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辽西丘陵半干旱区玉米覆膜栽培配套技术及效益 被引量:2
1
作者 刘洪学 王会志 《玉米科学》 CAS CSCD 1993年第4期32-34,共3页
地膜覆盖栽培玉米,我地区从1984年开始试验到今天大面积推广,历经了9年时间,在这9年间,通过试验、示范、高产开发研究及推广,都证明它具有增产幅度大,适应范围广,经济效益高,收效稳定等显著特点。在应用地膜覆盖栽培技术中,采用“大、... 地膜覆盖栽培玉米,我地区从1984年开始试验到今天大面积推广,历经了9年时间,在这9年间,通过试验、示范、高产开发研究及推广,都证明它具有增产幅度大,适应范围广,经济效益高,收效稳定等显著特点。在应用地膜覆盖栽培技术中,采用“大、小三改一防”配套栽培技术,9年来,全区玉米覆盖地膜栽培面积56133公顷,平均每公顷产量9716.96公斤,每公顷增产玉米3695.96公斤,共增产20746.5万公斤。纯增经济效益12447.9万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栽培 塑料覆盖 辽西丘陵
下载PDF
辽西丘陵山地果园水土流失规律及防治技术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段忠奎 《水利规划与设计》 2022年第8期58-63,共6页
运用野外试验调查、室内分析的方法,对辽西丘陵不同山地果园水土流失特点及其规律进行分析,创新性地针对丘陵山地果园土壤侵蚀提出径流调控工程措施,并对不同山地果园水土流失治理效益进行综合比对分析,提出效果最优的水土流失防治技术... 运用野外试验调查、室内分析的方法,对辽西丘陵不同山地果园水土流失特点及其规律进行分析,创新性地针对丘陵山地果园土壤侵蚀提出径流调控工程措施,并对不同山地果园水土流失治理效益进行综合比对分析,提出效果最优的水土流失防治技术。研究成果可为辽西丘陵地区水土流失防治技术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流失规律 综合防治技术 山地果园 辽西丘陵
下载PDF
关于重建辽西丘陵山地生态经济系统问题的探讨 被引量:1
3
作者 侯国华 《辽宁林业科技》 1999年第2期42-44,共3页
根据生态经济学、种群生态学及景观生态学原理,遵循整体、协调、循环、再生和生物多样性原则,充分利用辽西地区气候资源和自然环境条件,试图建立一个新的生态经济系统,把重建自然的需要与人类的经济需要结合起来,寻求一种解决经济... 根据生态经济学、种群生态学及景观生态学原理,遵循整体、协调、循环、再生和生物多样性原则,充分利用辽西地区气候资源和自然环境条件,试图建立一个新的生态经济系统,把重建自然的需要与人类的经济需要结合起来,寻求一种解决经济发展的迫切需求与脆弱的生态环境之间矛盾的有效策略,力图使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一致,区域开发、资源利用与生态保护相结合,环境规划和景观设计相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西丘陵 生态系统 重建 种群生态学
下载PDF
基于场地尺度的辽西丘陵区雨水利用研究
4
作者 徐成良 《水利规划与设计》 2018年第5期39-41,共3页
我国辽西地区生态脆弱、水资源极为匮乏,但是夏季短时强降雨却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文章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不同尺度对辽西丘陵地区的雨水资源利用展开研究,并确立了不同尺度下的雨水利用方法。文章结论对促进当地的雨水资源利用,... 我国辽西地区生态脆弱、水资源极为匮乏,但是夏季短时强降雨却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文章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不同尺度对辽西丘陵地区的雨水资源利用展开研究,并确立了不同尺度下的雨水利用方法。文章结论对促进当地的雨水资源利用,促进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雨水利用 不同尺度 辽西丘陵 辽西地区
下载PDF
辽西丘陵地区城镇最低气温的订正预报方法研究
5
作者 吴丹 郭佰汇 +2 位作者 王梦琳 冯雪君 冯雪菲 《现代农业科技》 2015年第14期233-236,共4页
利用朝阳2009年、2010年地面常规观测资料和临近探空站的高空资料,分析朝阳四季最低气温与850 h Pa温度、925 h Pa温度、风场、云量和变温等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朝阳最低气温与当日8:00 925 h Pa温度相关性最好。可利用925 h Pa温度建... 利用朝阳2009年、2010年地面常规观测资料和临近探空站的高空资料,分析朝阳四季最低气温与850 h Pa温度、925 h Pa温度、风场、云量和变温等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朝阳最低气温与当日8:00 925 h Pa温度相关性最好。可利用925 h Pa温度建立回归方程,通过方程得到初步的温度预报结果,再根据风场、云量和变温场对预报结果进行订正,得到最终的预报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25hPa温度 相关性分析 预报误差 定量化订正 辽西丘陵地区
下载PDF
辽西低山丘陵区水土保持生态文明现状评价 被引量:1
6
作者 施蕊英 《水土保持应用技术》 2024年第1期47-49,共3页
构建科学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是有效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对于提升国家生态环境质量以及保护自然生态系统具有重要意义。以辽西低山丘陵区为例,从生态、经济、人居、文化和管理等方面选择23个指标建立评价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和德... 构建科学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是有效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对于提升国家生态环境质量以及保护自然生态系统具有重要意义。以辽西低山丘陵区为例,从生态、经济、人居、文化和管理等方面选择23个指标建立评价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和德尔菲法确定指标权重,并使用加权求和法评定区域水土保持生态文明状况。结果表明,该区域水土保持生态文明整体处于中期发展阶段,现阶段依然存在生态状况较差、农村经济发展仍不够强劲和农业面源污染等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可以为实现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建设目标、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促进辽西低山丘陵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次分析法 水土保持 生态文明 辽西低山丘陵
下载PDF
辽西低山丘陵区坡面暴雨产流产沙过程及水保效益
7
作者 白文强 周凤艳 +1 位作者 李刚 陶佳 《泥沙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5-61,68,共8页
基于辽西低山丘陵区二道岭小流域坡面径流和泥沙现场观测,研究暴雨条件下(7·28暴雨)6种不同水土保持措施的坡面产流产沙过程及水土保持效益。结果表明,在暴雨过程中,与裸地相比,耕作措施中的顺垄耕作缩短了初始产流时间,工程措施... 基于辽西低山丘陵区二道岭小流域坡面径流和泥沙现场观测,研究暴雨条件下(7·28暴雨)6种不同水土保持措施的坡面产流产沙过程及水土保持效益。结果表明,在暴雨过程中,与裸地相比,耕作措施中的顺垄耕作缩短了初始产流时间,工程措施和林草措施延长了初始产流时间。不同措施的产流产沙过程和雨强变化趋势相似,横垄耕作的径流和含沙量与雨强存在延后现象。在暴雨条件下,以裸地作为对照,林草措施具有良好的减流减沙效果,而农业措施的顺垄耕作则增大了产流产沙作用,加剧了水土流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 辽西低山丘陵 水土保持措施 径流泥沙 水土保持效益
下载PDF
辽西低山丘陵区坡地砾石含量及粒径对土壤入渗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7
8
作者 吕刚 王婷 +2 位作者 王韫策 翟景轩 李叶鑫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86-92,共7页
基于室内土柱模拟试验对比分析辽西低山丘陵区坡地不同粒径及砾石含量的土壤入渗规律,并采用4种模型分析了含砾石土壤对传统土壤入渗模型的适用性。结果表明:粒径一定时,随砾石含量的增加土壤累积入渗量减少,随累积入渗量的增加土柱湿... 基于室内土柱模拟试验对比分析辽西低山丘陵区坡地不同粒径及砾石含量的土壤入渗规律,并采用4种模型分析了含砾石土壤对传统土壤入渗模型的适用性。结果表明:粒径一定时,随砾石含量的增加土壤累积入渗量减少,随累积入渗量的增加土柱湿润锋变化速率由小变大;砾石含量小于20%时,湿润锋前进到一定深度下,土壤累积入渗量随粒径的增加而增大;当砾石含量增大到一定值时,砾石含量相同直径不同的土壤累积入渗量与湿润锋随时间的变化基本无差异。累积入渗量与湿润锋推进距离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利用Green-Ampt模型、通用模型、Horton模型和Kostiakov模型对入渗率与入渗历时的关系进行拟合,其中砾石含量为5%时,Horton模型拟合效果最好,砾石含量为10%~30%时通用模型适用性更强,Horton模型拟合效果最差,其他模型拟合效果因砾石含量及粒径等因素的不同而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入渗 砾石 入渗模型 累积入渗量 辽西低山丘陵
下载PDF
降雨特性和坡度对辽西低山丘陵区坡耕地褐土溅蚀的影响 被引量:12
9
作者 李叶鑫 吕刚 +4 位作者 傅昕阳 刘雅卓 杜昕鹏 董亮 汤家喜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7-43,共7页
为揭示辽西低山丘陵区坡耕地典型土壤溅蚀特征,选取褐土为研究对象,采用人工模拟降雨试验研究降雨特性和坡度对溅蚀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降雨强度的增大,5°和10°溅蚀量分别由6.86g/cm和8.13g/cm增加到14.21g/cm和16.00g/cm,... 为揭示辽西低山丘陵区坡耕地典型土壤溅蚀特征,选取褐土为研究对象,采用人工模拟降雨试验研究降雨特性和坡度对溅蚀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降雨强度的增大,5°和10°溅蚀量分别由6.86g/cm和8.13g/cm增加到14.21g/cm和16.00g/cm,增加幅度为48.47%~209.81%;不同溅蚀距离内的溅蚀量表现为0~5cm>5~10cm>10~15cm>15~20cm>20~25cm,溅蚀距离0~5cm范围内的溅蚀量(75mm/h)为7.29g/cm,占0~25cm范围内总溅蚀量(16.00g/cm)的45.56%,溅蚀距离20~25cm范围内的溅蚀量仅占9.88%。溅蚀量与降雨强度和溅蚀距离均具有较好的指数关系,其回归方程的决定系数R2在0.8以上。随着降雨时间的延续,溅蚀量逐渐增加,但溅蚀量增长率呈减小的趋势;降雨历时由5min增加到10min时溅蚀量增长率最大。溅蚀量和降雨历时之间具有较好的指数关系,其回归方程的决定系数R2在0.9以上。随着降雨强度发生变化时,溅蚀团聚体空间分布规律也随之发生改变。各径级团聚体的溅蚀距离均随降雨强度的增大而增大,2~5mm团聚体由30mm/h的0~5cm扩大到75mm/h的0~15cm。溅蚀团聚体以粒径<1mm为主,小粒径团聚体溅蚀距离和溅蚀量均大于大粒径团聚体,>5mm团聚体并没有迁移。5°总溅蚀量、上坡溅蚀量、下坡溅蚀量、净溅蚀量(75mm/h)依次为14.21,3.54,10.67,7.13g/cm,10°依次为16.00,3.85,12.15,8.30g/cm,与5°相比显著增加12.60%,8.76%,13.87%,16.41%,下坡溅蚀量大于上坡溅蚀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溅蚀 坡耕地 辽西低山丘陵 团聚体 空间分布 溅蚀距离
下载PDF
辽西低山丘陵区生态环境综合评价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贾天会 李树彬 《农业环境与发展》 2007年第4期51-54,共4页
应用模糊评价方法,对辽西低山丘陵区生态现状进行了评价研究,提出了该区生态脆弱程度和根源,为该区的生态环境建设提供了决策依据。
关键词 生态环境 模糊评价 辽西低山丘陵
下载PDF
辽西干旱丘陵区竹节壕整地对造林成活率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龙 褚继东 +1 位作者 刘云 赵建宇 《辽宁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0-12,共3页
辽宁省西部干旱低山丘陵区人工造林成活率较低影响辽西干地区植被恢复与重建,为探索这一生态问题,进行了采取竹节壕整地方式对土壤含水量、造林成活率影响相关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取竹节壕整地技术措施,对提高造林成活率及促进幼树生... 辽宁省西部干旱低山丘陵区人工造林成活率较低影响辽西干地区植被恢复与重建,为探索这一生态问题,进行了采取竹节壕整地方式对土壤含水量、造林成活率影响相关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取竹节壕整地技术措施,对提高造林成活率及促进幼树生长具有显著的作用,土壤含水量提高58.8%~64.3%,造林成活率可提高41.5%~45.9%,幼树高生长提高158%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西丘陵 竹节壕整地 造林成活率
下载PDF
辽西低山丘陵区旱作节水农业技术体系初探 被引量:3
12
作者 谢立亚 舒乔生 《山西水土保持科技》 2001年第1期11-12,共2页
针对辽西低山丘陵区坡地多、平地少的土地资源特点 ,以及干旱少雨的气候特点 ,采取修建集流聚肥梯田、增施有机粪肥及秸秆覆盖等旱作节水技术措施 ,可改善土壤理化性状 ,增加土壤含水量 ,缓解作物需水矛盾。但这些旱作节水技术措施的作... 针对辽西低山丘陵区坡地多、平地少的土地资源特点 ,以及干旱少雨的气候特点 ,采取修建集流聚肥梯田、增施有机粪肥及秸秆覆盖等旱作节水技术措施 ,可改善土壤理化性状 ,增加土壤含水量 ,缓解作物需水矛盾。但这些旱作节水技术措施的作用是有限的 ,只有将它们与雨水集蓄工程、节水灌溉及抗旱保水剂应用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 ,才能打破干旱对农作物生长的制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作节水技术 辽西低山丘陵 梯田集流聚肥技术 有机粪肥 节水灌溉 抗旱保水剂
下载PDF
辽西丘陵地区培育大扁杏茁壮植株的试验研究
13
作者 高宗林 《北京农业(下旬刊)》 2014年第A09期75-75,共1页
针对辽西丘陵地区自然条件,通过试验示范,总结出了整地、施肥、修剪、抗旱保水及病虫害防治措施是培育大扁杏茁壮植株的主要途径,为辽西地区发展大扁杏生产提供了宝贵经验。
关键词 辽西丘陵地区 大扁杏 培育 研究
原文传递
以地形为基础的HSC产流模型在辽西半干旱丘陵流域的适用性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博美 高红凯 +2 位作者 佘敦先 邵伟 夏军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072-1082,共11页
采用以地形为基础的HSC产流模型(HAND-based storage capacity curve),以典型半干旱丘陵区的辽宁省叶柏寿流域为研究区,检验模拟效果。在只改变产流模块的情况下,把HSC线型同HBV(hydrologiska byrans vattenbalansavedlning)模型的beta... 采用以地形为基础的HSC产流模型(HAND-based storage capacity curve),以典型半干旱丘陵区的辽宁省叶柏寿流域为研究区,检验模拟效果。在只改变产流模块的情况下,把HSC线型同HBV(hydrologiska byrans vattenbalansavedlning)模型的beta函数、新安江模型的蓄水容量曲线、基于雨强阈值的超渗模型进行比较后发现,在进行长时间序列模拟时,极端高洪峰流量过程对径流的模拟结果有很强的影响。传统模型依赖参数率定,普遍存在参数过拟合现象,即为了提高洪峰流量模拟精度,导致优化的产流参数严重背离物理意义和假设。研究提出的产流模型基于HSC线型并耦合根系区蓄水容量反演的MCT方法,参数物理意义明确且无需率定,可避免传统模型存在的为提高对少数洪峰流量的模拟精度而产生的参数过拟合现象,因此在率定期和验证期其洪水模拟精度表现更为可靠和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地形为基础的HSC产流模型 产流机制 干旱半干旱区水文 叶柏寿流域 辽西半干旱丘陵流域
下载PDF
辽西低山丘陵区褐土和棕壤坡耕地溅蚀过程模拟 被引量:4
15
作者 董亮 吕刚 +3 位作者 傅昕阳 杜昕鹏 李叶鑫 汤家喜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78-83,共6页
为揭示辽西低山丘陵区坡耕地典型土壤溅蚀特征,选取褐土和棕壤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人工模拟降雨试验对比研究2种土壤的溅蚀差异。结果表明:褐土和棕壤不同方向溅蚀率、净溅蚀率和总溅蚀率差异较大。不同降雨强度下,棕壤溅蚀率均随降雨历... 为揭示辽西低山丘陵区坡耕地典型土壤溅蚀特征,选取褐土和棕壤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人工模拟降雨试验对比研究2种土壤的溅蚀差异。结果表明:褐土和棕壤不同方向溅蚀率、净溅蚀率和总溅蚀率差异较大。不同降雨强度下,棕壤溅蚀率均随降雨历时呈现递减并趋于稳定的趋势;褐土溅蚀率随降雨历时的变化可以划分为缓慢增长阶段、迅速增长阶段、快速下降阶段和相对稳定阶段。褐土的小粒级颗粒完成迁移的降雨历时临界值与不同方向溅蚀率、净溅蚀率和总溅蚀率的降雨历时临界值一致,降雨历时为20~25 min;棕壤的小粒级颗粒完成迁移的降雨历时临界值与不同方向溅蚀率、净溅蚀率和总溅蚀率的降雨历时临界值一致,降雨历时为10~15 min。褐土向上坡溅蚀率、向下坡溅蚀率、净溅蚀率和总溅蚀率皆与降雨历时呈显著二次多项式关系,而棕壤向上坡溅蚀率、向下坡溅蚀率、净溅蚀率和总溅蚀率皆与降雨历时呈显著对数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西低山丘陵 溅蚀率 土壤侵蚀 人工模拟降雨 团聚体
下载PDF
辽西山地丘陵稻区水稻栽培技术 被引量:2
16
作者 高继杰 马殿荣 陈温福 《现代农业科技》 2009年第2期149-150,共2页
介绍了辽西山地丘陵稻区水稻栽培技术,包括苗床地选择与做床、选种与种子处理、营养土配制及施用、播种、增育壮秧、整地、插秧、肥水管理、防盐碱危害、病虫草害防治和收获等方面内容,以期为该地区水稻栽培提供参考。
关键词 水稻 栽培技术 辽西山地丘陵稻区
下载PDF
辽西低山丘陵区坡地砾石量及粒径对土壤水分蒸发影响的模拟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嵩 吕刚 +4 位作者 张卓 王婷 王韫策 李叶鑫 汤家喜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S1期86-89,共4页
【目的】分析砾石量及粒径对土壤蒸发的定量影响。【方法】以辽西低山丘陵区坡地非砾石土壤为对照(CK),通过设置4种粒径和6种砾石量的含砾石土壤,采用室内恒温蒸发模拟研究砾石量和粒径对土壤水分蒸发的影响。【结果】2~5 mm粒级砾石量... 【目的】分析砾石量及粒径对土壤蒸发的定量影响。【方法】以辽西低山丘陵区坡地非砾石土壤为对照(CK),通过设置4种粒径和6种砾石量的含砾石土壤,采用室内恒温蒸发模拟研究砾石量和粒径对土壤水分蒸发的影响。【结果】2~5 mm粒级砾石量在30%范围内均能减少蒸发,当粒径大于2~5 mm时,较低的砾石量并不能减少土壤累积蒸发量,甚至增大土壤累积蒸发量,当砾石量大于15%时土壤累积蒸发量随砾石量的增大显著减小;当砾石量较小时,小粒径的土壤累积蒸发量较小,随土壤中砾石量的增加,土壤累积蒸发量随着砾石粒径的增大而减小;含砾石土壤平均蒸发速率均小于非砾石土壤,初始蒸发速率表现为含砾石土壤大于非砾石土壤,且随砾石量的增大表现为增大趋势。【结论】砾石能够显著的降低土壤蒸发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蒸发 砾石 粒径 蒸发模型 辽西低山丘陵
下载PDF
辽西低山丘陵区不同年龄荆条冠层截留降雨模拟实验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吕刚 王磊 +5 位作者 张卓 王锋柏 汤家喜 杜昕鹏 董亮 杨聪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7期6372-6380,共9页
为揭示辽西低山丘陵区不同年龄荆条冠层降雨截留的变化规律,采用人工模拟降雨动态监测荆条冠层降雨截留情况,并建立了经验模型。结果表明:荆条冠层未截留量与降雨量呈线性显著正相关,且随年龄增加,未截留量的增加速率减小;250 min时未... 为揭示辽西低山丘陵区不同年龄荆条冠层降雨截留的变化规律,采用人工模拟降雨动态监测荆条冠层降雨截留情况,并建立了经验模型。结果表明:荆条冠层未截留量与降雨量呈线性显著正相关,且随年龄增加,未截留量的增加速率减小;250 min时未截留率趋向稳定为1年生91.87%>2年生89.75%>3年生85.08%>4年生79.00%,未截留率与降雨量显著正相关;荆条截留量随着降雨量的增加而增加,在250 min时4年生为(5.25±0.49)mm>3年生(3.73±0.65)mm>2年生(2.60±0.23)mm>1年生(1.93±0.55)mm,且1、2年生荆条截留量趋向稳定;250 min后冠层截留率逐渐变小并趋向稳定值,4年生21.00%>3年生14.92%>2年生10.25%>1年生8.13%;荆条附加截留量4年生为(0.27±0.03)mm>3年生(0.17±0.04)mm>2年生(0.14±0.01)mm>1年生(0.09±0.02)mm。揭示了不同年龄荆条冠层截留降雨的基本规律,验证了附加截留量,为进一步研究荆条的生态水文效应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对水土保持树种优选和辽西地区水土流失治理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荆条 林龄 人工模拟降雨 降雨截留 附加截留 辽西低山丘陵
下载PDF
辽西低山丘陵森林土壤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利用
19
作者 阎成孝 韩文中 《辽宁林业科技》 1999年第2期39-41,64,共4页
辽西低山丘陵面积占该区总土地面积的2/3以上,森林土壤资源的破坏是造成水土流失严重、土壤瘠薄、生态环境恶劣的主要原因。建国以来,辽西地区开展了长期不懈的群众植树造林活动,森林覆盖率由建国初45%提高到185%以上... 辽西低山丘陵面积占该区总土地面积的2/3以上,森林土壤资源的破坏是造成水土流失严重、土壤瘠薄、生态环境恶劣的主要原因。建国以来,辽西地区开展了长期不懈的群众植树造林活动,森林覆盖率由建国初45%提高到185%以上,对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小气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西低山丘陵 森林土壤 资源保护 合理利用
下载PDF
辽西低山丘陵区侵蚀沟壑分类的研究 被引量:12
20
作者 戴武刚 张富 《水土保持科技情报》 2002年第1期34-35,共2页
朝阳市属半湿润半干旱低山丘陵区 ,境内植被稀少 ,沟壑纵横。据统计全市现有大、小沟壑 11 2万条 ,总面积2 6 78万hm2 ,占全市总面积的 13 3%。分析研究影响沟壑侵蚀发生发展的各因素 ,从中找出主要影响因子 ,准确判定沟蚀发生阶段及... 朝阳市属半湿润半干旱低山丘陵区 ,境内植被稀少 ,沟壑纵横。据统计全市现有大、小沟壑 11 2万条 ,总面积2 6 78万hm2 ,占全市总面积的 13 3%。分析研究影响沟壑侵蚀发生发展的各因素 ,从中找出主要影响因子 ,准确判定沟蚀发生阶段及发展趋势 ,从而进行科学的分类 ,有利于沟壑治理与开发。从沟壑的土壤、植被、侵蚀程度及水文状况等发展形态 ,确定出 12个分类指标 ,采用模糊聚类方法 ,对选取全市 5县 (市 )有代表性的 10 0条沟作为样本进行分类。分析表明影响沟壑的各因子重要性排序为 :沟壑溯源侵蚀速度 >年侵蚀量 >土层厚度 >沟壑占地面积>径流深 >沟宽 >沟长 >沟深 >植被盖度 >汇水面积 >沟底比降 >降水量。经计算机程序运行 ,这 10 0条沟基本分为初期“V”型发展沟 2 4条、中期“U”型发展沟 4 4条和后期“”型稳定沟 32条 ,分别占总沟壑比例为 :2 4 %、4 4 %和 3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沟壑 影响因子 模糊聚类分析 分类 辽西低山丘陵 土壤侵蚀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