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群众路线”内在的唯物辩证哲理论析
1
作者 张晓路 范雁南 《大连干部学刊》 2020年第4期38-41,共4页
群众路线是一个包括主客体在内的诸多要素的有机统一体,它们统一的基础是实践。"一切为了群众"强调人民群众历史主体地位的至上性,彰显的是其价值主体;"一切依靠群众"指人民群众创造力的不可替代性,强调的是其实践... 群众路线是一个包括主客体在内的诸多要素的有机统一体,它们统一的基础是实践。"一切为了群众"强调人民群众历史主体地位的至上性,彰显的是其价值主体;"一切依靠群众"指人民群众创造力的不可替代性,强调的是其实践主体;"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说明人民群众既是认识主体,又是实践主体。党的群众路线理论充分体现了世界观、认识论和方法论的有机统一;主客体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统一;批判继承与创新发展的统一;政治要求原则性与领导方法灵活性的统一;行政行为的权威性与利益表达的民主性的统一等等。深入分析、正确理解上述一系列矛盾,从理论上理清矛盾双方内在逻辑关系,发现规律以及解决问题之道,化解矛盾,融洽党群干群关系,有利于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完成党在不同历史时期重大任务,朝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奋勇前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群众路线 唯物辩证哲理 论析
下载PDF
微小元素法——一种极富唯物辩证哲理的数学方法 被引量:2
2
作者 施培成 《科技信息》 2009年第3期46-47,共2页
自然科学的发展离不开哲学的指导作用。本文以微小元素法为载体,多角度、全方位挖掘其中蕴含的哲学思想,让学生学习数学不要只停留在形式逻辑的推理和繁琐的计算中,而能用辩证逻辑的科学方法理解数学的本质和意义,从哲学宝库中寻找开拓... 自然科学的发展离不开哲学的指导作用。本文以微小元素法为载体,多角度、全方位挖掘其中蕴含的哲学思想,让学生学习数学不要只停留在形式逻辑的推理和繁琐的计算中,而能用辩证逻辑的科学方法理解数学的本质和意义,从哲学宝库中寻找开拓思维的新武器,让我们的思维空间更宽、更广、更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元素法(微元法) 黎曼积分 辩证哲理 数学方法
下载PDF
辩证哲理类话题作文设计举隅
3
作者 晏玉平 彭步云 《赤峰学院学报(作文教学研究)》 2004年第4期9-11,共3页
辩证哲理之于人生,时时相随,事事蕴含,处处显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之所欲,便可滥施于人?“逆境”出人才,“顺境”就出不了人才?做人坚持“行方”原则,具有润滑功能的“行圆”策略就该抛弃?提倡宣扬自我、张扬个性,就... 辩证哲理之于人生,时时相随,事事蕴含,处处显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之所欲,便可滥施于人?“逆境”出人才,“顺境”就出不了人才?做人坚持“行方”原则,具有润滑功能的“行圆”策略就该抛弃?提倡宣扬自我、张扬个性,就该不要逊谦美德,反对默默无闻?……人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辩证哲理 话题作文 中学 语文 作文训练 作文指导
下载PDF
辩证哲理类话题作文设计举隅
4
作者 晏玉平 《新作文(中学教学版)》 2004年第5期44-44,共1页
【设计说明]辩证哲理之于人生,时时相随,事事蕴含,处处显现:“己所不欲,勿施于入”,“己之所欲。便可滥施于入”?“逆境”出人才,“顺境”就出不了人才?做人坚持“行方”原则,具有润滑功能的“行圆”策略就可抛弃?提倡宣扬自我... 【设计说明]辩证哲理之于人生,时时相随,事事蕴含,处处显现:“己所不欲,勿施于入”,“己之所欲。便可滥施于入”?“逆境”出人才,“顺境”就出不了人才?做人坚持“行方”原则,具有润滑功能的“行圆”策略就可抛弃?提倡宣扬自我、张扬个性,就可不要谦逊美德反对默默无闻?……人生,需要我们认真思辩哲理的方面太多太多。德与才,美与丑,愚与智,进与退,难与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辩证哲理类话题作文 设计说明 高考 语文 作文训练
下载PDF
辩证哲理,科学工具——《墨子》的方法哲学
5
作者 孙中原 《中国哲学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3-59,共7页
《墨子》充满机智巧妙的辩证哲理,是科学思维的得力工具。本文用E考据(数字电子化考据)与元研究(超越、总体、后设研究)方法,论述《墨子》方法哲学的范畴与原理,内容与意义。方法是宗旨、目的、方向、途径、手段、工具与程序的统称。《... 《墨子》充满机智巧妙的辩证哲理,是科学思维的得力工具。本文用E考据(数字电子化考据)与元研究(超越、总体、后设研究)方法,论述《墨子》方法哲学的范畴与原理,内容与意义。方法是宗旨、目的、方向、途径、手段、工具与程序的统称。《墨子》阐发人类认知与改造世界的普遍方法,自成系统,案例典型,是无与伦比的独特创见,有原创性、普遍性与指导性,是对辩证思维方法规律性的理论概括,极富新意,与世界先进哲学思想,融会贯通,联系接轨,有极其珍贵的历史、理论与现代价值,值得细为品鉴,汲取借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辩证哲理 科学工具 《墨子》 方法哲学
原文传递
“和而不同”的多重辩证和谐内涵及其当代意义 被引量:1
6
作者 吴显庆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3-20,共8页
用"和而不同"来处理上下左右以至内外关系,反映了古今政治、管理以及整个社会本身的多样、复杂、差异和矛盾性要求。发掘"和而不同"的多重辩证和谐内涵,有利于拓展其基本理论和当代价值的探讨与应用。"和而不... 用"和而不同"来处理上下左右以至内外关系,反映了古今政治、管理以及整个社会本身的多样、复杂、差异和矛盾性要求。发掘"和而不同"的多重辩证和谐内涵,有利于拓展其基本理论和当代价值的探讨与应用。"和而不同"的核心是"可否相济";"和而不同"包括"有益于国家,违众而行";"和而不同"是有同有异,有顺有逆,包含"公心以应"的"附和";"和而不同"是一种提倡批评和容纳异议的"治道",也是"至公大同之道",还是为忠之道。因此,"和而不同"应该说是一种辩证性的政治哲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而不同” “献可替否可否相济” “治道” 辩证性政治哲理
下载PDF
新元墨学——元墨学纲领
7
作者 孙中原 《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1期131-144,共14页
论文借鉴德国数学家希尔伯特元数学纲领的方法,提出“新元墨学--元墨学纲领”的构想,阐发墨学科学人文精神与辩证哲理的现代价值。
关键词 新墨学 元墨学 纲领 科学人文精神 辩证哲理
下载PDF
二胡演奏艺术丰富的精神文化内涵
8
作者 王瑜波 刘在平 《珠江论丛》 2019年第1期87-101,共15页
二胡艺术最早发源于中国古代北部地区的游牧民族奚人,故而称为“奚琴”。但奚琴、嵇琴应该都是二胡的前身,因为两者的结合与流变,造就了包括今天的二胡在内的胡琴类民族乐器。千年沧桑,赋予她精神文化的灵性和无穷的魅力,成为中华民族... 二胡艺术最早发源于中国古代北部地区的游牧民族奚人,故而称为“奚琴”。但奚琴、嵇琴应该都是二胡的前身,因为两者的结合与流变,造就了包括今天的二胡在内的胡琴类民族乐器。千年沧桑,赋予她精神文化的灵性和无穷的魅力,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宝库中的一件珍品,成为在民间广为流传、深受喜爱的一朵艺术奇葩。历史上的二胡艺术传播于民间,传承于民间,演变于民间,提升于民间。二胡艺术受到道家思想的浸染滋润,从文化品格上来说与道家精神相通,这也是她一直在民间社会自然流动、传承,内蕴不断丰富、升华的重要原因。二胡的功能特性和文化内涵,体现了大道至简、上善若水、负阴抱阳等哲理,含蕴了气韵交融的审美情趣。二胡的学习、修炼、演奏和领略鉴赏,有利于提高人生境界和修身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胡艺术 道家哲学 辩证哲理
下载PDF
Affirming Art: Heidegger and the Sense of a Beginning
9
作者 Gary Peters 《Journal of Philosophy Study》 2013年第10期958-973,共16页
This essay offers a philosophical perspective that, in breaking with both the open and surreptitious dialectical method still so prominent in academic discourse, follows Heidegger in trying to conceive of a radically ... This essay offers a philosophical perspective that, in breaking with both the open and surreptitious dialectical method still so prominent in academic discourse, follows Heidegger in trying to conceive of a radically non-dialectical manner of approaching affirmation, negation, and neutrality. As with Heidegger, this is attempted through a turn towards art and the "emancipated contingency" that characterizes much creative production. In contrast to action and production within the knowledge economy, the creation of the artwork concerns a knowing of unknowingness (described by Maurice Blanchot as the neutral) that demands a rethink of action in relation to truth and errancy. Indeed, the very working of the work of art is conceived here as a truth that is precisely "set to work" (Heidegger) by errancy. Through a consideration of the essential difference between choice and decision and the different "beginning" of art that this suggests, the essay concludes with some reflections of the theme of art's fascination and the and the affirmation of the unknow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ES no don't know CONTINGENCY BEGINNING ERASURE choice decision fascination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