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社会研究史中的西南边疆调查:1928-1947 被引量:10
1
作者 田耕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1-33,共13页
1928-1947年的西南边疆调查,是中国社会研究史上激活社会学、民族学和人类学的边疆调查的关键时期。三个学科的实地研究形成了对此后影响深远的新传统。本文结合边疆研究的生平史和对研究作品的概念考察,表明1934年中研院的机构调整促... 1928-1947年的西南边疆调查,是中国社会研究史上激活社会学、民族学和人类学的边疆调查的关键时期。三个学科的实地研究形成了对此后影响深远的新传统。本文结合边疆研究的生平史和对研究作品的概念考察,表明1934年中研院的机构调整促成了社会科学所和史语所各自的关键转向,使其分别形成了结合经济史与民族史的田野工作理念。其中深蕴的历史想象,与南迁的燕京大学社会学在边疆继续"民族志社会学"的"自然史"理念有着深刻的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疆调查 西南民族 民族志社会学 自然史
下载PDF
近代日本涉华边疆调查研究——以小越平陆“满洲”活动及《对支那时局卑见》为例
2
作者 孙波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22年第7期56-62,共7页
1898年至1912年间,日本大陆浪人小越平陆数次潜入中国东北,从事“满洲”调查,并得到日本政府及其驻外使领馆的支持。小越平陆详细考察了东北的历史、地理、人文、政情、行政机构、乡村城市分布、道路水文状况等,密切关注俄国在东北的渗... 1898年至1912年间,日本大陆浪人小越平陆数次潜入中国东北,从事“满洲”调查,并得到日本政府及其驻外使领馆的支持。小越平陆详细考察了东北的历史、地理、人文、政情、行政机构、乡村城市分布、道路水文状况等,密切关注俄国在东北的渗透活动,通过撰写报告、刊行著作,引发日本军政界、舆论界重视。小越平陆于1911年向日本政府提交《对支那时局卑见》,明确提出侵略中国的建议。小越平陆的“满洲”调查及《对支那时局卑见》为日本吞并中国东北提供了情报支持和现实依据,加速了日本侵华的步伐。实现日本国家利益的最大化,抗衡俄国,称霸亚洲,是小越平陆调查活动的真正目的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越平陆 日本 情报搜集 东北 边疆调查
下载PDF
蒙藏委员会对边疆民族地区调查研究(1928—1949)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双 《史志学刊》 2017年第5期13-19,共7页
国民政府成立之初,主司边疆民族事务的蒙藏委员会陆续向边疆地区派遣考察专员、调查组,展开大规模的实地调查,获得当时极为珍贵的一手资料,为国民政府制定或调整民族政策提供参考。调查员也积极参与当地建设,向民众宣传国民政府民族政... 国民政府成立之初,主司边疆民族事务的蒙藏委员会陆续向边疆地区派遣考察专员、调查组,展开大规模的实地调查,获得当时极为珍贵的一手资料,为国民政府制定或调整民族政策提供参考。调查员也积极参与当地建设,向民众宣传国民政府民族政策及鼓舞民族地区民众抗日,成为中央政府与边疆民族地区相互沟通的联络员。同时边疆地区的许多地方缺少文献记载,调查组的调查活动填补了这一地区的空白,为后世研究这一地区提供较为翔实的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藏委员会 边疆调查 民族政策
下载PDF
民国时期边政人才培养的缩影:蒙藏政治训练班及其季刊研究
4
作者 马睿 群拉 《四川民族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6-13,共8页
20世纪30年代初,为应民族危机加深及边疆不靖的局面,国民政府开设了多所边疆语文教育机构,蒙藏委员会蒙藏政治训练班就是其中之一。本文拟利用同一时期相关文献还原蒙藏政治训练班及其所办刊物《蒙藏委员会蒙藏政治训练班季刊》的历史样... 20世纪30年代初,为应民族危机加深及边疆不靖的局面,国民政府开设了多所边疆语文教育机构,蒙藏委员会蒙藏政治训练班就是其中之一。本文拟利用同一时期相关文献还原蒙藏政治训练班及其所办刊物《蒙藏委员会蒙藏政治训练班季刊》的历史样貌,并在此基础上,试对这一边疆语文教育机构在我国边政人才培养以及促进汉、蒙、藏、维等民族间频繁交往、密切交流、深入交融等方面的历史贡献加以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藏政治训练班 季刊 边政人才 边疆调查
下载PDF
中国西南民族志电影的早期发轫 被引量:3
5
作者 朱靖江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07-116,共10页
20世纪初叶至40年代末期是中国民族志电影的发轫期,西南诸省则是此类影片最早的创作地区之一。近半个世纪的时间里,海外旅行者、外交官、文化学人、基督教传教士以及中国的学者和电影从业者皆往来于此,以地方风情、民族文化、社会生活... 20世纪初叶至40年代末期是中国民族志电影的发轫期,西南诸省则是此类影片最早的创作地区之一。近半个世纪的时间里,海外旅行者、外交官、文化学人、基督教传教士以及中国的学者和电影从业者皆往来于此,以地方风情、民族文化、社会生活、宗教仪式、交通贸易为主题的早期民族志纪录片多有产出,使之成为中国民族志电影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早期西南民族志电影延续性强、内容丰富,且具有较高的学术自觉性。这些以多元视角关注和记录的活动影像,是近代中国社会——特别是边疆民族地区非常罕见且富于民族志价值的历史文献。考察西南民族志电影的兴起与流变,既可梳理中国人类学史与电影史上鲜为人知的一条文化脉络,厘清中国电影的源头之一,也可体察电影作为一种跨文化认知与理解的媒介,如何在其发展的早期阶段,成为人类学、民族学考察与研究的学术工具。同时,追寻民族志电影在20世纪前期中国西部地区的发展历程,也是今人理解近现代以来中国社会变迁的一扇影像窗口。由于创作者来源复杂,且影片存世稀少,能够在当代获得的早期民族志影像资料都堪称宝贵,力所能及地填补空白,夯实中国影视人类学的学科基础是中国民族志电影史研究者的一项重要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志电影 西南 边疆调查 中国电影史 影视人类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