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论辽代社会的龙文化
1
作者 刘宗丹 刘璐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8期1-5,共5页
辽代对于龙的崇拜主要体现在以龙为地名、将龙融入礼仪、以龙命名职官和军队以及广泛运用龙纹等诸多方面。对于龙的推崇,表明辽代社会已经形成了一种龙文化,而这种文化在辽代主要具有象征皇权和寓意吉祥两种内涵。辽代的龙文化虽然是承... 辽代对于龙的崇拜主要体现在以龙为地名、将龙融入礼仪、以龙命名职官和军队以及广泛运用龙纹等诸多方面。对于龙的推崇,表明辽代社会已经形成了一种龙文化,而这种文化在辽代主要具有象征皇权和寓意吉祥两种内涵。辽代的龙文化虽然是承袭自中原文化,但并非生搬硬套,而是融入了契丹自身文化色彩,这使其形成了自身特色。辽代社会的龙文化是中华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契丹民族与中原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在文化上的具体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代社会 龙文化 龙纹
下载PDF
从辽代石刻看辽代社会中的贤妇观 被引量:2
2
作者 张敏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4期10-12,共3页
在中国古代社会,人们对已婚女性有着诸多的要求和规范,达到这种要求和规范的,即成为"贤妇"。这种对已婚女性的要求和规范,反映古代社会中的"贤妇观"。时代不同,人们的贤妇观也不尽相同。本文主要从辽代石刻出发,尤... 在中国古代社会,人们对已婚女性有着诸多的要求和规范,达到这种要求和规范的,即成为"贤妇"。这种对已婚女性的要求和规范,反映古代社会中的"贤妇观"。时代不同,人们的贤妇观也不尽相同。本文主要从辽代石刻出发,尤其是以墓志铭为中心,来具体探究辽代社会中的贤妇观。通过这些石刻资料,我们可以认识到,辽朝时期的贤妇观主要体现在女性的侍养舅姑尽妇道、辅助其夫尽妻道、生育子嗣尽人道以及治理内务尽才干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刻 辽代社会 贤妇观
下载PDF
从皇帝巡幸西京看辽代社会的兴衰 被引量:1
3
作者 李珍梅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6期13-17,共5页
巡幸是指古代帝王巡视地方或边疆的活动。辽建国前,太祖在云州会见李克用,建立起自己的声望。建国后,太宗在大同谕降吴峦,大同正式归辽朝管辖。穆宗为寻乐狩猎西京,导致政权中衰。景宗晚年三次巡幸云州,决心改革,最后崩在焦山。圣宗留... 巡幸是指古代帝王巡视地方或边疆的活动。辽建国前,太祖在云州会见李克用,建立起自己的声望。建国后,太宗在大同谕降吴峦,大同正式归辽朝管辖。穆宗为寻乐狩猎西京,导致政权中衰。景宗晚年三次巡幸云州,决心改革,最后崩在焦山。圣宗留驻得胜口考察军事,提拔贤臣张俭,辽朝出现中兴局面。兴宗在重熙十三年(1044年)十一月升云州为西京,次月就巡幸西京,使西京成为辽"五京"之一。道宗也几次巡幸西京并在西京会见宋朝贺使。这一时期,辽连年征战,人民怨声载道,辽朝统治开始走向衰弱。天祚帝多次去往西京避难,终因金军逼迫,导致政权覆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帝王 巡幸 西京 辽代社会
下载PDF
从辽诗及北宋使辽诗看辽代社会 被引量:4
4
作者 张国庆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4年第3期76-82,共7页
从辽诗及北宋使辽诗看辽代社会张国庆公元10世纪初至12世纪初,契丹人建立的辽王朝统治中国北部长达二百余年。在先进的中原汉族文化影响下,有辽一代亦涌现出不少契丹族(包括辽地汉族)诗人,他(她)们以自己家乡的“事”、“物... 从辽诗及北宋使辽诗看辽代社会张国庆公元10世纪初至12世纪初,契丹人建立的辽王朝统治中国北部长达二百余年。在先进的中原汉族文化影响下,有辽一代亦涌现出不少契丹族(包括辽地汉族)诗人,他(她)们以自己家乡的“事”、“物”为题材,吟诗赋词,产生了不少好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使 契丹人 契丹语 辽代社会 北宋 纪事本末 史》 《渑水燕谈录》 捺钵
下载PDF
辽代佛教“涉政”现象探析——“佛教文化与辽代社会变迁”研究之一 被引量:3
5
作者 张国庆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1-79,共9页
辽代佛教盛行,辽人崇佛,统治者大力支持佛教,致使佛教与政治关系十分密切,佛教"涉政"现象屡见不鲜,如建佛寺是为安置汉人(僧),拜观音欲求佑护帝国,普及佛教强化了民众思想之约束,过度崇佛造成了勇武精神的灭失,联邑结社为滋... 辽代佛教盛行,辽人崇佛,统治者大力支持佛教,致使佛教与政治关系十分密切,佛教"涉政"现象屡见不鲜,如建佛寺是为安置汉人(僧),拜观音欲求佑护帝国,普及佛教强化了民众思想之约束,过度崇佛造成了勇武精神的灭失,联邑结社为滋生民变提供了温床,赐官赠爵露出僧侣"赴阙"干政之苗头,等等。当然,为回报辽代统治者对佛教的重视和扶持,使佛教"涉政"现象持续下去,佛教徒们亦经常为君国祈福,加速了辽代佛教的世俗化进程。元人所谓"辽以释废",佛教的大量"涉政"当是其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代社会 佛教文化 “涉政”现象
原文传递
论辽代后权的双重性及齐天后失败之原因 被引量:1
6
作者 孟凡云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51-56,共6页
关键词 辽代社会 《续资治通鉴长编》 双重性 史》 圣宗 契丹族 独立性 承天太后 依附性 契丹民族
下载PDF
辽朝商业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魏特夫 冯家升 王波然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2期106-108,共3页
在辽朝建立之前以及辽朝统治时期,内陆亚洲地区的部族交易的典型方式是以货易货。辽朝的契丹统治者象同时期内亚地区其它游牧民族一样非常珍视纺织品,甚至在钱币流通之后,纺织品,特别是丝绸仍然可以替代钱币,国内贸易局限于以物易物,主... 在辽朝建立之前以及辽朝统治时期,内陆亚洲地区的部族交易的典型方式是以货易货。辽朝的契丹统治者象同时期内亚地区其它游牧民族一样非常珍视纺织品,甚至在钱币流通之后,纺织品,特别是丝绸仍然可以替代钱币,国内贸易局限于以物易物,主要交易产品由畜牧产品如牲畜、皮毛以及金属如铁、银、金和铜构成。辽朝所遵遁的中原传统的商业政策,更倾向于对商业的督导和调控,而非对国家生产和贸易的直接参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代社会 商业贸易 商业政策
下载PDF
辽代法制建设得失及其对社会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张志勇 《法学杂志》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30-30,共1页
辽代法制建设得失及其对社会的影响张志勇一、辽代法制建设的得失。从辽代法制建设的成就而言,首先,辽圣宗为了实现“锐意于治”的目的,明确地提出了“法令者;为政所先,人命所系,不可不慎”的深刻立法思想。即使是辽代比较昏庸残... 辽代法制建设得失及其对社会的影响张志勇一、辽代法制建设的得失。从辽代法制建设的成就而言,首先,辽圣宗为了实现“锐意于治”的目的,明确地提出了“法令者;为政所先,人命所系,不可不慎”的深刻立法思想。即使是辽代比较昏庸残暴的穆宗和道宗,也都对法律的作用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制建设 辽代社会 习惯法 法律体系 法律文化 农耕经济 社会的复杂性 “因俗而治”政策 封建化进程
原文传递
契丹族的游艺活动(上)
9
作者 李悦 《东方收藏》 2020年第7期94-95,共2页
契丹族是我国北方古老的游牧民族,有着符合自身生活特色的游艺活动,如狩猎、钓鱼等。随着与中原王朝的交流,契丹族的游艺活动逐渐丰富。在研究辽代社会生活史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大部分研究人员将契丹族游艺活动统称为体育运动,但我国古代... 契丹族是我国北方古老的游牧民族,有着符合自身生活特色的游艺活动,如狩猎、钓鱼等。随着与中原王朝的交流,契丹族的游艺活动逐渐丰富。在研究辽代社会生活史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大部分研究人员将契丹族游艺活动统称为体育运动,但我国古代并没有"体育"这个词,它是在清代末年西学东渐之后才引入中国的。所以用体育运动来指代中国古代所有的游艺项目或者一些文艺性质的活动就不太准确。因此本文将契丹族游艺活动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归于体育性质,一部分归于游艺性质,作为契丹族游艺活动的上篇,主要研究的是契丹族的体育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契丹族 体育运动 中原王朝 西学东渐 游牧民族 辽代社会 生活史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