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洛因诱导大鼠穿梭觅药潜伏期边缘前区θ振荡的改变 被引量:5
1
作者 叶政 虞冉 +4 位作者 李晶 李敏 朱再满 王丹丹 潘群皖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5期431-437,484,共8页
目的:遥测海洛因诱导条件性位置偏爱大鼠穿梭觅药潜伏期边缘前区(Pr L)的局部场电位(LFPs),探索与觅药动机形成相关的神经振荡改变。方法:将Pr L区埋藏电极的大鼠随机分为手术对照组和海洛因诱导CPP组。利用视频监视和脑电无线遥测技术... 目的:遥测海洛因诱导条件性位置偏爱大鼠穿梭觅药潜伏期边缘前区(Pr L)的局部场电位(LFPs),探索与觅药动机形成相关的神经振荡改变。方法:将Pr L区埋藏电极的大鼠随机分为手术对照组和海洛因诱导CPP组。利用视频监视和脑电无线遥测技术,记录大鼠黑-白箱穿梭觅药过程中的实时LFPs,通过快速傅立叶变化和小波包提取技术对原始LFPs进行分析。结果:与手术对照组比较,海洛因诱导CPP组大鼠黑-白箱穿梭潜伏期左右侧θ节律百分比增加,左侧γ3节律百分比增加,出现θ~γ3相位振幅耦合增强。MK-801微量注射Pr L区后,大鼠觅药行为明显减少,左右侧θ节律百分比降低,左侧θ~γ3相位振幅耦合减弱。结论:本研究提示海洛因诱导CPP组大鼠Pr L区θ振荡活动增强,左侧θ~γ3相位振幅耦合增强,可能与大鼠海洛因觅药动机和行为发动密切相关,这种电活动的改变也与Pr L区谷氨酸能神经元及其受体的功能密不可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洛因 条件性位置偏爱 边缘前区 局部场电位 θ振荡
下载PDF
吗啡诱导大鼠穿梭觅药状态下内侧前额皮层边缘前区遥测脑电小波包提取及熵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白羽 白家明 +3 位作者 李晶 李敏 虞冉 潘群皖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75-682,共8页
本研究旨在研究内侧前额皮质(medial prefrontal cortex,m PFC)边缘前区(prelimbic cortical area,PL)遥测脑电的特征性改变与觅药行为之间的关系。将PL区埋藏脑立体定位电极的大鼠分成手术对照组和吗啡诱导组,后者制作吗啡诱导条... 本研究旨在研究内侧前额皮质(medial prefrontal cortex,m PFC)边缘前区(prelimbic cortical area,PL)遥测脑电的特征性改变与觅药行为之间的关系。将PL区埋藏脑立体定位电极的大鼠分成手术对照组和吗啡诱导组,后者制作吗啡诱导条件性位置偏爱(conditioned place preference,CPP)模型。利用CPP视频系统结合脑电无线遥测技术,记录两组大鼠在黑-白箱穿梭和白-黑箱穿梭时大鼠PL区实时脑电,采用小波包提取、Welch谱功率算法、归一化幅值和Shannon熵分析技术,对所测原始脑电波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显示,与手术对照组比较,吗啡诱导CPP组大鼠黑-白箱穿梭潜伏期,左侧PL区小波提取脑电各频段平均波幅减小,脑电成分在10~50 Hz频段Welch谱功率强度显著增加(P〈0.01或P〈0.05),脑电β、γ1、γ2波Shannon熵值升高(P〈0.01或P〈0.05),平均信息熵降低(P〈0.01)。上述结果提示,吗啡诱导CPP组大鼠黑-白箱穿梭时,左侧PL区脑电各频段大幅波减少,脑电10~50 Hz频率Welch谱功率强度增加,β、γ1和γ2波Shannon熵值升高;这些变化可能与大鼠觅药意识的形成和即将发动的觅药行为产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吗啡 条件性位置偏爱 边缘前区 小波包提取 Shannon熵
原文传递
海洛因诱导条件性位置偏爱大鼠行为学特征及边缘前区损毁的影响
3
作者 王惠 刘克宇 +2 位作者 朱再满 李晶 李敏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4期3190-3192,3196,共4页
目的 研究大鼠内侧前额叶皮质的边缘前区(Pr L区)在海洛因诱导的条件性位置偏爱(CPP)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1)按照体重将大鼠分为2组:海洛因诱导组和对照组(0. 9%Na Cl),每组10只。用小剂量递增法建立大鼠海洛因依赖CPP模型,记录大... 目的 研究大鼠内侧前额叶皮质的边缘前区(Pr L区)在海洛因诱导的条件性位置偏爱(CPP)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1)按照体重将大鼠分为2组:海洛因诱导组和对照组(0. 9%Na Cl),每组10只。用小剂量递增法建立大鼠海洛因依赖CPP模型,记录大鼠的行为学表现及相应参数。(2)对大鼠脑双侧Pr L区行假手术或立体定向化学损毁,按照体重将大鼠分为2组:假手术组和损毁组,每组10只。测定大鼠海洛因诱导后的行为学参数。结果 (1)行为学实验:在给药7 d后和建模前在白箱(给药箱)停留时间百分比分别为(54. 35±4. 65)%和(16. 90±5. 20)%;这2者的路程百分比分别为(49. 88±10. 96)%和(28. 97±13. 33)%;这2者的黑、白箱穿梭的次数分别为31. 67±13. 66和19. 11±6. 77。海洛因给药7 d后与建模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2)损毁实验:假手术组给药前和给药7 d后在白箱停留时间百分比分别为(28. 39±7. 35)%和(62. 81±13. 14)%;这两者的运动路程百分比为(28. 12±7. 01)%和(45. 19±11. 39)%;给药7 d后与给药前比较、或与损毁组给药前比较,上述指标均明显增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结论 用CPP系统可成功建立大鼠海洛因依赖模型,且Pr L区损毁影响海洛因依赖CPP的形成,提示Pr L区在海洛因成瘾相关学习记忆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洛因 边缘前区 条件性位置偏爱 鹅膏蕈氨酸
原文传递
GluN2亚基在海洛因诱导CPP模型大鼠PrL区的表达 被引量:1
4
作者 王惠 刘克宇 +2 位作者 朱再满 李晶 李敏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9-14,共6页
目的:研究大鼠内侧前额叶皮质(mPFC)边缘前区(PrL)GluN2亚基在海洛因诱导条件位置性偏爱(CPP)及戒断状态的表达。方法: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和海洛因诱导组。海洛因诱导组大鼠按实验进程分为两种状态,即海洛因诱导CPP状态(... 目的:研究大鼠内侧前额叶皮质(mPFC)边缘前区(PrL)GluN2亚基在海洛因诱导条件位置性偏爱(CPP)及戒断状态的表达。方法: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和海洛因诱导组。海洛因诱导组大鼠按实验进程分为两种状态,即海洛因诱导CPP状态(heroin)和海洛因戒断状态(withdrawal)。用小剂量递增法皮下注射海洛因,行大鼠海洛因诱导CPP建模,并自然戒断,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各组大鼠PrL区GluN2亚基NR2A、NR2B、NR2C、NR2D的表达。结果:大鼠经过连续7 d小剂量递增法注射海洛因,形成了稳定的CPP;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大鼠CPP状态PrL区NR2B表达较对照组显著增强(P<0.01),其他亚基无明显变化。海洛因自然戒断7 d后,戒断状态大鼠PrL区NR2A、NR2C表达较对照组和CPP状态皆显著增强(P<0.01)。戒断状态NR2B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但与CPP状态无显著差异。结论:大鼠海洛因依赖CPP的形成与PrL区NR2B亚基的活性密切相关,NR2A和NR2C可能参与药物戒断症状的调控。推测PrL区GluN2不同亚基在海洛因成瘾不同阶段作用不同,并可能成为临床海洛因成瘾干预和治疗的重要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洛因 条件位置偏爱 边缘前区 GluN2亚基 大鼠
下载PDF
BDNF和GDNF在海洛因诱导条件性位置偏爱大鼠mPFC的表达 被引量:3
5
作者 李莎 王颖 +2 位作者 朱再满 李晶 李敏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1期8-14,共7页
目的:研究大鼠边缘前区(PrL)和下边缘皮层(IL)BDNF和GDNF在海洛因诱导条件性位置偏爱(CPP)及戒断状态的表达变化。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和海洛因诱导组,海洛因诱导组分为海洛因诱导CPP状态(heroin)和戒断状态(withdrawal... 目的:研究大鼠边缘前区(PrL)和下边缘皮层(IL)BDNF和GDNF在海洛因诱导条件性位置偏爱(CPP)及戒断状态的表达变化。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和海洛因诱导组,海洛因诱导组分为海洛因诱导CPP状态(heroin)和戒断状态(withdrawal)。小剂量递增法行海洛因诱导CPP建模,并自然戒断。取各组大鼠PrL区和IL区,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及Western Blot检测BDNF和GDNF的表达。结果:行为学数据确认海洛因CPP建模成功。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到对照组、CPP状态和戒断状态大鼠PrL区和IL区均有BDNF和GDNF表达。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大鼠BDNF蛋白表达量在PrL区表现为从对照组、CPP状态到戒断状态梯度性升高,且都有显著性差异(P<0.05);IL区表现为CPP状态表达量最高,戒断状态低于CPP状态(P<0.05),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GDNF蛋白表达量在PrL区表现趋势同BDNF;IL区呈现CPP状态表达量最低,戒断状态相对于CPP状态有所增高(P<0.05),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海洛因CPP状态及戒断状态下,BDNF和GDNF在PrL区均具正性调节作用。海洛因CPP状态下,BDNF在IL区具正性调节作用,药物刺激停止后减弱;GDNF在IL区的震荡性表达,提示其随药物依赖进程作用发生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洛因 条件位置偏爱 边缘前区 边缘皮层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大鼠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