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儿童文学:边缘价值的重新发现
1
作者 郑伟 《黑河学院学报》 2017年第1期179-181,共3页
儿童文学在主流文学中的边缘化生存状态,是一个普适性的现象。儿童文学所提供的童年视角在文学研究中所展现的理论阐释力量,对儿童文学作为一种思想资源和研究方法的价值有了新的发现,这种发现有助于改变人们对儿童文学的普遍偏见。
关键词 儿童文学 边缘价值 文学研究
下载PDF
经济循环、价值链重构与东北工业振兴 被引量:2
2
作者 仝文涛 刘志彪 《经济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2-84,共23页
本文探究了在中国加入全球经济循环的背景下东北工业的衰退现象,并利用1987-2015年中国区域间投入产出数据,分解了东北工业的区际贸易和产值。研究发现:从区域联动视角来看,我们通过对东北工业区际贸易中增加值份额、互动和流动形式等... 本文探究了在中国加入全球经济循环的背景下东北工业的衰退现象,并利用1987-2015年中国区域间投入产出数据,分解了东北工业的区际贸易和产值。研究发现:从区域联动视角来看,我们通过对东北工业区际贸易中增加值份额、互动和流动形式等指标的动态研究,证实了东北工业在国内价值链上被边缘化这一事实;从空间依存视角来看,东北工业表现出“生产-消费”自循环特点。此外,东北与国内其他地区在工业生产中呈现出强烈的“溢出不对称”现象及“高敏感低分散”特征,反映出东北工业在国内价值链上的弱化趋势。经验研究表明,在国内价值链上被边缘化这一问题的存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东北工业衰退和“振而不兴”困境及其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边缘 作用机制 新发展格局 东北工业振兴
下载PDF
网络时代边缘化价值观对青少年的侵蚀 被引量:4
3
作者 鲁宽民 杨尚勤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12-215,共4页
互联网的发展使各种非主流、非传统的边缘化价值观通过网络这一平台扩散和蔓延,深刻影响和侵蚀着青少年网民的思想行为、价值取向。本文分析了网络中边缘化价值观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探讨了边缘化价值观在互联网上扩散的原因,认为要以... 互联网的发展使各种非主流、非传统的边缘化价值观通过网络这一平台扩散和蔓延,深刻影响和侵蚀着青少年网民的思想行为、价值取向。本文分析了网络中边缘化价值观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探讨了边缘化价值观在互联网上扩散的原因,认为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青少年网络思想教育建设,使互联网成为引导青少年树立积极向上的主流价值观的重要阵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社会 青少年 边缘价值 侵蚀
下载PDF
边缘游走:林语堂的人文探寻 被引量:6
4
作者 李晓宁 《东南学术》 2000年第5期107-110,共4页
林语堂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折射出20世纪中国文化的走向与处境。林语堂建构的人文话语带有一种独特的边缘性价值和意义 :既非纯粹西方系统内的话语 ,亦非正宗传统国学。它的斑驳、复杂、游走、变异姿态和品质与作者活泛、变通、可调适的文... 林语堂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折射出20世纪中国文化的走向与处境。林语堂建构的人文话语带有一种独特的边缘性价值和意义 :既非纯粹西方系统内的话语 ,亦非正宗传统国学。它的斑驳、复杂、游走、变异姿态和品质与作者活泛、变通、可调适的文化心理相表里。林语堂著作及其学术文化生涯的边缘性质构成一个可资探讨和阐释的文化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语堂 人文话语 边缘价值 文化心理 中国文化
下载PDF
当代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价值体系的构成 被引量:7
5
作者 陈蔚 胡斌 何昕 《重庆建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4-27,共4页
针对当前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中的矛盾和问题,提出混乱的价值认识是保护观念不能得到统一的根本原因。以历史与现代,西方与东方多维度探讨当代历史文化遗产价值体系的构成。提出以目前西方对于历史文化遗产“真实性价值,情感价值,文化... 针对当前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中的矛盾和问题,提出混乱的价值认识是保护观念不能得到统一的根本原因。以历史与现代,西方与东方多维度探讨当代历史文化遗产价值体系的构成。提出以目前西方对于历史文化遗产“真实性价值,情感价值,文化价值和使用价值”的总体认识为核心,以代表我国文化多样性的“中国传统和现实社会对遗产价值内涵的发展”为两极,形成当代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价值体系的完整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适性价值 文化多样性价值 战略性价值 边缘文化价值
下载PDF
终极实在与价值边缘——晚清民国印论中的学术挣扎
6
作者 祝童 《西泠艺丛》 2023年第12期6-25,共20页
每凡易代之际,文艺界往往涌现出守旧与革新的两种学术思潮,清民之交亦不例外。其时,浙、皖诸派已过鼎盛时期,士人学之,不啻“小僧缚律”,为法所囿,具体在宗法、名实、风格方面,保守的印学家们总结出了一个与传统中国主流终极实在观相背... 每凡易代之际,文艺界往往涌现出守旧与革新的两种学术思潮,清民之交亦不例外。其时,浙、皖诸派已过鼎盛时期,士人学之,不啻“小僧缚律”,为法所囿,具体在宗法、名实、风格方面,保守的印学家们总结出了一个与传统中国主流终极实在观相背离的具象概念;与此同时,随着魏锡曾、赵之谦分别在理论和实践方面的努力,引领着学术界主动探索印章的价值边缘,深入讨论了范畴控制问题,且将其介入篆刻史书写,尤其在以赵叔孺、黄牧甫与吴昌硕、齐白石为代表的篆刻家身上,不断试探着边缘底线,豹变出了整饬之极与雄厚之极的审美极致,打破了既有的“双非”美学格局。分析印学之所以在晚清民国成为有着“心手不一”和“共存极限”矛盾的价值哲学,与其时古物益多、印刷革命、学科变革、社会动荡、国粹主义及创新意识等有着错综交织的复杂关系。不过,以西泠印社的成立为标志,在经历了前后近百年的学术挣扎后,印学界终于在终极实在观和价值边缘上解决了“什么是篆刻”这一根本性命题,其成果至今犹颠扑不破。而在此过程中闪烁着的思辨色彩,促使印学一跃成为其时最具哲学品格的文艺领域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极实在 价值边缘 晚清民国 印学 清遗民
原文传递
边缘创新与价值准则:互联网“下半场”的发展关键 被引量:32
7
作者 喻国明 《新闻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34-38,共5页
互联网是通过对于个人的激活以及无限的连接形成了互联网形态下的新的社会现实、市场现实和产业现实的一种重新结构社会的力量;现实的社会实践中所谓"发展的中断"或"破坏式创新"其实是源自于"以物为本"向... 互联网是通过对于个人的激活以及无限的连接形成了互联网形态下的新的社会现实、市场现实和产业现实的一种重新结构社会的力量;现实的社会实践中所谓"发展的中断"或"破坏式创新"其实是源自于"以物为本"向"以人为本"社会发展逻辑的深刻转型;基于传媒领域面对的新现实,媒介融合正确而有效的逻辑起点必须从当下的渠道融合转型到到市场融合、需求融合上来;而互联网发展"下半场"实践操作的关键是:预留出足够的"边缘创新"的制度和产业空间,并确立正确的衡量技术、产业与产品创新的价值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发展“下半场” 媒介融合的逻辑起点 边缘创新与价值标准
原文传递
要防止边缘化——中国汽车品牌成长的战略选择
8
《汽车杂志》 2003年第6期20-21,共2页
品牌存在的最终价值或意义是促进顾客的实际购买,并维持和巩固各种交易关系,直至使顾客产生品牌忠诚。这才是品牌的核心含义。
关键词 中国 汽车工业 品牌价值边缘 品牌产权 战略选择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