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湿地扇扇中辫状水道沉积微相-岩石相划分方法 被引量:11
1
作者 唐海发 彭仕宓 +3 位作者 蔡圣权 邹鲁新 何辉 王运海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2-27,共6页
综合应用岩心、测井、分析化验等资料,对湿地扇扇中辫状水道粗碎屑沉积特征进行了详细研究,提出了沉积微相-岩石相的划分方法。根据不同岩石相的物性、电性及含油性特征,将扇中辫状水道微相细分为辫状水道砂砾岩相、辫状水道粗砂岩相和... 综合应用岩心、测井、分析化验等资料,对湿地扇扇中辫状水道粗碎屑沉积特征进行了详细研究,提出了沉积微相-岩石相的划分方法。根据不同岩石相的物性、电性及含油性特征,将扇中辫状水道微相细分为辫状水道砂砾岩相、辫状水道粗砂岩相和辫状水道细砂岩相。研究结果表明,沉积微相-岩石相对油水分布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其中以辫状水道砂砾岩相单井日产油能力最高,辫状水道粗砂岩相次之,辫状水道细砂岩相最低,比较符合油田的开发实际。辫状水道粗砂岩相因物性最好,剩余油丰度高,可作为下一步挖潜的主要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扇 辫状水道 沉积微相 岩石相 克拉玛依油田 八道湾组
下载PDF
浅谈基于Google Earth的现代冲积扇辫状水道分布和构型 被引量:2
2
作者 杜威 《科技与创新》 2017年第11期1-2,共2页
冲积扇储层构型主要对微相类型、分布规律和砂体形态进行了系统研究,而辫状水道在扇体上的分流样式是有利储层预测的重要依据。以现代冲积扇为例,利用Google Earth软件能够直观反映水道的分叉、交插和汇聚,归纳样式类型,总结水道分布样... 冲积扇储层构型主要对微相类型、分布规律和砂体形态进行了系统研究,而辫状水道在扇体上的分流样式是有利储层预测的重要依据。以现代冲积扇为例,利用Google Earth软件能够直观反映水道的分叉、交插和汇聚,归纳样式类型,总结水道分布样式展布规律。研究表明,河流扇和泥石流扇扇体上发育的辫状水道样式和规模具有明显差异;辫状水道定量参数具有的良好相关关系,利用辫状水道宽度预测其他冲积扇构型参数,指导勘探开发井位部署和对有利相带预测冲积扇储层构型的研究,是储层表征与建模研究的热点。而辫状水道作为冲积扇中良好的优势储集相带,前人很少按照冲积扇成因类型讨论辫状水道的分布样式和展布规模。近年来,Google Earth等地球卫星影像软件提供的影像解析度高、图片完整、更新快、使用方便、简单免费,推出后很快受到地质学家的青睐。以现代冲积扇为例,通过卫星图像观察不同类型冲积扇辫状水道样式和规模,讨论辫状水道定量参数之间的相关关系,建立冲积扇辫状水道的模式认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积扇 GoogleEarth 辫状水道 储层预测
下载PDF
同生逆断层伴生褶皱对冲积扇片状砂砾体及辫状水道沉积的控制--以准噶尔盆地西北缘湖湾区三叠系克拉玛依组为例 被引量:5
3
作者 夏钦禹 吴胜和 +1 位作者 冯文杰 刘忠保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509-521,共13页
利用水槽沉积物理模拟再现了同生逆断层伴生褶皱影响下冲积扇的沉积过程,并进一步切片观察,分析了伴生褶皱影响下片状砂砾体和辫状水道的分布特征。在水槽沉积模拟的指导下,综合应用岩心、露头、密井网和地震资料,在同生逆断层伴生褶皱... 利用水槽沉积物理模拟再现了同生逆断层伴生褶皱影响下冲积扇的沉积过程,并进一步切片观察,分析了伴生褶皱影响下片状砂砾体和辫状水道的分布特征。在水槽沉积模拟的指导下,综合应用岩心、露头、密井网和地震资料,在同生逆断层伴生褶皱活动强度研究基础上,对准噶尔盆地西北缘湖湾区三叠系克拉玛依组下油组(克下组)冲积扇片状砂砾体和克上组辫状水道沉积构型进行识别,并依据露头定量规模和测井曲线标志对地下单一构型单元开展解剖,分析了同生逆断层伴生褶皱对片状砂砾体及辫状水道沉积过程、规模、方向以及叠置样式的控制作用。研究表明:近源端不发育伴生褶皱的区域为片状砂砾体优先沉积部位,片状砂砾体由主流方向向两侧迁移,单一片状砂砾体规模较大、侧向叠置程度较低,地下解剖单一片状砂砾体最小宽度约1000 m,平均宽度1400 m;在伴生褶皱边部和活动强度较小部位,片流砂砾体及辫状水道沿其绕流,并表现出由斜交物源方向向顺物源方向迁移的特点,单一片状砂砾体规模较小、侧向叠置程度较高,辫状水道呈交织条带状或宽带状,地下解剖单一片状砂砾体宽度最小为450 m,平均宽度1000 m,单一辫状水道宽度150~350 m,厚1.5~8.1 m;在伴生褶皱活动强度较大部位无片状砂砾体沉积,辫状水道呈孤立窄带状,侧向连续性差,地下解剖单一辫状水道宽度80~120 m,厚1~4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砾体 冲积扇 辫状水道 三叠系 沉积构型 同生逆断层伴生褶皱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
下载PDF
辫状水道和心滩坝规模定量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张善义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9-32,共4页
目前还没有具有普遍意义的辫状水道和心滩坝规模定量求取方法,为了精准刻画辫状河道和心滩坝规模,以大量野外实测的辫状水道和心滩坝的宽度、厚度等数据为依据,通过线性回归,建立了辫状水道和心滩坝的定量计算关系式。结果表明:辫状水... 目前还没有具有普遍意义的辫状水道和心滩坝规模定量求取方法,为了精准刻画辫状河道和心滩坝规模,以大量野外实测的辫状水道和心滩坝的宽度、厚度等数据为依据,通过线性回归,建立了辫状水道和心滩坝的定量计算关系式。结果表明:辫状水道的最大宽度与平均厚度之比和最大宽度与最大厚度之比呈正相关性;心滩坝的宽度与厚度呈双曲线型,随着心滩坝厚度的增加,心滩坝宽度先变窄后变宽,并从机理上阐明了心滩坝沉积特征主要是由于水动力和砂体沉积速率不同引起。通过对喇嘛甸油田葡Ⅰ_2层的实例验证结果表明,利用该公式计算的辫状水道和心滩坝规模与采用井震结合描述的规模对比,符合率分别达到了94%和86%,研究成果具有较高的精度。该研究对资料缺乏地区的辫状水道和心滩坝规模定量计算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辫状水道 心滩坝 线性回归 定量分析 沉积模式
下载PDF
砂质辫状河心滩坝的发育演化过程探讨——沉积数值模拟与现代沉积分析启示 被引量:29
5
作者 张可 吴胜和 +3 位作者 冯文杰 郑定业 喻宸 刘照玮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81-91,共11页
心滩坝作为辫状河中一种重要的沉积单元,国内外学者基于地下储层、露头、现代沉积进行了大量研究,但并未建立完整的心滩坝发育演化模式,明确心滩坝两侧辫状水道对其的影响。因此,采用沉积数值模拟技术(Delft3D)再现心滩坝的生长与演化过... 心滩坝作为辫状河中一种重要的沉积单元,国内外学者基于地下储层、露头、现代沉积进行了大量研究,但并未建立完整的心滩坝发育演化模式,明确心滩坝两侧辫状水道对其的影响。因此,采用沉积数值模拟技术(Delft3D)再现心滩坝的生长与演化过程,并且通过现代沉积相互验证,建立了心滩坝演化模式。研究表明:1)心滩坝的演化过程可划分为三个阶段,心滩坝的形成、生长及向下游方向迁移,心滩坝的侧向迁移,"坝尾沉积"及复合心滩坝的形成;2)由于两侧辫状水道的冲刷作用,心滩坝头部两侧均遭受侵蚀,表现为坝体向下游方向迁移,随着发育演化时间的增长,向下游迁移速率逐渐减小,最终坝体稳定;3)心滩坝中下部由于两侧辫状水道的不对称性,一侧侵蚀,一侧沉积,心滩坝侧向迁移;4)沉积物在心滩坝尾部卸载,形成"坝尾沉积",其发育程度取决于两侧辫状水道水动力强度,水动力越强,"坝尾沉积"越发育,随着"坝尾沉积"的不断延长,最终充填心滩坝之间的辫状水道,形成复合心滩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质 沉积数值模拟 心滩坝 辫状水道 演化过程
下载PDF
辫状河储层构型表征及对含气饱和度空间分布的控制——以苏里格气田SX密井网区为例 被引量:4
6
作者 段志强 李进步 +4 位作者 白玉奇 李浮萍 薛雯 孙艳辉 李东营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9,共9页
辫状河储层是苏里格气田的主要产气储层类型,储层宏观非均质性导致的含气饱和度空间分布规律相关研究较少。为此,以苏里格气田SX密井网区H8X2小层为例,开展了辫状河储层构型表征,结合测井解释成果,分析了储层构型对含气饱和度空间分布影... 辫状河储层是苏里格气田的主要产气储层类型,储层宏观非均质性导致的含气饱和度空间分布规律相关研究较少。为此,以苏里格气田SX密井网区H8X2小层为例,开展了辫状河储层构型表征,结合测井解释成果,分析了储层构型对含气饱和度空间分布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剩余气挖潜措施。结果表明:研究区目的层主要储层构型单元包括心滩和辫状水道;心滩砂体平均长850 m,平均宽380 m;储层构型对含气饱和度分布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5级构型单元整体上约束了含气饱和度的分布,4级构型单元直接控制了有效砂体分布;心滩内部,自迎流面向背流面方向含气饱和度逐渐降低;3级构型单元控制着砂体含气性的垂向分布;区块西侧的1口加密验证井钻探,预测与钻井结果符合程度较高。通过储层构型解剖开展含气饱和度预测准确性较高,研究成果可为井网加密调整提供必要的地质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质 储层构型 心滩砂体 辫状水道 含气饱和度 强非均质性 苏里格气田
下载PDF
单一辫流带内部构型单元解析
7
作者 邹拓 王永凯 +3 位作者 田昀 陈璞 杨宇华 冯国杰 《录井工程》 2019年第2期116-121,138,共7页
为了加深对港西油田四区厚层辫状河储集层内剩余油的认识,更准确地评价储集层内剩余油开发效果,运用储集层构型理论和层次界面分析法,按级次分析了港西油田四区厚层辫状河储集层内辫流带、辫状河道构型要素。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发育单一... 为了加深对港西油田四区厚层辫状河储集层内剩余油的认识,更准确地评价储集层内剩余油开发效果,运用储集层构型理论和层次界面分析法,按级次分析了港西油田四区厚层辫状河储集层内辫流带、辫状河道构型要素。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发育单一辫流带,主水道沿北东物源方向分叉形成2条河道主流线,平均砂厚10.9 m,长宽比约2.3∶1;辫状河道包括心滩坝和辫状水道2种(主要4级构型单元),提出了夹层配位差异、注采效应差异、砂体高程差异、沉积厚度差异4种单一心滩坝识别方法,总结了3种辫状水道充填模式(分别为砂质、半泥质和泥质充填),该区以半泥质水道充填沉积为主。通过单一心滩坝和辫状水道识别,对4级构型要素进行平面组合分析可知,该区辫状河储集层平面呈现“宽坝窄河道”特征,心滩坝内部发育丰富落淤层,局部发育坝上沟道,且因半泥质和泥质充填河道,对流体渗流形成一定范围的隔挡。该研究结果为区内注采井网部署及射孔方案设计提供了参考,也为该区剩余油挖潜提供了有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集层构型 河沉积 心滩坝 辫状水道 港西油田四区
下载PDF
涠10—3油田Ⅲ油组块状砂岩的沉积相与含油性 被引量:1
8
作者 吴炜强 李绪深 《中国海上油气(地质)》 1992年第4期31-36,共6页
涠10-3油田流三段Ⅲ油组块状砂岩是至少为两期的潮湿型冲积扇沉积。这套沉积可分为扇根、扇中(包括辫状水道、辫状水道间和碎屑流沉积)、扇端(包括漫流和末梢瓣状水道沉积)。砂体平面上呈扇形,剖面上呈透镜状,由三个主水道形成... 涠10-3油田流三段Ⅲ油组块状砂岩是至少为两期的潮湿型冲积扇沉积。这套沉积可分为扇根、扇中(包括辫状水道、辫状水道间和碎屑流沉积)、扇端(包括漫流和末梢瓣状水道沉积)。砂体平面上呈扇形,剖面上呈透镜状,由三个主水道形成的舌状体组成,自西至东舌状体加大增厚。油田主要处在储油有利的扇中亚相带,辫状水道沉积是主力油层。最有利的储油区是扇中亚相带内的I类储油区,建议今后尽量围绕两个舌状体布生产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涠10-3油田Ⅲ油组 砂岩 沉积相 含油性 潮湿型冲积扇 辫状水道
下载PDF
南堡凹陷柳赞油田沙三^3亚段扇三角洲相构型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杨延强 吴胜和 +4 位作者 齐立新 刘志家 岳大力 刘丽 曲晶晶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21-30,5,共10页
利用南堡凹陷柳赞油田开发区的岩心和测井等资料,分析沙三3段储层的沉积微相类型及相构型。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扇三角洲储层主要发育辫状水道、溢岸、水道间、河口坝和坝间等微相类型。其中,河口坝发育规模较大,具有重力流的成因机制... 利用南堡凹陷柳赞油田开发区的岩心和测井等资料,分析沙三3段储层的沉积微相类型及相构型。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扇三角洲储层主要发育辫状水道、溢岸、水道间、河口坝和坝间等微相类型。其中,河口坝发育规模较大,具有重力流的成因机制。扇三角洲各沉积微相组合样式多样:单期微相砂体的平面组合样式主要有水道-水道型、水道-溢岸-水道型、水道-河口坝型、河口坝-河口坝型、孤立水道型5种类型。辫状水道之间的侧向拼接样式包括辫状水道与辫状水道的侧向叠置、辫状水道-溢岸-辫状水道拼接、辫状水道-水道间泥岩-辫状水道拼接等;河口坝之间的侧向拼接主要包括坝主体的侧向叠置、坝缘的侧向叠置、坝缘的相互交错,以及河口坝-坝间泥岩-河口坝拼接等;辫状水道与河口坝的侧向拼接主要为河口坝-辫状水道-河口坝拼接。多期辫状水道垂向上主要表现为切物源方向的近水平叠置,多期河口坝垂向上主要表现为顺物源方向的前积叠置,前积倾角约为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柳赞油田 扇三角洲 沉积微相 组合样式 辫状水道 河口坝
下载PDF
大港滩海埕北断阶区沙河街组三段、二段近岸水下扇沉积微相特征 被引量:13
10
作者 孟鹏 刘立 +2 位作者 高玉巧 曲希玉 孙晓明 《世界地质》 CAS CSCD 2005年第1期36-42,共7页
大港滩海埕北断阶区沙河街组沙三段、沙二段砂体是由辫状水道控制的近岸水下扇。主要发育基质支撑砂砾岩相、颗粒支撑砂砾岩相、正递变层理砾岩相、含砾砂岩相、逆递变层理砾岩相、含砾砂岩相、泥质支撑砂岩相和粉砂岩相,粒度粗是其主... 大港滩海埕北断阶区沙河街组沙三段、沙二段砂体是由辫状水道控制的近岸水下扇。主要发育基质支撑砂砾岩相、颗粒支撑砂砾岩相、正递变层理砾岩相、含砾砂岩相、逆递变层理砾岩相、含砾砂岩相、泥质支撑砂岩相和粉砂岩相,粒度粗是其主要特征;水平层理、块状层理、平行层理、交错层理、波状层理、包卷层理和变形层理十分发育;砂球、重荷模、砂岩脉和冲刷面等沉积构造也十分发育;电阻率曲线呈正韵律,曲线由高幅至中幅呈钟形及箱形,与不同岩性和不同沉积相具良好对应关系。通过对区内各井的岩性组合观察,结合各砂层组的沉积特征及其相应的测井相标志将研究区近岸水下扇划分为2个亚相和5个微相:扇中(包括辫状水道、辫状水道间和扇中前缘)和扇端亚相(扇端泥、扇端席状砂)。其中扇中辫状水道为主要储集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埕北断阶区 近岸水下扇 沉积微相 辫状水道
下载PDF
冀东潜山侏罗系沉积体系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周海民 刘蕴华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43-446,共4页
冀东潜山侏罗系主要分布于柏各庄凸起和西南庄凸起南部 ,其沉积体系主要为湿扇型冲积扇 ,也有湖泊滨岸沉积 ,其物源方向主要来自柏各庄凸起东部地区。侏罗系 3个砂层组中Ⅰ砂层组扇中辫状水道发育 ,但物性差 ;Ⅲ砂层组扇前缘辫状水道物... 冀东潜山侏罗系主要分布于柏各庄凸起和西南庄凸起南部 ,其沉积体系主要为湿扇型冲积扇 ,也有湖泊滨岸沉积 ,其物源方向主要来自柏各庄凸起东部地区。侏罗系 3个砂层组中Ⅰ砂层组扇中辫状水道发育 ,但物性差 ;Ⅲ砂层组扇前缘辫状水道物性较好 ,但砂体厚度较薄 ;而Ⅱ砂层组扇中与扇前缘辫状水道都比较发育 ,且物性较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侏罗系 冲积扇 辫状水道 河北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北缘山前带湿地扇沉积特征及控藏作用 被引量:3
12
作者 宋璠 杨少春 +4 位作者 苏妮娜 向奎 曹海防 赵永福 杨剑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5-35,共11页
综合野外露头、岩心、钻测井以及分析测试资料等,对准噶尔盆地北缘哈拉阿拉特山山前带侏罗系八道湾组开展了系统的沉积相研究。结果表明:八道湾组一段沉积时期,受构造背景、古物源、古气候的综合影响,哈山南缘山前带发育一套典型的湿地... 综合野外露头、岩心、钻测井以及分析测试资料等,对准噶尔盆地北缘哈拉阿拉特山山前带侏罗系八道湾组开展了系统的沉积相研究。结果表明:八道湾组一段沉积时期,受构造背景、古物源、古气候的综合影响,哈山南缘山前带发育一套典型的湿地扇沉积,可识别出扇根、扇中、扇缘三种亚相,扇中可进一步分为辫状水道和泥炭沼泽两类微相;在明确了相类型及其展布特征的基础上,建立研究区湿地扇沉积相模式,其在岩性特征、沉积序列、平面规模、微相组合等方面均与洪积扇有明显区别;山前带湿地扇沉积区具有良好的勘探潜力,有利的微相、岩石相以及原始沉积组构共同控制着油藏分布,其中扇中辫状水道砂砾岩相和粗砂岩相为原油富集的有利储集相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哈山地区 沉积相 湿地扇 辫状水道 油气成藏
下载PDF
内蒙古岱海盆地现代冲积扇沉积特征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1
13
作者 邓文秀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13年第9期180-180,176,共2页
冲积扇沉积为陆上沉积体系中最粗的、分选最差的近缘沉积,通常向下倾方向进入细粒、低坡度的河流体系。岱海湖盆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南部、呼和浩特南凉城县境内,受新构造运动影响使得盆地南北不对称及地形坡度相差较大,呈现出北岸陡、... 冲积扇沉积为陆上沉积体系中最粗的、分选最差的近缘沉积,通常向下倾方向进入细粒、低坡度的河流体系。岱海湖盆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南部、呼和浩特南凉城县境内,受新构造运动影响使得盆地南北不对称及地形坡度相差较大,呈现出北岸陡、南岸缓的特点,岱海地区的气候属于干旱-半干旱的气候类型,有利于形成冲积扇沉积。通过对元子沟村西北约300-400m处岱海冲积扇沉积的实地考察,观测到3个亚相和若干个沉积微相勘探表明,冲积扇沉积于储层有着密切联系。因此对岱海盆地现代冲积扇进行深入研究,对指导其他盆地冲积扇油气勘探与开发及完善冲积扇的理论具一定现实和理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积扇 泥石流沉积 叠瓦砾石 辫状水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