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推进建设阿勒泰地区“和谐边疆国家示范区”的设想论证
1
作者 古丽那尔·乌斯曼江 《中国民族博览》 2015年第10期34-36,共3页
把阿勒泰地区建设成为我国"和谐边疆国家示范区",是探索中国发展新疆少数民族工作的重大任务,是提升新疆形象的重要载体,是巩固和发展各族人民友好互助团结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切实需要,是全新疆人民的共同愿景,对中央"... 把阿勒泰地区建设成为我国"和谐边疆国家示范区",是探索中国发展新疆少数民族工作的重大任务,是提升新疆形象的重要载体,是巩固和发展各族人民友好互助团结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切实需要,是全新疆人民的共同愿景,对中央"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加快推动新疆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勒泰地区和谐边疆国家示范区 和谐发展
下载PDF
民族走廊的延伸与国家边疆的拓展--以长城、丝绸之路、藏彝走廊为例 被引量:8
2
作者 徐黎丽 杨朝晖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3-37,共5页
长城以山脉为界、陆上丝绸之路以沟壑为界、藏彝走廊以众多河流为界,自然地将中国内部分隔为高纬度、高海拔和低海拔三大生态文化区。经过五千多年的历时性与共时性生态与文化变迁,三大生态文化区的不同民族在融合与冲突间的关系中演化... 长城以山脉为界、陆上丝绸之路以沟壑为界、藏彝走廊以众多河流为界,自然地将中国内部分隔为高纬度、高海拔和低海拔三大生态文化区。经过五千多年的历时性与共时性生态与文化变迁,三大生态文化区的不同民族在融合与冲突间的关系中演化,长城、丝绸之路、藏彝走廊成为多元民族文化的融合带,国家政权因有多元文化为基础而凝聚力加强,边疆随之向三大文化区的边缘拓展,并形成各民族共创、同戍中国边疆的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化区 民族走廊 国家边疆
下载PDF
论国家边疆危机的本质所在 被引量:1
3
作者 徐黎丽 苟长玲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5,共5页
人类在地球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地球的生态环境及其资源,国家的建立就是为了保护人类不同群体尽可能公正地享受这些资源。如今当地球上充满人类建立的国家且国与国之间以边疆为界的冲突普遍存在之时,那么边疆危机的本质就是越来越多的... 人类在地球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地球的生态环境及其资源,国家的建立就是为了保护人类不同群体尽可能公正地享受这些资源。如今当地球上充满人类建立的国家且国与国之间以边疆为界的冲突普遍存在之时,那么边疆危机的本质就是越来越多的地球人口与越来越少的地球资源之间的矛盾。因此,人类必须反思自己的行为,从而使人类不因生态资源彻底耗尽导致不能在地球上生存与发展。改善路径包括三个方面:遵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规律;克服人类文化创造中的缺陷;公正、公平分配和节俭使用生态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边疆 生态资源 边疆危机 边疆问题
下载PDF
边疆、边界与国家:韦伯的“农业——政治”研究的理论启发 被引量:4
4
作者 何蓉 《社会》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23,共23页
本文以19世纪90年代中期德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为背景,以韦伯对"农业—政治"问题的讨论为核心,提出了国家的边疆、边界等问题,讨论人口、物资、资本等流动下的国家经济建设与政治结构。文中涉及的实质性问题包括:全球化、... 本文以19世纪90年代中期德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为背景,以韦伯对"农业—政治"问题的讨论为核心,提出了国家的边疆、边界等问题,讨论人口、物资、资本等流动下的国家经济建设与政治结构。文中涉及的实质性问题包括:全球化、工业化背景之下的农村发展问题,国家建设与国家治理思路,以及国家边界的多重(政治、经济与文化)含义。本文认为,在法律、政治、经济等角度的国家观之外,可以建立一种社会取向的、以国民为核心的"国民—国家"观,即包容多元,建立共识,赋予国民以平等的基本权利,并建立国民共享权责和符合国民基本特质的政体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政治”研究 马克斯·韦伯 边疆与边界“国民-国家”观
下载PDF
全球化时代的国家利益边疆与积极防御战略的转换 被引量:3
5
作者 王西华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2-45,共4页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国家的利益边疆已经大大超越了国家传统的领土边疆,关系到国家的生存与发展;利益边疆具有超越性、建构性和融合性等特点;利益边疆是一个有着多层次复杂结构的整体系统,它体现为高边疆、深边疆、信息边疆等等;为了捍卫...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国家的利益边疆已经大大超越了国家传统的领土边疆,关系到国家的生存与发展;利益边疆具有超越性、建构性和融合性等特点;利益边疆是一个有着多层次复杂结构的整体系统,它体现为高边疆、深边疆、信息边疆等等;为了捍卫国家的利益边疆,我们应该把传统的领土边疆防御观转换到利益边疆防御观,积极建构国家利益边疆的防御能力体系,探索利益边疆防御能力体系的运用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利益边疆 积极防御 边疆 边疆 信息边疆
下载PDF
场域嵌入:边疆民族地区青年国家认同教育的路向选择 被引量:3
6
作者 王华华 王延隆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2年第1期57-63,共7页
国家认同是基于众多民族的共同利益、共同理想而产生的集体认同意识,展现了各民族对共同历史记忆、国家政治体系、中华文化一体性的认可,对维护民族团结、推进国家治理具有重要意义。边疆民族地区青年作为中国青年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 国家认同是基于众多民族的共同利益、共同理想而产生的集体认同意识,展现了各民族对共同历史记忆、国家政治体系、中华文化一体性的认可,对维护民族团结、推进国家治理具有重要意义。边疆民族地区青年作为中国青年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有着与一般青年共有的国家认同感,也有着反映边疆民族地区文化环境、民族特性和地域特色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因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全球化的日益推进而使得边疆民族地区青年在国家认同的表达上存在某种程度上的差异与冲突。民族认同、政治认同、文化认同构成了国家认同表达的中介形式,对民族、政治和文化场域的共同认同有利于促进边疆民族地区青年与国家这一政治共同体的高度嵌合。所以,以民族、政治、文化等实体要素构成的"场域集合"嵌入边疆民族地区青年国家认同教育,是推进边疆民族地区青年国家认同由自在走向自觉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场域嵌入 边疆民族地区青年国家认同教育 民族认同 政治认同 文化认同
下载PDF
汉唐时期国家治理北部边疆的当代价值
7
作者 杨丽 《晋中学院学报》 2021年第2期55-60,共6页
汉唐时期中原王朝运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相互配合、相互补充、多措并举的综合手段治理北部边疆并取得了一定历史成效,但由于历史条件和汉唐时期中原王朝自身所处阶级的限制,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北部边疆危机,更不可能真正实现北部... 汉唐时期中原王朝运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相互配合、相互补充、多措并举的综合手段治理北部边疆并取得了一定历史成效,但由于历史条件和汉唐时期中原王朝自身所处阶级的限制,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北部边疆危机,更不可能真正实现北部边疆的良好、有序治理,其治理效果注定会存在着一定的历史局限性,也给北部边疆的安全格局带来一些负面效应。汉唐北部边疆治理的成败得失启示:边疆治理成效与国家安全息息相关,综合国力是边疆治理的根本保障;因俗而治,民族和谐是边疆治理的先决条件;提高生产力是治理边疆的根本措施,屯垦戍边是治理边疆的重要举措;推行文教治边,增强文化认同是边疆治理的久远之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唐时期 国家治理边疆 经验
下载PDF
设立“国家边疆科技基金”促西部科技经济发展的建议
8
作者 吴述德 《学会》 2003年第6期41-42,共2页
1设立"国家边疆科技基金"建议的缘由中国西部边疆经济欠发达地区,由于历史、社会和地域等多方面的原因,科技意识淡薄、科技或研究机构设置甚少、科技人才尤其是高层次人才匮缺、科普作品和科普活动的广、深度不够等科技滞后现... 1设立"国家边疆科技基金"建议的缘由中国西部边疆经济欠发达地区,由于历史、社会和地域等多方面的原因,科技意识淡薄、科技或研究机构设置甚少、科技人才尤其是高层次人才匮缺、科普作品和科普活动的广、深度不够等科技滞后现象,仍然是边疆社会特殊性主要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边疆科技基金 中国 西部地区 资助范围 基金管理 管理机构
下载PDF
在西伯利亚远东“发现”中共党史新文献和新问题
9
作者 张建华 《晋阳学刊》 2024年第5期24-40,共17页
俄罗斯西伯利亚远东地区在20世纪20—50年代是联共(布)和共产国际发动东方革命和中国革命的基地。这一地区也是中国共产党在艰难困苦条件下进行组织建设、干部培养、经费筹集、物资运输的关键通道,亦是中国共产党与联共(布)、共产国际... 俄罗斯西伯利亚远东地区在20世纪20—50年代是联共(布)和共产国际发动东方革命和中国革命的基地。这一地区也是中国共产党在艰难困苦条件下进行组织建设、干部培养、经费筹集、物资运输的关键通道,亦是中国共产党与联共(布)、共产国际、东方国家或民族的共产党和共产主义力量保持党际和国际联系的前沿地带。在上述地区保留了大量涉及中共党史的档案文献,未被充分发掘和利用,并且有相关的中共党史新问题因档案文献的缺乏而湮灭无现。新西伯利亚州国家档案馆、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国家档案馆、滨海边疆区国家档案馆(海参崴)的馆藏最值得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伯利亚远东 中共党史 新西伯利亚州国家档案馆 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国家档案馆 滨海边疆国家档案馆
下载PDF
中外边疆理论及其功能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田俊迁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6-61,共6页
当面临全球化对国家边疆带来的挑战时,无论在理论还是实践层面现实中国都有一些应接不暇。通过考察和分析古今中外的边疆理论及其功能,发现中外边疆理论具有为不同时代的边疆界定提供依据,为谋求各国利益提供理论指导,为解决边疆具体问... 当面临全球化对国家边疆带来的挑战时,无论在理论还是实践层面现实中国都有一些应接不暇。通过考察和分析古今中外的边疆理论及其功能,发现中外边疆理论具有为不同时代的边疆界定提供依据,为谋求各国利益提供理论指导,为解决边疆具体问题提供策略方案的功能。中外边疆理论的比较研究可以为我国现代边疆问题的解决和边疆理论的建构提供历史与现实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边疆 中外边疆理论 功能
下载PDF
我国边疆研究的几个基本问题 被引量:17
11
作者 周平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4-72,共9页
在边疆对于国家发展意义日渐凸显的背景下,我国的边疆研究在持续升温。然而,边疆研究中的一些基本问题却未被聚焦,其中的一些认识已经不适应今天的现实。为了边疆研究的健康发展,有必要对其中的一些问题给予澄清。一是在如何看待中国边... 在边疆对于国家发展意义日渐凸显的背景下,我国的边疆研究在持续升温。然而,边疆研究中的一些基本问题却未被聚焦,其中的一些认识已经不适应今天的现实。为了边疆研究的健康发展,有必要对其中的一些问题给予澄清。一是在如何看待中国边疆的问题上,须在揭示边疆本质的基础上明确边疆的构建性质,将边疆界定为疆域的边缘区域,确定边疆的变易性;二是在边疆治理的定位问题上,须从国家治理的角度来看待边疆治理,明确边疆治理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地位;三是在陆地边疆治理结构的调整问题上,须在调整治理的价值取向的基础上,重新确定其目标和任务;四是在海洋边疆治理问题上,须依据国家治理和发展的大局来确定治理目标,促成中国由陆权国家向海陆复合型大国转变;五是要以理性的态度来看待新形态边疆,明确中国边疆的多样性和立体性;六是要看到边疆在国家发展中的意义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突出,并促成了"边缘—核心"双向互动结构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疆域 国家边疆 边疆治理 利益边疆 地理空间
下载PDF
论主权国家边疆的临界性、边缘性和交集性 被引量:1
12
作者 罗中枢 《社会科学文摘》 2020年第7期38-40,共3页
边疆的发生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不同时空条件和文明体系中的边疆具有不同的形态和特征。1648年签署的《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标志着现代国际国家体系的开始。此后,主权国家逐渐成为国际国家体系的主体和划分世界空间的基本单元,主... 边疆的发生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不同时空条件和文明体系中的边疆具有不同的形态和特征。1648年签署的《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标志着现代国际国家体系的开始。此后,主权国家逐渐成为国际国家体系的主体和划分世界空间的基本单元,主权国家及其主权、领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权国家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 文明体系 时空条件 临界性 基本单元 国家边疆 边缘性
原文传递
超越边疆:多民族国家边疆治理的新思路 被引量:14
13
作者 熊坤新 平维彬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1-29,共9页
传统国家时期的边疆多被视为"地理偏远的边缘地带、拱卫核心的缓冲地带、经济落后的贫困地带、文化迥异的遥远地带"。随着近代以来领土属性的转型和交通通讯的发展,中国开始由模糊的、不确定的、"有边陲而无边界"... 传统国家时期的边疆多被视为"地理偏远的边缘地带、拱卫核心的缓冲地带、经济落后的贫困地带、文化迥异的遥远地带"。随着近代以来领土属性的转型和交通通讯的发展,中国开始由模糊的、不确定的、"有边陲而无边界"的传统边疆观向以国际性条约分界定疆的现代边疆观转变。新中国建立以后,开始进行大规模的支援边疆建设,从声势浩大的"三线建设"到轰轰烈烈的"西部大开发"再到具有世界意义的"一带一路"建设,国家政策支持和地方政府有机互动为边疆地区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绝佳机遇,也为边疆地区超越中国历史上的传统边疆形象提供了时代契机。"超越边疆"便是在"一带一路"、全球化以及现代化浪潮的时代背景下提出的。基于多民族国家边疆地区客观的经济、文化、社会发展基础,在均衡发展的理论指导下,将边疆地区提升至国际合作前沿区、国家战略纵深区、经济增长潜力区的高度,实现国内各地区更为紧密的联结和整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越边疆 多民族国家边疆治理 一带一路 边疆
原文传递
苏联分离主义的历史分期和特点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艾苏 《俄罗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20-143,共24页
分离主义是民族主义的极端表现。民族主义者从开始要求独立的那一刻起,才成为分离主义者。以"整合国家"和"边疆国家"这两个概念及其主要特征为理论基础,能相对有效地厘清苏联政府在边疆地区遏制分离主义的政策。总... 分离主义是民族主义的极端表现。民族主义者从开始要求独立的那一刻起,才成为分离主义者。以"整合国家"和"边疆国家"这两个概念及其主要特征为理论基础,能相对有效地厘清苏联政府在边疆地区遏制分离主义的政策。总体而言,苏联建国时期与解体时期才是分离主义的兴起阶段,而在1956年至1961年、1961年至1985年的两个历史阶段期间,民族主义者的行动在体制框架之内;他们从未正式提出各自少数民族地区的独立要求,所以苏联在此期间是民族主义问题,尚未达到分离主义的程度。1956年至1985年是改善国内民族气氛最良好的时期,然而苏联政府错过了这次机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联民族问题 苏联民族政策 苏联分离主义 整合国家 边疆国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