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207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归义军与辽及甘州回鹘关系考 被引量:5
1
作者 陆庆夫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73-79,共7页
本文利用敦煌资料及正史资料对归义军与辽、辽与甘州回鹘、归义军与甘州回鹘之间的互使或战争关系作了考察,并从时间上入手,对这三个政权的互动关系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这种关系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是为各政权之间的战略格... 本文利用敦煌资料及正史资料对归义军与辽、辽与甘州回鹘、归义军与甘州回鹘之间的互使或战争关系作了考察,并从时间上入手,对这三个政权的互动关系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这种关系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是为各政权之间的战略格局所左右的,它既反映了唐宋之时中原王朝与边疆各族关系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归义军 甘州回鹘 互动关系
下载PDF
辽东硼成矿带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勇 樊金虎 +5 位作者 李浩 马双 冯家新 王慧宁 郑军 李鹏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214-3237,共24页
辽东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硼矿资源产地,赋存硼矿的胶-辽-吉带古元古时期处于活动陆缘环境。辽东硼矿成因为沉积变质再造矿床,硼物质源于蚀变洋壳、俯冲沉积物、蛇纹石化地幔楔等俯冲洋壳系统的富硼地体,在洋壳向克拉通俯冲过程中,硼质在弧... 辽东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硼矿资源产地,赋存硼矿的胶-辽-吉带古元古时期处于活动陆缘环境。辽东硼矿成因为沉积变质再造矿床,硼物质源于蚀变洋壳、俯冲沉积物、蛇纹石化地幔楔等俯冲洋壳系统的富硼地体,在洋壳向克拉通俯冲过程中,硼质在弧前释放进入岛弧火山系统参与热液循环,通过海底热泉等热液方式汇集于火山盆地形成含水硼酸盐初始矿层并被随后的火山沉积覆盖保存。在区域变质变形过程中,含水硼酸盐脱水重结晶并就位于变形构造形成的有利部位富集成矿。辽东硼同位素组成特征反应了对源区储库重硼的继承性,因此,用于探讨矿床成矿地质环境更具意义,而非用于海相和非海相沉积简单的对比。同产于含硼岩系中的含铜硫铁矿矿床沉积时间稍晚于硼矿床,两者空间上呈错位产出,据此可辅助找矿预测工作。区域上虎皮峪-红石砬子-清河复式背斜是辽河旋回多幕变形作用叠加形成的,宏观上控制含硼岩系硼矿床的空间分布。通过总结以往工作,建立了辽东硼矿床成矿模式和找矿模型,分析了找矿方向,特别指出的是,部分盖县岩组地层出露地区,深部具有寻找隐伏硼矿的探索空间,未来找矿前景可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半岛 胶--吉古元古造山/活动带 硼成矿带 硼矿床成因 控矿构造 找矿方向
下载PDF
鲜食糯玉米新品种辽糯5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要点 被引量:1
3
作者 于惠琳 吴玉群 +2 位作者 尤丹 于佳霖 张洋 《辽宁农业科学》 2024年第2期89-90,共2页
辽糯5号是辽宁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以自选系S15C08为母本、自选系YN1为父本组配而成的优质糯玉米杂交种。该品种具有熟期适中、果穗大小均匀、鲜穗外观好、品质优良、糯性强、柔嫩性好、稳产、抗病抗倒、适应性广等特点,2022年8月通... 辽糯5号是辽宁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以自选系S15C08为母本、自选系YN1为父本组配而成的优质糯玉米杂交种。该品种具有熟期适中、果穗大小均匀、鲜穗外观好、品质优良、糯性强、柔嫩性好、稳产、抗病抗倒、适应性广等特点,2022年8月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辽审玉2022024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糯玉米 糯5号 选育 栽培技术
下载PDF
高产优质中早熟玉米品种辽科602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被引量:3
4
作者 赵兴彦 孙源泽 +7 位作者 刘亚玲 董建军 孙贵海 马英豪 孙姝奇 邹春野 宋月 卢凌霄 《农业科技通讯》 2024年第3期153-155,共3页
辽科602是辽源市农业科学院以自选系LN32为母本,以自选系LN33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玉米新品种。该品种具有高产、优质、抗性好、稳产性好、适应性广的特点,2021年通过吉林省审定。本文作者对玉米新品种辽科602的亲本来源及品种选育、... 辽科602是辽源市农业科学院以自选系LN32为母本,以自选系LN33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玉米新品种。该品种具有高产、优质、抗性好、稳产性好、适应性广的特点,2021年通过吉林省审定。本文作者对玉米新品种辽科602的亲本来源及品种选育、特征特性、产量表现、栽培技术等进行了介绍,以期为该品种的推广及种植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科602 选育 特征特性 产量表现 栽培技术
下载PDF
胶辽吉造山带碰撞后岩浆作用:来自辽东-吉南地区巨斑状和球粒状花岗岩的约束
5
作者 赵岩 杨宏智 +4 位作者 陈井胜 廉涛 张朋 梁帅 吴新伟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506-3519,共14页
胶辽吉造山带辽东-吉南地区卧龙泉、双岔、八河川等巨斑状花岗岩体形成于造山峰期之后,记录了造山带演化的重要信息,对于探讨整个胶辽吉造山带构造演化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巨斑状花岗岩研究,识别出局部侵入其中的球粒状花岗岩,并对采... 胶辽吉造山带辽东-吉南地区卧龙泉、双岔、八河川等巨斑状花岗岩体形成于造山峰期之后,记录了造山带演化的重要信息,对于探讨整个胶辽吉造山带构造演化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巨斑状花岗岩研究,识别出局部侵入其中的球粒状花岗岩,并对采集自造山带东部和西部典型岩体的3件巨斑状花岗岩和1件球粒状花岗岩开展了岩相学、锆石U-Pb年代学、Lu-Hf同位素及主微量元素研究。结果显示巨斑状花岗岩具有硅含量相对较低、全碱较高、A/CNK值变化较大(0.86~1.19)等特征。虽然双岔巨斑状花岗岩中见有石榴子石,但全岩地球化学特征表现出准铝质、锆饱和温度较高等A型花岗岩特征;宝甸地区花岗岩中也有石榴子石,显示了S型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卧龙泉和双岔巨斑状花岗岩体侵位时代为1880~1895Ma,球粒状花岗岩形成于1870±13Ma,宝甸地区巨斑状含石榴花岗岩侵位于1845±13Ma左右;来自这些锆石的原位εHf(t)值介于-3.6~+4.2之间,相应的二阶段模式年龄为2474~2730Ma。本研究认为,辽吉造山带碰撞后花岗质岩石成因较为复杂:球粒状花岗岩反映了岩浆过冷度较大、快速侵位至浅表过程;宝甸地区巨斑状花岗岩具有S型花岗岩特征;具有A型花岗岩特征的巨斑状花岗岩则反映了深部物质和加厚地壳均有贡献。结合前期报道的同时代碰撞后I型和A型花岗岩以及变质岩的研究等,本文认为辽东半岛巨斑状和球粒状花岗岩的产出与胶辽吉造山带碰撞后强烈的下地壳作用有关,反映了造山带去根垮塌、岩石圈伸展过程,代表了碰撞后花岗质岩浆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斑状花岗岩 球粒状花岗岩 锆石年代学 LU-HF同位素 吉造山带 碰撞后岩浆作用
下载PDF
番茄新品种辽研1618的选育
6
作者 吕书文 吴媛媛 +11 位作者 王国政 邹庆道 王涛 王晓峰 张子君 张逸鸣 刘念 山春 刘健 杨国栋 张馨宇 李海涛 《辽宁农业科学》 2024年第1期90-92,共3页
辽研1618是以自交系226为母本、自交系368为父本配制选育的番茄杂交种,2022年通过国家农业农村部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该品种为无限生长类型,果实呈粉红色,扁圆形,果肩绿色,单果重250 g左右,风味偏甜,属硬肉口感型。抗黄化曲叶病毒病... 辽研1618是以自交系226为母本、自交系368为父本配制选育的番茄杂交种,2022年通过国家农业农村部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该品种为无限生长类型,果实呈粉红色,扁圆形,果肩绿色,单果重250 g左右,风味偏甜,属硬肉口感型。抗黄化曲叶病毒病、抗根结线虫,适于辽宁地区春季和秋季保护地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研1618 选育
下载PDF
辽藁本种质创新、栽培繁育及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7
作者 樊勇 李旭 +3 位作者 录亿隆 于春雷 杨正书 孙文松 《辽宁农业科学》 2024年第1期68-72,共5页
辽藁本作为我国大宗药材,随着市场需求量的增加,种植面积也在逐年扩大,但是辽藁本栽培种较少、栽培技术落后,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研究不够深入,严重制约了相关产业的发展。文章综述了辽藁本在种质创新、栽培技术研究、种苗繁育、药用成分... 辽藁本作为我国大宗药材,随着市场需求量的增加,种植面积也在逐年扩大,但是辽藁本栽培种较少、栽培技术落后,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研究不够深入,严重制约了相关产业的发展。文章综述了辽藁本在种质创新、栽培技术研究、种苗繁育、药用成分分析、分子生物学及微生物组学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展望了辽藁本未来研究应关注的方向,为辽藁本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和产业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藁本 种质创新 栽培繁育 药用成分 分子生物学
下载PDF
辽三彩二维图像色彩提取及叠加的研究与应用
8
作者 高伟 周彤宇 +2 位作者 李梧桐 王思文 郭瑾 《软件》 2024年第8期51-53,共3页
辽三彩以其丰富的色彩、独特的造型和装饰艺术而著称,由于历史悠久,许多辽三彩文物出现了严重褪色、色彩纹理剥落等问题。为对辽三彩色彩纹理进行保护和研究,并为辽三彩数字化建模提供色彩纹理贴图预处理新方法,还原辽三彩原貌,本文基于... 辽三彩以其丰富的色彩、独特的造型和装饰艺术而著称,由于历史悠久,许多辽三彩文物出现了严重褪色、色彩纹理剥落等问题。为对辽三彩色彩纹理进行保护和研究,并为辽三彩数字化建模提供色彩纹理贴图预处理新方法,还原辽三彩原貌,本文基于HSV颜色空间提取算法,设置辽三彩的三色阈值范围,提取辽三彩三色纹理,实现色彩掩膜图像叠加,探讨相关技术与理论,为辽三彩文物的色彩分析与文物保护提供新思路。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多种类型的辽三彩照片上均体现出了优异的性能,为后续的辽三彩数字化建模照片预处理和分析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本文的研究成果不仅为瓷器保护工作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也为其他类文物色彩保护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彩 色彩提取 图像叠加
下载PDF
辽中京坊名小考
9
作者 周峰 《江海学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88-188,共1页
辽中京建于辽代全盛时期,其规制仿北宋汴京,较之辽上京,更多体现了中原传统建筑的特点,城市功能更加完备。中京同南京一样,城内有作为居民区的坊的设置。但是与南京已经发现的30多个坊名相比,中京目前已经发现的坊名微乎其微。张国庆先... 辽中京建于辽代全盛时期,其规制仿北宋汴京,较之辽上京,更多体现了中原传统建筑的特点,城市功能更加完备。中京同南京一样,城内有作为居民区的坊的设置。但是与南京已经发现的30多个坊名相比,中京目前已经发现的坊名微乎其微。张国庆先生认为“目前只在出土辽代石刻资料中见到一坊——贵德坊。可以肯定地说,辽中京绝不会只有贵德一坊”(张国庆:《辽代石刻所见辽朝史事研究》,辽宁教育出版社2023年版,第221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京 代石刻 张国庆 宁教育出版社 上京 全盛时期 贵德
下载PDF
基于栅格数据的辽中南城市群人居环境自然适宜性测评
10
作者 田深圳 吴文美 +2 位作者 李航 王亚丹 李雪铭 《环境科学导刊》 2024年第4期5-10,共6页
以辽中南城市群为研究对象,基于1km×1km栅格数据,建立了基于地形起伏度、植被、水文、温湿指数的人居环境自然适宜性综合评价模型,对人居环境自然适宜性进行了综合评价与合理分区。研究结果表明:①辽中南城市群人居环境自然适宜性... 以辽中南城市群为研究对象,基于1km×1km栅格数据,建立了基于地形起伏度、植被、水文、温湿指数的人居环境自然适宜性综合评价模型,对人居环境自然适宜性进行了综合评价与合理分区。研究结果表明:①辽中南城市群人居环境自然适宜性受地形条件限制较小,受水文、植被、气候条件限制较大。②辽中南城市群人居环境自然适宜性指数范围为19.03~84.15,在空间上总体呈现出西高东低的态势。③中度适宜地区分布最广,高度适宜地区与不适宜地区面积最小。④辽中南城市群64.48%的人口分布在中高度适宜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栅格数据 人居环境 自然适宜性 人口分布 中南城市群
下载PDF
调值演化与音变竞争:胶辽官话去分阴阳及相关演变研究
11
作者 孙志波 《语言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5-104,共10页
山东境内的平度型方言存在去声无规则归人阴平和阳平的现象。文章通过分析轻前变调,指出该类方言的去声在历史上分作阴去和阳去两类,并把平度型方言的古调值构拟为:阴平*21、阳平*55、上声*213、阴去*31、阳去*42,而现代方言中去声的无... 山东境内的平度型方言存在去声无规则归人阴平和阳平的现象。文章通过分析轻前变调,指出该类方言的去声在历史上分作阴去和阳去两类,并把平度型方言的古调值构拟为:阴平*21、阳平*55、上声*213、阴去*31、阳去*42,而现代方言中去声的无规则分化是源于*55>42>31和*31>42的竞争性音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官话 去分阴阳 轻前变调 调值演化 竞争性音变
下载PDF
种植密度对辽单1211玉米产量和农艺性状的影响
12
作者 刘洋 蔡广兴 +5 位作者 张蕾 董智 董俊 苏建党 张晓鹏 侯志研 《农业科技与装备》 2024年第2期3-6,共4页
为探明优质、耐密的玉米品种辽单1211的适宜种植密度,于2023年在辽宁省阜新市阜蒙县阜新镇,以辽单1211玉米为试验品种,设置了6.0、6.75、7.50、8.25万株/hm^(2)共4个密度水平,并研究分析了种植密度对辽单1211玉米产量和农艺性状的影响... 为探明优质、耐密的玉米品种辽单1211的适宜种植密度,于2023年在辽宁省阜新市阜蒙县阜新镇,以辽单1211玉米为试验品种,设置了6.0、6.75、7.50、8.25万株/hm^(2)共4个密度水平,并研究分析了种植密度对辽单1211玉米产量和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辽单1211玉米的产量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而提高,8.25万株/hm^(2)时达到最高产量,为11 065.00 kg/hm^(2);产量与种植密度成显著正相关关系,与穗长和百粒质量成极显著负相关关系,与茎粗成显著负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1211玉米 种植密度 产量 农艺性状
下载PDF
辽代汉人数量考
13
作者 蒋金玲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24年第2期81-89,F0002,共10页
因史料限制,辽代人口问题是辽史研究中的一大难题。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参考“临近区域参照法”对辽代汉人数量与汉人人口在辽代总人口中的比例进行了重新估算,得出辽代汉人户数约为62.78万,汉人人口在辽代总人口中的比例为49.2%,如按每... 因史料限制,辽代人口问题是辽史研究中的一大难题。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参考“临近区域参照法”对辽代汉人数量与汉人人口在辽代总人口中的比例进行了重新估算,得出辽代汉人户数约为62.78万,汉人人口在辽代总人口中的比例为49.2%,如按每户8人计,则辽代汉人数量为502.2万。上述数据是依托《辽史·地理志》的记载得出的,加上不入籍的僧尼、隐户等,汉人人口占辽代总人口的五成以上应该是成立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人数量及比例 史·地理志》 临近区域参照法
下载PDF
虚实相间:模式化和写真视阈下与辽人“性格”相关内容之书写——以辽代石刻文字为史料
14
作者 张国庆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1-8,共8页
检索出土辽代石刻文字发现,辽人墓志铭作者在书写志主“性格”及与其相关的“姿容”“行为”及“命运”等内容时,大多从“模式化”和“写真”双重视角切入,交替映现“性格”关联“姿容”,“性格”支配“行为”,“性格”影响“命运”等... 检索出土辽代石刻文字发现,辽人墓志铭作者在书写志主“性格”及与其相关的“姿容”“行为”及“命运”等内容时,大多从“模式化”和“写真”双重视角切入,交替映现“性格”关联“姿容”,“性格”支配“行为”,“性格”影响“命运”等文本景观。但其中也有些书写内容属于溢出常态之外者,需要稍作辨析或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墓志铭 模式化和写真 性格 姿容 行为 命运
下载PDF
交往交流交融:坐卧用具遗存展现的辽代社会生活
15
作者 齐建萍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91-96,共6页
坐卧用具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与经济模式和风俗习惯有着密切的关系。自20世纪以来,随着辽代考古工作取得长足进步,大量坐卧用具遗存的披露为我们深入了解辽代社会生活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辽代坐卧用具大多具有多元化的特征,这一特征... 坐卧用具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与经济模式和风俗习惯有着密切的关系。自20世纪以来,随着辽代考古工作取得长足进步,大量坐卧用具遗存的披露为我们深入了解辽代社会生活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辽代坐卧用具大多具有多元化的特征,这一特征也充分展现出辽代多元融汇的社会生活场景以及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文化面貌,彰显了辽人对华夏技艺的传承创新与习俗文化的认同,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生动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坐卧用具 多元特征 文化交融
下载PDF
试论辽朝宫使的设立与发展问题
16
作者 孙伟祥 郑美蒙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129-137,共9页
辽朝宫使作为与前期政权演进历程中斡鲁朵性质的变化紧密相关的职官,正式设立于辽圣宗朝,与某宫都部署并非同一职官。在兴宗、道宗时期,宫使的职能发展得更加完善,可分为统领禁卫;总体处理斡鲁朵军政事务;代替辽帝监军;代表皇帝处理大... 辽朝宫使作为与前期政权演进历程中斡鲁朵性质的变化紧密相关的职官,正式设立于辽圣宗朝,与某宫都部署并非同一职官。在兴宗、道宗时期,宫使的职能发展得更加完善,可分为统领禁卫;总体处理斡鲁朵军政事务;代替辽帝监军;代表皇帝处理大臣与邻国丧葬事务等。至天祚帝朝,随着辽朝政局混乱,宫使渐趋没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朝宫使 斡鲁朵 圣宗 宫使职能
下载PDF
浅论辽代的民族迁徙与融合
17
作者 白金刚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5期1-5,共5页
辽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多民族交融的时期。本文考察了辽代民族迁徙的过程、民族融合的表现和深远影响。首先,分析了辽朝建立后,各民族的大规模迁徙,包括北方汉人和其他游牧民族迁入契丹境内,以及契丹人迁往渤海和中原地区。其次,详细阐... 辽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多民族交融的时期。本文考察了辽代民族迁徙的过程、民族融合的表现和深远影响。首先,分析了辽朝建立后,各民族的大规模迁徙,包括北方汉人和其他游牧民族迁入契丹境内,以及契丹人迁往渤海和中原地区。其次,详细阐述了辽代各民族融合在政治和文化上的表现,如南北面官制、契丹文字的创制及对儒学的推崇等。最后,总结了民族迁徙与融合对辽代社会生产力发展、契丹族文化水平提高及中华民族文化多元一体格局形成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迁徙 民族融合
下载PDF
辽代张昌龄及夫人耿氏墓志补考——对入辽汉人家族变迁的个案分析
18
作者 齐伟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24年第4期123-129,F0002,共8页
辽张昌龄及夫人耿氏墓志于1999年出土,李义先生等所撰写的《辽代张昌龄及夫人耿氏墓志考释》一文,对与志主相关之问题,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考证。然仔细研读志文可以发现,李文考证尚有未尽之处。张昌龄之父张守琼于辽景宗时期使辽被扣不遣... 辽张昌龄及夫人耿氏墓志于1999年出土,李义先生等所撰写的《辽代张昌龄及夫人耿氏墓志考释》一文,对与志主相关之问题,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考证。然仔细研读志文可以发现,李文考证尚有未尽之处。张昌龄之父张守琼于辽景宗时期使辽被扣不遣,应与北宋攻伐北汉有关;重熙三年(1034),张昌龄受命担任的职务是铸钱院或铸钱务都监,而非李文认为的商税都监或商税都点检;张昌龄及其家族子孙的仕宦经历,系从最初以荫补入仕到以科举入仕,由武官转向文职;张氏家族早期与汉人世家大族联姻,随着时代的变迁,通婚对象也逐渐转向一般士大夫阶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昌龄及夫人耿氏墓志铭》 北汉 监当官
下载PDF
《辽祖陵——2003—2010年考古调查发掘报告》评介
19
作者 刘毅 《文物春秋》 2024年第4期92-96,共5页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编著的《辽祖陵——2003—2010年考古调查发掘报告》(以下简称《辽祖陵》),2022年3月由文物出版社出版。尽管近年面世的大部头考古报告早已屡见不鲜,但看到这部精装5册的调查发掘...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编著的《辽祖陵——2003—2010年考古调查发掘报告》(以下简称《辽祖陵》),2022年3月由文物出版社出版。尽管近年面世的大部头考古报告早已屡见不鲜,但看到这部精装5册的调查发掘报告时,还是有些惊诧于它的卷帙浩繁,当意识到这是耗费了编著者将近20年心血的精心之作时,也就不以为异了。《辽祖陵》内容共六章,分为前言、辽祖陵陵园内重要陵墓、辽祖陵陵园内重要建筑、辽祖陵陵园外重要遗址及陪葬墓群、辽祖陵奉陵邑——祖州城、结语,全面介绍了2003—2010年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单位对辽太祖祖陵进行考古调查和发掘的收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祖陵 考古报告 考古调查 太祖 文物出版社 编著者 调查发掘 精心之作
下载PDF
辽宁地区青贮玉米新品种的筛选试验
20
作者 白石 史磊 寇永春 《农业科技通讯》 2024年第5期62-64,68,共4页
为筛选出适合辽宁地区种植的高产、稳产、优质、抗逆青贮玉米新品种,本试验以进入辽宁省区域试验的6个玉米品种(含1个对照)为试材,对其植株性状(株高、穗位高和绿叶数占比)、果穗性状(穗长、秃尖长、出籽率和穗粒重)和生物产量(植株鲜... 为筛选出适合辽宁地区种植的高产、稳产、优质、抗逆青贮玉米新品种,本试验以进入辽宁省区域试验的6个玉米品种(含1个对照)为试材,对其植株性状(株高、穗位高和绿叶数占比)、果穗性状(穗长、秃尖长、出籽率和穗粒重)和生物产量(植株鲜重产量和植株干物质产量)等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辽单1235和桥试1338的生物产量均超过了对照京九青贮16,并达到了显著水平,其中,辽单1235鲜重产量5.58 t/亩,比对照增产12.8%,干物质产量为1.82 t/亩,比对照增产13.8%,在6个青贮品种中均排第1位;在植株和果穗性状比较中,辽单1235具有株高穗位适中、抗倒性好、收获期绿叶数占比高、持绿性佳、果穗长、秃尖小、穗粒重高等优点。综上所述,辽单1235既可作为青贮饲料玉米推广,也可作为粮饲兼用型玉米使用,适宜在辽宁地区大面积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1235 青贮玉米 生物产量 农艺性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