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章学诚的朴素辩证历史观 被引量:1
1
作者 罗炳良 《河北学刊》 2002年第3期132-137,共6页
在18世纪的中国史家中,章学诚对中国古代史学做了全面总结,达到了传统史学理论的最高水平。除此之外,章学诚还深入考察了社会历史的发展和历代学术思潮以及史籍文化的演变,形成了鲜明的朴素辩证历史观,在历史理论方面也取得了突出的成... 在18世纪的中国史家中,章学诚对中国古代史学做了全面总结,达到了传统史学理论的最高水平。除此之外,章学诚还深入考察了社会历史的发展和历代学术思潮以及史籍文化的演变,形成了鲜明的朴素辩证历史观,在历史理论方面也取得了突出的成就。这就给人们一个深刻的启示:史家对历史理解得越深刻,能够上升到历史理论的层次,那么,对史学认识得也就越透彻,能够形成丰富的史学理论;反之亦然。两者相辅相成,互为动因,共同促进中国史学之理论水平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章学诚 朴素辩证历史观 历史理论 史学理论
下载PDF
邓以蛰艺术辩证历史观在书画研究中的理论实践
2
作者 王建英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A01期36-39,68,共5页
邓以蜇是我国现当代著名的美学家和艺术理论家,他在中国艺术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上提出了"画史及画学"、"论从史出"的观点,邓以蛰的历史观是历史与逻辑相结合的"辩证发展"的历史观。他提出了"创、述... 邓以蜇是我国现当代著名的美学家和艺术理论家,他在中国艺术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上提出了"画史及画学"、"论从史出"的观点,邓以蛰的历史观是历史与逻辑相结合的"辩证发展"的历史观。他提出了"创、述、变"的史论观,体现了其历史与逻辑相结合的学术史眼光。揭示了艺术发展的辩证逻辑,本文重点阐释邓以蛰艺术辩证历史观在书画研究中的实践与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史 艺术学理论 邓以蜇 辩证历史观 书画研究 艺术实践
下载PDF
辩证历史观形塑当代青年文化自信——《道德经》突破历史虚无主义困境
3
作者 陈瑞丰 《青年学报》 2018年第1期37-42,共6页
《道德经》"玄之又玄"的辩证历史观、"无为无不为"的主体行为规则,对于当代青年科学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及其新时代的历史必然性,突破历史虚无主义困境,超越资本价值观的物欲,形塑文化自信,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道德经》 当代青年 辩证历史观 文化自信
原文传递
唯物辩证法视阈中的梅洛-庞蒂辩证历史观
4
作者 卞伟伟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2023年第1期65-94,共30页
梅洛-庞蒂肯定了马克思唯物辩证法的批判性和革命性品格,并在此基础上,确立自己的辩证历史观。梅洛-庞蒂辩证历史观集中体现在其对苏联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实践的态度中。梅洛-庞蒂辩证历史观主要表现在其对革命与历史关系的辩证界说、真... 梅洛-庞蒂肯定了马克思唯物辩证法的批判性和革命性品格,并在此基础上,确立自己的辩证历史观。梅洛-庞蒂辩证历史观集中体现在其对苏联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实践的态度中。梅洛-庞蒂辩证历史观主要表现在其对革命与历史关系的辩证界说、真理与行动关系的辩证理解、革命与统治关系的辩证判断三个方面。在革命与历史的辩证关系方面,梅洛-庞蒂辩证历史观认为,苏联社会主义革命在理论和实践上坚持不断革命论和革命阶段论相结合。在真理与行动的辩证关系方面,梅洛-庞蒂辩证历史观认为,社会主义革命在行动中所追求的真理就是无产阶级政权。在革命与统治的辩证关系方面,梅洛-庞蒂辩证历史观认为,革命被设想为统治的结束,但又作为统治的极端形式被执行,人们想要结束某种统治而组织革命,又在通过革命而建立新的统治,而革命的统治作为无阶级社会得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唯物辩证 梅洛-庞蒂辩证历史观 革命 真理 统治
原文传递
论邓小平辩证唯物主义的历史观
5
作者 杨金福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 2001年第4期34-38,共5页
邓小平理论中蕴含着丰富的辩证唯物主义的历史观的内容。科学的历史观成为邓小平制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依据,成为他显示高超的领导才华的基础。本文探讨了邓小平历史观的主要特点,包括邓小平高度重视历史经验的理性认识及其... 邓小平理论中蕴含着丰富的辩证唯物主义的历史观的内容。科学的历史观成为邓小平制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依据,成为他显示高超的领导才华的基础。本文探讨了邓小平历史观的主要特点,包括邓小平高度重视历史经验的理性认识及其实践因素;邓小平坚持实事求是的精神,以唯物主义和辩证的观点,客观、公正、全面地分析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及重要人物;邓小平从社会的基本矛盾运动、历史发展的实践活动两个方面,着重又从生产力发展角度来研究发展历史、开辟未来问题,使马克思的研究历史的方法更加具体化、民族化;以及邓小平对创造性发展历史的理论创见和实际贡献。邓小平的这些有关历史的真知灼见,不但启发我们如何正确认识历史、指导我们创造性地发展历史,而且也是对各种形形色色的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的历史观的有力否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造性 历史发展 邓小平 辩证唯物历史观 历史经验 历史分析 实事求是
下载PDF
马克思辩证法思想再认识 被引量:1
6
作者 安启念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1期1-7,共7页
对立统一、质量互变、否定之否定是辩证法的三个基本规律,它们是马克思辩证法思想的重要内容,但是马克思毕生追求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因此他的辩证法思想包含有运用辩证法基本规律揭示的资本主义产生、生存、发展和死亡的辩证过程,... 对立统一、质量互变、否定之否定是辩证法的三个基本规律,它们是马克思辩证法思想的重要内容,但是马克思毕生追求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因此他的辩证法思想包含有运用辩证法基本规律揭示的资本主义产生、生存、发展和死亡的辩证过程,特别是包含有关于人在劳动实践的基础上通过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辩证发展过程的思想。相对于强调辩证法普遍规律的"规律辩证法",马克思更重视聚焦事物辩证发展过程的"过程辩证法"。他的辩证法与他的唯物主义历史观是统一的,是从不同角度对同一个过程的反映。只看到辩证法的普遍规律,看不到马克思对人的劳动实践活动重要意义的肯定,看不到马克思对人、自然界、人类社会辩证发展过程的重视,不能完整准确地把握马克思的辩证法思想;西方学者片面夸大实践活动的主观能动性,夸大它在马克思辩证法思想中的作用,否定辩证法基本规律的普遍性,他们的认识不仅是片面的,而且是对马克思辩证法思想的彻底背离,是完全错误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程辩证 辩证法与历史观的统一 对马克思辩证法思想理解中的片面性
下载PDF
历史教学中发展素质教育的思路
7
作者 马志勇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CAS 1999年第1期69-72,共4页
重视学科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一大特点.在历史课教学中以学科知识为基础,采用多种教学形式,为学生提供生动直观的教学场景,缩短时空差距,将历史知识由死变活,由静态变动态.既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有利于学生辩证唯物主义历... 重视学科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一大特点.在历史课教学中以学科知识为基础,采用多种教学形式,为学生提供生动直观的教学场景,缩短时空差距,将历史知识由死变活,由静态变动态.既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有利于学生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培养和思维能力的提高.由于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对他们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是有益的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教学 素质教育 学科能力 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 思维能力 中学
下载PDF
中学历史教学践行“德育一体化”的探索——以统编版七年级下册《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为例
8
作者 翟家娟 《中学生作文指导》 2020年第38期0207-0208,共2页
深挖素材。
关键词 整合教材 培养全面 辩证历史观
下载PDF
卡尔·马克思和西方文明优越论 被引量:2
9
作者 李毅嘉 《东岳论丛》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36-141,共6页
马克思关于西方殖民主义在历史上有双重使命 (破坏旧式的亚细亚社会和为新社会奠定物质基础 )的思想 ,在学术界颇受争议。赞赏者称之为“宏伟的历史感” ,批评者目之为“种族优越感”(客气的说法是“西方文明优越论”)。由于特殊的历史... 马克思关于西方殖民主义在历史上有双重使命 (破坏旧式的亚细亚社会和为新社会奠定物质基础 )的思想 ,在学术界颇受争议。赞赏者称之为“宏伟的历史感” ,批评者目之为“种族优越感”(客气的说法是“西方文明优越论”)。由于特殊的历史遭遇和国情 ,在中国学术界这却是一个讳莫如深的话题。马克思指出 ,被侵略的中国在道德上是正义的一方 ,在文明程度 (生产方式 )上却是落后的和腐朽的 ;而动机极其卑劣的英国殖民主义者虽然在道义上处于下风和不义 ,但在文明程度上恰恰占据了上风 ,是先进的物质力量的代表。马克思借助于黑格尔的“理性的狡猾”这一概念的辩证结构 ,把上述二律背反极其高明地表述为一种具有全新智慧的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 :以世界市场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大工业 (所谓的“市场经济”)的全球性扩张是西方和东方冲突的根源 ,同时 ,又是人类最终解决这类冲突所必需的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的创造者。马克思认为 ,只有充分注意到这一点 ,才能够客观地、唯物主义地观察世界历史 ,也才能够正确地、合乎逻辑地思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细亚社会 西方现代文明 市场经济 理性的狡猾 全球性共产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的历史观
下载PDF
精雕细琢显初心——从《桃花扇》看孔尚任之史学意识
10
作者 田纪伟 《戏剧之家》 2020年第22期4-6,9,共4页
《桃花扇》是孔尚任用近二十年时间创作出的传奇巨著,耗费了他大量的心血并融入了自身的人生体悟,故而不能以一般的才子佳人戏为其下定义,他蕴含在剧本中的对历史的深刻感悟与反思是值得研究的。本文以剧本为依托,从最能体现作者意识的... 《桃花扇》是孔尚任用近二十年时间创作出的传奇巨著,耗费了他大量的心血并融入了自身的人生体悟,故而不能以一般的才子佳人戏为其下定义,他蕴含在剧本中的对历史的深刻感悟与反思是值得研究的。本文以剧本为依托,从最能体现作者意识的人物形象和题材选择两方面整理归纳出了孔尚任独特的史学意识中的两大主要观点,即创作虚实观和辩证历史观,并对其进行了较为公允的评价,以期在最大程度上还原孔尚任的史学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花扇》 孔尚任 史学意识 创作虚实观 辩证历史观
下载PDF
由阳明心学看我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目标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朝飞 《大观周刊》 2012年第8期47-48,共2页
我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历史悠久,其理论体系也相对完善。奴隶社会以“礼”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强调等级制度,到了封建社会,统治阶级确定了儒家思想作为统治阶级的正统理论依据,对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我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历史悠久,其理论体系也相对完善。奴隶社会以“礼”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强调等级制度,到了封建社会,统治阶级确定了儒家思想作为统治阶级的正统理论依据,对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直到今天我们中华民族仍然受着儒家文化的浸润,其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不可谓不明,以王阳明先生的心学为例,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对待我国古代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及其理论要抓住本质,不能一味的为了批判而批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明心学 思想政治教育 辩证法和历史观
下载PDF
韩非哲学思想管窥
12
作者 张一明 《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3年第4期85-90,共6页
韩非以政治观、历史观、辩证观、人生观建构其哲学思想体系,他在政治观上强调法治,在历史观上强调世事演变、与时俱进,在辩证观上强调"矛盾之说",在历史观上强调为天下为国家视死如归,其哲学思想不仅为后人提供了一笔宝贵而... 韩非以政治观、历史观、辩证观、人生观建构其哲学思想体系,他在政治观上强调法治,在历史观上强调世事演变、与时俱进,在辩证观上强调"矛盾之说",在历史观上强调为天下为国家视死如归,其哲学思想不仅为后人提供了一笔宝贵而丰富的思想遗产,而且是一种具有重要现实借鉴意义的大智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观历史观辩证观人生观
下载PDF
美国没有社会主义吗——析约翰·波考克的共和主义解释
13
作者 高建明 蒋锐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86-91,共6页
约翰·波考克在《马基雅维里时刻》一书中,提出了美国没有社会主义的共和主义解释。他认为,共和主义与辩证历史观的冲突是导致社会主义在美国不断失败的原因。然而,美国社会党的意识形态和成就表明:一方面,美国人确实深受共和主义影... 约翰·波考克在《马基雅维里时刻》一书中,提出了美国没有社会主义的共和主义解释。他认为,共和主义与辩证历史观的冲突是导致社会主义在美国不断失败的原因。然而,美国社会党的意识形态和成就表明:一方面,美国人确实深受共和主义影响;另一方面,共和主义不但未能抵御社会主义,反而证明了社会主义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和主义 辩证历史观 工资奴隶制 合作共和国
原文传递
马克思异化理论的贡献及意义——从根本理论方法到局部方法的转换 被引量:1
14
作者 雒新艳 《理论界》 2009年第5期16-18,共3页
在西方哲学中,异化观一直被作为研究全部历史的根本方法,遵循着如下共同逻辑:先确立历史的"应有"价值悬设,并把它主体化、独立化;然后主体外化和对象化,不过这种对象化不是本质的真实表达,而是异在的外化;最终只能通过主体自... 在西方哲学中,异化观一直被作为研究全部历史的根本方法,遵循着如下共同逻辑:先确立历史的"应有"价值悬设,并把它主体化、独立化;然后主体外化和对象化,不过这种对象化不是本质的真实表达,而是异在的外化;最终只能通过主体自身扬弃这种异化,从而回归自身。不同的是,霍布斯和卢梭的异化主体是自然状态的"人",黑格尔的异化主体是绝对观念,费尔巴哈的异化主体是抽象的"类的人"。马克思在向唯物史观转变的过程中,联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对分工交换等概念进行了分析,由此超越以往异化观,使它成为了一种在历史中形成的局部研究方法。在当代我们仍用它来对心理体验、消费活动等问题和现象进行价值批判,指出其发展的历史方向与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本理论方法 局部方法 辩证唯物历史观 心理体验 消费
原文传递
新时代三个“意味着”的现代化指向 被引量:2
15
作者 马拥军 游跃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8,108,共9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和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发展动力、战略步骤、外部条件等,在新时代都已发生了变化。以此为基础,中国的国家战略随之发生重大改变。无视这一切,说明有些人囿于线性历史观,对"...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和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发展动力、战略步骤、外部条件等,在新时代都已发生了变化。以此为基础,中国的国家战略随之发生重大改变。无视这一切,说明有些人囿于线性历史观,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三个"意味着"缺乏深入理解。因此,我们应超越线性历史观,进入唯物史观所内含的辩证法视野。第一个"意味着"表明了中国现代化的"人民"指向,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存在根本区别,中国的现代化指向人的全面发展,而不是利润最大化;第二个"意味着"表明了中国现代化的"科学社会主义"指向,社会主义实实在在地体现于土地公有制、国有企业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等方面;第三个"意味着"表明了中国现代化的"世界历史"指向,预示着真正的人类历史的开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个"意味着" 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辩证历史观 引领型发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