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电影《何以为家》的边缘叙事 被引量:5
1
作者 王晓兰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47-149,共3页
电影《何以为家》由黎巴嫩导演娜丁·拉巴基执导,围绕男孩赞恩·阿尔·哈吉的悲惨境遇展开,以现实主义创作手段呈现了在黎巴嫩社会最底层苦苦挣扎着的苟延残喘的边缘人群——叙利亚难民的凄惨生活。从整体上而言,这部电影... 电影《何以为家》由黎巴嫩导演娜丁·拉巴基执导,围绕男孩赞恩·阿尔·哈吉的悲惨境遇展开,以现实主义创作手段呈现了在黎巴嫩社会最底层苦苦挣扎着的苟延残喘的边缘人群——叙利亚难民的凄惨生活。从整体上而言,这部电影不单纯是一部剧情电影,更是一部以真实事件改编、起用真实难民作为演员的深度再现边缘人群艰辛人生的纪录片,拥有足够的力量叩开业界关注社会边缘群体生活现状的大门,从而一定程度地改善千千万万个难民的艰难生活,这是一部优秀电影应有的姿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何以为家》 边缘叙事 电影
下载PDF
跨疆越域的边缘叙事——以新移民女性作家严歌苓、张翎为例 被引量:8
2
作者 庄伟杰 《世界华文文学论坛》 2008年第3期3-7,共5页
新移民文学之所以受到特别关注,盖其源来自于他们双重文化身份的跨越写作所呈现的文化特征和精神资源。通过对海外新移民作家中两位具有代表性的女性作家严歌苓、张翎的个案分析和文本透视,我们可以发现,两位女作家或在"生命移植&q... 新移民文学之所以受到特别关注,盖其源来自于他们双重文化身份的跨越写作所呈现的文化特征和精神资源。通过对海外新移民作家中两位具有代表性的女性作家严歌苓、张翎的个案分析和文本透视,我们可以发现,两位女作家或在"生命移植"中充分展示史与诗及人性的情感张力,或在新的环境和新的挑战中交错在原乡与异乡之间,并以各自不同的创作心态、审美方式和边缘叙事发生相互关联,又各有千秋。无论从哪个方面观照,新移民作家的写作都有着另一种情状。他(她)们置身于边缘地带去书写关于存在的要义,也注定这是一种跨疆越域的追寻。作为一种新的文学现象,新移民文学为海外华文文学建立了一个新的文学生长点,又为作家个体精神的展现提供了广阔的创作空间。所有这些,不仅丰富了当代华文文学世界的版图,而且具有特殊意义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疆越域 边缘叙事 新移民作家 严歌苓 张翎
下载PDF
《尘埃落定》边缘叙事的文化批评 被引量:1
3
作者 范永康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第3期35-38,共4页
关注《尘埃落定》中次要的叙事线条和边缘人物,运用文化批评的方法,从受惩罚的失语者、被损害的女性群体、现代性的崛起与忧思、"正史"的边缘化叙述这四个方面,发掘作品的审美价值和文化意蕴。
关键词 《尘埃落定》 边缘叙事 文化批评
下载PDF
苏童小说与中国当代文学的边缘叙事 被引量:2
4
作者 李遇春 《创作与评论》 2014年第4期38-44,共7页
所谓的“边缘叙事”,首先是一种话语姿态,就是当我们在看待事物的时候采取怎样的一种视角,它是与当时你所置身的时代的主流话语姿态相对而言的。是平视还是俯视,是正面观照还是侧面观照,是精英叙事还是民间叙事,这都是相对而言的... 所谓的“边缘叙事”,首先是一种话语姿态,就是当我们在看待事物的时候采取怎样的一种视角,它是与当时你所置身的时代的主流话语姿态相对而言的。是平视还是俯视,是正面观照还是侧面观照,是精英叙事还是民间叙事,这都是相对而言的。所以,作为一种话语姿态的边缘叙事,它也是一种与叙事视角有关的“文本视觉学”,里面隐含着一双看不见的权力的眼睛,或者对权力的眼睛的反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缘叙事 中国当代文学 苏童小说 话语姿态 民间叙事 叙事视角 观照 眼睛
下载PDF
边缘叙事——论汪曾祺新时期小说的独特性 被引量:1
5
作者 罗慧林 《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3年第2期40-42,共3页
 汪曾祺小说在新时期里独树一帜,他的小说的特殊性在于以边缘心态选择"远视角",描写边缘化的民间人事,建构象征意味的情调模式,以平和冲淡的叙事语调,形散神聚的情绪结构,共同构成了独特的"边缘叙事"。同时也可看...  汪曾祺小说在新时期里独树一帜,他的小说的特殊性在于以边缘心态选择"远视角",描写边缘化的民间人事,建构象征意味的情调模式,以平和冲淡的叙事语调,形散神聚的情绪结构,共同构成了独特的"边缘叙事"。同时也可看出汪曾祺在民间这个图腾式象征里曲折表达了作为知识分子"精英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汪曾祺小说 边缘叙事 民间“精英化”
下载PDF
瓦解男权话语的叙事策略——解读王安忆《长恨歌》的边缘叙事 被引量:1
6
作者 曾壤 《理论与创作》 2008年第4期85-88,103,共5页
无论是小说塑造的女主人公形象,还是讲述故事的风格,王安忆的《长恨歌》都是波澜不惊,甚至是不动声色的。王安忆以她一贯的耐心,用一个女人的一生经历,将看似风起云涌的历史抽丝剥茧,最后梳理出一套属于女人的生活和心灵的历史谱... 无论是小说塑造的女主人公形象,还是讲述故事的风格,王安忆的《长恨歌》都是波澜不惊,甚至是不动声色的。王安忆以她一贯的耐心,用一个女人的一生经历,将看似风起云涌的历史抽丝剥茧,最后梳理出一套属于女人的生活和心灵的历史谱系,点点滴滴,却能轻易就走进每个读者的心扉,勾起读者心中绵密的惆怅和哀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恨歌》 王安忆 边缘叙事 叙事策略 男权话语 解读 瓦解 女主人公形象
下载PDF
身份的言说:北美新移民女作家的边缘叙事
7
作者 包相玲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87-91,共5页
20世纪七八十年代,随着移民热潮走出国门的北美新移民女作家,由于独特的异域境遇和性别文化身份,以新颖的双重文化叙事视觉和别具一格的跨域创作题材而受到文学界的广泛关注。北美新移民女性在西方主流文化社会中遭遇"边缘化"... 20世纪七八十年代,随着移民热潮走出国门的北美新移民女作家,由于独特的异域境遇和性别文化身份,以新颖的双重文化叙事视觉和别具一格的跨域创作题材而受到文学界的广泛关注。北美新移民女性在西方主流文化社会中遭遇"边缘化"生存困境,构成了她们在多重"他者"话语下的身份认同危机,但她们又在西方文化环境以及潜在文化冲突中表现出对梦想的执着追求,对文化归宿的深层诉求,对自我重塑的不懈努力。探讨北美新移民女作家作品中的边缘叙事,分析其异域言说呈现的内在意蕴和特殊文化价值,对于当今华文文学的发展具有积极的建设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移民女作家 边缘叙事 文化身份 自我重塑
下载PDF
“边缘叙事”:1990年代诗歌的叙事策略
8
作者 邓文华 《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1期66-70,共5页
相对于1980年代诗歌的"宏大叙事",1990年代的诗歌则是"边缘叙事"。"边缘叙事"与1990年代特定语境中诗人及诗歌的不断边缘化有关。它带来的最直接结果就是诗歌的"向内转"及对"当下性"... 相对于1980年代诗歌的"宏大叙事",1990年代的诗歌则是"边缘叙事"。"边缘叙事"与1990年代特定语境中诗人及诗歌的不断边缘化有关。它带来的最直接结果就是诗歌的"向内转"及对"当下性"的强调。"边缘叙事"的策略效应呈现为三个放逐:对抒情性的放逐,对主流叙事话语的放逐,对精美语言的放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歌 1990年代 边缘叙事
下载PDF
边缘叙事与身份书写——郑小琼诗歌的身份意识
9
作者 魏红珊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第7期19-24,共6页
新世纪以来,"农民工书写"成了当代文学的一大亮点,农民工的文学书写不单是对打工生活边缘化生存境遇的关注,也是对处于双重边缘的农民工身份问题的探究。本文从身份入手,解读郑小琼诗歌文本中作为边缘者的身份书写,探寻蕴涵... 新世纪以来,"农民工书写"成了当代文学的一大亮点,农民工的文学书写不单是对打工生活边缘化生存境遇的关注,也是对处于双重边缘的农民工身份问题的探究。本文从身份入手,解读郑小琼诗歌文本中作为边缘者的身份书写,探寻蕴涵其中的身份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郑小琼诗歌 边缘叙事 身份书写
下载PDF
从边缘叙事看《波斯人信札》
10
作者 邓红花 《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0年第4期51-53,共3页
本文主要从叙事场所,叙事内容及叙事人物探讨了《波斯人信札》的边缘叙事,从而得出整部作品处于一种边缘化状态以及边缘化人物向中心地位进发的一种焦虑心态。
关键词 《波斯人信札》 叙事人物 后房故事 边缘叙事 边缘
下载PDF
现代性视域下的边缘叙事——八九十年代深圳小说的一种解读
11
作者 于晓峰 《阴山学刊》 2007年第5期46-49,共4页
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深圳典型地体现了中国的现代性诉求。深圳小说跟进现实,如实地反映了在追求现代性的过程中,移民群体的身份焦虑、生存状况和现代性困惑,形成了一种经典的边缘叙事。
关键词 现代性 边缘叙事 深圳小说
下载PDF
边缘叙事策略及其表征的历史——朱利安·巴恩斯《十又二分之一章世界史》之新解 被引量:7
12
作者 赵胜杰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7-62,共6页
英国后现代巅峰形式实验大师朱利安·巴恩斯发表于1989年的《十又二分之一章世界史》中极具实验性和革新性。小说中,他不仅将看似互不相连的故事杂糅,形成反写实的非线性叙事,而且还借鉴新历史主义的边缘叙事策略颠覆占据主导地位... 英国后现代巅峰形式实验大师朱利安·巴恩斯发表于1989年的《十又二分之一章世界史》中极具实验性和革新性。小说中,他不仅将看似互不相连的故事杂糅,形成反写实的非线性叙事,而且还借鉴新历史主义的边缘叙事策略颠覆占据主导地位的叙事模式,如:单一主体叙事和理性叙事。作者通过边缘叙述声音和非理性解构诸如历史的进步说和乌托邦说等西方宏大历史叙事,向读者呈现出一种新的历史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利安·巴恩斯 《十又二分之一章世界史》 边缘叙事 历史阐释
下载PDF
许鞍华电影中的空间呈现与边缘叙事 被引量:2
13
作者 向洁茹 《华文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07-112,共6页
许鞍华电影中的空间呈现是其影片中边缘叙事的一部分。其影片中的空间首先在形态上表征着边缘人群的处境。局限性空间与边缘人群的受困,开阔性空间与边缘人群的自由,边缘空间与边缘人群的反抗这3组对应关系反映着空间与权力的缠绕。更... 许鞍华电影中的空间呈现是其影片中边缘叙事的一部分。其影片中的空间首先在形态上表征着边缘人群的处境。局限性空间与边缘人群的受困,开阔性空间与边缘人群的自由,边缘空间与边缘人群的反抗这3组对应关系反映着空间与权力的缠绕。更进一步来说,作为一种连接室内与室外、地上与地下、水域与陆地等不同空间领域的"缝合"空间,边缘空间在其深层内涵上还勾连着导演本人在边缘叙事中的价值导向与美学诉求。正是这种爱德华·索亚式的"第三空间"思维决定着许鞍华影片的独特风格,而在更大的层面上,这一发现也为我们提供了观照城市空间的另一种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许鞍华 空间呈现 边缘叙事 第三空间
下载PDF
乡村教师的“边缘叙事”:现实演绎及其原因探析——基于清边小学的调查 被引量:2
14
作者 方程煜 《基础教育》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33-47,共15页
本文借用文学等艺术创作中的边缘叙事概念,在把握乡村教师角色于宏观历史层面由“桥梁”到“边缘人”的时代变迁过程的基础上,根据对乡村学校清边小学的调查指出,乡村教师在评价立场、不同教育主体的对话、家校与教师内部关系,以及外部... 本文借用文学等艺术创作中的边缘叙事概念,在把握乡村教师角色于宏观历史层面由“桥梁”到“边缘人”的时代变迁过程的基础上,根据对乡村学校清边小学的调查指出,乡村教师在评价立场、不同教育主体的对话、家校与教师内部关系,以及外部讨论方面对“边缘叙事”进行了现实演绎,这些可以从物理空间、文化认同、经济地位和权力影响,以及外部学者和舆论的“悲情”强化中得到一定的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教师 边缘叙事 现实演绎
下载PDF
《坠落的人》中的边缘叙事
15
作者 姚淑婷 付明端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4期419-425,共7页
唐·德里罗代表作《坠落的人》把叙事重点放在讲述经历“9·11”事件普罗大众的个体记忆,以独特的边缘叙事代替宏大叙事,通过边缘叙事带领读者从边缘走向中心。以边缘叙事为视角,从空间的边缘、边缘人的思考以及时间的破碎感与... 唐·德里罗代表作《坠落的人》把叙事重点放在讲述经历“9·11”事件普罗大众的个体记忆,以独特的边缘叙事代替宏大叙事,通过边缘叙事带领读者从边缘走向中心。以边缘叙事为视角,从空间的边缘、边缘人的思考以及时间的破碎感与非线性叙事三方面对《坠落的人》进行分析。空间上德里罗有意使双子塔这一宏大场面缺席,重点描写经历者的生理与心理感受;而妇女、老人、儿童以及经济底层等边缘人物的刻画展现边缘人在反思主流话语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时间上的破碎感和非线性叙事映射了“9·11”事件后人们生活与工作中破碎和凌乱状态。边缘叙事不仅强调了“9·11”事件给大众带来的冲击和无法愈合的创伤,也表现唐·德里罗对人性的真实关注,为读者呈现一种挑战主流叙事、瓦解主流话语、实现文化批评的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坠落的人》 唐·德里罗 边缘叙事 空间的边缘 边缘 非线性叙事
下载PDF
论电影《钢的琴》边缘叙事策略及其表征的历史 被引量:1
16
作者 徐广飞 《科技传播》 2018年第21期154-155,共2页
90年代国企改革的春风袭来,机器嘈杂的轰鸣和震天的口号渐消在工业城市的衰败中,现实与理想的崩塌成了工人们生活妥协与自我告慰的悲歌。文章通过情义书写、符号表述及小人物构建来探究多元边缘叙事形式共存的文本空间以及这些叙事手法... 90年代国企改革的春风袭来,机器嘈杂的轰鸣和震天的口号渐消在工业城市的衰败中,现实与理想的崩塌成了工人们生活妥协与自我告慰的悲歌。文章通过情义书写、符号表述及小人物构建来探究多元边缘叙事形式共存的文本空间以及这些叙事手法所表征的历史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的琴》 边缘叙事 历史表征
下载PDF
边缘叙事中的人文关怀表达——以电影《黄金花》为例 被引量:2
17
作者 申思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9年第6期97-98,共2页
本文以《黄金花》为对象进行叙事分析,分别从叙事主体、叙事结构、叙事视点和场景设置四个方面探讨了该影片的边缘叙事策略,揭示了创作者在边缘叙事中表达人文关怀的途径。本文的研究有利于推动电影边缘叙事的理论与实践发展,也可为今... 本文以《黄金花》为对象进行叙事分析,分别从叙事主体、叙事结构、叙事视点和场景设置四个方面探讨了该影片的边缘叙事策略,揭示了创作者在边缘叙事中表达人文关怀的途径。本文的研究有利于推动电影边缘叙事的理论与实践发展,也可为今后同类型现实题材电影的创作方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缘叙事 黄金花 边缘人物 人文关怀
下载PDF
《晚生代的文化身份与边缘叙事》
18
作者 张晓燕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72-72,共1页
晚生代的出场及其被认可为一个文学代群,是九十年代一个惹人注目的文学现象,与当下的文化语境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
关键词 晚生代 边缘叙事 文学现象 文化身份 文化语境 内在联系 年代 十年 目的 认可
下载PDF
从《六人:泰坦尼克号上的中国幸存者》观照边缘叙事、他者建构与历史真相
19
作者 袁方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43-46,共4页
2021年4月,由《泰坦尼克号》原导演詹姆斯·卡梅隆监制,《六人:泰坦尼克号上的中国幸存者》(后文简称《六人》)在中国大陆上映。泰坦尼克号的沉没作为20世纪初的历史事件,一直为后人反复书写,几乎船上所有人的遭遇都有记录,唯有在... 2021年4月,由《泰坦尼克号》原导演詹姆斯·卡梅隆监制,《六人:泰坦尼克号上的中国幸存者》(后文简称《六人》)在中国大陆上映。泰坦尼克号的沉没作为20世纪初的历史事件,一直为后人反复书写,几乎船上所有人的遭遇都有记录,唯有在三等舱的六位幸存的中国人,他们的故事直到21世纪才被人讲述。电影运用自上而下的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泰坦尼克号 《泰坦尼克号》 詹姆斯·卡梅隆 历史真相 他者建构 边缘叙事 自上而下 幸存者
下载PDF
《隐入尘烟》:“边缘化叙事”语境下当代纪实影像的现实性表达
20
作者 马宁宇 闫家訚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62-165,共4页
《隐入尘烟》以乡土写实与质朴写意的双重叙事方式为西北甘肃农民代言,以土地影像表达塑造人物命运走向,为无家可归的流浪者诉情。李睿珺导演通过乡土题材凭借“边缘化叙事”元素,塑造并赋予了影片主人公对土地的尊重以及对生活的坚韧... 《隐入尘烟》以乡土写实与质朴写意的双重叙事方式为西北甘肃农民代言,以土地影像表达塑造人物命运走向,为无家可归的流浪者诉情。李睿珺导演通过乡土题材凭借“边缘化叙事”元素,塑造并赋予了影片主人公对土地的尊重以及对生活的坚韧的饱满形象。在凝望隐入尘烟的乡土与缓慢诗意的时光中,进一步探索生命与情感的意义,同时也为中国乡村电影的创作提供了新的经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缘叙事 农耕文化 纪实影像 现实性表达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