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边缘题材-东方元素-文化意蕴——《断背山》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杨旦修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1期27-27,共1页
本文从三个方面解读《断背山》的文化意义,其题材的边缘性分析来源于李安的文化身份的边缘性;东方元素的注入,缝合了东西方的文化差异,也表达了恒定的东方性;从叙事到影像语言的东方把握,导致了一些文化意蕴的生成。
关键词 边缘题材 东方元素 文化意蕴
下载PDF
试论NHK社会边缘题材纪录片的影像叙事特征
2
作者 孙洪宇 李宁 《新闻传播》 2017年第2期59-60,共2页
日本广播电视台是日本颇具影响力的公共广播电视机构,它的广播电视系统规模很大,在制作数量、质量、题材选择、投资数目、人力物力、从业人员的文化素质等方面闻名于电视界。日本NHK在纪录片方面的发展也源于国内激烈的同行竞争。通过... 日本广播电视台是日本颇具影响力的公共广播电视机构,它的广播电视系统规模很大,在制作数量、质量、题材选择、投资数目、人力物力、从业人员的文化素质等方面闻名于电视界。日本NHK在纪录片方面的发展也源于国内激烈的同行竞争。通过对纪录片《自闭症少年的内心世界》叙事结构、元素和原则多个方面的分析,透视NHK在边缘题材纪录片影像叙事方面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纪录片 边缘题材 NHK 影像叙事
下载PDF
日本边缘题材电影的隐喻式表达——以《美好的世界》为例
3
作者 张丽 郑守艳 《艺术教育》 2023年第11期180-183,共4页
日本边缘题材电影数量众多、视角独特。2021年上映的《美好的世界》将镜头聚焦边缘的刑释人员—三上正夫,从出狱到死亡的显性叙事逻辑下隐喻着三上身份重构的生命体验:三上试图对罪犯身份进行自我解构,但媒介霸权使其身份危机难以解除,... 日本边缘题材电影数量众多、视角独特。2021年上映的《美好的世界》将镜头聚焦边缘的刑释人员—三上正夫,从出狱到死亡的显性叙事逻辑下隐喻着三上身份重构的生命体验:三上试图对罪犯身份进行自我解构,但媒介霸权使其身份危机难以解除,寻母未果,身份认同遭遇受情感断裂,最终的死亡表明了身份重构导致的精神失语。文章指出,《美好的世界》以温和的目光凝视罪犯,以人文关怀的视角刻画边缘人物形象,呈现出隐喻式的表达特征,凸显出边缘人物的精神底色与人性光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边缘题材电影 《美好的世界》 边缘人物 身份书写 隐喻式表达
原文传递
边缘题材纪录片的文化价值
4
作者 傅乐群 《电视研究》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5-36,共2页
关键词 边缘题材 电视纪录片 文化价值
原文传递
解构·荒诞·隐喻:当下边缘人物题材电影表达特征研究
5
作者 蒋黎明 《东南传播》 2022年第2期79-83,共5页
在后现代视域下,各种艺术类型在表达上都开始消除传统的美学特性,追逐一种无深度、无内涵、无规范式的美学新追求。在电影艺术领域,后现代主义的思潮也深刻地影响了电影的创作表达。强调主题深度的现实主义风格面临前所未有的市场危机,... 在后现代视域下,各种艺术类型在表达上都开始消除传统的美学特性,追逐一种无深度、无内涵、无规范式的美学新追求。在电影艺术领域,后现代主义的思潮也深刻地影响了电影的创作表达。强调主题深度的现实主义风格面临前所未有的市场危机,因此近年来开始涌现出一批具有相同表达风格边缘人物生活题材电影:例如《一个勺子》《一出好戏》《无名之辈》《人潮汹涌》《第十一回》《同学麦娜丝》等,这些电影将镜头对准了现实生活中失语的“边缘人”群体,但是又并没有进行传统的现实主义式刻画,反而以一种解构式、荒诞式、隐喻式的后现代主义电影表达特征重新获得了市场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缘人物题材电影 后现代主义 表达转型
下载PDF
情感类节目也要“天天向上”?
6
作者 王晓渔 《同舟共进》 2009年第3期76-76,共1页
新年前后,国家广电总局发布整改令要求制止情感类节目低俗化倾向。我在国家广电总局的官方网站上没有找到相关文件,但是广电总局相关负责人在接受《新京报》(2009年1月3日)采访时表示,情感类节目过于集中反映社会边缘题材是此次严格... 新年前后,国家广电总局发布整改令要求制止情感类节目低俗化倾向。我在国家广电总局的官方网站上没有找到相关文件,但是广电总局相关负责人在接受《新京报》(2009年1月3日)采访时表示,情感类节目过于集中反映社会边缘题材是此次严格管理的重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感类节目 国家广电总局 低俗化倾向 2009年 《新京报》 官方网站 严格管理 边缘题材
下载PDF
张元:宽容与自由的传道者 被引量:2
7
作者 张元(受访) 赵晓兰(访问) 《当代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1-33,共3页
关键词 宽容 道者 自由 张元 《东宫西宫》 《北京杂种》 边缘题材 有文化
下载PDF
一份朴实的感动——试析《小六》导演的创作要素
8
作者 罗丽娅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8期44-45,共2页
影片《小六》综合运用了边缘题材、民俗展示、文化意蕴几个创作要素,显示了青年导演王焕武不俗的创作潜力——尽管有些许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在西安曲江电影双新展的庆典上,《小六》不仅被评为"推介影片",而且一举囊括了晚会... 影片《小六》综合运用了边缘题材、民俗展示、文化意蕴几个创作要素,显示了青年导演王焕武不俗的创作潜力——尽管有些许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在西安曲江电影双新展的庆典上,《小六》不仅被评为"推介影片",而且一举囊括了晚会上的三项大奖,我们盼望着他有更多更好的作品问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缘题材 民俗展示 文化意蕴
下载PDF
关于电视纪实创作题旨的几点传播学思考
9
作者 王凡华 《视听界》 2001年第4期15-17,共3页
电视纪实体现了人类谋求生存、体现自身的一种本能要求。在现阶段最大限度地满足了人类延伸自己的感知能力,获取更多更直接的信息的愿望;同时为现代人提供了一个对社会生活进行观察、思考的窗口。电视纪实满足了人们心灵沟通的需要,在... 电视纪实体现了人类谋求生存、体现自身的一种本能要求。在现阶段最大限度地满足了人类延伸自己的感知能力,获取更多更直接的信息的愿望;同时为现代人提供了一个对社会生活进行观察、思考的窗口。电视纪实满足了人们心灵沟通的需要,在平衡心理、梳理情感方面起到重要作用。然而,我们的电视纪实题旨选择上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试图从传播学的角度谈一些粗浅的认识和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纪实创作 传播学 边缘题材 负面效果 资讯
下载PDF
一个纪实性栏目引发的思考
10
作者 陈静远 杨涛 《南方电视学刊》 2002年第4期89-90,共2页
“你知道《中国有个海南岛》吗?”——我们常忍不住这样去问自己的身边人,如果回答说是并且还喜欢,我们便增加了一份自信。我们的电视传媒长期习惯于在圈圈里欣赏和评价自己,其实只要呈现给观众裁判,成败也许就在这一问一答之间。
关键词 纪实性栏目 电视传媒 海南电视台 主流题材 边缘题材 人文精神 平民意识 大众文化 纪实性 故事性
下载PDF
边缘的夜色
11
作者 王国瑜 《美术观察》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04-106,共3页
何谓边缘?现实的边缘、主流的边缘、思维的边缘、理想的边缘、世界的边缘、夜的边缘等等不一而足.相对于喧嚣的时代题材.我选择了夜色这一边缘题材去探寻埋藏在心灵深处的那片异常的景观.在我看来,选择夜色作为创作题材便意味着认同... 何谓边缘?现实的边缘、主流的边缘、思维的边缘、理想的边缘、世界的边缘、夜的边缘等等不一而足.相对于喧嚣的时代题材.我选择了夜色这一边缘题材去探寻埋藏在心灵深处的那片异常的景观.在我看来,选择夜色作为创作题材便意味着认同边缘,特别是认同它的内涵与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夜色 边缘题材 创作题材 意味
原文传递
类型与反类型:《断·桥》的有限自反
12
作者 孟君 《当代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8-21,F0004,共5页
从2002年的处女作诞生到2022年的《断·桥》上映,李玉的电影创作期已达二十年。二十年间,李玉共执导了八部影片。这些作品为她赢得了展现女性困境的“女性电影导演”、擅长社会边缘题材的“社会批判者”、影像风格化的“现实主义作... 从2002年的处女作诞生到2022年的《断·桥》上映,李玉的电影创作期已达二十年。二十年间,李玉共执导了八部影片。这些作品为她赢得了展现女性困境的“女性电影导演”、擅长社会边缘题材的“社会批判者”、影像风格化的“现实主义作者”等荣誉标签,却也模糊和掩盖了她在创作中蕴含的尖锐复杂性和重重矛盾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像风格 电影创作 电影导演 女性困境 李玉 批判者 现实主义 边缘题材
原文传递
关于电视纪实创作题旨的思考
13
作者 王凡华 《电视研究》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9-11,共3页
关键词 电视 纪实创作 题旨 边缘题材 资讯 负面效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