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4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隋释彦琮《辩正论》的佛教思想及与翻译思想的关系 被引量:2
1
作者 黄小芃 《天府新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41-146,共6页
《辩正论》是中国历史上第一篇系统的翻译专论,其主要佛教思想是:凡圣之别;遵循佛法;佛经翻译之目的与信佛之目的一致,都是自觉觉他的大小乘佛教的精神;合格佛经译者的两个首要条件与佛教信徒必备的两个条件——皈依佛法、严守戒律基本... 《辩正论》是中国历史上第一篇系统的翻译专论,其主要佛教思想是:凡圣之别;遵循佛法;佛经翻译之目的与信佛之目的一致,都是自觉觉他的大小乘佛教的精神;合格佛经译者的两个首要条件与佛教信徒必备的两个条件——皈依佛法、严守戒律基本一致;佛法的三期说之像法观念;佛典翻译的佛教性质是佛教说法教化的德用范围。佛教思想与翻译思想的关系是佛教思想贯穿了整个《辩正论》,也是论文佛典翻译理论的主要和关键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彦琮 辩正论 佛教思想 翻译思想 佛法 业力
下载PDF
隋释彦琮《辩正论》“八备”与翻译 被引量:3
2
作者 黄小芃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27-131,共5页
隋释彦琮所作《辩正论》被学界公认为中国历史上第一篇系统的翻译专论。文中的"八备"为古代佛典译者应具备的八个条件,是历代研究者关注的焦点,近代之后逐步出现了各种译文。笔者发现,原文的"法"、"志愿益人&q... 隋释彦琮所作《辩正论》被学界公认为中国历史上第一篇系统的翻译专论。文中的"八备"为古代佛典译者应具备的八个条件,是历代研究者关注的焦点,近代之后逐步出现了各种译文。笔者发现,原文的"法"、"志愿益人"、"践觉场"、"牢戒足"、"不染讥恶"、"不苦闇滞"、"道术"和"不坠彼学"都是翻译"八备"的关键词语和难点,也是各家翻译的分歧所在。上述关键点有的是佛教术语,有的涉及汉语字词的训诂,有的要注意具体语境的考察和紧贴语境。此外,"八备"言简意赅,无论今译还是英译都要准确达意,不遗漏原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隋释彦琮 辩正论 八备 践觉场
下载PDF
译古为今,讵可不慎乎——以对《辩正论》的误释、误译为例
3
作者 高查清 《江汉学术》 2016年第5期115-121,共7页
古今时代变迁导致的语言表达差异产生语内翻译,地域差异产生的语言差异需要语际翻译,还有符际翻译等。一般认为,相对于古文译为今文,他族语译为本族语的难度更大。可事实上,译古为今远比我们想象得要困难,如果没有深厚的古文功底和相当... 古今时代变迁导致的语言表达差异产生语内翻译,地域差异产生的语言差异需要语际翻译,还有符际翻译等。一般认为,相对于古文译为今文,他族语译为本族语的难度更大。可事实上,译古为今远比我们想象得要困难,如果没有深厚的古文功底和相当的文化积累、专业知识,译者同样可能会发生严重的误释、误解和误译。比如,隋代名僧彦琮所著的《辩正论》为我国历代翻译家和翻译理论家所重视,不少翻译研究者都曾对该文进行过不同角度的解读,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有些解读也存在一些谬误,如果不加详察,就可能会误导读者,产生消极后果。选取某文献中出现的对彦琮《辩正论》的几例误释、误译,分析其疑似错误或明显错误,以与著者商榷。作为译者,在译古为今时必须谨慎,要使自己成为"杂家"的同时还应努力成为"专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辩正论 彦琮 翻译 误译
下载PDF
马克思异化理论的当代诘难与价值辩正
4
作者 张鲲 《学术界》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9-36,共8页
异化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异化术语的误用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辨析异化概念的发轫与演变,对于厘清马克思异化理论的真实蕴含、消除人们的模糊认识很有必要。马克思的异化理论不仅仅是一种基于人道主义的批判理论,更... 异化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异化术语的误用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辨析异化概念的发轫与演变,对于厘清马克思异化理论的真实蕴含、消除人们的模糊认识很有必要。马克思的异化理论不仅仅是一种基于人道主义的批判理论,更是奠定了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立场和现代工业文明的伦理基础,体现了科学性和价值性的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异化 诘难 辩正
下载PDF
“犯调”与“集曲”辩正
5
作者 仝鑫 施德玉 《北方音乐》 2024年第1期36-44,共9页
“犯调”与“集曲”在学界是常被混淆的名称。犯调在传统乐学中是关于宫调关系的术语。其广义的意涵是指调性或调式的变换,就原曲调性与调式而言,有被“侵犯”之意;而“集曲”是指采用若干支曲牌,各摘取其中的若干乐句,重新组成一支有... “犯调”与“集曲”在学界是常被混淆的名称。犯调在传统乐学中是关于宫调关系的术语。其广义的意涵是指调性或调式的变换,就原曲调性与调式而言,有被“侵犯”之意;而“集曲”是指采用若干支曲牌,各摘取其中的若干乐句,重新组成一支有首有尾的新曲牌,对原曲牌而言,也有被“侵犯”之意。因此,“犯调”与“集曲”便产生有相同意义之现象,因而,历来引发许多的讨论与争议。文章分析了“犯调”的多重意义,即包含词乐之“犯调”、也论述“犯调”的形式与内容;文章也探讨“集曲”的形式与结构,其所包含曲牌片段组合之形式、曲牌片段之衔接。文章继而再将“犯调”与“集曲”进行比较,论述了“犯调”与“集曲”之异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犯调 集曲 曲牌体 期待视野(expectation-horizon) 辩正
下载PDF
从“辩正”到辩证——读《烈士风度——近现代中国的性别、牺牲与文章》
6
作者 关海潮 《学术评论》 2023年第2期71-76,共6页
“奔流·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书”以整体面貌展现出“70一代”文学研究的新趋势及新动向。如果说前辈学人已经给出了“以何为本位”的标准答案,那么代际变更后所提出并深化的问题便为:“为何为本位”以及如何重新建构“本位”。笔者... “奔流·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书”以整体面貌展现出“70一代”文学研究的新趋势及新动向。如果说前辈学人已经给出了“以何为本位”的标准答案,那么代际变更后所提出并深化的问题便为:“为何为本位”以及如何重新建构“本位”。笔者将后一思想概括为“辩正”。“辩正”一词是动宾结构,《墨子·经上》:“辩,争彼(彼,指论题)也。辩胜,当也。”辩,以言为工具,争辩,辩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 近现代中国 动宾结构 辩正 整体面貌 重新建构 标准答案 本位
下载PDF
高母羡《辩正教真传实录》文本探源
7
作者 周旋 《国际汉学》 2023年第2期137-146,159,160,共12页
《辩正教真传实录》是西班牙多明我会传教士高母羡于1588年5月跨越太平洋抵达菲律宾马尼拉之后,为了向居住在菲律宾的华侨传教,他专门用中文写的一本教理问答书。本书通过中方学者和西方传教士一问一答的模式展开叙述,后因作者出使日本... 《辩正教真传实录》是西班牙多明我会传教士高母羡于1588年5月跨越太平洋抵达菲律宾马尼拉之后,为了向居住在菲律宾的华侨传教,他专门用中文写的一本教理问答书。本书通过中方学者和西方传教士一问一答的模式展开叙述,后因作者出使日本时的意外死亡而搁置。本文为高母羡《辩正教真传实录》的来源研究:一是通过书中中文经典的引用和作者中文学习情况的对比,探讨高母羡是否为本书唯一作者的可能性;二是通过对比《辩正教真传实录》与《圣灵表征之引言》,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母羡 辩正教真传实录》 《圣灵表征之引言》
下载PDF
再论隋释彦琮《辩正论》的翻译思想 被引量:5
8
作者 黄小芃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2期183-186,共4页
本文完全根据原作的篇章理路探讨《辩正论》的翻译思想。东晋道安的佛典翻译原则、彦琮自己的佛经翻译标准、佛经译者理论以及佛经译者运用梵语能力论是《辩正论》系统论述的四个主要佛经翻译理论,"十条"和"废译论"... 本文完全根据原作的篇章理路探讨《辩正论》的翻译思想。东晋道安的佛典翻译原则、彦琮自己的佛经翻译标准、佛经译者理论以及佛经译者运用梵语能力论是《辩正论》系统论述的四个主要佛经翻译理论,"十条"和"废译论"不是论述的重点,"八备"是佛经译者理论的重要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辩正论 翻译原则 八备 十条 废译
原文传递
彦琮《辩正论》历史贡献的译学评价依据
9
作者 黄小芃 《译苑新谭》 2018年第1期47-52,共6页
彦琮《辩正论》是中国译学史上第二篇系统的翻译专论。本文从作者生活年代的断代、作者身份分析和其翻译理论内容三个方面探讨这个论断的译学依据。本文用确凿的材料证明《辩正论》作者彦琮生活在北朝末年和隋朝,也推论了《辩正论》本... 彦琮《辩正论》是中国译学史上第二篇系统的翻译专论。本文从作者生活年代的断代、作者身份分析和其翻译理论内容三个方面探讨这个论断的译学依据。本文用确凿的材料证明《辩正论》作者彦琮生活在北朝末年和隋朝,也推论了《辩正论》本身产生的年代。彦琮作为高僧和朝廷官员双重身份以往学界不曾提及,也是本文的亮点。最后,本文详论《辩正论》本身作为翻译理论的具体内容、专门性及其系统性。《辩正论》是一套系统的佛典翻译理论,由佛典翻译原则论、佛典译者论和译典者通梵语论三大理论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彦琮 辩正论 生活年代 身份 翻译理论
原文传递
小说《祝福》主题的误读与辩正 被引量:5
10
作者 杨红军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35-44,共10页
关于鲁迅小说《祝福》的主题意义,在近百年相当丰富的接受史中,批评家几乎一致认同鲁迅好友许寿裳的判断:批判“礼教吃人”,教育读者认知:“人世的惨事,不惨在狼吃阿毛。而惨在礼教吃祥林嫂。攻击的力量是何等威猛!”中学教学参... 关于鲁迅小说《祝福》的主题意义,在近百年相当丰富的接受史中,批评家几乎一致认同鲁迅好友许寿裳的判断:批判“礼教吃人”,教育读者认知:“人世的惨事,不惨在狼吃阿毛。而惨在礼教吃祥林嫂。攻击的力量是何等威猛!”中学教学参考书也引用这种权威论调一直认为:“《祝福》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吃人的本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祝福》 鲁迅小说 辩正 误读 封建礼教 教学参考书 主题意义 人的本质
下载PDF
彦琮《辩正论》对我国译论的历史贡献 被引量:4
11
作者 傅惠生 《中国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9-23,共5页
彦琮的《辩正论》是公元六世纪末我国翻译史上出现的第一个相对完整的翻译理论体系。作者的思考和表述主要包括原文论、译文论、译者论、原则论和目的论五个方面,从佛经翻译历史发展的角度,描绘原文认知的历史发展过程和要点,跟踪和评... 彦琮的《辩正论》是公元六世纪末我国翻译史上出现的第一个相对完整的翻译理论体系。作者的思考和表述主要包括原文论、译文论、译者论、原则论和目的论五个方面,从佛经翻译历史发展的角度,描绘原文认知的历史发展过程和要点,跟踪和评价译文发展历史轨迹,提出译者的条件和伦理的要求,说明翻译的标准,以及阐明翻译的原则和目的追求。今天重新细读《辩正论》对于我国佛经翻译的理论认识以及当前翻译学科的理论建设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彦琼 辩正 译论贡献
原文传递
中外剧场性概念的偏失与辩正 被引量:6
12
作者 刘家思 《文化艺术研究》 2011年第4期150-157,共8页
中外学术界关于剧场性的概念主要有十种,本文对各自的得失进行了分析和辩正,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 戏剧理论 剧场性 辩正
下载PDF
刑事和解制度悖而不离的价值辩正 被引量:1
13
作者 蒋华林 陈彪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 CSSCI 2009年第2期141-144,共4页
从刑法的个人本位转向、被害人学及恢复性正义的理论支撑视域论证了刑事和解制度与我国"权威"规范刑事法理论存有内在的"悖而不离",并从我国"和为贵"道德观念、公众的社会心理及经济学绩效等视角对该制... 从刑法的个人本位转向、被害人学及恢复性正义的理论支撑视域论证了刑事和解制度与我国"权威"规范刑事法理论存有内在的"悖而不离",并从我国"和为贵"道德观念、公众的社会心理及经济学绩效等视角对该制度进行了理论纠偏与价值辨正,为刑事和解制度在我国学术话语中的转向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背景下的制度型塑提供了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和解 悖而不离 价值辩正
下载PDF
监控与治理:国家认证能力辩正 被引量:2
14
作者 欧树军 《中国图书评论》 CSSCI 2013年第11期23-27,共5页
“他们”知道我们的一切,我们却常常不知道他们了解我们什么,不知道他们为什么要了解我们,不知道他们会和谁共享他们所知晓的。这对我们的身份认同、生活机会、人权和隐私有何影响?对于政治权力、社会控制、自由与民主又有何意义?
关键词 辩正 能力 认证 国家 治理 监控 “他们” 身份认同
下载PDF
现行《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若干概念辩正 被引量:2
15
作者 朱丹 《教育与教学研究》 2012年第3期85-88,共4页
国家教育部印发的现行《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中的若干概念运用不当。就中职教育的特性来讲,"欣赏"不应作为"职业模块"的关键概念;从逻辑上说,"阅读"、"表达"、"交流"不属同... 国家教育部印发的现行《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中的若干概念运用不当。就中职教育的特性来讲,"欣赏"不应作为"职业模块"的关键概念;从逻辑上说,"阅读"、"表达"、"交流"不属同一层次,不应杂糅并列;以学生的需要而论,"复述"应改为"口述","应聘"应改为"求职;"就文件性质而言,"教学大纲"应改称"课程与教学纲领"。建议及时补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等职业教育 语文 教学大纲 概念 辩正
下载PDF
从副文本的角度分析彦琮《辩正论》的翻译问题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汉平 《中国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40-146,共7页
《辩正论》是中国历史上第一篇系统讨论翻译理论的文章,历来不乏学者对其加以翻译及阐发。然而由于原文精深艰涩,各家注释对《辩正论》的句读、翻译与理解上都不尽相同。本文从副文本分析的角度,利用《辩正论》所蕴含的内副文本以及外... 《辩正论》是中国历史上第一篇系统讨论翻译理论的文章,历来不乏学者对其加以翻译及阐发。然而由于原文精深艰涩,各家注释对《辩正论》的句读、翻译与理解上都不尽相同。本文从副文本分析的角度,利用《辩正论》所蕴含的内副文本以及外副文本,分别例证海内外五家《辩正论》现代文与英文译本的纰漏之处,进而归纳出翻译与理解古典译论时,副文本这一概念所能提供的一般准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辩正论 彦琮 佛教译论 副文本 内副文本 外副文本
原文传递
罗隐“凡十上不中第”之说辩正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最欣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2006年第5期82-84,共3页
“十年”一词在罗隐诗中频繁出现,其含义往往乃近十年或十数年之谓,说成十年仅是取其整数。罗隐以诗自述科名蹭蹬时所说的“十年”,用法正是如此。《吴越备史》一书首创罗隐“凡十上不中第”之说的时候,或者是误解了罗隐诗“十年”的含... “十年”一词在罗隐诗中频繁出现,其含义往往乃近十年或十数年之谓,说成十年仅是取其整数。罗隐以诗自述科名蹭蹬时所说的“十年”,用法正是如此。《吴越备史》一书首创罗隐“凡十上不中第”之说的时候,或者是误解了罗隐诗“十年”的含义,或者如罗隐一样,也是取其整数。此后的学者谈及罗隐时一直因袭《吴越备史》之说,从无异议,从而使今日的研究者在罗隐应举的次数上总是认识不清。罗隐一生应举的次数,如罗隐自己所说,是十二三次,今日引用“凡十上不中第”之说的时候,需要仔细辨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隐 科举 辩正
下载PDF
《汉语大字典》(第二版)“肞”、“皠”释义辩正 被引量:1
18
作者 孙建伟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2期36-39,共4页
《汉语大字典》(第二版)"肞"字下据《龙龛手鉴》收录有"干肉"这一用法,然而,文献中"肞"字又表示"颐之傍"义,与"干肉"义别,《大字典》当据佛经用例及佛经音义释文,增收"颐之傍&q... 《汉语大字典》(第二版)"肞"字下据《龙龛手鉴》收录有"干肉"这一用法,然而,文献中"肞"字又表示"颐之傍"义,与"干肉"义别,《大字典》当据佛经用例及佛经音义释文,增收"颐之傍"这一用法;进而可沟通与""之异体字关系。"皠"字下第一个义项"高峻貌"设置有失妥当,不论是从汉字形义统一角度察之,还是从"皠"之形体来源论之,抑或是"皠"在文献中的使用情况核之,均与"高峻貌"义无涉,此义当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字 汉语大字典 释义 辩正 字际关系
下载PDF
六朝“兴”亡说辩正——兼论从讽谏之“比兴”到审美之“兴”的演化路径 被引量:1
19
作者 赵树功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6年第3期1-6,共6页
兴是中国古典文艺学中一个重要的范畴。《诗经》六义中的兴与比常常以一体化的形式出现,并在后世的阐释里承担着美刺的任务,而钟嵘《诗品序》中却已出现了与以往迥异的内涵,这个内涵是对比兴传统功用的超越,也就是说,后世具有浓厚美学... 兴是中国古典文艺学中一个重要的范畴。《诗经》六义中的兴与比常常以一体化的形式出现,并在后世的阐释里承担着美刺的任务,而钟嵘《诗品序》中却已出现了与以往迥异的内涵,这个内涵是对比兴传统功用的超越,也就是说,后世具有浓厚美学意味的兴与比兴之兴本是一体化的,浓厚美学意味的兴只是在比兴之传统功能淡化、比兴所依附的自然逐步被审美化之后才产生的,这是一个功能的转化。但是,刘勰等却认为在六朝“兴义消亡”,这个观点是将传统的比兴之兴与美学意味的兴割裂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朝 兴义消亡 辩正
下载PDF
古文运动与唐代传奇的关系辩正 被引量:1
20
作者 朱迪光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2年第2期91-94,共4页
韩愈发动的古文运动与唐代传奇的繁荣发展虽为同时 ,但韩愈只写过“以文为戏”的几篇散文 ,没有以古文尝试作传奇 ,他的以奇为特点的古文既不适合于传奇创作 ,也没有对传奇产生过影响 。
关键词 韩愈 唐代小说 传奇创作 文体解放 古文运动 唐代传奇 关系辩正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