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阿特伍德小说之“边缘男性”形象
1
作者 汪洁婷 《外语与翻译》 2013年第1期44-49,共6页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作为一位有鲜明女权意识的作家,其作品中的女性历来备受关注,而男性人物却往往未被给予同样重视,传统观点更是认为其小说中的男性多是压迫女性的恶魔。然而,阿特伍德笔下的男性有颠覆传统的一面,其“边缘男...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作为一位有鲜明女权意识的作家,其作品中的女性历来备受关注,而男性人物却往往未被给予同样重视,传统观点更是认为其小说中的男性多是压迫女性的恶魔。然而,阿特伍德笔下的男性有颠覆传统的一面,其“边缘男性”有着更复杂的特质,无法用好/坏,善/恶的两分法区分。本文探究阿特伍德塑造的“边缘男性”与传统女权小说中男性的差别及其形象特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缘男性 传统男性 形象特质
下载PDF
智识书生:《无声告白》中的新型华裔男性气质建构
2
作者 张玉敏 《海峡人文学刊》 2024年第1期44-52,157,共10页
美国华裔作家伍绮诗的小说《无声告白》描述了20世纪70年代美国华裔男性詹姆斯在白人霸权和华人族裔性的冲突中建构男性气质身份的困境。伍绮诗在小说文本中对华裔男性气质的建构,展现出对美国男性气质身份中心与边缘二分法的超越。詹... 美国华裔作家伍绮诗的小说《无声告白》描述了20世纪70年代美国华裔男性詹姆斯在白人霸权和华人族裔性的冲突中建构男性气质身份的困境。伍绮诗在小说文本中对华裔男性气质的建构,展现出对美国男性气质身份中心与边缘二分法的超越。詹姆斯为了获得美国主流社会的认同,致力于建构白人支配性男性气质,但由于其华裔身份不断被边缘化。随着詹姆斯对支配性男性气质和华裔身份的反思,他逐步建立起一种新的男性气质身份。这种强调智识,融合了中国古代“书生”传统的柔性男性气质从生命感性出发,批判了主流文化强加给边缘人群的男性气质规范,为华裔男性身份气质的建构提供了新的想象和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声告白》 伍绮诗 支配性男性气质 边缘男性气质 智识书生
下载PDF
海明威短篇小说中的男性“边缘人”
3
作者 段绍俊 《长春大学学报》 2015年第7期68-71,共4页
任何社会中,人们由于性别、年龄、教育、婚姻、制度、信仰、心理以及背景等各种因素都有可能遭受不公平的待遇,成为处于弱势地位的边缘人。海明威的短篇小说中,出现了这样的男性"边缘人"形象。选择对这些不同类型"边缘人... 任何社会中,人们由于性别、年龄、教育、婚姻、制度、信仰、心理以及背景等各种因素都有可能遭受不公平的待遇,成为处于弱势地位的边缘人。海明威的短篇小说中,出现了这样的男性"边缘人"形象。选择对这些不同类型"边缘人"形象的关注,展现了海明威作为一位大家的普世情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明威 短篇小说 男性边缘人”
下载PDF
《啊,拓荒者!》中边缘男性形象分析
4
作者 佟飒飒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6年第9期64-65,共2页
在强烈的女性主义色彩下,维拉·凯瑟的作品中出现了许多边缘男性形象,他们以配角的角色出场,依赖女性并通过女性的帮助得以救赎。由此可见,传统的男权至上观念遭到了逐渐兴起的女性意识的挑战,男性的地位也随之发生改变。本文以女... 在强烈的女性主义色彩下,维拉·凯瑟的作品中出现了许多边缘男性形象,他们以配角的角色出场,依赖女性并通过女性的帮助得以救赎。由此可见,传统的男权至上观念遭到了逐渐兴起的女性意识的挑战,男性的地位也随之发生改变。本文以女权主义为理论基础,通过对《啊,拓荒者!》中男性形象的分析,歌颂女性意识的变革和进步,论述了男性逐渐从女性世界中心地位移居边缘的事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主义 边缘男性 移居 男权至上
原文传递
“被放逐的英雄”:论《简·爱》中“被边缘化的男性气概”
5
作者 段小莉 田德蓓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3期42-47,共6页
在女性作家文本《简·爱》中,罗切斯特常被女性主义批判者看做万恶父权的代表和简·爱女性意识构建过程中不断解构的权力对象。打倒男性绝不是女性主义者的目的,构建和谐的两性社会需要给予男性人文关怀。文章试图在两性维度中... 在女性作家文本《简·爱》中,罗切斯特常被女性主义批判者看做万恶父权的代表和简·爱女性意识构建过程中不断解构的权力对象。打倒男性绝不是女性主义者的目的,构建和谐的两性社会需要给予男性人文关怀。文章试图在两性维度中对罗切斯特真实的心灵世界给予观照,以动态的视角勾勒其充满劫难的人生旅程,挖掘女性作家文本中"被放逐的男性英雄",进而揭露女性作家文本中潜在的性别叙事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简·爱》 罗切斯特 女性主义 边缘化的男性气概 叙事策略
下载PDF
解读菲利普·罗斯小说《复仇女神》中的男性气质危机应对策略
6
作者 陈明侠 《戏剧之家》 2022年第2期185-187,共3页
罗斯的《复仇女神》以小儿麻痹症大流行和二战为背景,讲述了犹太裔美国人巴基因近视无法参军又因小儿麻痹症致残,从而遭遇巨大男性气质危机的故事。本文运用康奈尔的男性气质理论,分析小说中的支配性男性气质和边缘性男性气质,探讨该小... 罗斯的《复仇女神》以小儿麻痹症大流行和二战为背景,讲述了犹太裔美国人巴基因近视无法参军又因小儿麻痹症致残,从而遭遇巨大男性气质危机的故事。本文运用康奈尔的男性气质理论,分析小说中的支配性男性气质和边缘性男性气质,探讨该小说中男性人物面临的男性气质危机。本文认为小说中男性用三种方式应对男性气质危机:增强身体力量、实现向上流动和消除自身女性特质。不同人物采取了大同小异的方式应对男性气质危机,却走向截然不同的命运。作者通过书写重建支配性男性气质的不同方式,揭露了犹太裔美国人融入主流社会遇到的种种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配性男性气质 边缘男性气质 犹太裔美国人 凝视 男性气质危机
下载PDF
罗萨蒙德的原罪与救赎——《磨盘》之女性主义解读
7
作者 王桃花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第2期112-115,共4页
玛格丽特·德拉布尔的小说《磨盘》的女主人公罗萨蒙德是在西蒙·德·波伏娃的《第二性》影响下成长起来的新一代知识女性的代表。在《磨盘》中,罗萨蒙德在与乔治唯一的一次偶合就怀了孕,犯下了"原罪",而其救赎... 玛格丽特·德拉布尔的小说《磨盘》的女主人公罗萨蒙德是在西蒙·德·波伏娃的《第二性》影响下成长起来的新一代知识女性的代表。在《磨盘》中,罗萨蒙德在与乔治唯一的一次偶合就怀了孕,犯下了"原罪",而其救赎的方式——将男性边缘化,使其成为女性的"第二性"与"他者",用母爱取代性爱成为生活的主旋律蕴涵了德拉布尔独特的女性主义思想,既不同于传统女性又有别于激进女性主义者,既倡导女性独立,又强调做母亲的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玛格丽特·德拉布尔 《磨盘》 罗萨蒙德 女性主义 男性边缘
下载PDF
《悲痛的事件》中的人物分析
8
作者 管晓明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9期196-198,共3页
詹姆斯·乔伊斯在其短篇小说故事集《都柏林人》中集中探讨了都柏林社会的精神瘫痪。其中的一篇故事《悲痛的事件》中孤独的森力科太太,内心满怀对爱情与幸福生活的憧憬,但在强大的外界因素下,她的希望幻灭了;而达菲先生,因难以实... 詹姆斯·乔伊斯在其短篇小说故事集《都柏林人》中集中探讨了都柏林社会的精神瘫痪。其中的一篇故事《悲痛的事件》中孤独的森力科太太,内心满怀对爱情与幸福生活的憧憬,但在强大的外界因素下,她的希望幻灭了;而达菲先生,因难以实现理想的边缘性男性气质的建构,陷入了对自我身份怀疑的困境中。故事中男女主人公的故事,彰显出都柏林社会的精神瘫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悲痛的事件》 孤独 边缘男性气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