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语言乌托邦及其审美——试论罗兰·巴尔特零度写作理论的辩证美学思想 被引量:1
1
作者 蔡洞峰 《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4年第2期18-20,共3页
罗兰·巴尔特是20世纪法国一位重要的文学批评理论家,由于他在很多领域都有过探索,加上他复杂的思想,因而,深入全面地理解他的思想是非常困难的。文章从他的“零度写作”理论入手阐述他的辩证美学思想。认为:他一方面要通过“零度... 罗兰·巴尔特是20世纪法国一位重要的文学批评理论家,由于他在很多领域都有过探索,加上他复杂的思想,因而,深入全面地理解他的思想是非常困难的。文章从他的“零度写作”理论入手阐述他的辩证美学思想。认为:他一方面要通过“零度写作”抛弃萨特式的那类政治、神话、革命、阶级性的写作误区;另一方面,他在强调“零度写作”的同时,又对加缪所进行的对这种写作的实验不无忧虑。因此,“零度写作”不如说是美学的、形式的、个人观念的;不如说是小说的、想像的、对写作的一种乌托邦式的理想期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乌托邦 审美 罗兰·巴尔特 零度写作理论 辩证美学思想 法国
下载PDF
楚简《老子》的出土与老子辩证美学思想的坍塌
2
作者 韩国良 《安康学院学报》 2016年第5期1-5,共5页
在《老子》中有一个非常有名的美学命题,即"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恶已"。对于这个美学命题,学术界历来都把它视为老子辩证美学的经典表述,然严格而论,这一看法是很值得商榷的。借助这一美学命题,老子实际要表达的是人的各种美善... 在《老子》中有一个非常有名的美学命题,即"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恶已"。对于这个美学命题,学术界历来都把它视为老子辩证美学的经典表述,然严格而论,这一看法是很值得商榷的。借助这一美学命题,老子实际要表达的是人的各种美善情感、美善行为都是在其自然而然、毫不作意的情状下发生的,如果人们知其为美为善而有意为之,乃至刻意为之,那么,争竞、作伪的虚诈之恶就产生了。幸有楚简《老子》的出土,印证了老子具有辩证法思想的认识的虚假性,这才使老子这一"自然论"美学命题的真正蕴涵得到了揭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楚简 《老子》 辩证美学 自然美学
下载PDF
无法而法——石涛绘画的辩证美学思想探析
3
作者 熊露遥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 2020年第12期10-11,共2页
文章通过对石涛所著画作和画论进行研究,探究了其无法而法的美学思想。文章既研究了石涛的绘画哲学理论,又从辩证法的角度探讨了"一画"对于当代山水画创作的引导与启发。这样的研究对于传承中国传统山水画、推动当代山水画的... 文章通过对石涛所著画作和画论进行研究,探究了其无法而法的美学思想。文章既研究了石涛的绘画哲学理论,又从辩证法的角度探讨了"一画"对于当代山水画创作的引导与启发。这样的研究对于传承中国传统山水画、推动当代山水画的创新和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涛 《画语录》 辩证美学思想
下载PDF
辩证和谐美学与审丑教育 被引量:17
4
作者 周来祥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6-29,共4页
本文从辩证和谐美的立场出发 ,讨论了古代和谐美、近代崇高美和现代辩证和谐美的有机发展过程以及审美教育意义 ,尤其强调了对近代崇高美作为辩证和谐美学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当下审美教育中的缺场应该给予高度重视。只有补上审丑、审... 本文从辩证和谐美的立场出发 ,讨论了古代和谐美、近代崇高美和现代辩证和谐美的有机发展过程以及审美教育意义 ,尤其强调了对近代崇高美作为辩证和谐美学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当下审美教育中的缺场应该给予高度重视。只有补上审丑、审荒诞教育这一课 ,辩证和谐美学所期待的健全和谐的人格才可能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辩证和谐美学 审丑教育 艺术形态 古代 和谐美 近代 崇高美 审荒诞教育 审美教育
下载PDF
钢琴演奏技巧与音乐艺术表现的美学辩证 被引量:1
5
作者 张楠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13年第12期143-144,共2页
在一些具体手型和手指位置上寻找优美声音的方法是毫无用处的,学习弹奏优美声音的唯一的方法是系统的听觉训练。这就涉及了音乐艺术表现与演奏技巧的美学方法问题,事实上,每一位演奏者都适用完美技巧原则。但实际上演奏史上也根本没有... 在一些具体手型和手指位置上寻找优美声音的方法是毫无用处的,学习弹奏优美声音的唯一的方法是系统的听觉训练。这就涉及了音乐艺术表现与演奏技巧的美学方法问题,事实上,每一位演奏者都适用完美技巧原则。但实际上演奏史上也根本没有给我们留下一个通用完美技巧的例子。不仅仅在于文字难以完美表达演奏技巧上的缺憾。美学思想、艺术个性的不同使得演奏技巧必然相应受到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艺术 演奏技巧 美学辩证
下载PDF
“不言之美”与“物化”要求──道教美学辩证论之三
6
作者 潘显一 《天府新论》 1996年第5期55-58,共4页
“不言之美”与“物化”要求──道教美学辩证论之三潘显一道教美学思想内容丰厚,笔者此前已经讨论了道教从道家“拿来”(鲁讯语)的并且最终宗教神学化了的“进一美”论”’本文将讨论道教美学思想的另一个重要观点:进美的“不言”... “不言之美”与“物化”要求──道教美学辩证论之三潘显一道教美学思想内容丰厚,笔者此前已经讨论了道教从道家“拿来”(鲁讯语)的并且最终宗教神学化了的“进一美”论”’本文将讨论道教美学思想的另一个重要观点:进美的“不言”特点和宗教审美的“物化”要求。这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教 美学辩证 审美心理 艺术形式 直觉性特点 辩证唯物主义
下载PDF
人物美学辩证法:《白鹿原》与《尘埃落定》
7
作者 吴正一 孟庆宏 《太原教育学院学报》 2003年第3期28-31,共4页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至九十年代,中国家族小说又掀起了一股热潮,其中《白鹿原》与《尘埃落定》是其代表作品,她们以其浑厚的内容和一些现代艺术技巧赢得了广大读者的青睐,尤其是其中的人物描写,渗透着美学辩证法,深刻地展示了历史和...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至九十年代,中国家族小说又掀起了一股热潮,其中《白鹿原》与《尘埃落定》是其代表作品,她们以其浑厚的内容和一些现代艺术技巧赢得了广大读者的青睐,尤其是其中的人物描写,渗透着美学辩证法,深刻地展示了历史和人生的命运,透露着文化反思的气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说 人物描写 美学辩证 白鹿原 尘埃落定
下载PDF
黑格尔美学的辩证方法
8
作者 刘伟林 《齐鲁学刊》 1986年第2期94-99,共6页
黑格尔是辩证法大师。恩格斯曾这样评价他的辩证法:“近代德国哲学……在黑格尔身上达到了顶峰。他的最大的功绩,就是恢复了辩证法这一最高的思维形式”。正是这样,当黑格尔将自己的辩证法运用到美学领域进行深入的研究时,就构筑起了一... 黑格尔是辩证法大师。恩格斯曾这样评价他的辩证法:“近代德国哲学……在黑格尔身上达到了顶峰。他的最大的功绩,就是恢复了辩证法这一最高的思维形式”。正是这样,当黑格尔将自己的辩证法运用到美学领域进行深入的研究时,就构筑起了一座美学辩证法的理论大厦,成为马克思主义出现以前的最高美学成就和理论遗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物性格 美学辩证 悲剧人物 性格特征 矛盾冲突 悲剧冲突 黑格尔美学 艺术典型 普遍性 莎士比亚
下载PDF
论中国传统园林的美学构成
9
作者 闵书 《四川建筑》 2000年第2期20-21,共2页
中国传统园林不仅仅是工程 ,其艺术性堪称绝唱。本文就其美学思想 ,构成要素 ,艺术手法作一粗浅探讨 ,争取能在设计思路上吸取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园林之精髓。
关键词 造园 辩证美学 意境 借景 中国传统园林
下载PDF
“丑中有美”“美中有丑”——《庄子》寓言中的辩证审美观探微 被引量:4
10
作者 杨宁宁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35-40,共6页
刘熙载曾说《庄子》一书“人鲜不读,读鲜不嗜,往往与之俱化。”《庄子》使人读来爱不释手,流连忘返,其原因之一在于作者善于将丰富的内涵用寓言的形式来表述,使书中深邃的哲理通过具体生动的形象得到深刻的阐发,从而增强了《庄子》的感... 刘熙载曾说《庄子》一书“人鲜不读,读鲜不嗜,往往与之俱化。”《庄子》使人读来爱不释手,流连忘返,其原因之一在于作者善于将丰富的内涵用寓言的形式来表述,使书中深邃的哲理通过具体生动的形象得到深刻的阐发,从而增强了《庄子》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全书中的寓言共有一百多个,这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天下为沉浊,不可与庄语”的严峻现实。所以庄子只有借寓言曲折见意,将其蔑视礼法,不愿与世俗相融的思想掩盖于“不庄”之语的寓言中。《庄子》寓言,既包含其政治思想、哲学思想,也反映其美学思想。“庄子的美学同他的哲学是浑然一体的东西,他的美学即是他的哲学,他的哲学也即是他的美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寓言 辩证美学 艺术美 肢体残缺 哲学思想 审美活动 美学思想 中国美学 思想修养 刘熙载
下载PDF
文艺创作中的美学辩证法
11
作者 杜书瀛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252-260,共9页
观察与领悟文艺创作作为审美价值的创造活动,是一个极其复杂而又生动的矛盾运动过程,其间,创作的各个组成因素相互对立、相互克服、相互转化、相互融汇,充满着美学辩证法。这里,我们选择比较重要的几对矛盾,加以考察分析。
关键词 文艺创作 美学辩证 作家艺术家 艺术创作 艺术形象 写真 仔细观察 形与神 审美活动 物质性
原文传递
当代中国文学艺术的主客体关系结构特性
12
作者 马龙潜 《江西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4-47,共4页
处于社会主义时代的当代中国的文学艺术,是在对其它历史时代的文学艺术的肯定性否定中建构起来的新的文学艺术形态。它继承和汲取了人类文学艺术发展史上的一切积极成果,把艺术推向了一个崭新的高度。因此,只有当我们把社会主义文艺与... 处于社会主义时代的当代中国的文学艺术,是在对其它历史时代的文学艺术的肯定性否定中建构起来的新的文学艺术形态。它继承和汲取了人类文学艺术发展史上的一切积极成果,把艺术推向了一个崭新的高度。因此,只有当我们把社会主义文艺与其它历史形态的文艺,特别是资本主义文艺放在人类文学艺术发展的历史过程中来加以比较和考察之后,才有可能对社会主义文艺的本质有一个真正科学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主客体关系结构 人类学本体论美学 自然本体论美学 辩证唯物论美学
下载PDF
黑格尔美的本质论探析
13
作者 戴前锦 《学术论坛》 2001年第1期9-12,共4页
黑格尔“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这一类的定义内在的包含着美的本质理论。他在唯心主义形式下 ,从其美学的人本主义原则出发 ,运用辩证的实践的美学方法 ,深刻地揭示了美的实践和自由本质。这就使其成为马克思主义美学原则的直接思想来源 。
关键词 人本主义的美学原则 辩证的实践的美学方法 美的实践 自由本质
下载PDF
中韩乡傩仪式中面具造型的美学解读——以中国广西“吉曼村跳芒蒿”与韩国庆北“河回村别神傩舞”为中心 被引量:2
14
作者 高静 《民族论坛》 2018年第2期33-41,共9页
中国吉曼村跳芒蒿与韩国河回村别神傩舞都是以村落共同体为传承根基的乡傩仪式。两种乡傩的基本功能相似,但衍生功能却各不相同。因此,两种仪式中的傩面造型也呈现出整体上的相似性与细节上的相异性。芒蒿傩面运用"三面糅合"... 中国吉曼村跳芒蒿与韩国河回村别神傩舞都是以村落共同体为传承根基的乡傩仪式。两种乡傩的基本功能相似,但衍生功能却各不相同。因此,两种仪式中的傩面造型也呈现出整体上的相似性与细节上的相异性。芒蒿傩面运用"三面糅合"的技法,突出傩面造型的抽象夸张,以此来表现仪式的驱兽功能;河回傩面运用"三分法"的技法,重视傩面造型的逼真写实,以此来反映仪式的社会批判功能。虽然两种傩面的外观造型对比强烈,但都运用辩证美学原理实现了静态表情的动态呈现,追求造型上艺术性与功能上现实性的辩证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傩面 三面糅合 三分法 辩证美学 中韩文化
原文传递
谈黑格尔《美学》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黛 《艺术教育》 2016年第11期49-50,共2页
德国哲学家格奥尔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的《美学》是西方美学史上具有跨时代意义的宏篇巨著。《美学》,原是黑格尔在海德堡大学和柏林大学期间所作的"美学讲演录",后整理成书,在黑格尔去世后4年,于1835... 德国哲学家格奥尔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的《美学》是西方美学史上具有跨时代意义的宏篇巨著。《美学》,原是黑格尔在海德堡大学和柏林大学期间所作的"美学讲演录",后整理成书,在黑格尔去世后4年,于1835年出版。黑格尔的美学,建立在客观唯心主义和辩证法基础之上,黑格尔认为,他研究美学的目的"不是为了刺激艺术创作,而是从科学的角度来理解艺术"。《美学》的中心线索是黑格尔为美下的定义"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并以此认识为基础的前提进行论证。当然,这仅是他的一家之言,后期的很多哲学家并不赞同黑格尔的观点,但黑格尔美学的里程碑般的意义却无法被抹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格尔《美学辩证 自然美 艺术美
原文传递
从宋运萍之早死说开去——电视剧《大江大河》观感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一川 《中国电视》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5-30,共6页
宋运萍的过早死亡触及《大江大河》整部剧的意义的核心。这个完美人物仿佛就是改革开放时代原点及其纯美意味的象征。她的死在其偶然性中蕴藉着一种深刻的必然性,根本上取决于一种以浪淘式史观为代表的独特史观的树立及其推衍。完美人... 宋运萍的过早死亡触及《大江大河》整部剧的意义的核心。这个完美人物仿佛就是改革开放时代原点及其纯美意味的象征。她的死在其偶然性中蕴藉着一种深刻的必然性,根本上取决于一种以浪淘式史观为代表的独特史观的树立及其推衍。完美人物的结局不完美是社会历史激流本身的浪淘式作用的结果。宋运萍的早死符合一种死而永生的美学辩证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运萍 电视剧《大江大河》 改革开放时代原点 浪淘式史观 美学辩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