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1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边缘系统低级别胶质瘤的诊断与手术治疗 被引量:1
1
作者 陈灿中 王灿明 《大理学院学报(综合版)》 CAS 2004年第5期33-34,55,共3页
目的 :探讨边缘系统低级别胶质瘤的诊断、手术治疗及其效果。方法 :对1997年7月至2003年7月应用显微手术广泛性切除的13例边缘系统低级别胶质瘤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13例均行肿瘤切除 ,9例全切除 ,4例次全切除 ,术后除2例出现暂时性失语... 目的 :探讨边缘系统低级别胶质瘤的诊断、手术治疗及其效果。方法 :对1997年7月至2003年7月应用显微手术广泛性切除的13例边缘系统低级别胶质瘤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13例均行肿瘤切除 ,9例全切除 ,4例次全切除 ,术后除2例出现暂时性失语外 ,均恢复良好 ,术后无严重的手术并发症和死亡。结论 :边缘系统低级别胶质瘤源于原始皮质 ,可通过手术广泛性切除肿瘤而不致损伤重要功能结构 ,可很好地控制癫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缘系统低级别胶质瘤 诊断方法 手术治疗 显微手术 癫痫
下载PDF
边缘系统低级别胶质瘤与顽固性癫痫 被引量:3
2
作者 付玉 赵丛海 +1 位作者 房向阳 姜丽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43-145,共3页
目的 探讨边缘系统低级别胶质瘤致顽固性癫痫的临床特征、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 对自 1993年 3月~ 2 0 0 0年 12月本科因顽固性癫痫进行手术切除的 11例边缘系统低级别胶质瘤作一回顾性分析。结果  11例患者中 10例以癫痫起病 ,平... 目的 探讨边缘系统低级别胶质瘤致顽固性癫痫的临床特征、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 对自 1993年 3月~ 2 0 0 0年 12月本科因顽固性癫痫进行手术切除的 11例边缘系统低级别胶质瘤作一回顾性分析。结果  11例患者中 10例以癫痫起病 ,平均病程 2 6个月 ,发作类型为复杂性部分性发作和继发性全身发作。 11例患者均经扩大翼点入路行胶质瘤全切加上标准前颞叶切除。术后病理为少枝突胶质瘤 3例 ,星形细胞瘤 级 5例 ,星形细胞瘤 ~ 级 3例。 11例患者随访 10个月~ 3年 ,复查 CT或 MRI检查 ,无肿瘤复发迹象 ,癫痫控制满意。结论 边缘系统低级别胶质瘤致顽固性癫痫 ,病程长 ,久治不愈 ,年龄偏轻 ,通过完全的肿瘤切除加上标准前颞叶切除 ,可大大降低肿瘤的复发率 ,极好地控制癫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缘系统 级别胶质 顽固性癫痫 外科手术
下载PDF
边缘系统低级别胶质瘤与顽固性癫痫的诊断及治疗
3
作者 焦保华 耿少梅 +3 位作者 吕中强 郭二坤 卢胜魁 马志昭 《河北医药》 CAS 2006年第11期1042-1043,共2页
目的探讨边缘系统低级别胶质瘤致顽固性癫痫的临床特征,应用显微手术广泛性切除的可行性和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年2月至2005年6月应用显微手术广泛性切除的38例以癫痫发病的边缘系统低级别胶质瘤,就其疗效进行随访研究。结果38... 目的探讨边缘系统低级别胶质瘤致顽固性癫痫的临床特征,应用显微手术广泛性切除的可行性和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年2月至2005年6月应用显微手术广泛性切除的38例以癫痫发病的边缘系统低级别胶质瘤,就其疗效进行随访研究。结果38例患者均以癫痫起病,平均病程21个月;肿瘤全切21例,次全切12例,部分切除5例。术后无1例死亡,术后出现短暂性失语和反应迟钝8例,术后癫痫小发作2例,术后恢复良好28例,头颅CT或MRI检查无肿瘤残存征象。30例获得随访,76%的病例2年内未见复发。结论边缘系统低级别胶质瘤致顽固性癫痫,病程长,年龄较轻,通过显微手术广泛性切除肿瘤,可降低肿瘤复发率,极好地控制癫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缘系统 级别胶质 顽固性癫痫 广泛性切除
下载PDF
边缘系统低级别脑胶质瘤的诊断与显微手术治疗
4
作者 耿少梅 焦保华 +1 位作者 姚志刚 左书浩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02年第5期314-316,共3页
目的 :探讨边缘系统低级别胶质瘤应用显微手术广泛性切除的可行性和其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995年 2月~ 2 0 0 0年 12月应用显微手术广泛性切除的 38例边缘系统低级别胶质瘤 ,就其疗效进行随访研究。结果 :术后无 1例死亡 ,8例... 目的 :探讨边缘系统低级别胶质瘤应用显微手术广泛性切除的可行性和其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995年 2月~ 2 0 0 0年 12月应用显微手术广泛性切除的 38例边缘系统低级别胶质瘤 ,就其疗效进行随访研究。结果 :术后无 1例死亡 ,8例术后出现短暂性失语和反应迟钝 ,2例术后癫痫小发作 ,2 8例术后恢复良好 ,头颅 CT或 MRI检查无肿瘤残存征象。 30例获得随访 ,76 %的病例 3年内未见复发。结论 :边缘系统低级别胶质瘤起源于异生皮层和中间皮层 ,通过显微手术广泛性切除肿瘤而不致损伤重要功能结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级别胶质 诊断 手术治疗 边缘系统 显微外科
下载PDF
边缘系统低分化胶质瘤应用显微手术广泛性切除的效果 被引量:6
5
作者 陈亢实 郭艳峰 +3 位作者 高建洲 潘乐坤 董超颖 常祥平 《浙江临床医学》 2012年第9期1114-1115,共2页
边缘系统胶质瘤指的是一种解剖部位出现的特殊颅内肿瘤,该类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癫痫反复发作。对低分化胶质瘤,目前临床倾向于广泛性切除。作者选取70例边缘系统低分化胶质瘤患者,应用显微手术方式对其进行广泛性切除,对其效... 边缘系统胶质瘤指的是一种解剖部位出现的特殊颅内肿瘤,该类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癫痫反复发作。对低分化胶质瘤,目前临床倾向于广泛性切除。作者选取70例边缘系统低分化胶质瘤患者,应用显微手术方式对其进行广泛性切除,对其效果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缘系统胶质 广泛性切除 分化 显微手术 应用 癫痫反复发作 颅内肿 解剖部位
下载PDF
泛癌分析揭示SREK1在低级别胶质瘤中促进CD274表达
6
作者 刘东 刘媛 +1 位作者 张淑灵 王玉祥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24年第9期893-902,910,共11页
目的剪接调节谷氨酸和富赖氨酸的蛋白质1(SREK1)在多种肿瘤中的泛癌分析,揭示SREK1在泛癌中的作用。方法利用在线数据库GEPIA 2、TIMER 2.0、TISIDB和cBioPortal分析SREK1表达对肿瘤患者预后的影响、在低级别胶质瘤(LGG)肿瘤组织中的表... 目的剪接调节谷氨酸和富赖氨酸的蛋白质1(SREK1)在多种肿瘤中的泛癌分析,揭示SREK1在泛癌中的作用。方法利用在线数据库GEPIA 2、TIMER 2.0、TISIDB和cBioPortal分析SREK1表达对肿瘤患者预后的影响、在低级别胶质瘤(LGG)肿瘤组织中的表达、遗传变异的特征及其表达对肿瘤组织中免疫细胞的浸润和免疫—肿瘤靶基因的相关性分析。结果LGG肿瘤组织中,SREK1表达与记忆B细胞、活化的CD4+T细胞、Th2细胞、中性粒细胞、NKT细胞以及单核细胞和CD56dimNK细胞的浸润存在相关性(P均<0.05)。SREK1与免疫—肿瘤靶基因如信号传导及转录激活蛋白3(STAT3)、Ⅰ型干扰素受体1(IFNAR1)、核受体亚家族3C组成员1(NR3C1)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表面抗原分化簇274(CD274)等表达在LGG中均呈正相关(P均<0.05)。结论SREK1是LGG患者的危险因子之一,可能通过促进CD274的表达来加剧LGG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剪接调节谷氨酸和富赖氨酸的蛋白质1 级别胶质 细胞程序性死亡-配体1 Ⅰ型干扰素受体1 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 免疫—肿靶基因
下载PDF
基于序列缺失的MRI多序列特征填补与融合互助模型:鉴别高低级别胶质瘤
7
作者 吴垂杏 钟伟雄 +5 位作者 谢金城 杨蕊梦 吴元魁 许乙凯 王琳婧 甄鑫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561-1570,共10页
目的探讨基于序列缺失的MRI多序列特征填补与融合互助模型应用于高级别胶质瘤(HGG)与低级别胶质瘤(LGG)鉴别的性能表现。方法回顾性收集305例胶质瘤患者(189例HGG,116例LGG)的MRI图像,分别勾画出T1加权成像(T1WI)、T2加权成像(T2WI)、T... 目的探讨基于序列缺失的MRI多序列特征填补与融合互助模型应用于高级别胶质瘤(HGG)与低级别胶质瘤(LGG)鉴别的性能表现。方法回顾性收集305例胶质瘤患者(189例HGG,116例LGG)的MRI图像,分别勾画出T1加权成像(T1WI)、T2加权成像(T2WI)、T2液体翻转恢复衰减(T2_FLAIR)和T1WI增强图像(CE_T1WI)的感兴趣区(ROI),提取出4个ROI的影像组学特征。利用本研究提出的基于序列缺失的MRI多序列特征填补与融合互助模型对含有缺失数据的特征矩阵进行填补与融合双向学习得到互助模型。采用五折交叉验证方法和准确率(ACC)、平衡准确率(BAcc)、ROC曲线下的面积(AUC)、特异性和灵敏度评价该模型的鉴别能力。所提模型与其他非完整多模态分类模型在鉴别HGG与LGG上进行定量比较,对本文提出的特征填补与融合方法学习得到的潜在特征进行类可分性实验,观察样本在二维平面的分类效果,采用收敛性实验验证该模型的可行性。结果模型序列缺失率为10%时,其在鉴别HGG与LGG的ACC、BAcc、AUC、特异性、灵敏度分别为:0.777、0.768、0.826、0.754和0.780,融合的潜在特征在类可分性实验中有优秀表现,该算法可迭代至收敛。缺失率为30%、50%时,分类性能也优于其他方法。结论基于序列缺失的MRI多序列特征填补与融合互助模型在HGG和LGG的分类任务中具有优异的性能表现。与其他非完整多模态分类模型相比,该模型在鉴别HGG和LGG的分类性能更优,适用于非完整模态的多模态数据的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序列缺失 特征填补 表征学习 级别胶质 级别胶质
下载PDF
低级别胶质瘤术后癫痫的护理研究进展
8
作者 林璞旋 郭丽蕊 陈谦学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92-95,共4页
癫痫是低级别胶质瘤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也是常见的术后并发症,是患者预后不良的重要影响因素。临床护士作为患者术后癫痫病程中的重要监管者和治疗者,熟练掌握相应护理策略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本文针对低级别胶质瘤患者术后癫... 癫痫是低级别胶质瘤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也是常见的术后并发症,是患者预后不良的重要影响因素。临床护士作为患者术后癫痫病程中的重要监管者和治疗者,熟练掌握相应护理策略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本文针对低级别胶质瘤患者术后癫痫的护理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级别胶质 术后癫痫 护理
下载PDF
靶向与免疫治疗结合在低级别胶质瘤治疗中的潜力
9
作者 赵亚宁 王一鸣 +3 位作者 任子阳 陈逸苒 张世渊 胡涛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69-72,共4页
低级别胶质瘤(low-grade glioma,LGG)是一种发生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原发性脑肿瘤,其生长速度相对较慢,但由于其潜在的恶化倾向和复发性[1],给患者的长期生存与生活质量带来显著影响。尽管传统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切除、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 低级别胶质瘤(low-grade glioma,LGG)是一种发生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原发性脑肿瘤,其生长速度相对较慢,但由于其潜在的恶化倾向和复发性[1],给患者的长期生存与生活质量带来显著影响。尽管传统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切除、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控制疾病进展,但其常伴随严重的副作用和有限的长期效果,尤其是在保持患者生活质量方面存在显著不足。因此,寻找更有效、副作用更小的治疗策略成为当前LGG研究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级别胶质 靶向治疗 免疫治疗
下载PDF
低级别胶质瘤临床治疗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郭鹏航 谢东 +4 位作者 赵全堂 高宇 南亚强 曾广红 周杰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10-314,共5页
低级别胶质瘤(low-gradeglioma,LGG)是起源于胶质细胞的原发性脑肿瘤,生长缓慢,总体预后较好,但不能治愈,绝大多数仍会复发,甚至进展为高级别胶质瘤(high-gradeglioma,HGG)。LGG治疗方案至今仍存在争议,目前治疗包括手术切除,放疗(radia... 低级别胶质瘤(low-gradeglioma,LGG)是起源于胶质细胞的原发性脑肿瘤,生长缓慢,总体预后较好,但不能治愈,绝大多数仍会复发,甚至进展为高级别胶质瘤(high-gradeglioma,HGG)。LGG治疗方案至今仍存在争议,目前治疗包括手术切除,放疗(radiationtherapy,RT)、化疗(chemicaltreatment),靶向及免疫治疗,但其有效性和安全性有待进一步临床探索。现对LGG的治疗方案包括手术、放疗、化疗、靶向及免疫治疗等方面进行阐述,以便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为最大化地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改善患者预后提供理论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级别胶质 手术 放疗 化疗 靶向治疗 免疫治疗
下载PDF
基于基因注意力和多组学的低级别胶质瘤分类方法
11
作者 程昊 韩笑 +2 位作者 任建雪 闫奥煜 王会青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3-75,共13页
现有对低级别胶质瘤(low-grade glioma,LGG)分子亚型三分类的研究依赖于LGG医学影像数据,数据样本少且难获取导致模型较难学习到LGG分子亚型之间的差异,降低了模型的分类性能。基于此,提出了LGG分子亚型三分类方法MODDA,利用基因注意力... 现有对低级别胶质瘤(low-grade glioma,LGG)分子亚型三分类的研究依赖于LGG医学影像数据,数据样本少且难获取导致模型较难学习到LGG分子亚型之间的差异,降低了模型的分类性能。基于此,提出了LGG分子亚型三分类方法MODDA,利用基因注意力网络提取LGG多组学数据的重要特征,使用嵌入网络处理临床数据得到临床数据特征;将临床数据特征与组学数据重要特征进行融合,采用密集深度神经网络进行LGG分子亚型分类。实验结果表明,MODDA的分类性能优于现有LGG分子亚型分类方法,并且在外部验证数据集上也表现出较好的泛化性能。此外,对卡方检验过程中发现的重要基因进行了富集基因本体论(gene ontology,GO)术语和生物学途径分析,有助于LGG的个性化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级别胶质 分子亚型 多组学数据 基因注意力 深度神经网络
下载PDF
低级别胶质瘤术后复发和恶性转化的分子标志物及其预测价值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旭朝 周诗崎 +2 位作者 冷海斌 高大宽 徐立新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84-291,共8页
目的探索低级别胶质瘤(low-grade glioma,LGG)患者术后出现复发及恶性转化(malignant transformation,MT)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09年3月至2019年4月接受LGG切除手术及随后进行术后随访的163例患者资料。将术后未出现复发或MT的... 目的探索低级别胶质瘤(low-grade glioma,LGG)患者术后出现复发及恶性转化(malignant transformation,MT)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09年3月至2019年4月接受LGG切除手术及随后进行术后随访的163例患者资料。将术后未出现复发或MT的患者纳入对照组(85例),术后出现复发的患者纳入观察1组(44例),术后出现MT的患者纳入观察2组(34例)。基于3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临床特征,并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和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探讨复发和MT的危险因素与预测价值。结果对照组和观察1组患者在术前癫痫发作、术前卡氏(Karnofsky performance status,KPS)评分和手术方式方面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和观察2组患者在性别、术前KPS评分、肿瘤大小和手术方式方面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和观察1组患者在异柠檬酸脱氢酶(isocitrate dehydrogenase,IDH)突变、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癌—睾丸抗原OY-TES-1、OY-TES-1 mRNA、肿瘤抑制蛋白p53、鼠双微粒体2(mouse double minute 2,MDM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和观察2组患者PCNA、MMP-9、癌—睾丸抗原OY-TES-1、OY-TES-1 mRNA和VEGF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IDH突变、MMP-9和PCNA是LGG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VEGF、MMP-9和PCNA是LGG患者MT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PCNA、MMP-9和IDH突变对预测LGG术后复发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分别为0.744、0.790和0.799。PCNA、MMP-9和VEGF对预测LGG术后复发的AUC分别为0.729、0.750和0.900。结论IDH突变、MMP-9和PCNA是LGG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VEGF、MMP-9和PCNA是LGG MT的独立危险因素。这些蛋白在预测LGG术后复发和MT方面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可能在LGG的生物学行为和治疗效果中起重要作用,可以作为LGG术后患者的预后评估和个体化治疗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级别胶质(LGG) 术后复发 恶性转化(MT) 危险因素 临床特点分析
下载PDF
ADC影像组学模型对成人颅内较低级别胶质瘤1p/19q分子特征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瀚苇 曾琳岚 +6 位作者 赵咪咪 李轩 谢欢 田静 孙洁 陈立朝 王舒楠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1-46,54,共7页
目的基于术前磁共振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图建立预测成人颅内较低级别胶质瘤(lower-grade gliomas,LGG)1p/19q分子特征的影像组学模型并验证模型效能。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于我院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之... 目的基于术前磁共振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图建立预测成人颅内较低级别胶质瘤(lower-grade gliomas,LGG)1p/19q分子特征的影像组学模型并验证模型效能。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于我院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之间术后病理证实、磁共振数据完整的LGG(WHO 2~3级)患者146例,其中1p/19q联合缺失(1p/19q co-deleted,1p/19q-Codel)68例,1p/19q未联合缺失(1p/19q non-codeleted,1p/19q-Noncodel)78例。按照7∶3的比例,采用完全随机法分为训练集与验证集。图像分割由一位影像医师使用ITK-SNAP软件独立进行,随后选取30例患者图像在医师间进行分割,用于评估所提取特征的稳定性。感兴趣容积(volume of interest,VOI)定义为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uid-attenuated inversion-recovery,FLAIR)序列图像中除外明显囊变坏死的异常区域。将FLAIR图像上提取VOI复制至配准后的ADC图上,随后使用Python软件进行影像组学特征提取,并保留稳定性较好的特征进行Z-score标准化。Pearson或Spearman相关性分析以及最小绝对收缩与选择算子(least absolute shrinkage and selection operator,LASSO)分析用于特征选择。利用筛选出的组学特征建立影像组学评分(radiomics score,Rad-score)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估Rad-score模型的效能,并在验证集内进行验证。结果146例LGG患者按7∶3的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n=102)和验证集(n=44),两组之间患者的临床特征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组内和组间一致性分析、Pearson或Spearman相关性分析以及LASSO分析筛选出15个非零系数特征,并构建Rad-score模型。在训练集与验证集内,1p/19q-Codel组与1p/19q-Noncodel组在Rad-score上均存在差异(P<0.001)。同时,Rad-score模型在训练集及验证集中均显示出良好的预测性能,在训练集中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值为0.896,准确率85.29%,敏感度87.72%,特异度82.22%;验证集的AUC值0.778,准确率77.27%,敏感度71.43%,特异度82.61%。结论基于术前ADC图建立的影像组学模型可以无创性预测成人颅内LGG的1p/19q分子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级别胶质 影像组学 磁共振成像 表观扩散系数 1p/19q 分子分型
下载PDF
POLR2J作为低级别胶质瘤预后标志物的可能性及其作用机制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14
作者 孙梦捷 任敏 +1 位作者 刘广平 张向前 《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2024年第2期8-19,共12页
目的 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POLR2J(RNA polymeraseⅡsubunit J,POLR2J)基因的表达水平与低级别胶质瘤(lower-grade glioma,LGG)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并预测其作用机制。方法 利用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基因... 目的 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POLR2J(RNA polymeraseⅡsubunit J,POLR2J)基因的表达水平与低级别胶质瘤(lower-grade glioma,LGG)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并预测其作用机制。方法 利用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基因型组织表达(Genotypic Tissue Expression,GTEX)、中国胶质瘤基因组图谱(Chinese Glioma Genome Atlas,CGGA)、人类蛋白质和图谱(Human Proteins And Atlas,HPA)、临床蛋白质组学肿瘤分析协会(Clinical Proteomics Tumor Analysis Association,CPTAC)、肿瘤免疫单细胞中心(Tumor Immune Single Cell Center,TISCH2)等数据库分析POLR2J在泛癌、泛细胞、单细胞层面的基因表达和蛋白水平,使用免疫印迹分析POLR2J基因在LGG癌细胞系中的表达情况;GSE68848验证POLR2J在LGG中的表达量;使用R语言分析POLR2J与临床指标和生存预后的关系;使用TIP数据库分析POLR2J与肿瘤免疫微环境之间的关系,使用0Metascape进行功能注释分析,应用sparkle数据库分析POLR2J对LGG免疫治疗的预测效果。结果 POLR2J在LGG中高表达,POLR2J的表达量与LGG患者的不良预后正相关,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 curve,ROC)和COX回归分析证明POLR2J是LGG的独立预后因子;POLR2J高表达的LGG患者免疫浸润更复杂,免疫通路的激活程度也更高,也拥有更高的肿瘤突变负荷(tumor mutation burden,TMB)和基因组拷贝数变异;通路富集分析显示,POLR2J高表达的LGG患者的蛋白质代谢、氧化应激、缺氧调控、细胞迁徙等通路被显著激活。POLR2J高表达的LGG患者能够更好地响应免疫治疗。结论 LGG中高表达的POLR2J是患者预后生存的危险因素,其表达与缺氧和免疫浸润密切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LR2J 级别胶质 预后因子 免疫浸润 缺氧
下载PDF
ncRNA介导的EphB4上调与低级别胶质瘤不良预后及肿瘤免疫浸润的相关性
15
作者 吴铮 任志伟 +2 位作者 高润石 孙轲 张国君 《医学研究杂志》 2024年第2期143-150,177,共9页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生成人肝细胞受体B4(erythropoietin-producing human hepatocellular receptors B4,EphB4)在低级别胶质瘤(lower-grade glioma,LGG)组织中的表达、其上游靶点以及与患者预后及肿瘤免疫浸润的相关性,分析其作为...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生成人肝细胞受体B4(erythropoietin-producing human hepatocellular receptors B4,EphB4)在低级别胶质瘤(lower-grade glioma,LGG)组织中的表达、其上游靶点以及与患者预后及肿瘤免疫浸润的相关性,分析其作为治疗靶点的潜在作用。方法首先应用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数据库胶质瘤数据分析EphB4在胶质瘤与正常脑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并用基因表达谱交互分析(Gene Expression Profiling Interactive Analysis,GEPIA)数据库分析EphB4对不同癌症生存期的影响。用R语言和starBase数据库分析EphB4可能上游调节非编码RNA(non-coding RNA,ncRNA)。用肿瘤免疫评估资源(Tumor Immune Estimation Resource,TIMER)数据库进行EphB4表达与肿瘤免疫细胞浸润、免疫细胞生物学标志物和免疫检查点相关性分析。结果UBA6-AS1/hsa-miR-346轴是最有潜力影响LGG中EphB4表达的上游ncRNA相关通路。同时,EphB4水平与LGG肿瘤免疫细胞浸润、免疫细胞生物学标志物、免疫检查点表达均呈显著正相关。结论ncRNA介导的EphB4上调与LGG的不良预后和肿瘤免疫浸润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级别胶质 促红细胞生成素生成人肝细胞受体B4 非编码RNA 免疫浸润 不良预后
下载PDF
成人弥漫性低级别胶质瘤相关性癫痫的研究现状
16
作者 廖红展 刘蒙杰 +1 位作者 段海洋 夏学巍 《华夏医学》 CAS 2024年第1期24-29,共6页
癫痫是弥漫性低级别胶质瘤的常见症状,如果不加以控制,则会显著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致残致死率高。肿瘤相关性癫痫的发病是多种因素导致的,且癫痫发作也会促进胶质瘤的生长。相比于高级别胶质瘤,低级别胶质瘤具有更高的癫痫发作率,因此... 癫痫是弥漫性低级别胶质瘤的常见症状,如果不加以控制,则会显著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致残致死率高。肿瘤相关性癫痫的发病是多种因素导致的,且癫痫发作也会促进胶质瘤的生长。相比于高级别胶质瘤,低级别胶质瘤具有更高的癫痫发作率,因此控制癫痫发作对于低级别胶质瘤的治疗极其重要。目前,癫痫的治疗主要围绕抗癫痫药物、放化疗及手术治疗展开。本文综述弥漫性低级别胶质瘤相关性癫痫的发病机制及主要治疗方法,并为未来癫痫的个体化治疗提供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性级别胶质 癫痫 周微环境 谷氨酸 Γ-氨基丁酸
下载PDF
基于随机生存森林的低级别脑胶质瘤复发预测模型
17
作者 毛丹怡 曾庆 +2 位作者 杨裕隆 陈宇轩 钱金山 《统计学与应用》 2024年第1期151-163,共13页
背景:低级别脑胶质瘤(LGG)患者在治疗后仍可能面临复发的风险。本研究旨在考虑复发与死亡相关性的基础上分析影响LGG患者复发的因素,并建立复发预测模型。方法:收集来自TCGA数据库LGG患者的临床数据,最终纳入457例LGG患者。建立联合脆... 背景:低级别脑胶质瘤(LGG)患者在治疗后仍可能面临复发的风险。本研究旨在考虑复发与死亡相关性的基础上分析影响LGG患者复发的因素,并建立复发预测模型。方法:收集来自TCGA数据库LGG患者的临床数据,最终纳入457例LGG患者。建立联合脆弱模型分析复发危险因素,采用随机生存森林(Random Survival Forest,RSF)的方法建立LGG复发预测模型,同时建立Cox模型作为比较。结果:主要治疗结局、年龄、ICD-O-3组织学编码、首次症状持续时间、术后、肿瘤组织学分级和放射治疗作为预测因子纳入LGG复发预测模型。与Cox模型相比,RSF模型具有较好的区分度和校准度,具体表现为,基于bootstrap重抽样数据集计算1、3和、5年RSF的C指数分别为0.813、0.748和0.745,Cox分别为0.824、0.724和0.727,RSF在1、3、5年的AUC值分别为0.824、0.746和0.754,而Cox分别为0.833、0.713和0.730;校准曲线也表明RSF模型表现更优。结论:复发和死亡事件不应独立看待,RSF在复杂生存数据的预测建模方面具有优势,未来期待更多探索预测脑胶质瘤患者复发的方法和工具,且这些方法能得到在临床上的实践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级别胶质 复发预测模型 随机生存森林 联合脆弱模型 TCGA
下载PDF
T2-FLAIR信号抑制率对较低级别胶质瘤1p/19q分子特征的预测价值
18
作者 王瀚苇 曾琳岚 +6 位作者 赵咪咪 李轩 冉启胜 田静 孙洁 陈立朝 王舒楠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2121-2129,共9页
目的探讨T2-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uid attenuated inversion recovery,FLAIR)信号抑制率对较低级别胶质瘤(lower-grade gliomas,LGG)患者1号染色体短臂和19号染色体长臂(1p/19q)分子特征的预测价值,基于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 目的探讨T2-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uid attenuated inversion recovery,FLAIR)信号抑制率对较低级别胶质瘤(lower-grade gliomas,LGG)患者1号染色体短臂和19号染色体长臂(1p/19q)分子特征的预测价值,基于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肿瘤影像特征以及T2-FLAIR信号抑制率建立预测模型并验证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陆军特色医学中心2017-2021年术后病理证实为WHO 2~3级的幕上LGG患者临床以及影像资料。根据术后分子病理检测结果将患者分为1p/19q联合缺失(1p/19q-codeleted,1p/19q-Codel)组与1p/19q未联合缺失(1p/19q-noncodeleted,1p/19q-Noncodel)组。由2名神经影像医师分别在盲法情况下评价MRI肿瘤影像特征,并采用热点法在肿瘤区以及对侧正常半卵圆中心分别放置5个圆形感兴趣区域,计算T2-FLAIR信号抑制率。分析2组患者临床、MRI肿瘤影像特征及T2-FLAIR信号抑制率的差异。利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独立预测因素,建立预测模型并绘制列线图,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校准图以及Hosmer-Lemeshow检验评估模型效能,并通过Bootstrap法进行内部验证。结果共纳入146例幕上LGG患者,其中1p/19q-Codel组68例,1p/19q-Noncodel组78例。1p/19q-Noncodel组T2-FLAIR信号抑制率为0.43(0.28,0.62),高于1p/19q-Codel组[0.29(0.24,0.35),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2-FLAIR信号抑制率>0.374(P<0.001)、皮质浸润(P=0.001)、钙化(P=0.004)为预测1p/19q状态的独立因素。其中,T2-FLAIR信号抑制率>0.374预测1p/19q-Noncodel的AUC值为0.720,敏感性为60.26%,特异性为83.82%。DeLong检验结果表明,T2-FLAIR信号抑制率>0.374在预测1p/19q分子分型的效能比T2-FLAIR错配征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ROC曲线分析显示,T2-FLAIR信号抑制率>0.374联合皮质浸润和钙化建立的预测模型效能良好,AUC值为0.808,经Bootstrap法进行内部验证的AUC值为0.807。同时,该模型的校准度以及拟合度均良好。结论T2-FLAIR信号抑制率能够作为术前预测1p/19q-Noncodel型LGG的定量影像标志物。T2-FLAIR信号抑制率>0.374联合皮质浸润、钙化建立的预测模型可有效预测1p/19q分子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T2-FLAIR错配征 级别胶质 1p/19q 预测
下载PDF
术前伽玛刀在低级别胶质瘤的应用:附2例报告
19
作者 张聿浩 张小鹏 +7 位作者 李林 刘家令 刘一兵 温锦崇 刘付军 杨欢 麦树荣 赖素云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10期609-613,共5页
目的 探讨术前立体定向放射外科(preoperative stereotactic radiosurgery,pre-SRS)治疗在低级别胶质瘤的治疗效果。方法 报告2例低级别胶质瘤应用pre-SRS治疗的情况,并进行相关的文献复习。结果 2例患者使用pre-SRS治疗,并给与较高边... 目的 探讨术前立体定向放射外科(preoperative stereotactic radiosurgery,pre-SRS)治疗在低级别胶质瘤的治疗效果。方法 报告2例低级别胶质瘤应用pre-SRS治疗的情况,并进行相关的文献复习。结果 2例患者使用pre-SRS治疗,并给与较高边缘剂量,术后随访6个月未见明显放射不良反应及肿瘤复发。结论 pre-SRS治疗在低级别胶质瘤中的应用值得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级别胶质 立体定向放射外科 术前
下载PDF
低级别胶质瘤自噬相关基因预后分类器的构建及验证
20
作者 李国俊 刘妲 +4 位作者 李永事 邓仕凤 李会兵 山常国 金鑫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4年第1期23-30,37,共9页
目的 本研究旨在构建自噬相关基因(ARGs)的风险分类器,从而预测低级别胶质瘤(LGG)患者的生存率。方法 从UCSC Xena, CGGA, GlioVis和GTEx公共数据库中获取LGG患者和正常脑组织数据,结合人类自噬数据库筛选出232个ARGs。通过差异分析得... 目的 本研究旨在构建自噬相关基因(ARGs)的风险分类器,从而预测低级别胶质瘤(LGG)患者的生存率。方法 从UCSC Xena, CGGA, GlioVis和GTEx公共数据库中获取LGG患者和正常脑组织数据,结合人类自噬数据库筛选出232个ARGs。通过差异分析得到差异ARGs。在训练集中,利用单因素Cox回归分析和LASSO回归分析,构建ARGs的预后分类器。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最佳Cut-off值。Kaplan-Meier生存曲线和ROC曲线下面积(AUC)用于评估分类器性能,并在内部数据集和外部数据集中验证。Cox回归分析用于评估分类器的独立预后价值。最后,结合常见临床参数和风险分类用于构建列线图模型,并利用ROC曲线,一致性指数和校准曲线评估该模型的预测能力。结果 本研究构建了由6个ARGs(BAG1、 PTK6、 EEF2、 PEA15、 ITGA6和MAP1LC3C)的预后风险分类器,其可将LGG患者分为具有明显生存差异的高、低风险组在多个数据集(均P<0.05)。5年AUC值显示该分类器在训练集,内部验证集和TCGA总集中分别为0.837, 0.755,和0.803。同时,在外部验证集中,1年,2年和3年ROC曲线依然提示该分类器具有较好的预测准确性。Cox回归分析显示该预后分类器在来自TCGA的多个数据集中都具有独立预后价值(HR>1,P<0.05)。之后构建了包含多个常见临床参数和预后风险分类的列线图模型,时间依赖性ROC,一致性指数(C-index)和校准曲线分析同时证实了该模型的预后价值。结论 本研究建立了一个由6个ARGs的具有高预后价值的风险分类器,并结合临床病理特征和风险分类构建了用于临床决策的列线图,能更好地帮助临床医生判断LGG患者的预后和进行个体化治疗的临床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级别胶质 自噬相关基因 预后分类器 临床意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