了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效控制血糖,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于2008年4月-2009年6月,对粮道街辖区130例老年II型糖尿病患者采取穴位施灸、按摩及有规律运动,经临床观察其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糖尿病 中西医结合疗法 辨证施灸与按摩 观察与护理
下载PDF
辨证施灸治疗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7
作者 燕群美 王豪 《中西医结合研究》 2017年第3期136-137,共2页
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是糖尿病植物神经病变所引起的膀胱平滑肌麻痹和排尿功能障碍的一种慢性并发症,其病变为副交感神经纤维损害,导致膀胱收缩力减弱,交感神经受损影响三角肌和内括约肌,以致尿潴留,其发生率占糖尿病患者的27%~85%[1]。
关键词 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 疗效观察 辨证施灸 糖尿病植物神经病变 副交感神经纤维 治疗 排尿功能障碍 交感神经受损
下载PDF
辨证施灸治疗高脂血症49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13
8
作者 陈仲杰 吴中朝 +6 位作者 王京京 韩彬 庞莉 王文艳 焦玥 胡静 周劲草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2期1935-1938,共4页
目的观察辨证施灸对高脂血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103例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艾灸组51例及西药组52例。艾灸组采用艾条温和灸的方法,在主穴神阙、足三里、三阴交的基础上,气虚痰阻型加丰隆,阴虚阳亢型加太溪,脾肾阳虚型加关元。每穴艾... 目的观察辨证施灸对高脂血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103例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艾灸组51例及西药组52例。艾灸组采用艾条温和灸的方法,在主穴神阙、足三里、三阴交的基础上,气虚痰阻型加丰隆,阴虚阳亢型加太溪,脾肾阳虚型加关元。每穴艾灸10 min,每周3次,共灸8周。西药组口服非诺贝特片,每日300 mg,分3次服,共8周。治疗前后比较两组患者血脂相关指标及临床疗效,并观察两组患者肝功能、肾功能、心电图、血常规、尿常规以评价治疗的安全性。结果艾灸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71.4%,西药组为66.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较治疗前有不同程度下降,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艾灸组治疗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显著下降,且显著低于西药组(P<0.05)。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碱性磷酸酶、尿素氮、肌酐治疗前后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心电图的正常例数均较本组治疗前有所增加,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辨证施灸治疗高脂血症与非诺贝特片疗效相当,且对患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亦有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脂血症 辨证施灸 脂质代谢
原文传递
辨证施灸治疗方舱医院36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腹泻疗效观察 被引量:19
9
作者 董善京 王茜娜 +1 位作者 高崚 高希言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690-692,共3页
目的:观察艾灸治疗方舱医院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患者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的试验方法,将36例确诊为新冠肺炎(轻型、普通型)的腹泻患者,按照中医证型分别予不同穴位的艾灸治疗。寒湿困脾型,... 目的:观察艾灸治疗方舱医院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患者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的试验方法,将36例确诊为新冠肺炎(轻型、普通型)的腹泻患者,按照中医证型分别予不同穴位的艾灸治疗。寒湿困脾型,灸足三里、丰隆;脾胃虚寒型,灸足三里、中脘;肾阳不足型,灸命门、关元;肝气郁结型,灸期门、太冲。每穴施艾灸补法20 min,每天2次,双侧穴位可隔日轮替,7 d为一疗程,共治疗1个疗程。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腹泻症状评分变化,评价患者的临床疗效,并计算患者新型冠状病毒核酸转阴率。结果:患者艾灸治疗后腹泻症状评分低于治疗前(P<0.05)。总有效率为97.2%(35/36),治愈率为69.4%(25/36)。患者新型冠状病毒核酸转阴率为86.1%(31/36)。结论:艾灸对方舱医院轻型和普通型新冠肺炎患者不同证型腹泻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轻型 普通型 腹泻 艾灸 辨证施灸
原文传递
灸法补泻刍议 被引量:10
10
作者 王海萍 白震宁 《山西中医》 2009年第4期33-35,共3页
针对灸法补泻问题,从灸法补泻效应的存在与否以及灸法作用机理及其影响因素三方面进行初步探讨。认为灸法既能补虚,又能泻实,临床运用灸法,应遵循辨证施灸的原则,灵活运用补与泻,充分发挥灸法的临床效果。
关键词 灸法 补泻效应 辨证施灸
下载PDF
何天有教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经验 被引量:10
11
作者 仇丽丽 《中医研究》 2013年第1期40-42,共3页
何氏药物铺灸疗法由何天有教授所独创,是将药物制成散剂,铺敷于施灸部位,并将姜、蒜、葱捣烂如泥,铺置于药末之上,再在其上铺设不同规格的艾炷进行施灸的一种方法,以药物铺灸为特点,故称药物铺灸疗法。强直性脊柱炎是以中轴关节慢性炎... 何氏药物铺灸疗法由何天有教授所独创,是将药物制成散剂,铺敷于施灸部位,并将姜、蒜、葱捣烂如泥,铺置于药末之上,再在其上铺设不同规格的艾炷进行施灸的一种方法,以药物铺灸为特点,故称药物铺灸疗法。强直性脊柱炎是以中轴关节慢性炎症为主,也可累及内脏和其他组织的慢性进展性风湿性疾病,病因未明,致残率高,现代医学多采用抗炎对症治疗,副作用大。本文采用铺灸疗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能明显改善病理状态,增强机体免疫力,促进疾病的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辨证施灸 何天有 名医经验
下载PDF
热敏灸配合针刺治疗下腰痛临床观察 被引量:7
12
作者 陈唯依 徐婷 +4 位作者 肖鑫冉 钟佳玲 邬凌俊 梁晶 余安胜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2期181-184,共4页
目的观察热敏灸配合针刺治疗下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腰痛患者随机分为热敏灸组和温和灸组各30例,两组均针刺大肠俞、肾俞、委中、阿是穴,并根据患者证型不同进行腧穴配伍。热敏灸组选取1~2个热敏点行热敏灸,温和灸组选取压痛点使... 目的观察热敏灸配合针刺治疗下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腰痛患者随机分为热敏灸组和温和灸组各30例,两组均针刺大肠俞、肾俞、委中、阿是穴,并根据患者证型不同进行腧穴配伍。热敏灸组选取1~2个热敏点行热敏灸,温和灸组选取压痛点使用艾灸盒进行温和灸。统计治疗前后患者视觉模拟评分(VAS)、改进汉化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汉译RMDQ量表和总体疗效,以及出现热敏灸感的次数和效应种类。结果治疗前两组VAS、ODI、RMDQ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热敏灸组治愈率高于温和灸组(P<0.05);治疗后两组VAS均降低(P<0.05),热敏灸组VAS低于温和灸组(P<0.05);治疗第2周、第4周后ODI、RMDQ量表评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热敏灸组ODI、RMDQ量表评分显著低于温和灸组(P<0.05)。6种热敏灸感中扩热最常见,且热敏灸感出现的次数随治疗而变化。结论热敏灸和温和灸结合针刺均能有效改善腰痛和腰部功能障碍,热敏灸结合针刺疗效更优。热敏灸感因人因时不同,临床中需辨证施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敏灸 腰痛 辨证施灸 临床观察
下载PDF
基于《内经》的灸法浅探 被引量:6
13
作者 景明夷 蔡定均 《亚太传统医药》 2017年第16期61-62,共2页
目的:通过对《内经》灸法的特殊作用和应用特色分析,以更好更全面地认识灸法,并试图对当今灸法的应用和发展提供思路和依据,以就教于方家。方法:查阅整理文献,归纳总结了《内经》灸法的作用和应用特色,分析了其现代发展,并思考了灸法的... 目的:通过对《内经》灸法的特殊作用和应用特色分析,以更好更全面地认识灸法,并试图对当今灸法的应用和发展提供思路和依据,以就教于方家。方法:查阅整理文献,归纳总结了《内经》灸法的作用和应用特色,分析了其现代发展,并思考了灸法的未来。结果:《内经》灸法的作用、应用特色贯穿于现代临床中,指导临床实践,疗效显著。结论:《内经》灸法对现代临床影响深远,现代医者当因人、因病制宜,选择适合的灸法,并应在灸法的机制、疗效、推广上取得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经》 灸法 辨证施灸 按则施灸
下载PDF
浅析欧阳群隔药盐灸神阙穴疗法的特点 被引量:2
14
作者 龚农花 张新斐 +2 位作者 李静敏 刘初容 欧阳群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7年第20期28-30,共3页
欧阳群教授从事中医临床、科研与教学50年,在中医针法、灸法领域硕果累累,继承传统并结合现代医学理论,重视科研与技术创新,在继承传统隔物灸法的基础上,融入中医学"整体观念,辨证论治"学术思想,提升灸法临床疗效,通过辨证调... 欧阳群教授从事中医临床、科研与教学50年,在中医针法、灸法领域硕果累累,继承传统并结合现代医学理论,重视科研与技术创新,在继承传统隔物灸法的基础上,融入中医学"整体观念,辨证论治"学术思想,提升灸法临床疗效,通过辨证调整隔物灸的成分,激发人体特殊的腧穴"神阙穴",达到"扶阳固本,扶本培元"祛病的作用。本文从神阙穴选穴依据,隔药盐灸材料选择,"辨证施灸,扶阳固本"思想指导下方法设计,灸法、灸量控制等方面,浅析欧阳群隔药盐灸神阙穴疗法立法思想与临床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药盐灸 神阙穴 辨证施灸 扶阳固本 灸法灸量 欧阳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