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辽河文化与中原文化、中华文化关系论 被引量:7
1
作者 董守义 马天东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02年第1期50-53,共4页
辽河民族精神鼓铸了辽河文化。辽河文化具有明显的早发性、很强的兼容性、卓越的独创性、持续的向心性、不断的赶超性。辽河文化对中原文化的冲击与融合,激活了中华文化中的积极因子,遏制了文化混沌和政治腐败的趋势,净化了世俗委靡、... 辽河民族精神鼓铸了辽河文化。辽河文化具有明显的早发性、很强的兼容性、卓越的独创性、持续的向心性、不断的赶超性。辽河文化对中原文化的冲击与融合,激活了中华文化中的积极因子,遏制了文化混沌和政治腐败的趋势,净化了世俗委靡、怯懦、虚伪和狡诈的品格,叠加了民风强健、清新、豪爽、刚直、勇敢等异质因素,造成了中华文化的复兴、更新,使中华文化在更大范围内得到整合与发展,走向新繁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文化 中原文化 辽河文化 流域文化 辽河民族
下载PDF
论“辽河文化”的主体构成及其主要特征 被引量:3
2
作者 曹晓峰 曲彦斌 《学术交流》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76-179,共4页
"辽河文化",是指以辽河流域历史文化积淀为基础的古今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层叠总和。"辽河文化"既不是从行政范围,也不是从一般的地域范畴来演绎的文化,而是特定的辽河流域为人类创造了丰厚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 "辽河文化",是指以辽河流域历史文化积淀为基础的古今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层叠总和。"辽河文化"既不是从行政范围,也不是从一般的地域范畴来演绎的文化,而是特定的辽河流域为人类创造了丰厚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是辽宁地域文化的主干。辽河文化具有特定的民族性、明显的早发性、较强的兼容性、卓越的独创性、频繁的更替性、持续的向心性和不断的赶超型,形成了辽河文化的开放、奉献、和谐和坚韧创业、充满生命活力的奋发向上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河文化 主干文化 标志性称谓
下载PDF
论原始人体装饰与早发的辽河文化
3
作者 叶立群 《南阳理工学院学报》 2019年第1期73-76,共4页
原始时期,国内出现了数量较大且极其发达的活动的人体装饰。其中辽河流域所发现的此类人体装饰,年代早、数量多、文化内涵丰厚,可视为辽河文化早发的有力证据之一。其中,小孤山的穿孔人体饰品,是具有创造性的原始艺术品,是中国审美文化... 原始时期,国内出现了数量较大且极其发达的活动的人体装饰。其中辽河流域所发现的此类人体装饰,年代早、数量多、文化内涵丰厚,可视为辽河文化早发的有力证据之一。其中,小孤山的穿孔人体饰品,是具有创造性的原始艺术品,是中国审美文化创造发端的重要标志物之一。辽河流域的原始人体饰品所体现出的渐趋成熟的审美观念,所承载的精神内涵,特别是玉文化、龙文化的文化蕴含,后沉淀成为中华文化基因的一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装饰 辽河文化 早发性
下载PDF
辽河文化视角下高校图书馆地域文化推广实践探索
4
作者 李娜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图书情报》 2021年第5期207-209,共3页
高校图书馆在传承地域文化中有着地域、资源优势,辽河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具特色的文化内涵,是中华文化的一颗璀璨明珠。文章通过对沈阳城市学院图书馆推广辽河文化的实践探索,以期为高校图书馆推广地域文化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 图书馆 地域文化 辽河文化
下载PDF
一次辽河文化的洗礼 辽宁盘锦市辽河美术馆设计
5
作者 张立峰 康慨 《时代建筑》 2007年第6期68-73,共6页
文章以辽河美术馆的创作为引导,探讨了建筑创作过程中对传统地域文化精神的继承,对时代背景、对当地建筑创作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 辽河美术馆 辽河文化精神 建筑的文化本质
下载PDF
辽河文化视域下辽宁民间满绣的保护与传承
6
作者 金兰名 吴桂萍 《天工》 2022年第24期24-27,共4页
满族刺绣有着鲜明的民族精神与优秀的文化传统,辽宁民间满绣近年来与其他传统手工艺同样面临生存窘境与发展问题。从传承人群、理论整理、文化价值、产品开发四方面归纳了辽宁民间满绣传承人群及产业现状,试图结合辽河文化地域的代表性... 满族刺绣有着鲜明的民族精神与优秀的文化传统,辽宁民间满绣近年来与其他传统手工艺同样面临生存窘境与发展问题。从传承人群、理论整理、文化价值、产品开发四方面归纳了辽宁民间满绣传承人群及产业现状,试图结合辽河文化地域的代表性符号,从简洁美、装饰美、象征美三个方面挖掘辽河文化的艺术内涵;从数据库整理、传承人群培养机制、新媒体传播三方面保护满绣文化的途径;总结辽河文化视域下满绣的传承与文创开发途径:保持人文情感交流与渗透;突出辽河文化与满族特色;把握个人优势及团队建设。为满绣保持民族特性、提高民间艺术价值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河文化 满族 民间刺绣 保护措施
下载PDF
建立辽河文化双语平行语料库的独特价值及应用前景
7
作者 刘涛 《中国科技经济新闻数据库 教育》 2021年第5期204-204,共1页
底蕴深厚的辽河文化是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各种原因,社会上对于辽河文化的认知还存在偏差,辽河文化一直处于被诉说对象位置,且学界有关辽河文化翻译的研究也显得比较滞后。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语料库翻译学... 底蕴深厚的辽河文化是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各种原因,社会上对于辽河文化的认知还存在偏差,辽河文化一直处于被诉说对象位置,且学界有关辽河文化翻译的研究也显得比较滞后。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语料库翻译学这种新的研究方式已经成为当下翻译学研究的热点和主流之一。辽河文化双语语料库的建设,不仅为系统研究辽河文化英汉文本语言特征,深入探索辽河文化翻译的文本特点和规律开拓了丰富的空间,在辽河文化术语翻译研究、计算机辅助研究、翻译教学与人才培养等领域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河文化翻译 语料库建设 语料库翻译学
下载PDF
辽河文化出版价值探究
8
作者 王亦言 《现代阅读》 2024年第18期0032-0035,共4页
辽河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辽宁乃至东北地区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形成的独特的地域文化,更是与中原文化密切相关并对中原文化产生积极影响作用的远古文明。辽河文化拥有先人由实践经验而来的智慧,也是中华民族北方地区世... 辽河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辽宁乃至东北地区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形成的独特的地域文化,更是与中原文化密切相关并对中原文化产生积极影响作用的远古文明。辽河文化拥有先人由实践经验而来的智慧,也是中华民族北方地区世代沿袭的文化习惯与文化自觉。对于辽河文化资源进行有效的出版整理是保护、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手段。充分利用出版平台持久的传播能力,讲好地域故事,挖掘地域意蕴,散发地域魅力,从而达到增强地域吸引力、助力地域合作的目的,进而从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促进辽河文化与其他文化融合发展,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河文化 出版 融合 传统文化 红山 查海 典籍
下载PDF
辽河文化在塑造辽宁民族文化品牌中的价值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赵伟韬 金秋 高玉侠 《理论界》 2008年第3期166-167,共2页
辽河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且内容丰富,是多种地域文化和多民族文化交融的文化复合体。辽河流域是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各民族文化相互碰撞、挤压、融和,进行着不断的历史选择。古往今来,辽河的历史主角换了一批又一批,每一批都创造出别... 辽河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且内容丰富,是多种地域文化和多民族文化交融的文化复合体。辽河流域是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各民族文化相互碰撞、挤压、融和,进行着不断的历史选择。古往今来,辽河的历史主角换了一批又一批,每一批都创造出别具风貌的文化形态,推出高水平的文化成果,其卓越的独创性和较高的艺术价值,使辽河流域的文化资源越来越具备了打造辽宁历史文化品牌的强大优势,成为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河文化 文化品牌 艺术价值
原文传递
基于辽河文化的辽宁农耕文化传承与发展策略
10
作者 叶立群 刘冬梅 《党政干部学刊》 2021年第4期77-80,共4页
中国优秀传统农耕文化中的资源和正面因子,对于现代社会的稳定与发展,有着独特的价值和积极的作用。孕育和发展于辽河文化并深受其影响的辽宁农耕文化,具有极其鲜明的特征。为了更好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确保经济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应... 中国优秀传统农耕文化中的资源和正面因子,对于现代社会的稳定与发展,有着独特的价值和积极的作用。孕育和发展于辽河文化并深受其影响的辽宁农耕文化,具有极其鲜明的特征。为了更好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确保经济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应充分考量辽宁农耕文化的历史积淀、文化内涵,制定辽宁农耕文化传承与发展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河文化 农耕文化 传承 发展
原文传递
用辽河文化打造辽宁文化品牌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建学 张唯 +3 位作者 孔秀娥 潘澍 张翠林 郑刚 《党政干部学刊》 2007年第9期31-32,共2页
辽河文化源远流长,用辽河文化打造辽宁文化品牌,既有学术依据,又为广大群众所认可,对于辽宁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辽河文化 辽宁 文化品牌
原文传递
原始人体装饰 辽河文化早发见证
12
作者 叶立群 《今日辽宁》 2020年第2期80-83,共4页
核心提示原始人体装饰,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固定的,如身体上的劃痕、刺纹、穿鼻、穿唇、穿耳等;一类是暂时联系到身体上的活动的饰品,如缓、索、带、环、坠子之类。在原始时期,国内出现了数量较大并且极其发达的活动的人体装饰。其中,辽... 核心提示原始人体装饰,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固定的,如身体上的劃痕、刺纹、穿鼻、穿唇、穿耳等;一类是暂时联系到身体上的活动的饰品,如缓、索、带、环、坠子之类。在原始时期,国内出现了数量较大并且极其发达的活动的人体装饰。其中,辽河流域所发现的此类人体装饰,年代早、数量多、文化内涵丰厚,可以被看作是辽河文化早发的有力证据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河文化 辽河流域 文化内涵 坠子 原始 身体
原文传递
《艺术市场》杂志辽宁工作站在盘锦辽河文化产业园挂牌
13
《艺术市场》 2004年第6期97-97,共1页
关键词 辽河文化 艺术市场 产业园 工作站 盘锦 辽宁 文化产业 学术交流 文化 三角洲
原文传递
辽河文化与中华文明起源——访著名历史学家李学勤先生
14
作者 南珊 《东北史地》 2008年第5期2-6,共5页
李学勤1933年生于北京,曾就读于清华大学哲学系。1952年到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工作,1954年就职于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长,现任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国际汉学研究所所长,中国先秦... 李学勤1933年生于北京,曾就读于清华大学哲学系。1952年到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工作,1954年就职于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长,现任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国际汉学研究所所长,中国先秦史学会理事长,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夏商周断代工程"首席科学家,并兼任国内外多所大学教授。著有《殷代地理简论》、《东周与秦代文明》、《古文字学初阶》、《中国青铜器概说》、《新出青铜器研究》、《比较考古学随笔》、《古文献论丛》、《缀古集》、《夏商周年代学札记》、《周易经传溯源》、《简帛佚籍与学术史》、《走出疑古时代》、《四海寻珍》、《重写学术史》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明起源 辽河文化 红山文化 夏商周断代工程 考古学文化 黄河流域 中华文明 长江流域 辽河流域 中原文化
原文传递
基于省域文化旅游视角的“辽河流域历史文化”通识核心课程的建设与研究
15
作者 孙文福 《当代旅游(下旬刊)》 2018年第6期00043-00045,共3页
辽河文明是中华文明极其重要的一环。高校通识教育是传递人类文明的重要路径。基于省域文化旅游视角的辽河流域历史文化通识核心课程为校本第二批通识核心课程教学改革试点课程的立项课程,在当下力推的高校课程改革、创新创业和成果导... 辽河文明是中华文明极其重要的一环。高校通识教育是传递人类文明的重要路径。基于省域文化旅游视角的辽河流域历史文化通识核心课程为校本第二批通识核心课程教学改革试点课程的立项课程,在当下力推的高校课程改革、创新创业和成果导向的语境下,是提升通识核心课程内涵建设的重要步骤。通过对该通识核心课程的教学理念改革的深化与提升、教学模式的创新、实施后的教学效果等教学实践内容进行总结,以期对深化校本通识核心课程的创新建设、实践探索和提高教学质量有所助益,有着一定的理论与实践的探索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河流域历史文化 文化旅游 通识课程建设 效果与思索
下载PDF
非遗视角下皮影艺术中的美学解读和文化传承——以凌源皮影为例
16
作者 刘一丹 《天工》 2024年第31期75-77,共3页
凌源皮影艺术源远流长,自明清以来便在辽西地区广泛流传,不仅见证了中国社会的历史变迁,也反映了民间艺术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在如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革新的浪潮中,凌源皮影面临着传统与现代、保护与创新的双重挑战。因此,对凌... 凌源皮影艺术源远流长,自明清以来便在辽西地区广泛流传,不仅见证了中国社会的历史变迁,也反映了民间艺术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在如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革新的浪潮中,凌源皮影面临着传统与现代、保护与创新的双重挑战。因此,对凌源皮影艺术进行深度的美学解读,不仅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这一传统艺术形式,也对其保护与传承具有极其关键的现实价值。通过对凌源皮影艺术的美学特征进行系统研究,探讨其在历史发展中的地位与影响,分析其艺术造型和表演风格,并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视角出发,提出凌源皮影的保护与传承策略,展示凌源皮影艺术的独特魅力和时代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凌源皮影 辽河文化 美学价值 艺术造型 表演风格
下载PDF
纵论辽河文明的文化内涵与辽海文化的关系 被引量:4
17
作者 王绵厚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1-15,共5页
文章从"辽河文明"的释义出发,从自然生态资源、多元经济形态、人类文明起源、区域民族文化和社会人文艺术等五个主要方面,阐述了"辽河文明"的独特地域文化内涵。认为"辽河文明"的命名,是基于历史考古学... 文章从"辽河文明"的释义出发,从自然生态资源、多元经济形态、人类文明起源、区域民族文化和社会人文艺术等五个主要方面,阐述了"辽河文明"的独特地域文化内涵。认为"辽河文明"的命名,是基于历史考古学和文化人类学,其本质特征是"文化特质"和"文脉基础"。而"辽海文化"的命名,则是基于地域文化学、人文地理学和方志学,其本质特征是"文化符号"和"文化表征"。二者的关系,不应当是如有些学者认为存在"非此即彼"的排他性,而是以辽河为"圆心",互为表里的姊妹文化关系。辽河文明与辽海文化,就如同"黄河文明"与"齐鲁文化"的关系一样。由此提出"辽河文明"是"辽海文化"文脉基础的论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河文明与辽海文化 文脉基础与文化表征 地域文化
下载PDF
基于传统文化与生态建设的辽宁环境设计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磊 乔志成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4期310-313,共4页
当前,在全社会大力弘扬传统文化和倡导生态环境建设的背景下,辽宁的环境设计要保持同传统文化同荣共生的生态属性,就要关注辽宁地域特有的文化属性和生态属性,协调好局部环境与整体环境的发展关系。这样,辽宁的环境设计才能凸显地域特... 当前,在全社会大力弘扬传统文化和倡导生态环境建设的背景下,辽宁的环境设计要保持同传统文化同荣共生的生态属性,就要关注辽宁地域特有的文化属性和生态属性,协调好局部环境与整体环境的发展关系。这样,辽宁的环境设计才能凸显地域特征与特色,走出千景一面、文化趋同的设计怪圈,在立足辽宁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以生态环境设计为关注点,对传统文化与生态环境设计的关联性进行梳理,对传统文化和生态环境设计的价值意义作出一个较为清晰的解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文化 生态环境 环境设计 辽河文化 满清文化
下载PDF
文旅融合背景下辽宁文化旅游品牌的发展思考 被引量:3
19
作者 关昊 栾薇 《中国市场》 2020年第26期26-26,28,共2页
文旅融合是目前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大势。在此背景下,辽宁实现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要以地域文化为原动力,创响"辽河文化"文化旅游品牌。辽河文化是辽宁地域文化的元素符号,也是辽河文化旅游资源的文化底色,为辽宁旅游产业... 文旅融合是目前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大势。在此背景下,辽宁实现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要以地域文化为原动力,创响"辽河文化"文化旅游品牌。辽河文化是辽宁地域文化的元素符号,也是辽河文化旅游资源的文化底色,为辽宁旅游产业提供了重要文化源头、生动的人文内涵以及浓郁的地方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旅融合 辽河文化 文化旅游品牌
下载PDF
辽宁省开展“世界海洋日”主题宣传活动
20
作者 郝洋 董欣(图) 《辽宁自然资源》 2022年第6期14-15,共2页
6月8日是第14个世界海洋日和第15个全国海洋宣传日,连日来,辽宁各地举行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主题宣传活动,切实提升全民海洋意识。6月7日,辽宁省自然资源厅联合盘锦湿地保护协会在盘锦市兴隆台区辽河文化广场举行了以“保护海洋生态系统... 6月8日是第14个世界海洋日和第15个全国海洋宣传日,连日来,辽宁各地举行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主题宣传活动,切实提升全民海洋意识。6月7日,辽宁省自然资源厅联合盘锦湿地保护协会在盘锦市兴隆台区辽河文化广场举行了以“保护海洋生态系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主题的海洋公益科普宣传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普宣传活动 海洋意识 兴隆台区 主题宣传活动 保护协会 辽河文化 海洋生态系统 自然资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