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氮钾肥配施对辽东南地区玉米生长及氮素积累的影响 被引量:7
1
作者 樊叶 樊琳琳 +3 位作者 薛兵东 王秀凤 付俊 张丽丽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8-13,共6页
试验针对辽东南地区气候特点,设置二因素裂区试验,研究不同氮、钾肥配施对玉米生长特性及养分吸收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可有效延长叶片的功能期,减缓吐丝期至灌浆期LAI的下降幅度,下降幅度依次为N300(2.69%)<N180(16.13%)<N9... 试验针对辽东南地区气候特点,设置二因素裂区试验,研究不同氮、钾肥配施对玉米生长特性及养分吸收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可有效延长叶片的功能期,减缓吐丝期至灌浆期LAI的下降幅度,下降幅度依次为N300(2.69%)<N180(16.13%)<N90(28.62%)<N0(46.84%);植株氮素积累的2个主要阶段分别在大喇叭口期至吐丝期和吐丝期至灌浆期,N300、N180、N90和N0从大喇叭口期至灌浆期的氮素积累量分别占整个生育期氮素积累量的65%、63%、51%和60%;氮、钾肥对玉米产量、吐丝期和灌浆期的LAI及灌浆期和成熟期的氮素积累量有显著的互作效应;在辽东南地区,氮、钾肥通过促进玉米植株营养生长,提高群体的LAI和叶片叶绿素含量,增强群体光合能力的同时,还通过促进植株对氮、钾元素的吸收与利用,提高植株的氮素积累能力,从而实现玉米高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氮肥 钾肥 氮素积累 辽东南地区
下载PDF
生石灰对辽东南地区酸化土壤改良及玉米幼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张丽丽 樊叶 +3 位作者 薛兵东 莫姣娇 杨海龙 付俊 《湖北农业科学》 2022年第5期23-26,共4页
采用土壤培养与盆栽方式,探讨生石灰对辽东南地区酸化土壤改良及玉米幼苗生长的影响,并明确其适宜用量。土壤培养结果表明,施入生石灰后土壤pH升高,培养10 d后趋于稳定,生石灰施入量高于1.5 g/kg土壤,土壤pH显著提高。随生石灰施用量的... 采用土壤培养与盆栽方式,探讨生石灰对辽东南地区酸化土壤改良及玉米幼苗生长的影响,并明确其适宜用量。土壤培养结果表明,施入生石灰后土壤pH升高,培养10 d后趋于稳定,生石灰施入量高于1.5 g/kg土壤,土壤pH显著提高。随生石灰施用量的增加,土壤pH提高,二者符合关系方程y=0.4428x+4.7255(R^(2)=0.9557***)。盆栽试验结果显示,施用生石灰可显著提高玉米幼苗株高、地上部干重,同时促进根系生长,提高根冠比。生石灰用量大于1.0 g/kg土壤时,玉米幼苗株高与根冠比显著高于对照,生石灰用量大于1.5 g/kg土壤时,地上部干重显著高于对照。综上,辽东南地区施用生石灰可显著提高土壤pH,缓解土壤酸化,促进玉米幼苗生长,生石灰最低适宜施用量为1.52 g/kg土壤,最高适宜施用量为2.42 g/kg土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化土壤 辽东南地区 生石灰 PH 玉米
下载PDF
施锌方式对辽东南地区玉米干物质生产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张丽丽 付俊 +5 位作者 杨海龙 谢文锦 樊叶 薛兵东 王璞 齐华 《辽宁农业科学》 2018年第2期14-18,共5页
以郑单958、丹玉801为材料,研究叶面喷锌、土壤施锌和土壤施锌+叶面喷锌对玉米物质生产及产量构成的影响,旨在探明辽东南地区锌对玉米的增产作用与施用方式。结果显示:在辽东南地区,施锌能够促进玉米产量增加,主要通过减少秃尖,增加行... 以郑单958、丹玉801为材料,研究叶面喷锌、土壤施锌和土壤施锌+叶面喷锌对玉米物质生产及产量构成的影响,旨在探明辽东南地区锌对玉米的增产作用与施用方式。结果显示:在辽东南地区,施锌能够促进玉米产量增加,主要通过减少秃尖,增加行粒数与穗粒数,同时降低空秆率;施锌促进玉米干物质总量增加,但花后干物质积累比例与收获指数与不施锌处理无显著差异;郑单958与丹玉801对锌肥的响应相同;不同施锌方式比较,叶面喷锌处理对玉米产量无促进作用,土壤施锌与土壤施锌+叶面喷锌均能促进玉米干物质与产量增加,二者无显著差异。因此,从生产操作角度来看,在辽东南地区可选用土壤施锌方式来满足玉米对锌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肥 玉米 产量 干物质积累 辽东南地区
下载PDF
辽东南地区菱镁矿矿床成因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蓝海洋 《化工矿产地质》 CAS 2020年第1期37-41,65,共6页
辽东南地区是我国主要盛产菱镁矿产品基地之一,菱镁矿主要分布在辽宁省海城至大石桥一带。通过地质背景分析,研究菱镁矿的矿区、矿体地质特征和矿石质量特征,认为辽东南地区菱镁矿应属浅海相化学沉积碳酸盐岩建造,菱镁矿层的形成受特定... 辽东南地区是我国主要盛产菱镁矿产品基地之一,菱镁矿主要分布在辽宁省海城至大石桥一带。通过地质背景分析,研究菱镁矿的矿区、矿体地质特征和矿石质量特征,认为辽东南地区菱镁矿应属浅海相化学沉积碳酸盐岩建造,菱镁矿层的形成受特定古沉积环境控制,经区域变质重结晶作用或热力变质作用再次重结晶形成菱镁矿层。菱镁矿的形成是原生沉积与变质和变形作用的综合产物,矿床成因类型应属于沉积变质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东南地区 菱镁矿 地质特征 矿床成因
下载PDF
辽东南地区中小河流防洪安全综合评估指标体系构建及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高萌 《水利技术监督》 2023年第12期33-36,68,共5页
文章从中小河流防洪安全角度出发,构建综合评估指标体系,以辽东南地区中小河流为具体实例,结合熵权云组合模型对其防洪安全进行综合评估。结果表明:10年和20年一遇洪水下辽东南地区中小河流防洪安全综合评估值总体在0.16~0.25之间,处于... 文章从中小河流防洪安全角度出发,构建综合评估指标体系,以辽东南地区中小河流为具体实例,结合熵权云组合模型对其防洪安全进行综合评估。结果表明:10年和20年一遇洪水下辽东南地区中小河流防洪安全综合评估值总体在0.16~0.25之间,处于较安全等级,其中丹东地区评估值最高,抚顺地区最低。研究成果对于中小河流防洪安全风险评估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河流 防洪安全 评估指标体系 综合评估 辽东南地区
下载PDF
辽东南地区岩浆岩特征与金矿化的关系
6
作者 丁凤柱 刘凤英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1年第13期54-54,共1页
辽东南地区的金矿床与中生代岩浆活动关系密切。本文从岩体的时代与产状、岩石学、岩石化学、微量元素、副矿物等方面,探讨辽东南地区岩浆岩特征与金矿化的关系。
关键词 辽东南地区:岩浆岩特征 与金矿化关系
下载PDF
辽东南地区不同春玉米品种产量及生长特性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张丽丽 王璞 +4 位作者 李少昆 景希强 刘旭 杨海龙 付俊 《玉米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39-142,148,共5页
通过不同品种、不同密度配置研究春玉米生育进程、物质生产水平以及产量构成,分析不同玉米品种在辽东南地区产量及生长特性,探讨提高产量的关键限制因素。结果表明,丹玉405等稀植大穗型晚熟品种在30000株/hm^2时产量最高;郑单958... 通过不同品种、不同密度配置研究春玉米生育进程、物质生产水平以及产量构成,分析不同玉米品种在辽东南地区产量及生长特性,探讨提高产量的关键限制因素。结果表明,丹玉405等稀植大穗型晚熟品种在30000株/hm^2时产量最高;郑单958、农华101等紧凑中熟、中晚熟品种在45000-60000株/hm^2时产量最高。随密度增加,各品种千粒重下降,穗粒数降低,倒伏率和空秆率随密度增加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玉米 产量 密度 辽东南地区
原文传递
辽东—吉南地区遥感解译和成矿预测 被引量:6
8
作者 张琴 黄航 +1 位作者 姜琦刚 杨长保 《世界地质》 CAS CSCD 2013年第1期170-176,共7页
运用遥感技术,以ETM+为主要数据源,在辽东吉南地区建立起地层单元、岩浆岩和断裂构造的解译标志,完成区内遥感蚀变信息的提取工作;详细探讨了区内主要金属矿床的遥感地质模型。根据区内典型矿床成矿地质条件、遥感解译标志等建立遥感矿... 运用遥感技术,以ETM+为主要数据源,在辽东吉南地区建立起地层单元、岩浆岩和断裂构造的解译标志,完成区内遥感蚀变信息的提取工作;详细探讨了区内主要金属矿床的遥感地质模型。根据区内典型矿床成矿地质条件、遥感解译标志等建立遥感矿化模型。结合提取的全区遥感矿化信息进行成矿预测,全区共筛选出Ⅰ级成矿预测区24处,Ⅱ级预测区86处,Ⅲ级预测区12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解译 蚀变信息 成矿预测 辽东地区
下载PDF
浅析辽东南地区新石器时代各时期的生业方式
9
作者 于怀石 《辽宁省博物馆馆刊》 2021年第1期27-37,共11页
辽东南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从早到晚经历了小珠山下层文化、后洼上层文化、小珠山中层文化、三堂一期文化、小珠山上层文化。不同时期气候和生态环境的变化带来的资源的不稳定性要求该地区新石器时代人类必须具备及时调整对生态环境变化... 辽东南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从早到晚经历了小珠山下层文化、后洼上层文化、小珠山中层文化、三堂一期文化、小珠山上层文化。不同时期气候和生态环境的变化带来的资源的不稳定性要求该地区新石器时代人类必须具备及时调整对生态环境变化的适应方式的能力,以应对生态环境变化带来的食物资源短缺的风险。在对该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内涵有了一定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梳理和探讨该地区新石器时代人类的生业方式,有助于我们更加全面地了解辽东南地区新石器时代人类的生活面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东南地区 新石器 生业方式
原文传递
小珠山遗址材料再分析——辽东南部地区新石器文化序列标尺的构建 被引量:1
10
作者 杜战伟 苏军强 《东北史地》 2017年第1期14-19,5-6,共8页
小珠山遗址出土遗物丰富,层位关系清晰,文化内涵复杂,是辽东南部地区经过考古发掘的最为典型的新石器时代遗址。通过对该遗址1978年、2006年、2008年发掘材料进行仔细梳理和分析,认为其从早至晚实际包含了小珠山下层文化——后洼上层文... 小珠山遗址出土遗物丰富,层位关系清晰,文化内涵复杂,是辽东南部地区经过考古发掘的最为典型的新石器时代遗址。通过对该遗址1978年、2006年、2008年发掘材料进行仔细梳理和分析,认为其从早至晚实际包含了小珠山下层文化——后洼上层文化——小珠山中层文化——偏堡子文化(晚期)——小珠山上层文化等五种文化遗存,从而为辽东南部地区新石器文化编年序列问题的深入研究确立了一个可供参考的标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东地区 新石器时代 小珠山遗址 文化序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