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陆内俯冲(C-俯冲)观的形成和发展 被引量:20
1
作者 罗志立 刘树根 +3 位作者 雍自权 赵锡奎 田作基 宋鸿彪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2003年第1期1-7,共7页
自1984年首次提出C-俯冲(中国陆内俯冲———Chinese-Subduction之简称)观点后,引起了国内地学界强烈的反响。经过近20年的发展,这一观点已被越来越多的地质现象证实,也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接受。这一观点认为,C-俯冲带在大地构造位置上... 自1984年首次提出C-俯冲(中国陆内俯冲———Chinese-Subduction之简称)观点后,引起了国内地学界强烈的反响。经过近20年的发展,这一观点已被越来越多的地质现象证实,也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接受。这一观点认为,C-俯冲带在大地构造位置上处于古老褶皱山系与内陆盆地边缘坳陷之间;C-俯冲带早期为正断层,后期转化为逆断层,成为盆地坳陷边缘主动向山系潜滑的俯冲断层;C-俯冲带有着良好的成油条件,在逆冲带形成早期往往发育着较厚海相和海陆过渡相沉积,后期形成前渊盆地,在中、新生代可形成良好的湖相成油环境;青藏高原的崛起除了与新生代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发生碰撞有关外,还与龙门山C-俯冲活动有关;C-俯冲不仅在中国中西部存在,也存在于中国的东部地区,C-俯冲观点的提出,丰富、完善了板块学说关于中、新生代造山带形成的模式,是中国地学工作者在大陆构造理论上的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俯冲作用 C-俯冲 造山运动 内陆盆地 边缘坳陷
下载PDF
晚三叠世—中侏罗世羌塘盆地的形成与演化 被引量:22
2
作者 陈文西 王剑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682-693,共12页
晚三叠世—侏罗纪是羌塘盆地大型海相沉积盆地形成时期,是研究羌塘盆地形成过程、判别盆地性质的重要时期。本文通过区域构造、盆地充填建造和岩相古地理分析,提出了该时期的羌塘盆地并非晚三叠世前陆盆地(或弧后盆地)和侏罗纪弧后盆地... 晚三叠世—侏罗纪是羌塘盆地大型海相沉积盆地形成时期,是研究羌塘盆地形成过程、判别盆地性质的重要时期。本文通过区域构造、盆地充填建造和岩相古地理分析,提出了该时期的羌塘盆地并非晚三叠世前陆盆地(或弧后盆地)和侏罗纪弧后盆地(前陆盆地),而是晚三叠世早期(肖茶卡期)的陆表海盆地和晚三叠世诺利期—中侏罗世巴柔期(那底岗日期-雀莫错期)的坳陷-裂陷盆。肖茶卡期内陆盆地主要受可可西里—金沙江活动带的控制,沉积期后出现的海退事件可能与冈瓦纳大陆与欧亚大陆的碰撞作用有关;那底岗日期—索瓦期羌塘盆地的强烈拉张断陷可能反映冈瓦纳大陆边缘的总体构造背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三叠世—中侏罗世 残留内陆盆地 被动大陆边缘坳陷—裂 羌塘盆地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