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151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医辨证治疗前庭性偏头痛的多中心前瞻性队列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刘寅 艾春玲 +4 位作者 李秀玲 王彦红 刘艳华 项颗 孙莉 《西部中医药》 2024年第2期149-152,共4页
目的:评价中医辨证治疗前庭性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探讨中医辨证用药规律。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选取前庭性偏头痛患者197例,根据是否采用中医辨证治疗为暴露因素,分为中药组与西药组,分别为123例与74例。观察两组治疗第4、8、12... 目的:评价中医辨证治疗前庭性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探讨中医辨证用药规律。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选取前庭性偏头痛患者197例,根据是否采用中医辨证治疗为暴露因素,分为中药组与西药组,分别为123例与74例。观察两组治疗第4、8、12周的眩晕复发率及相关结局指标。结果:治疗第4、8、12周,眩晕复发率中药组依次为14.9%、18.4%、29.7%,西药组依次为12.3%、32.8%、55.6%,其中第8、12周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4周,眩晕残障量表评分(dizziness handicap inventory,DHI)、VAS评分改善情况西药组优于中药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8、12周DHI、VAS评分改善情况中药组均优于西药组(P<0.05);共收集门诊处方273首,涉及中药76味,使用频率前十位的中药依次为天麻、法半夏、柴胡、茯神、远志、茯苓、酸枣仁、煅龙骨、珍珠母、黄芩。结论:中医辨证治疗前庭性偏头痛在改善眩晕症状,控制眩晕复发方面优势明显,但起效速度方面不及西药治疗。临床用药以疏肝解郁、重镇安神为主,安神之法应贯穿治疗始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庭性偏头痛 中医辨证治疗 用药规律 队列研究
下载PDF
气机升降理论内涵及不寐病辨证分型探讨 被引量:4
2
作者 周芳 张栋 +3 位作者 马剑然 金海涛 李智杰 刘玲 《陕西中医》 CAS 2024年第1期88-91,共4页
气机升降理论是“汉派李氏脑病流派”辨治不寐病的核心理论思想,基于气机升降理论将不寐病分为升降太过和升降不及两大类,根据气机运行的部位、气的多少、气机升降出入的不同形式将不寐病分为营卫不和型、脏腑气机失调型、阴阳不交型三... 气机升降理论是“汉派李氏脑病流派”辨治不寐病的核心理论思想,基于气机升降理论将不寐病分为升降太过和升降不及两大类,根据气机运行的部位、气的多少、气机升降出入的不同形式将不寐病分为营卫不和型、脏腑气机失调型、阴阳不交型三大类型;每一类型又有各自不同亚型,共有卫阳虚不敛营阴证、卫气盛夜不入营阴证、卫气入于阴而日不得出于阳证、肝胆气机疏泄失调证、心肾气机上下相济失调证、脾升胃降枢机失调证、阳不入阴证、阳盛阴虚证、阴不潜阳证九种亚型,并表现出各自独有的临床特征。基于气机升降理论的辨证分型法补充完善了现阶段不寐病辨证分型类别,为临床诊治不寐病开拓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寐病 气机升降理论 汉派李氏脑病流派 辨证分型 营卫不和证 脏腑气机失调证 阴阳不交证
下载PDF
中医辨证治疗方案对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出院后患者生存质量和疗效满意度的评价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王明航 韩伟红 +2 位作者 毕丽婵 杨江 李建生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001-1007,共7页
背景社区获得性肺炎(CAP)为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之一,尤其在老年患者中,其临床症状不典型,易出现严重并发症,缺乏有效的治疗措施,常预后不良。目的探究中医辨证治疗方案对老年CAP出院(1周内)患者的生存质量及其疗效满意度情况。方法本研究... 背景社区获得性肺炎(CAP)为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之一,尤其在老年患者中,其临床症状不典型,易出现严重并发症,缺乏有效的治疗措施,常预后不良。目的探究中医辨证治疗方案对老年CAP出院(1周内)患者的生存质量及其疗效满意度情况。方法本研究为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临床研究。选取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省胸科医院、河南省人民医院、郑州市中医院、郑州人民医院5家医院呼吸科2018年4月—2020年1月病房收治的老年CAP出院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中央随机入组模式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患者经中医辨证后给予相应中药颗粒剂进行治疗,气虚痰湿证给予补肺健脾化痰方,气阴虚痰热证给予益气养阴清肺方。对照组则给予与中药颗粒外观、重量、颜色、气味基本一致的安慰剂。治疗疗程为2个月,随访至治疗开始后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个月、治疗2个月、随访3个月、随访6个月的生存质量[采用中文版生存质量评分量表(SF-36)评价]和疗效满意度[采用肺炎患者疗效满意度问卷(ESQ-CAP)评价]。结果纳入120例患者中,脱落8例,最终纳入符合方案集的病例112例,其中试验组54例、对照组58例。治疗前两组性别、年龄、出院后时间、中医辨证分型、CUBR-65评分、基础疾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别对SF-36生理机能领域评分(F组间=5.057,P组间=0.027)、一般健康状况领域评分(F组间=7.286,P组间=0.008)、情感职能领域评分(F组间=6.858,P组间=0.010)主效应显著。组间比较:治疗2个月、随访3个月、随访6个月,试验组SF-36生理机能领域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1、2个月和随访3、6个月,试验组SF-36一般健康状况领域、情感职能领域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3、6个月,试验组SF-36精神健康领域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组别对ESQ-CAP日常生活与能力领域评分(F组间=16.218,P组间<0.001)、方便领域评分(F组间=25.013,P组间<0.001)及ESQ-CAP总分(F组间=13.843,P组间<0.001)主效应显著。治疗2个月和随访3、6个月,试验组ESQ-CAP日常生活与能力领域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1、2个月和随访3、6个月,试验组ESQ-CAP方便领域评分及ESQ-CAP总分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3个月,试验组ESQ-CAP总体疗效领域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辨证治疗方案对于老年CAP出院后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疗效满意度具有较好的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 社区获得性肺炎 辨证治疗方案 生存质量 疗效满意度
下载PDF
中医智能推理辨证模型探索 被引量:1
4
作者 江启煜 孙晓生 +1 位作者 谢波 罗广波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644-1653,共10页
虽然中医人工智能辨证诊断技术不断发展,但现有的智能辨证模型只能输出辨证诊断结果,无法展现辨证推理过程,不具有中医诊断学知识的可解释性,难以真正体现中医的辨证思维过程,这可能是困惑已久的难题。本文阐述了中医智能辨证诊断的发... 虽然中医人工智能辨证诊断技术不断发展,但现有的智能辨证模型只能输出辨证诊断结果,无法展现辨证推理过程,不具有中医诊断学知识的可解释性,难以真正体现中医的辨证思维过程,这可能是困惑已久的难题。本文阐述了中医智能辨证诊断的发展历程与技术特点,探讨了当前中医智能辨证诊断研究在中医辨证思维推理解析问题上遇到的关键技术及瓶颈,提出了一种可推理解释中医辨证思维过程的新型智能辨证诊断模型架构,并阐述了模型与算法的实现过程,以及进行了详细的数据实例分析。本文将为中医的智能辨证发展提供了新的方法,为中医临床辅助决策打开了新的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辨证 中医诊断 推理 ChatGPT 深度学习 语言大模型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多模态融合的2型糖尿病中医证素辨证模型的构建 被引量:1
5
作者 赵智慧 周毅 +3 位作者 李炜弘 汤朝晖 郭强 陈日高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08-918,共11页
目的为适应互联网+智能医疗的时代需求,纳入舌诊仪图像数据及问诊结构化数据,采用深度学习、多模态融合等方法构建2型糖尿病中医证素辨证模型,为中医智能化辨证提供实验支撑和科学依据。方法共纳入2585例2型糖尿病患者,邀请3位专家分别... 目的为适应互联网+智能医疗的时代需求,纳入舌诊仪图像数据及问诊结构化数据,采用深度学习、多模态融合等方法构建2型糖尿病中医证素辨证模型,为中医智能化辨证提供实验支撑和科学依据。方法共纳入2585例2型糖尿病患者,邀请3位专家分别进行证素辨证标记。基于深度全连接神经网络、U2-Net与ResNet34等网络构建基于舌图数据、症候数据的症候辨证模型(S-Model)、舌图辨证模型(T-Model),并采用多模态融合技术构建以二者为共同输入的多模态融合辨证模型(TS-Model)。通过F1值、精确率、召回率等对比不同模型预测性能。结果T-Model对十四类证素的预测F1值波动于0.000%-86.726%,S-Model的预测F1值波动于0.000%-97.826%,TS-Mode的预测F1值波动于55.556%-99.065%。与T-Model、S-Model对比,TS-Model整体F1值较高且稳定。结论基于深度学习多模态融合技术构建中医证素智能辨证模型性能较好。多模态融合技术适用于中医证素辨证模型优化,为下一步建立四诊信息全客观化的高度智能证素辨证模型提供方法学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证素辨证 2型糖尿病 深度学习 多模态融合
下载PDF
乳腺癌发病与中医体质及辨证分型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郑婉群 周岱磐 +3 位作者 季乔雪 周雪 李家丽 赵杰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361-365,共5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发病与中医体质及辨证分型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108例乳腺癌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在该院进行体检的80例健康妇女为对照组。统计所有受试者的一般资料、中医体质及... 目的探讨乳腺癌发病与中医体质及辨证分型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108例乳腺癌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在该院进行体检的80例健康妇女为对照组。统计所有受试者的一般资料、中医体质及中医辨证分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乳腺癌发病的危险因素,以Spearman法分析中医体质与辨证分型的相关性。结果108例乳腺癌患者中,以气虚质(18.52%)、气郁质(16.67%)、血瘀质(13.89%)占比较高,2组间平和质、气虚质、血瘀质、气郁质分布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体质分布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平和质为乳腺癌发病的保护因素,气虚质、气郁质为乳腺癌发病的危险因素(P<0.05);108例乳腺癌患者中,辨证分型最多为气血亏虚证(56.48%),其后依次为肝郁痰凝证(18.52%)、冲任失调证(16.67%)、肝肾阴虚证(8.33%);气虚质与气血亏虚证呈正相关(P<0.05);阴虚质与肝肾阴虚证呈正相关(P<0.05);血瘀质与冲任失调证呈正相关(P<0.05);气郁质与肝郁痰凝证呈正相关(P<0.05)。结论气虚质、气郁质为乳腺癌的易感体质,乳腺癌中医体质与辨证分型存在相关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疾病证型的发生及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中医体质类型 辨证分型 影响因素分析
下载PDF
超声结合中医辨证在浮针治疗肱骨外上髁炎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
7
作者 余永红 姜云雯 +2 位作者 李新伟 田树元 郑建功 《浙江中医杂志》 2024年第3期262-264,共3页
目的:结合中医辨证分型探讨高频超声在浮针治疗肱骨外上髁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中医辨证分型明确后经浮针治疗并且超声影像资料保存完整的69例肱骨外上髁炎患者,根据疗效分成3组:治愈组21例、显效组29例、无效组19例,比较分析患肘... 目的:结合中医辨证分型探讨高频超声在浮针治疗肱骨外上髁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中医辨证分型明确后经浮针治疗并且超声影像资料保存完整的69例肱骨外上髁炎患者,根据疗效分成3组:治愈组21例、显效组29例、无效组19例,比较分析患肘浮针治疗效果与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前超声影像表现之间的关系。结果:本研究肱骨外上髁炎患者浮针疗法治疗总体有效率为72.46%;风寒阻络型患者治愈率41.67%、显效率45.83%、无效率12.50%,湿热内蕴型患者治愈率33.33%、显效率52.38%、无效率14.29%,气血亏虚型患者治愈率16.67%、显效率29.17%、无效率54.17%;3种中医证型治愈率、显效率、无效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治愈组及显效组治疗前患肘伸肌总腱的厚度、回声评分及血流评分与无效组之间存在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辨证分型及肌骨超声可以预测浮针治疗肱骨外上髁炎治疗效果,指导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超声 中医辨证 浮针 肱骨外上髁炎
下载PDF
T淋巴细胞亚群和肝功能指标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性 被引量:1
8
作者 吴林军 周翼 +1 位作者 蒲文杰 刘于嵩 《检验医学》 CAS 2024年第2期166-170,共5页
目的 分析T淋巴细胞亚群和肝功能指标与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性,为临床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方案选择和疗效观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2020年1—12月乐山市中医医院983例CHB患者,其中中医辩证分型实证270例(湿热中阻... 目的 分析T淋巴细胞亚群和肝功能指标与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性,为临床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方案选择和疗效观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2020年1—12月乐山市中医医院983例CHB患者,其中中医辩证分型实证270例(湿热中阻证75例、瘀血阻络证195例)、虚证713例(肝郁脾虚证662例、肝肾阴虚证28例、脾肾阳虚证23例)。检测各证型患者肝功能相关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蛋白(TP)、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直接胆红素(DBil)]和T细胞(CD3~+、CD4~+、CD8~+)计数,分析各项指标与CHB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结果 肝郁脾虚证、瘀血阻络证、湿热中阻证、肝肾阴虚证、脾肾阳虚证临床CHB频率依次升高。CHB各证型中,脾肾阳虚证患者年龄最大,湿热中阻证患者年龄最小。各证型间肝功能相关指标和T淋巴细胞计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D3~+、CD4~+T细胞计数与湿热中阻证呈正相关(P<0.05),与脾肾阳虚证呈负相关(P<0.05)。结论 T淋巴细胞亚群和肝功能相关指标与CHB患者中医辨证分型存在相关性,可为临床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方案选择和疗效观察提供客观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淋巴细胞亚群 肝功能 慢性乙型肝炎 中医辨证分型
下载PDF
肠系膜淋巴结炎中医膜原辨证的红外热成像特征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冯春丽 杨瑞宇 +4 位作者 郭雯钰洁 施继玲 郭宏煦 闵晓雪 殷丽娟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4年第2期108-111,共4页
目的:运用红外热成像技术探讨肠系膜淋巴结炎膜原辨证的红外热成像特征。方法:收集年龄在5~18岁之间被诊断为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邪入膜原组30例,邪伏膜原组30例以及同期健康儿童30例为对照组,运用红外热成像技术,采集并对比不同证型患... 目的:运用红外热成像技术探讨肠系膜淋巴结炎膜原辨证的红外热成像特征。方法:收集年龄在5~18岁之间被诊断为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邪入膜原组30例,邪伏膜原组30例以及同期健康儿童30例为对照组,运用红外热成像技术,采集并对比不同证型患儿与健康儿前躯干、三焦、胃脘、大腹、左少腹、右少腹、肝区、神阙、气海等区域红外热图特征。结果:前躯干温度由高到低依次为邪入膜原组>邪伏膜原组>健康组,邪入膜原组躯干温度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邪入膜原组,三焦皆呈热偏离,其中以下焦热偏离最多,大腹、神阙、气海为热偏离,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邪伏膜原组,三焦皆呈凉偏离,其中以中、下两焦凉偏离最多,大腹、气海为凉偏离,右少腹为热偏离,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膜原辨证的红外热像特征描述与三焦、大腹、右少腹、神阙、气海热值关系密切。运用红外热成像技术能较为客观的为膜原辨证的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提供了可视化、量化诊断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原 肠系膜淋巴结炎 红外热成像 膜原辨证
下载PDF
耿建国教授运用上下辨证治疗妇科疾病经验介绍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杨帆 陈玉静 +1 位作者 宋明 姜楠 《环球中医药》 CAS 2024年第7期1337-1340,共4页
妇人独具“经、带、胎、产”的生理特征,其中每一个环节都可发生特有疾病。耿建国教授学术思想之一即是上下辨证结合脏腑辨证,以上下来确定病机的寒热虚实,即临床最常见上热下寒、上实下虚;以脏腑来确定疾病的病位和病所,即临床最常见... 妇人独具“经、带、胎、产”的生理特征,其中每一个环节都可发生特有疾病。耿建国教授学术思想之一即是上下辨证结合脏腑辨证,以上下来确定病机的寒热虚实,即临床最常见上热下寒、上实下虚;以脏腑来确定疾病的病位和病所,即临床最常见心肾不交、肝胃不和、胃热脾寒、脾肾阳虚等。在此辨证基础上再辅以针对性用药,疗效确切。本文选取痛经、妊娠呕血、更年期综合征、子宫肌瘤及多发结节、宫颈癌淋巴水肿等既往验案五例以分析其辨证施治的特色经验。其中用柴胡龙骨牡蛎汤合真武汤以上清肝火、下暖胞宫来治疗痛经伴耳鸣急躁;用半夏泻心汤调脾胃以恢复上下气机升降来治疗妊娠呕血;用柴胡疏肝散合二仙汤以上平肝阳、下滋肾水来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用小柴胡汤合消瘰丸以上下同调来治疗子宫肌瘤及周身多发结节;用理中丸合桂枝茯苓丸以温上清下来治疗宫颈癌术后淋巴水肿伴心前区不适。临床秉持上下辨证结合脏腑辨证思路,将执简驭繁,提纲挈领,且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下辨证 脏腑辨证 痛经 妊娠呕血 更年期综合征 子宫肌瘤 宫颈癌 名医经验 耿建国
下载PDF
互动启发式教学在中医科辨证施护能力培养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郑玉霞 王元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8期4-6,共3页
目的 探讨互动启发式教学在中医科辨证施护能力培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取三所医院中医科护士45名,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22名采用常规培训,观察组23名采用互动启发式教学,比较两组中医护理能力、中医辨证施护能... 目的 探讨互动启发式教学在中医科辨证施护能力培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取三所医院中医科护士45名,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22名采用常规培训,观察组23名采用互动启发式教学,比较两组中医护理能力、中医辨证施护能力和考核成绩。结果 观察组的中医护理能力得分为(105.26±3.64)分,高于对照组的(92.37±4.08)分;辨证施护能力得分为(79.37±2.52)分,高于对照组的(72.06±2.71)分,且观察组的辨证施护理论得分、辨证施护实践技能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互动启发式教学的中医辨证施护能力培养,有利于提高护理人员中医知识、辨证施护能力的培训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动启发式教学 中医 辨证施护 培训教学
下载PDF
从中医脉学的发展谈“系统辨证脉学” 被引量:2
12
作者 滕晶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2期140-143,共4页
系统辨证脉学是现代创新脉学的典型代表,通过对中医脉学溯源,梳理从传统脉学到现代脉学的发展脉络,总结系统辨证脉学的理论体系。系统辨证脉学具有系统性和辨证性两大基本特点。从脉体、脉壁、脉搏波和血流四个方面,将25对脉象要素进行... 系统辨证脉学是现代创新脉学的典型代表,通过对中医脉学溯源,梳理从传统脉学到现代脉学的发展脉络,总结系统辨证脉学的理论体系。系统辨证脉学具有系统性和辨证性两大基本特点。从脉体、脉壁、脉搏波和血流四个方面,将25对脉象要素进行归类,形成系统辨证脉学的整体架构。手指感觉系统开发和诊查区域是其特色技术要点。从脉象要素到层次到系统形成明晰的思维过程,进而构建出脉治相应的辨证诊疗模式。系统辨证脉学丰富了中医脉学的体系内涵,为实现多学科汇通及中医药现代化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学 系统辨证脉学 理论溯源 系统性 辨证 脉体 脉壁 脉搏波 血流 脉治相应
下载PDF
杂病六经辨证研究现状述评
13
作者 赵丽丽 陈哲 +3 位作者 丁玉洁 赵哲 黄鑫磊 丁元庆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5期881-883,共3页
杂病特别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简称慢病)患病率逐年攀升,造成疾病负担日渐增重。杂病种类繁多,病因、病位多元,病性复杂,辨证时往往难以用脏腑、经脉来概括,唯有六经方可将其统括无余。近年来基于六经理论认识杂病的病因病机,进而指导其... 杂病特别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简称慢病)患病率逐年攀升,造成疾病负担日渐增重。杂病种类繁多,病因、病位多元,病性复杂,辨证时往往难以用脏腑、经脉来概括,唯有六经方可将其统括无余。近年来基于六经理论认识杂病的病因病机,进而指导其辨证论治疗效优势突出,已成为研究重点。本文基于六经实质,首先阐述六经辨治杂病的合理性与必然性,进而从病患体质、病位与病邪性质、八纲、六经证候群等方面,对目前临床运用六经辨治杂病时,较为广泛研究的内容进行归类述评。并指出,临床应用六经辨治杂病,切忌偏执一端,应依据六经一体,气化相关,病位互损,相兼为患的整体观,认识杂病病机,指导杂病论治。具体而言,需辨体质,察气化失常之所在,析八纲之所属,明主证与兼证,重分经论治,并发挥随证治之的并证论治思想优势,以最大程度地指导杂病临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病 六经辨证 体质 气化 八纲
下载PDF
孙桂芝病证结合辨证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14
作者 刘声 吴洁 +1 位作者 王逊 胡凤山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307-1311,共5页
病证结合是孙桂芝教授治疗肿瘤病学术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把辨证与辨病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综合诊治,既照顾到整体,又注意到局部;辨证为先还是辨病为先在临床诊疗中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二者互补。特别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弥补了中医诊... 病证结合是孙桂芝教授治疗肿瘤病学术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把辨证与辨病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综合诊治,既照顾到整体,又注意到局部;辨证为先还是辨病为先在临床诊疗中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二者互补。特别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弥补了中医诊疗方面的不足,辨病治疗成为中医治疗学的重要部分。孙桂芝教授临证始终强调辨证与辨病紧密相连,中西手段并用,诊断疾病现代仪器和中医四诊联合,治疗上病证相参结合,攻补兼施,标本兼治,既要兼顾全局,也要重视细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孙桂芝 病证结合 辨证 辨病 学术思想 临床实践 衷中参西
下载PDF
针灸治疗头痛的辨证思路演变
15
作者 王雪飞 陈坤 +3 位作者 朱丽颖 尹雪娇 刘璐 郭静 《北京中医药》 2024年第7期823-826,共4页
对古今针灸治疗头痛的辨证观点进行梳理,可为完善辨证体系提供借鉴。先秦至明清时期针刺治疗头痛以经络辨证为主,如《黄帝内经》六经辨证治疗头痛,《针灸甲乙经》细化经络辨证取穴,《针灸大成》继承经络辨证思想,丰富针灸处方,《冷庐医... 对古今针灸治疗头痛的辨证观点进行梳理,可为完善辨证体系提供借鉴。先秦至明清时期针刺治疗头痛以经络辨证为主,如《黄帝内经》六经辨证治疗头痛,《针灸甲乙经》细化经络辨证取穴,《针灸大成》继承经络辨证思想,丰富针灸处方,《冷庐医话》分部位归经辨头痛;现代教材中针灸治疗头痛的辨证思路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以经络辨证为主导,后受脏腑辨证的影响,近年回归经络辨证,以分部辨经为主,突出了经络辨证的主导地位;后世针灸名家治疗头痛以经络辨证为主。针灸治疗头痛辨证总结为反思体系,重视经络,指导临床;区分亚型,循证评价,细化病谱;急则治标,缓则治本,分期论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 头痛 辨证思路 经络辨证 脏腑辨证
下载PDF
基于中医辨证论治理论探索中成药处方审核方法
16
作者 郑金凤 苏爽 +3 位作者 张婧 张瑞丽 程遥 王景红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24年第9期1140-1144,共5页
目的:依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等3部门联合发布的《医疗机构处方审核规范》,探索符合该院中医类别医师医疗活动的中成药处方审核方法。方法:参考药品说明书及相关资料,建立有代表性的31种中成药的“应用要点”;回顾历史处方,与梳理的中... 目的:依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等3部门联合发布的《医疗机构处方审核规范》,探索符合该院中医类别医师医疗活动的中成药处方审核方法。方法:参考药品说明书及相关资料,建立有代表性的31种中成药的“应用要点”;回顾历史处方,与梳理的中成药“应用要点”对比,分为“一致诊断”“不规范诊断”“待讨论诊断”和“不适宜诊断”。采用多学科中医专家论证的方式,探索符合中医师思维模式及医疗行为的处方审核要素及审核方法。结果:建立了该院31种中成药处方审核方法,包括处方用药与诊断是否相符,处方剂量、用法是否正确,疗程是否适宜,联合用药是否适宜,是否有用药禁忌等方面。结论:以“药证相符”为核心,建立符合该院中医师临床诊疗思维的中成药处方审核要素及审核方法,规范化中成药审核,对保障患者合理使用中成药、减少中成药使用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成药 处方审核方法 辨证论治 合理用药
下载PDF
基于“脾主运化,在体合肌”理论探析T2DM肌少症骨骼肌细胞铁死亡发病机制及辨证论治
17
作者 李品 臧凝子 +5 位作者 宫成军 段炜莹 张爽 战丽彬 高天舒 吕静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668-1674,共7页
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伴随的衰老性疾病是目前糖尿病领域研究热点,肌少症现已成为T2DM继微血管和大血管病变之外的第三大类并发症,能够导致骨折、失能、活动障碍等多种不良事件的发生发展。脾属土,居中焦,主运化,... 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伴随的衰老性疾病是目前糖尿病领域研究热点,肌少症现已成为T2DM继微血管和大血管病变之外的第三大类并发症,能够导致骨折、失能、活动障碍等多种不良事件的发生发展。脾属土,居中焦,主运化,在体合肌。脾之健运、精气得布、肌肉充养,方可发挥正常生理功能。近年研究表明,骨骼肌细胞铁死亡在T2DM肌少症发病机制中具有重要作用。基于“脾主运化,在体合肌”理论,从中医学“脾失运化、精气亏虚、湿浊困阻、肌肉失养”病机观及现代医学“骨骼肌细胞铁死亡”病理机制的角度对T2DM肌少症发病机制进行探讨,归纳T2DM肌少症从脾论治的中医防治原则,为丰富脾藏象理论内涵以及中医药防治T2DM肌少症基础研究和临床试验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主运化 在体合肌 2型糖尿病 肌少症 铁死亡 发病机制 辨证论治
下载PDF
基于六经辨证探讨颈椎病的防治
18
作者 李小爱 刘雪君 +1 位作者 田广芳 吕永鑫 《中西医结合护理》 2024年第9期91-96,共6页
颈椎病是临床常见病之一,通过药物、功能康复等,在一定程度上可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六经辨证是中医诊疗疾病的方法论,是中医辨证施治整体观的具体体现,通过六经辨证,医者可以准确地定位包括颈椎病在内的临床各类疾病的位置和病因,为临... 颈椎病是临床常见病之一,通过药物、功能康复等,在一定程度上可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六经辨证是中医诊疗疾病的方法论,是中医辨证施治整体观的具体体现,通过六经辨证,医者可以准确地定位包括颈椎病在内的临床各类疾病的位置和病因,为临床诊疗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方案。本文通过检索文献,探讨六经辨证理论在颈椎病防治中的应用,以期为临床诊疗提供一定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六经辨证 中医
下载PDF
孙克伟教授辨证论治肝病的经验探析
19
作者 张涛 陈斌 +1 位作者 彭建平 孙克伟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24年第6期481-483,489,共4页
孙克伟教授在长期临床诊治中总结发现,多种肝病殊途同归,提出“补脾土,疏肝解郁”“逐湿邪,热无所依”“补先天,解毒袪邪”“调气血,瘀滞得化”“温脾阳,截断逆挽”的学术经验,临床应用效果显著。该文将从以上五法探析孙克伟教授辨证论... 孙克伟教授在长期临床诊治中总结发现,多种肝病殊途同归,提出“补脾土,疏肝解郁”“逐湿邪,热无所依”“补先天,解毒袪邪”“调气血,瘀滞得化”“温脾阳,截断逆挽”的学术经验,临床应用效果显著。该文将从以上五法探析孙克伟教授辨证论治肝病经验,旨在为肝病中医诊疗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病 中医药 辨证论治 孙克伟 名医经验
下载PDF
辨证取穴刮痧联合耳穴埋豆对失眠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邵艳 《基层医学论坛》 2024年第20期150-153,共4页
目的探讨失眠患者应用辨证取穴刮痧联合耳穴埋豆干预对其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2年12月于孝感市中心医院就诊的94例失眠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 目的探讨失眠患者应用辨证取穴刮痧联合耳穴埋豆干预对其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2年12月于孝感市中心医院就诊的94例失眠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加用辨证取穴刮痧联合耳穴埋豆干预,2组均连续护理30 d,对比2组患者的心理状态、睡眠质量、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健康调查简表(the MOS item short from health survey,SF-36)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失眠患者应用辨证取穴刮痧联合耳穴埋豆干预具有较好的效果,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睡眠质量,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患者满意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眠 辨证取穴刮痧 耳穴埋豆 睡眠质量 心理状态 生活质量 护理满意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