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1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准噶尔盆地二叠系上乌尔禾组退覆式扇(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滩坝复合砂砾岩沉积特征及控制因素
1
作者 郭文建 郭瑞婧 +5 位作者 唐勇 纪友亮 马铮涛 刘笑语 梁涛 马玉龙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84-599,共16页
近年来准噶尔盆地的油气勘探从源外常规圈闭逐渐走向源内岩性圈闭,二叠系上乌尔禾组是该盆地增储上产的主力层系,沉积体系展布对上乌尔禾组岩性油气藏分布具有控制作用。利用岩心数据、薄片资料等,并结合地震数据和钻测井资料,对准噶尔... 近年来准噶尔盆地的油气勘探从源外常规圈闭逐渐走向源内岩性圈闭,二叠系上乌尔禾组是该盆地增储上产的主力层系,沉积体系展布对上乌尔禾组岩性油气藏分布具有控制作用。利用岩心数据、薄片资料等,并结合地震数据和钻测井资料,对准噶尔盆地二叠系上乌尔禾组的沉积相类型及沉积体系分布特征进行了识别和刻画,总结了大型退覆式扇(辫状河)三角洲-滩坝复合砂砾岩体的沉积模式,并分析了其控制因素。研究表明:(1)研究区发育扇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滨浅湖滩坝等沉积相类型,扇三角洲平原亚相和扇三角洲前缘亚相主要发育在盆地西部,辫状河三角洲平原亚相和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亚相主要发育在盆地东部和北部,滩坝相叠置在扇三角洲和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之上或在其前端独立分布;(2)准噶尔盆地上乌尔禾组各段沉积体系是在整体湖侵的背景下发育的,乌一段沉积时期湖盆面积较小,沉积的砂体较厚,延伸距离近,靠近凹陷的中央;乌二段沉积时期物源持续供应,湖盆水体加深,湖盆面积增加,沉积砂体厚度薄,分布广;乌三段沉积时期湖侵作用增强,湖盆面积进一步扩大,湖盆内广泛发育湖泛泥岩;(3)扇三角洲与辫状河三角洲前缘在湖平面不断变化与湖浪的改造下,形成了扇(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滩坝复合砂砾岩体;(4)准噶尔盆地上乌尔禾组沉积时期,沉积体系的主要控制因素为气候、物源供给、湖平面变化和沉积时的古地形坡度和古地貌。该研究为上乌尔禾组油气勘探提供了地质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上乌尔禾组 三角洲 辫状河三角洲 复合砾岩 沉积模式
下载PDF
苏里格中区辫状河心滩砂体构型解剖研究
2
作者 陈志华 《国外测井技术》 2024年第4期108-114,共7页
研究区为苏36-11区块中南部的苏36-X井区,研究区面积46.7km^(2),目的层盒8、山1段。区块建产时间长,井网井型复杂,储层结构复杂,储层致密,这些因素共同导致了目前井区储量动用程度及采收率采较低。国内外同类型气藏(气田)研究成果表明,... 研究区为苏36-11区块中南部的苏36-X井区,研究区面积46.7km^(2),目的层盒8、山1段。区块建产时间长,井网井型复杂,储层结构复杂,储层致密,这些因素共同导致了目前井区储量动用程度及采收率采较低。国内外同类型气藏(气田)研究成果表明,虽然天然气渗流能力远远强于石油,但由于储层非均质性及渗透能力的影响,在井间及层间仍然存在目前井网未控制、未动用的剩余储量,正是由于这些未动用储量的存在,降低了整个气藏的采收率。为实现这部分储量的动用,首先面临的问题就是如何准确预测剩余储量分布在什么地方,影响剩余储量分布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因此亟待开展井间剩余储量评价、剩余气分布预测等方面的研究,落实储量动用程度及剩余储量分布,明确区块稳产能力,确保区块持续高效稳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井网区 辫状河 构型解剖 测井响应特征 微相叠置模式 落淤层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陆相湖盆三角洲—滩坝复合砂体分布模式及编图方法 被引量:16
3
作者 纪友亮 刘君龙 +2 位作者 王天云 刘大卫 程同冉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15-630,共16页
陆相湖盆与海洋环境不同,具有水体浅、能量弱、湖进湖退频繁等特点。综合应用高精度层序地层学和地震沉积学等关键技术,通过中国东部及中西部典型陆相湖盆的勘探实践、野外露头解剖和现代沉积考察,总结了陆相湖盆三角洲—滩坝复合砂体... 陆相湖盆与海洋环境不同,具有水体浅、能量弱、湖进湖退频繁等特点。综合应用高精度层序地层学和地震沉积学等关键技术,通过中国东部及中西部典型陆相湖盆的勘探实践、野外露头解剖和现代沉积考察,总结了陆相湖盆三角洲—滩坝复合砂体的分布模式,并提出了复合砂体地质编图法。研究结果表明:(1)陆相湖盆的"湖—陆过渡沉积体系"不仅发育分流河道,还发育河口坝和沿岸砂坝,这些不同时期的分流河道、河口坝和沿岸砂坝交织叠加在一起,在古代地层和现代沉积中得以保存;(2)地形平坦处,水体浅、波浪作用不强、河流作用为主,形成河道砂体;湖岸较陡处,波浪作用强,分流河道砂体被波浪改造,形成沿湖岸分布的滩坝砂体;(3)在高频湖平面变化背景下,岸线的迁移导致沉积坡折的迁移,形成了多期垂直于岸线分布的树枝状三角洲分流河道砂体,和多期平行于岸线呈带状分布的沿岸滩坝砂体相互交织的陆相湖盆三角洲—滩坝复合砂体的特殊结构;(4)复合砂体地质编图法基于传统单因素法,以复合砂体分布模式为指导,主要针对发育在水体较浅、地形平坦开阔背景下的陆相湖盆三角洲—滩坝砂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相湖盆 三角洲 叠置模式 控制因素 编图方法
下载PDF
西湖凹陷中北部花港组上段浅水辫状河三角洲发育特征
4
作者 陈春峰 徐东浩 +5 位作者 张银国 唐贤君 万延周 冯桢鸣 何新建 俞伟哲 《海洋地质前沿》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9-48,共10页
从分析岩芯资料和砂体平面展布着手,重新厘定了东海盆地西湖凹陷中北部花港组上段H4、H5砂组的沉积相,创新提出了研究区花上段发育浅水辫状河三角洲沉积,研究区中南部发育规模性砂体。研究认为:在研究区的西部及东部边缘为辫状河三角洲... 从分析岩芯资料和砂体平面展布着手,重新厘定了东海盆地西湖凹陷中北部花港组上段H4、H5砂组的沉积相,创新提出了研究区花上段发育浅水辫状河三角洲沉积,研究区中南部发育规模性砂体。研究认为:在研究区的西部及东部边缘为辫状河三角洲平原相主导区,以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平原河道砂体为主,局部有少量的辫状河三角洲前缘相发育。在研究区的中部及中南部,为辫状河三角洲平原与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交互发育区,主要特征是在较短的沉积期内形成了三角洲平原相与三角洲前缘相交互沉积;在枯水期时,以发育三角洲平原沉积为主,南部边缘发育三角洲前缘相沉积;在丰水期时,主要发育三角洲前缘相沉积及少量浅湖相沉积。在浅水辫状河三角洲沉积模式指导下,在研究区中南部发现了众多三角洲水道砂体及朵叶状砂体,这些砂体被钻井证实为油气藏。研究区的中南部仍然是油气勘探的潜力区,这一认识已被最新探井所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海盆地 西湖凹陷 浅水辫状河三角洲沉积 花港组 展布
下载PDF
苏X辫状河心滩砂体构型解剖方法研究
5
作者 陈志华 《国外测井技术》 2023年第5期86-92,共7页
辫状河构型解剖注重在单井上识别心滩砂体,而在平面上刻画心滩砂体时则随意性较大,从而降低了解剖结果的准确性。为此,在解剖露头剖面及现代辫状河沉积原型模型的基础上,对心滩内部落淤层发育位置、各构型单元的接触关系进行了研究。根... 辫状河构型解剖注重在单井上识别心滩砂体,而在平面上刻画心滩砂体时则随意性较大,从而降低了解剖结果的准确性。为此,在解剖露头剖面及现代辫状河沉积原型模型的基础上,对心滩内部落淤层发育位置、各构型单元的接触关系进行了研究。根据该关系,以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苏X加密井区中二叠统石盒子组8段下亚段(以下简称盒8下亚段)辫状河砂体为例,利用测井、录井、岩心等资料划分河道砂体构型单元、精确定位单井钻遇心滩的位置,进而形成了地下辫状河砂体构型解剖方法,并应用于气田开发钻井。结果表明:①落淤层的发育与心滩部位关系密切,心滩不同部位垂向微相叠置规律性强,可作为辫状河储层构型解剖的重要参考;②辫状河砂体构型单元包括心滩、辫流水道和泛滥平原3类,其中心滩砂体是主要的成藏单元;③苏X加密井区盒8下亚段平面上呈“滩道相间、宽滩窄道”的沉积格局,不同沉积类型的砂体规模存在差异,其中心滩砂体宽度介于250~300 m,长度介于500~900 m;④验证井SX-1井钻遇2个心滩砂体和1个辫流水道砂体,钻遇的心滩个数、规模及心滩与辫流水道位置关系和新方法识别成果相吻合。结论认为,以“测井响应特征、落淤层发育位置以及垂向微相叠置模式”为标志的心滩砂体空间定位的储层构型表征新方法,能够准确确定心滩砂体平面分布位置,有助于揭示辫状河心滩砂体空间展布规律,提高心滩砂体构型表征结果的可靠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井网区 辫状河 构型解剖 测井响应特征 微相叠置模式 落淤层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南缘三工河组和西山窑组辫状河三角洲水动力条件与砂体分布规模定量分析 被引量:29
6
作者 陈彬滔 杨丽莎 +3 位作者 于兴河 李顺利 谭程鹏 谢京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290-1298,共9页
不同主控水动力条件的三角洲具有不同的平面形态、砂体分布频率和规模尺寸。为了定量表征陆相三角洲的主控水动力条件,将其按水动力相对强度分为浪控、河流影响型浪控、波浪影响型河控、河控4类。实测层段的露头岩心柱状图定量分析结果... 不同主控水动力条件的三角洲具有不同的平面形态、砂体分布频率和规模尺寸。为了定量表征陆相三角洲的主控水动力条件,将其按水动力相对强度分为浪控、河流影响型浪控、波浪影响型河控、河控4类。实测层段的露头岩心柱状图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三工河组为河流影响型浪控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沉积,而西山窑组为波浪影响型河控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沉积。两类辫状河三角洲前缘均主要发育3种类型的砂体,分别为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席状砂。但河流影响型浪控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以席状砂为主,分布频率高达57%;波浪影响型河控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以水下分流河道和河口坝砂体为主,分布频率分别为42%和33%。河流影响型浪控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和席状砂的宽厚比均明显大于波浪影响型河控辫状河三角洲前缘相应砂体的宽厚比;河口坝砂体属于残余成因单元,宽厚比定量关系不明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辫状河三角洲 类型 定量地质知识库 水动力条件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昆北油田切6区古近系辫状河三角洲沉积特征与砂体叠置模式 被引量:8
7
作者 刘畅 何辉 +4 位作者 王友净 胡亚斐 李积永 谢琳 李杰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25-33,共9页
为了明确柴达木盆地昆北油田古近系辫状河三角洲砂体叠置关系以指导油田精细挖潜,综合利用岩心分析、测录井及生产动态资料精细表征沉积特征,建立辫状河三角洲沉积模式,明确相控储层砂体展布规律及叠置类型。研究表明:昆北油田切6区古... 为了明确柴达木盆地昆北油田古近系辫状河三角洲砂体叠置关系以指导油田精细挖潜,综合利用岩心分析、测录井及生产动态资料精细表征沉积特征,建立辫状河三角洲沉积模式,明确相控储层砂体展布规律及叠置类型。研究表明:昆北油田切6区古近系岩石类型丰富,以含砾砂岩、粉细砂岩为主,成分成熟度中等—低,结构成熟度中—差,主要发育水上辫状河三角洲平原及水下三角洲前缘2类亚相,其中平原亚相主要发育分流河道、越岸及泛滥平原3种沉积微相,三角洲前缘主要发育水下分流河道、河道侧翼、河口坝、席状砂及河道间5种沉积微相;总结出辫状河三角洲砂体"2类5种"叠置模式,包括堆叠型、拼接型、决口型、溢岸型及孤立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特征 叠置模式 辫状河三角洲 切6区 昆北油田 柴达木盆地
下载PDF
阿克库勒凸起南部辫状河三角洲砂体尖灭圈闭预测 被引量:10
8
作者 蒲仁海 何发岐 +1 位作者 袁丽珍 宋杉林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24-227,共4页
阿克库勒凸起南部辫状河三角洲砂体尖灭圈闭,可通过下述方法预测:(1) 将上三叠统标志层对齐,制作不同方向的钻井剖面对比图,发现中油组存在着两处相变尖灭;(2) 将中油组顶底界标定在半个反射周期内,顶界标在正极性波峰附近... 阿克库勒凸起南部辫状河三角洲砂体尖灭圈闭,可通过下述方法预测:(1) 将上三叠统标志层对齐,制作不同方向的钻井剖面对比图,发现中油组存在着两处相变尖灭;(2) 将中油组顶底界标定在半个反射周期内,顶界标在正极性波峰附近,底界标在波谷附近,因尖灭与波峰、波谷的振幅有关,中油组对应的弱 空白反射即为尖灭;(3)根据上、中、下油组砂岩及间互泥岩的厚度、速度及密度,结合今构造北倾的单斜背景,分别制作中油组砂体陡倾短距离尖灭,缓倾长距离尖灭时含油、气、水的地质模型及选用30 Hz 主频子波制作褶积地震模型验证,中油组和下油组上段砂体均向南尖灭。据此预测在中下油组有两个面积为56 km2 和160 km2 的砂岩尖灭圈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辫状河 三角洲 尖灭圈闭 三叠系 油气藏
下载PDF
吐哈盆地中三叠统辫状河三角洲砂体储集性及控制因素 被引量:9
9
作者 张立强 纪友亮 尚刚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5-9,共5页
:辫状河三角洲砂体是吐哈盆地台南凹陷吐玉克地区重要的储油层系 ,主要发育有前缘分流河道、河口坝、分流河道间、平原辫状河道以及辫状河道间等砂体类型。其储集特征主要受岩性、沉积微相、成岩作用等因素控制 ,前缘分流河道砂体和河... :辫状河三角洲砂体是吐哈盆地台南凹陷吐玉克地区重要的储油层系 ,主要发育有前缘分流河道、河口坝、分流河道间、平原辫状河道以及辫状河道间等砂体类型。其储集特征主要受岩性、沉积微相、成岩作用等因素控制 ,前缘分流河道砂体和河口坝砂体物性好 ,原生孔隙及次生孔隙均较发育 ,辫状河道及河道间砂体物性较差。结合本区实际情况 ,将中三叠统辫状河三角洲储层划分为高孔高渗、中高孔中渗、中孔低渗和中低孔低渗储层 4种类型 ,且以中高孔中渗储层为主。主要目的层系为中三叠统中部砂层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吐哈盆地 油气地质 中三叠统 辫状河三角洲 物性 储集空间 沉积微相 成岩作用
下载PDF
辽西凹陷北部古近系沙河街组二段源-汇系统及其对滩坝砂体的控制 被引量:6
10
作者 杜晓峰 庞小军 +1 位作者 黄晓波 王冰洁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62-674,共13页
渤海海域辽西凹陷北部古近系沙河街组二段(沙二段)广泛发育滩坝砂体,油气测试获得高产,表明沙二段滩坝砂体勘探潜力巨大。但是,有关滩坝沉积的机制依然认识不清,严重制约了该类沉积的勘探评价,因此从源-汇系统理论出发进行滩坝沉积控制... 渤海海域辽西凹陷北部古近系沙河街组二段(沙二段)广泛发育滩坝砂体,油气测试获得高产,表明沙二段滩坝砂体勘探潜力巨大。但是,有关滩坝沉积的机制依然认识不清,严重制约了该类沉积的勘探评价,因此从源-汇系统理论出发进行滩坝沉积控制因素分析十分必要。利用岩心、录井、测井、粒度及铸体薄片等资料,结合三维地震和区域地质资料,对辽西凹陷北部沙二段源-汇系统及其对滩坝沉积的控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研究区沙二段沉积时期,燕山隆起的兴城河水系和月亮河水系为辫状河三角洲沉积提供物源,辫状河三角洲进一步为滩坝沉积提供了物源。由于兴城河水系和月亮河水系汇水区面积相对较小,主河流长度较短,形成的辫状河三角洲规模相对较小,小规模的辫状河三角洲为滩坝沉积提供物源的能力较弱。②辽西凹陷北部发育宽缓的古隆起,为滩坝沉积提供了有利的沉积古地貌条件。③水体较浅,物源供源能力较弱,波浪携带辫状河三角洲前缘砂体向湖盆方向搬运,受古隆起带较高地貌的阻挡,砂体在古隆起带沉积并形成细粒砂质滩坝,岩性以细砂岩与粉砂岩为主。随着湖平面的逐渐上升,滩坝发育程度逐渐减弱。④燕山隆起、兴城河-月亮河水系、凹中古隆起及湖平面共同控制了滩坝沉积的岩性和规模,是该地区取得油气勘探突破的关键要素。本次研究为渤海海域古近系油气勘探中滩坝砂体的预测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源 母岩 水系 源-汇系统 古近系 辽西凹陷 渤海海域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大牛地气田二叠系山西组砂体叠置模式及油气开发意义 被引量:1
11
作者 雷涛 莫松宇 +5 位作者 李晓慧 姜楠 朱朝彬 王桥 瞿雪姣 王佳 《岩性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7-159,共13页
河流相砂体储层构型对致密砂岩中相对优质储层的分布规律和天然气开发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野外地质剖面和钻井岩心观察,结合测井、录井和岩心分析测试资料,对鄂尔多斯盆地大牛地气田大12井区二叠系山西组致密砂岩的砂体构型要素、叠置模... 河流相砂体储层构型对致密砂岩中相对优质储层的分布规律和天然气开发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野外地质剖面和钻井岩心观察,结合测井、录井和岩心分析测试资料,对鄂尔多斯盆地大牛地气田大12井区二叠系山西组致密砂岩的砂体构型要素、叠置模式及油气开发意义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鄂尔多斯盆地大牛地气田大12井区二叠系山西组发育六级复合辫流带和五级单一辫流带,其中单一辫流带包括河床(分流河道)和河漫共2个四级构型单元,河道内单个心滩沉积包含有三级增生体和落淤层;(2)辫状河三角洲平原五级单一辫流带中的四级泛滥平原沉积较辫状河河漫沉积更加发育,辫状河心滩沉积中落淤层欠发育;(3)山西组上部山2-2亚段辫状河单一辫流带内砂体呈“河道-心滩”连续沉积,泥质不发育,砂体叠置程度高(多呈复合式叠置)、连通性好,优质储层多;(4)山西组中下部山1段和山2-1亚段三角洲平原沉积中,西部河道连片性好,砂体以复合式和侧拼式叠置样式为主,连通性和生产效果均较好,东部砂体多为孤立式和侧接式,砂体钻遇率低,单井产量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型 三角洲平原 辫状河 辫流带 山西组 二叠系 大12井区 大牛地气田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吐哈盆地WM油田辫状河三角洲前缘砂体分析 被引量:38
12
作者 周丽清 吴胜和 +3 位作者 熊琦华 马晓芬 郭燕华 林双运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248-252,共5页
湖盆可容空间较小时 ,辫状河三角洲相对发育 ,水下分支河道横向迁移频繁 ,易形成席状分布的砂体 (水下分支河道复合体 )。可容空间增大时 ,辫状河三角洲相对不发育 ,水下分支河道延伸不远 ,河道砂体较孤立 ,河口坝相对比较发育。文中根... 湖盆可容空间较小时 ,辫状河三角洲相对发育 ,水下分支河道横向迁移频繁 ,易形成席状分布的砂体 (水下分支河道复合体 )。可容空间增大时 ,辫状河三角洲相对不发育 ,水下分支河道延伸不远 ,河道砂体较孤立 ,河口坝相对比较发育。文中根据水流和波浪强弱提出九种水下分支河道与河口坝的关系图 ,基本上总结了吐哈盆地WM油田三间房组河口坝的形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辫状河三角洲 河口 沉积模式 油田
下载PDF
南堡1-5区辫状河三角洲前缘砂体对注水开发的影响
13
作者 曲丽丽 黄鹏 +1 位作者 林伟强 李明林 《内蒙古石油化工》 CAS 2022年第10期109-113,共5页
南堡油田1-5区位于南堡凹陷1号构造带,自2009年投入注水开发,目前综合含水上升快,注水矛盾显著。主力油层段为东一段沉积环境为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主要发育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分流河道侧缘、河口坝、支流间湾等沉积微相类型。总... 南堡油田1-5区位于南堡凹陷1号构造带,自2009年投入注水开发,目前综合含水上升快,注水矛盾显著。主力油层段为东一段沉积环境为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主要发育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分流河道侧缘、河口坝、支流间湾等沉积微相类型。总结不同微相控制下储层发育特征及油水运动特点,总结不同沉积相带对注水开发的影响,为利用不同相带分区域制定合理的注采开发方案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辫状河三角洲前缘 注水开发 井间相带组合
下载PDF
浅水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沉积特征及储层砂体预测——以黄骅坳陷埕北低断阶沙二段为例 被引量:8
14
作者 李峰峰 李军 +1 位作者 高志前 毛丽华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4-81,105,共9页
黄骅坳陷埕北低断阶沙河街组二段(简称沙二段)主要发育岩性油藏,储层砂体空间展布及控制因素认识程度较低。根据岩心观察、测井解释和地震属性数据,以及岩心物性化验数据和地震反演结果,结合研究区沉积背景及地理环境,确定研究区沉积特... 黄骅坳陷埕北低断阶沙河街组二段(简称沙二段)主要发育岩性油藏,储层砂体空间展布及控制因素认识程度较低。根据岩心观察、测井解释和地震属性数据,以及岩心物性化验数据和地震反演结果,结合研究区沉积背景及地理环境,确定研究区沉积特征和有利沉积微相,预测储层砂体。结果表明:沙二段处于断陷湖盆向坳陷湖盆转换时期,且埕北低断阶地形呈"多陡多缓、陡缓相间"格局,造成沙二段早期同时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前缘和水下扇沉积,中期以浅水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亚相为主,晚期主要发育深湖相;沉积微相主要有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前缘席状砂、支流间湾。受物源迁移、湖平面波动、地形差异及水动力条件不稳定等因素的影响,研究区沉积微相具有发育程度不一、微相形态各异、砂泥岩结构多变、垂向相序缺失等特点。水下分流河道和前缘席状砂发育规模较大,砂体储集物性较优;河口坝砂体发育程度较低;水下扇局部发育有利储层砂体。埕北低断阶沙二段中期浅水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亚相发育程度最高,主力砂体主要集中于研究区中东部,砂体叠合程度高,在近物源构造高部位砂体尖灭程度低,为储层砂体发育的有利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二段 岩性油藏 浅水辫状河三角洲前缘 水下扇 预测 埕北低断阶 黄骅坳陷
下载PDF
庙西南凸起馆陶组浅水辫状河三角洲沉积特征及砂体演化 被引量:17
15
作者 赵国祥 官大勇 +2 位作者 刘朋波 黄颖 刘丹丹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807-817,共11页
基于大量已有钻井、地球物理、分析化验数据,渤海海域庙西南凸起馆陶组被证实具有稳定的构造环境、平缓的古地形、半干旱—干旱气候条件、充足的物源供给、古水深较浅的背景,因而具备形成浅水辫状河三角洲的条件。受制于特殊的气候环境... 基于大量已有钻井、地球物理、分析化验数据,渤海海域庙西南凸起馆陶组被证实具有稳定的构造环境、平缓的古地形、半干旱—干旱气候条件、充足的物源供给、古水深较浅的背景,因而具备形成浅水辫状河三角洲的条件。受制于特殊的气候环境,形成"大平原,小前缘"的沉积特征,水体面积较小,受河流作用改造为主,平原亚相砂体以具有双段式粒度概率曲线和强水动力沉积构造的分支河道为特征;干旱气候条件下不稳定的水体导致代表氧化环境的紫红色泥岩与代表弱还原环境的灰绿色、杂色泥岩呈交互沉积。依据气候变化、相对湖平面变化和物源供给等方面的耦合关系将研究区馆陶组浅水辫状河三角洲砂体形态分为孤立叠置式、多边叠置式及切叠连片式三种,分别对应馆陶组早中晚三个时期。砂体演化分析证实古地形、气候变化及相对湖平面变化是影响本区砂体样式的关键因素,馆陶组中部多边式砂体储层连通性好、平面分布广而顶部砂体平面分布广储层厚,为本区下一步勘探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海域 庙西南凸起 馆陶组 浅水辫状河三角洲 演化
下载PDF
大型辫状河三角洲砂体构型与储层特征——以库车坳陷北部阿合组为例 被引量:12
16
作者 袁纯 张惠良 王波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3-84,共12页
库车坳陷北部下侏罗统阿合组是油气勘探的重要目的层,但是岩相变化快、砂体构型复杂、储层相对致密、非均质性强,制约了油气勘探。通过建立露头基干剖面、横向砂体追踪、砂体构型精细描述、针对性取样和储层实验分析,分析砂体的垂向建... 库车坳陷北部下侏罗统阿合组是油气勘探的重要目的层,但是岩相变化快、砂体构型复杂、储层相对致密、非均质性强,制约了油气勘探。通过建立露头基干剖面、横向砂体追踪、砂体构型精细描述、针对性取样和储层实验分析,分析砂体的垂向建造、横向展布规律及不同岩相的储集性能,结果表明:阿合组纵向上有大型砂砾质辫状水道-侧积坝-纵向砂坝、中型砂砾质辫状水道-横向砂坝-滨湖复合砂体、小型砂质辫状水道-斜列砂坝等3种沉积建造。其中中型辫状水道-横向砂坝储集性能相对较优,有利储层主要是槽状交错层理砂质细砾岩、板状交错层理中砂岩和低角度平行层理细砂岩。研究区下辫状河三角洲平原和前缘均是有利勘探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特征 辫状河三角洲 构型 阿合组 侏罗系 库车坳陷
下载PDF
辫状河三角洲砂体叠置演化规律及其在调整井实施中的应用——以珠江口盆地陆丰凹陷A油田恩平组为例 被引量:6
17
作者 李威 居字龙 +3 位作者 朱义东 衡立群 刘振 王要森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94-102,共9页
珠江口盆地陆丰凹陷A油田古近系恩平组为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该沉积环境下砂体厚度变化快,叠置关系复杂,导致砂体横向展布及油水关系复杂。基于地震资料的特点,以地震能识别的稳定发育的泥岩作为标志层,建立了古近系高分辨率层序地层... 珠江口盆地陆丰凹陷A油田古近系恩平组为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该沉积环境下砂体厚度变化快,叠置关系复杂,导致砂体横向展布及油水关系复杂。基于地震资料的特点,以地震能识别的稳定发育的泥岩作为标志层,建立了古近系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格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恩平组沉积期次及其砂体叠置演化规律。结果表明,恩平组经历海泛面持续上升的过程,结合沉积期次将恩平组砂体叠置规律划分为3个阶段:①厚层叠置的辫状河河道砂体(2980层为代表);②厚层叠置-孤立复合的水下分流河道(2900层为代表);③薄层孤立水下分流河道-席状砂体(2880层为代表)。上述研究成果在A油田调整井实施中成功应用,合理地解释了恩平组调整井钻遇的复杂沉积现象,对调整井A24H2提出了“定向射孔,沟通优质储层”的增产建议,取得了较好的增产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口盆地 恩平组 辫状河三角洲 叠置规律 沉积演化 调整井
下载PDF
珠江口盆地陆丰A油田恩平组浅水辫状河三角洲砂体构型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成林 刘伟新 +3 位作者 顾振宇 梁全权 王泽宇 古榕 《海相油气地质》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36-248,共13页
陆丰A油田恩平组是珠江口盆地陆丰凹陷的主要产层,其砂体非均质性较强。采用层次分析的思路,应用地震沉积学研究方法,通过岩心、三维地震、测井及生产动态资料综合分析,对陆丰A油田恩平组开展了海上稀井网区砂体构型精细刻画,明确了储... 陆丰A油田恩平组是珠江口盆地陆丰凹陷的主要产层,其砂体非均质性较强。采用层次分析的思路,应用地震沉积学研究方法,通过岩心、三维地震、测井及生产动态资料综合分析,对陆丰A油田恩平组开展了海上稀井网区砂体构型精细刻画,明确了储集砂体结构。研究表明:(1)陆丰A油田恩平组发育浅水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沉积,主要包括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分流间湾;(2)研究区辫状河三角洲前缘的水下分流河道主要为多级分叉的似网状河道,剖面上砂体呈侧向切叠型、侧向拼接型和孤立型叠置样式;(3)三角洲前缘末端发育小规模水下分流河道和朵状河口坝,剖面上砂体呈侧向拼接型、孤立型及砂坝与河道切叠复合型叠置样式;(4)研究区辫状河三角洲由不同成因类型的砂体拼接叠置而成,沿物源方向,单河道砂体组合样式由多期切叠式逐渐向侧向切叠和侧向拼接式转变,最终过渡为孤立式,单河道发育规模逐渐减小,数量逐渐增加,砂体之间的连通性逐渐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型 水下分流河道 辫状河三角洲 恩平组 陆丰凹陷 珠江口盆地
下载PDF
锦州南油田古近系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沉积特征及砂体叠置模式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双龙 程奇 +2 位作者 房娜 文佳涛 李广龙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20年第6期20-27,共8页
综合利用岩心、测井、录井、地震以及生产动态资料,建立了锦州南油田沙河街组二段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沉积模式,明确砂体的展布规律及叠置类型。研究表明,锦州南油田沙河街组二段主要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局部发育滩坝亚相沉积,... 综合利用岩心、测井、录井、地震以及生产动态资料,建立了锦州南油田沙河街组二段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沉积模式,明确砂体的展布规律及叠置类型。研究表明,锦州南油田沙河街组二段主要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局部发育滩坝亚相沉积,其中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和河口坝砂体为主要储集体;岩性以细-中粗粒长石岩屑砂岩、岩屑长石砂岩为主,沉积构造类型丰富,平面上发育3个朵叶体;研究区发育5种砂体叠置模式:孤立型、垂向不接触型、垂向接触型、侧向接触型、拼接接触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锦州南油田 辫状河三角洲前缘 沉积特征 叠置模式
下载PDF
东营凹陷西部沙四上亚段滩坝砂体有效储层的物性下限及控制因素 被引量:90
20
作者 操应长 王艳忠 +2 位作者 徐涛玉 刘惠民 高永进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30-237,共8页
滩坝砂体是东营凹陷西部沙四上亚段主要沉积储层。综合运用实测物性、解释物性、试油、压汞等资料,分别利用分布函数曲线法、试油法、束缚水饱和度法求取了沙四上亚段滩坝砂体不同深度下有效储层的物性下限,运用回归分析方法求取了物性... 滩坝砂体是东营凹陷西部沙四上亚段主要沉积储层。综合运用实测物性、解释物性、试油、压汞等资料,分别利用分布函数曲线法、试油法、束缚水饱和度法求取了沙四上亚段滩坝砂体不同深度下有效储层的物性下限,运用回归分析方法求取了物性下限与深度之间的函数方程。在物性下限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滩坝砂体沉积特征、成岩作用特征、地层压力特征等研究,探讨了有效储层发育的控制因素。研究区滩坝砂体的有效性主要受沉积微相和厚度的控制,其中坝主体和滩脊微相是有利储层发育区,而成岩作用和地层压力对砂体有效性的影响弱于沉积微相对砂体有效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效储层 物性下限 控制因素 东营凹陷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