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陆岩石圈对扩张机制的响应--辽蒙地质走廊中-新生代火山活动的时空分布 被引量:8
1
作者 邵济安 季建清 +1 位作者 路凤香 张履桥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431-1440,共10页
选择以辽西为中心,近东西向延伸800km的辽蒙地质走廊为研究区,通过年代学研究,确认130Ma以来的中、新生代火山活动对称分布的时空格局具有"中间老、两侧新"的特点,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软流圈来源的岩浆向东西两侧侧向流动,岩... 选择以辽西为中心,近东西向延伸800km的辽蒙地质走廊为研究区,通过年代学研究,确认130Ma以来的中、新生代火山活动对称分布的时空格局具有"中间老、两侧新"的特点,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软流圈来源的岩浆向东西两侧侧向流动,岩浆来源不断加深。在此基础上提出"软流圈底辟体上涌和水平侧向流动"的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蒙地质走廊 火山岩时空分布 软流圈 对流 大陆岩石圈 扩张
下载PDF
赤峰—辽蒙交界地区地震活动性及平均波速比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韩晓明 王鑫 郝美仙 《高原地震》 2009年第3期11-16,共6页
分析了赤峰地区地质构造特征、地球动力学环境、历史中强地震活动,表明该区域具备发生中强地震的构造条件;2008年以来的地震活动表明,辽蒙交界地区存在发生5级以上中强震的危险性,该地区的波速比震前异常能够为该地区的地震中期预测提... 分析了赤峰地区地质构造特征、地球动力学环境、历史中强地震活动,表明该区域具备发生中强地震的构造条件;2008年以来的地震活动表明,辽蒙交界地区存在发生5级以上中强震的危险性,该地区的波速比震前异常能够为该地区的地震中期预测提供一定的判定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峰地区 辽蒙交界 地震活动性 波速比
下载PDF
辽西及辽蒙交界地区深浅部地质构造特征与中强地震危险评估 被引量:2
3
作者 雷清清 晓凡 《东北地震研究》 1998年第1期61-70,共10页
通过对研究区主要活动断裂最新活动段的重新划分,结合人工地震测深提供的深部壳幔结构特征,地震活动空间分布,重力测量、形变测量等资料,划分出三个中强地震危险区:宁城-新地区(5.5~6级);朝阳-贝子府区(5.5~6级)... 通过对研究区主要活动断裂最新活动段的重新划分,结合人工地震测深提供的深部壳幔结构特征,地震活动空间分布,重力测量、形变测量等资料,划分出三个中强地震危险区:宁城-新地区(5.5~6级);朝阳-贝子府区(5.5~6级)和义县-柴都台区(5~5.5级)。认为未来30年内,有可能发生中强地震的地区为宁城-新地和朝阳-贝子府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 辽蒙 交界地区 深浅部地质构造 地震危险区
下载PDF
努尔哈赤的内合外联——构建辽蒙文化区域旅游圈 积极助力辽宁经济大发展
4
作者 杨立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13年第5期78-80,共3页
旅游业是公认的朝阳产业、低碳产业,而且国家相关政策目前也积极鼓励旅游业的发展。辽宁省拥有非常丰富的旅游资源,但与旅游业发展水平较高的省份和地区相比较,我省旅游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还大有潜力尚待挖掘。本文即从旅游业的自身优... 旅游业是公认的朝阳产业、低碳产业,而且国家相关政策目前也积极鼓励旅游业的发展。辽宁省拥有非常丰富的旅游资源,但与旅游业发展水平较高的省份和地区相比较,我省旅游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还大有潜力尚待挖掘。本文即从旅游业的自身优势入手,借鉴目前国际、国内较热门的区域旅游发展模式,结合辽宁省旅游业发展的现状,将努尔哈赤作为满清文化、辽宁省旅游形象的代言,进而提出构建以地方文化为依托的区域旅游的可行性分析和措施,以期能为我省经济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旅游 文化依托 辽蒙文化区域旅游圈
下载PDF
辽蒙边界老哈河上游地区油松主要虫害防治技术 被引量:2
5
作者 万晓群 《现代农村科技》 2019年第3期27-27,共1页
油松是辽蒙边界老哈河上游地区的重要生态林资源,目前被列为重要的战略储备林。本文介绍了辽蒙边界老哈河上游地区油松常见的几种虫害对油松的危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松树主要虫害的防治技术。
关键词 辽蒙边界 老哈河 油松虫害 防治技术
下载PDF
辽蒙交界带环境脆弱成因浅析
6
作者 刘海燕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03年第4期51-52,共2页
辽蒙交界带作为农牧交错区,其生态环境逐渐恶化的趋势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所致;由于降水量的不足、土壤质量差、气候干燥和人类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导致本来就属于半干旱的地区环境更加恶化,逐渐演变成为了环境脆弱区。
关键词 辽蒙交界带 环境脆弱 农牧交错区 生态环境 自然因素 人为因素
下载PDF
矗立在辽蒙边界的绿色长城——辽西北边界防护林工程建设
7
作者 冯双霞 焦大志 李明 《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 2009年第5期12-14,共3页
辽西北防护林工程建设是一个区域性的生态建设系统工程,它应用了系统工程技术、先进造林技术和科学造林模式,是30 a来林业科技成果和宝贵经验的结晶。辽西北防护林工程建设将会极大地改善全省的生态环境,对辽宁省经济可持续发展与构建... 辽西北防护林工程建设是一个区域性的生态建设系统工程,它应用了系统工程技术、先进造林技术和科学造林模式,是30 a来林业科技成果和宝贵经验的结晶。辽西北防护林工程建设将会极大地改善全省的生态环境,对辽宁省经济可持续发展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深远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蒙边界 绿色长城 西北边界防护林工程建设
下载PDF
Evolution of kaolinite subgroup minerals and mixed-layer illite/smectite in the Paleogene Damintun Depression in Liaohe Basin of China and its implication for paleotemperature 被引量:3
8
作者 ZHAO Ming JI JunFeng +3 位作者 CHEN ZhenYan CHEN XiaoMing CUI XiangDong WANG YanShan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2011年第1期73-83,共11页
The oil-rich Damintun Depression is located in the Liaohe Basin, Northeast China, and was formed during the Paleogene. The major oil-producing strata in the depression are mudstone and shale. To explore the burial dia... The oil-rich Damintun Depression is located in the Liaohe Basin, Northeast China, and was formed during the Paleogene. The major oil-producing strata in the depression are mudstone and shale. To explore the burial diagenetic history of the basin and the formation thresholds of hydrocarbons, the characters of the kaolinite subgroup minerals and mixed-layer illite/smectite in the mudstone and the shale are studied by using X-ray diffraction, electron probe,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and Fourier infrared spectrum. The kaolinite subgroup consists of kaolinite and halloysite. The kaolinite is flake-like or vermiform-like. The halloysite is in long tubular shape and its length is related to its iron content. A longer tube has lower iron content. The crystallinity of kaolinite is 0.40 ~20, and its degree of order increases from 0.03 to 1.17 with the burial depth. Kaolinite is in disorder when the buried depth is less than or equal to 2479 m, and it is partially ordered when the buried depth is greater than 2479 m. Kaolinite is supposed to turn into dickite when the depth is greater than 2550 m, but low penetrability and low poros- ity of the shale and mudstone prevent such a change. The mixed-layer illite/smectite changes from disorder to order continually as the buried depth increases. Its disorder (RoI/S), as defined by illite layer content (I%), is smaller than 50% at depths less than 2550.25 m. Based on Hoffman & Hower's model, the paleo-geothermal gradients of 3.37-3.76℃/100 m (3.57℃/100 m on average) can be derived in the Paleocene Damintun Depression, which i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present geothermal gradient (2.9℃00 m). The threshold depth of the oil formation in the depression is about 2550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amintun Depression PALEOGENE KAOLINITE halloysite mixed-layer illite/smectite mixed-layer illite/smectite geother-mometer paleo-geothermal gradient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