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厄鲁特蒙古达什达瓦部东迁承德考 被引量:2
1
作者 特克寒 《内蒙古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61-64,共4页
1755年厄鲁特蒙古达什达瓦部从伊犁河畔迁徙到了清西北重镇天山北麓的巴里坤 ,之后在清军平定准噶尔贵族叛乱的战争中作出了巨大贡献和牺牲。清政府为安抚达什达瓦部众 ,决定将他们迁往承德。 1759年 5月达什达瓦部总管布林等 2 136人... 1755年厄鲁特蒙古达什达瓦部从伊犁河畔迁徙到了清西北重镇天山北麓的巴里坤 ,之后在清军平定准噶尔贵族叛乱的战争中作出了巨大贡献和牺牲。清政府为安抚达什达瓦部众 ,决定将他们迁往承德。 1759年 5月达什达瓦部总管布林等 2 136人分两批到达承德。目前承德市的达什达瓦后代已由建国前不足 10 0人上升到 340人 ,他们同各兄弟民族一道 ,为建设自己的第二故乡作出了新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厄鲁特蒙古 达什达瓦部 东迁 承德
下载PDF
达什达瓦部东迁热河 被引量:3
2
作者 袁森坡 《渤海学刊(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0年第1期100-105,共6页
一、从安远庙谈起在河北省承德市武烈河东的高岗上,有一座气势宏敞、视野开阔的雄伟寺庙——安远庙.安远庙的修建,与厄鲁特蒙古准噶尔所属达什达瓦部迁居热河(今承德市)有密切的关系.安远庙建于乾隆三十年(1765年)①承德人称之为“伊犁... 一、从安远庙谈起在河北省承德市武烈河东的高岗上,有一座气势宏敞、视野开阔的雄伟寺庙——安远庙.安远庙的修建,与厄鲁特蒙古准噶尔所属达什达瓦部迁居热河(今承德市)有密切的关系.安远庙建于乾隆三十年(1765年)①承德人称之为“伊犁庙”.原来,噶尔丹策零时曾在伊犁河畔兴建两座佛寺,河北叫固尔扎庙,河南叫海努克庙.史称“高刹摩霄,金幡耀日,栋甍宏敞,象设庄严.聚集喇嘛,居此二寺,暮鼓朝螺,梵呗清越.”②“庙之闳瞻,遂甲于漠北.”③其中,固尔扎庙都纲(梵语:宫殿)三层,周约三里.每年的年初和盛夏,厄鲁特蒙古部众都前往顶礼膜拜,是天山北路的一处著名的黄教圣地,乾隆二十年(1755年)八月,厄鲁特蒙古辉特部大封建主阿睦尔撤纳发动了反清叛乱,在战乱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什达瓦部 安远庙 固尔扎 噶尔丹策零 辉特 厄鲁特 蒙古 海努克庙 天山北路 萨赖尔
下载PDF
厄鲁特蒙古达什达瓦部东迁承德
3
作者 特克寒 《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学报》 1999年第2期46-48,共3页
承德市区北部的武烈河畔,一处处金碧辉煌的古刹在苍松翠柏之中闪着熠熠金光,景色瑰丽,宏伟壮观。 这里,是我国著名的佛教寺庙集中地之一。这些庙宇,相继建于公元一七一三年(康熙五十二年)至一七八○年(乾隆四十五年)的六十七年间。它们... 承德市区北部的武烈河畔,一处处金碧辉煌的古刹在苍松翠柏之中闪着熠熠金光,景色瑰丽,宏伟壮观。 这里,是我国著名的佛教寺庙集中地之一。这些庙宇,相继建于公元一七一三年(康熙五十二年)至一七八○年(乾隆四十五年)的六十七年间。它们记载了十八世纪清王朝同厄鲁特蒙古、喀尔喀蒙古、西藏地方的一些重大政治活动或事件。是清朝皇帝利用喇嘛教绥抚蒙古诸部而建的,是清代民族团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什达瓦部 厄鲁特蒙古 乾隆皇帝 承德市 蒙古八旗 乾隆帝 重大政治活动 伊犁 东迁 蒙古族
下载PDF
新时期统战工作的一面史镜——承德避署山庄和外八庙
4
作者 傅金铎 解成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7期45-49,共5页
承德避暑山庄和外八庙(通常省称为避暑山庄)是迄今为止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世界文化遗产之一。前者是清朝康熙皇帝在古北口外兴建的20座行宫中规模最大的一座,后者环绕该行宫,呈众星拱月之势。改革开放以来,到这里来观光的... 承德避暑山庄和外八庙(通常省称为避暑山庄)是迄今为止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世界文化遗产之一。前者是清朝康熙皇帝在古北口外兴建的20座行宫中规模最大的一座,后者环绕该行宫,呈众星拱月之势。改革开放以来,到这里来观光的中外游客越来越多,其社会影响越来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战工作 避暑山庄 新时期 民族宗教工作 清朝前期 达什达瓦部 喇嘛教 民族宗教问题 外八庙 伊斯兰教
下载PDF
承德少数民族的历史形成及其经济基础 被引量:3
5
作者 李景瑞 李春梅 《社会科学论坛》 1995年第4期29-33,共5页
长城以外,大漠南北广阔的草原,自古以来就是我国北方少数民族生恩繁衍和融合之地。公元前十一世纪的西周、承德这块热土的古民族是东胡、山戎(东北部是东胡地、西南部是山戎地)人,随后成为匈奴、鲜卑、乌桓、契丹、奚等民族聚居区。经... 长城以外,大漠南北广阔的草原,自古以来就是我国北方少数民族生恩繁衍和融合之地。公元前十一世纪的西周、承德这块热土的古民族是东胡、山戎(东北部是东胡地、西南部是山戎地)人,随后成为匈奴、鲜卑、乌桓、契丹、奚等民族聚居区。经过几千年民族演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 承德市 蒙古族 木兰围场 经济基础 女真人 清政府 历史形成 达什达瓦部 古北口
下载PDF
避暑山庄和外八庙碑文选注之五——安远庙瞻礼书事(有序)(1) 被引量:2
6
作者 齐敬之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1984年第1期97-105,108,共10页
伊犁河北旧有庙,曰固水扎,都纲三层,缭垣周一里许。(2)当噶尔丹策凌时。以五集赛,更番居此诵经,每岁首盛夏,准噶尔之众膜拜顶礼者,远近咸集。(3)其俗素奉黄教,往往捐珍宝,施金银,以事庄严。庙之闳瞻,遂甲于漠北。(4)阿逆之叛。(5)贼党... 伊犁河北旧有庙,曰固水扎,都纲三层,缭垣周一里许。(2)当噶尔丹策凌时。以五集赛,更番居此诵经,每岁首盛夏,准噶尔之众膜拜顶礼者,远近咸集。(3)其俗素奉黄教,往往捐珍宝,施金银,以事庄严。庙之闳瞻,遂甲于漠北。(4)阿逆之叛。(5)贼党肆掠焚劫,庙乃毁废。曾用韩愈陆浑山火诗韵,以纪其事。 及我师再平伊犁其地,并建城堡,而梵宇之权存煨烬之余者。(6)已不可复整,亦不必为之复整也。因思山庄为秋蒐肆觐之所,旧蕃新附,络绎鳞集。(7)爰规东北冈阜肖固尔扎之制,营建斯庙,名之曰:“安远”。集梵僧,演步踏,以庆蒇事。(9)惟时都尔伯特郡王策凌,乌巴什等,适以朝贺至,与达什达瓦部众之隶居兹土者,欢喜额手。(10)佥谓琳宫晃曜,妙相庄严,不啻曩时在固尔扎都纲闻呗瓒也。(11)然予之所以为此者,非惟阐扬黄教之谓。盖以绥靖荒服,柔怀远人,俾之长享乐利,永永无极云。(12)因系十韵以识缘起如此。 伊犁兵燹后,梵宇为重为。(13)缩地齐近远,归宗何改移?(14)今朝初庆落,戎索永延厘。耸峙辉山麓,来瞻渡水涯。(16)制乃固尔扎,境一毘耶离。(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陀 外八庙 避暑山庄 书事 佛教 达什达瓦部 碑文 伊犁 承德 乾隆
下载PDF
浅谈乾隆对喇嘛教的尊崇 被引量:1
7
作者 张斌翀 《文物春秋》 1992年第4期34-36,共3页
乾隆一朝,是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封建中央集权国家最为强盛的时期,同时也是历代清廷尊崇喇嘛教的最盛时期。研究乾隆与喇嘛教的关系,有利于我们进一步考察清代的宗教政策、民族政策、民族关系和边疆问题。本文试图就乾隆尊崇喇嘛教的历史... 乾隆一朝,是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封建中央集权国家最为强盛的时期,同时也是历代清廷尊崇喇嘛教的最盛时期。研究乾隆与喇嘛教的关系,有利于我们进一步考察清代的宗教政策、民族政策、民族关系和边疆问题。本文试图就乾隆尊崇喇嘛教的历史背景、行为表现、政治用心、深远意义进行初步探讨。水平有限,望方家不吝教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疆问题 中央集权国家 民族关系 民族政策 蒙古地区 五世达赖 阿睦尔撒纳 达什达瓦部 平定噶尔丹 军机大臣
下载PDF
从避暑山庄的兴建看康熙乾隆的民族政策 被引量:1
8
作者 唐玉萍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0年第1期33-37,共5页
避暑山庄(包括外八庙),是我国现存最大的皇家园林,它从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开始创建,到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完成最后一座建筑,前后共修建了八十余年。整个山庄的建筑集中表现了我国各民族卓越的园林建筑艺术,反映了清代康乾盛世民族... 避暑山庄(包括外八庙),是我国现存最大的皇家园林,它从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开始创建,到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完成最后一座建筑,前后共修建了八十余年。整个山庄的建筑集中表现了我国各民族卓越的园林建筑艺术,反映了清代康乾盛世民族团结的盛况以及经济文化的高度发展。 康熙皇帝为什么将这宏伟壮观的皇家园林及寺庙建筑建在燕山丛中的荒僻之地?是何种因素促使康熙皇帝将其夏都建立于长城塞外?山庄的建立对于当时民族关系的处理及民族政策的实施起了何等作用?本文对这几个问题试加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乾隆时期 康熙皇帝 康乾盛世 民族政策 外八庙 达什达瓦部 安远庙 皇家园林 土尔扈特 噶尔丹策零
下载PDF
山庄内外寺庙楹联解说和注释(一)
9
作者 承德师专避暑山庄楹联研究小组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1987年第1期80-89,共10页
普宁寺楹联八副 普宁寺在热河行宫东北五里狮子沟。乾隆二十年平定准噶尔,上幸避暑山庄、四卫拉特部落来觐,赐宴封赉,敕建普宁寺以昭武成。仿西藏三摩耶庙制。寺南向,联额皆御书。……门额曰“普宁寺”。门内正中碑亭,植碑三,恭镌御制... 普宁寺楹联八副 普宁寺在热河行宫东北五里狮子沟。乾隆二十年平定准噶尔,上幸避暑山庄、四卫拉特部落来觐,赐宴封赉,敕建普宁寺以昭武成。仿西藏三摩耶庙制。寺南向,联额皆御书。……门额曰“普宁寺”。门内正中碑亭,植碑三,恭镌御制碑文。左右钟鼓楼,中天王殿五楹。又内正殿七楹,供三世佛。前楹额曰“金轮法界”。……殿内额曰“大雄宝殿”。……殿内佛背光上额曰“仁佑大千”。殿后从盘道上阁,供诸佛菩萨,额曰“大乘之阁”。月台左右五色浮屠四,列四大部洲、四小部洲。阁三层,各七楹,下层额曰“鸿庥普荫”。……阁东精舍五楹,为临憩之所,额曰“妙严室”。阁西为“讲经堂”。 洪维我皇上以无量愿力,创开福地,俾西域万众亿载普宁。入寺瞻仰者合掌顶礼,颂神功而祝圣寿,真如普贤震旦涌现皈依也。(《钦定热河志》卷七十九寺庙三) [解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乾隆 达什达瓦部 楹联 三世佛 佛教 寺庙 功德 准噶尔 叛乱 菩萨
下载PDF
从承德的匾额看清代中期白莲教起义
10
作者 张平一 《文物春秋》 1991年第3期50-53,共4页
清嘉庆元年到嘉庆九年(1796——1804年)的川、陕、楚白莲教起义,是我国十八世纪末期规模最大的一次农民大起义。川、陕、楚等五省几百万农民、矿工参加起义军,纵横驰骋于清朝统治的心脏地区,横扫清军,历时九年,从政治上、经济上、军事... 清嘉庆元年到嘉庆九年(1796——1804年)的川、陕、楚白莲教起义,是我国十八世纪末期规模最大的一次农民大起义。川、陕、楚等五省几百万农民、矿工参加起义军,纵横驰骋于清朝统治的心脏地区,横扫清军,历时九年,从政治上、经济上、军事上严重地削弱和动摇了清朝的封建统治基础,使清朝由盛而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莲教起义 清代中期 清嘉庆 统治基础 弘历 乾隆时期 乌鲁木齐都统 达什达瓦部 军机大臣 安远庙
下载PDF
新疆各族妇女在祖国统一中的历史贡献
11
作者 殷红梅 《喀什师范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21-26,共6页
古称西域的新疆,从公元前60年(汉宣帝神爵二年)西域都护府建立,就属汉中央王朝统辖,成为祖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份。在以后两千余年的历史进程中,各族人民,包括广大妇女在内为维护统一,反对分裂,进行过不懈的斗争。漫长的封建时代,由于... 古称西域的新疆,从公元前60年(汉宣帝神爵二年)西域都护府建立,就属汉中央王朝统辖,成为祖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份。在以后两千余年的历史进程中,各族人民,包括广大妇女在内为维护统一,反对分裂,进行过不懈的斗争。漫长的封建时代,由于“男尊女卑”传统观念的束缚和影响,历史典籍中关于妇女的记载很少,湮没了许多值得称颂的巾帼英雄的光辉事迹。仅从现有的有限资料中,我们可以看出,她们不仅在维护祖国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域都护府 祖国统一 乌孙 中央王朝 西域传 达什达瓦部 反对分裂 阿睦尔撒纳 历史进程 弟史
下载PDF
清代厄鲁特蒙古的一份“祭地书”
12
作者 郭蕴华 《新疆社会科学》 1986年第6期9-12,共4页
清代称之为“厄鲁特蒙古”的,是我国古老蒙古族的一支。又称为“漠西蒙古”或简称“两蒙古”。元代称它为“斡亦刺”“或“斡亦刺惕”(蒙古语为“森林之人”或“林木中百姓”之意)明代称它为“瓦刺”。清代称它为“厄鲁特”、“额鲁特... 清代称之为“厄鲁特蒙古”的,是我国古老蒙古族的一支。又称为“漠西蒙古”或简称“两蒙古”。元代称它为“斡亦刺”“或“斡亦刺惕”(蒙古语为“森林之人”或“林木中百姓”之意)明代称它为“瓦刺”。清代称它为“厄鲁特”、“额鲁特”或“卫拉特”。这些不同的称呼,都是由“Oirat”一词,在不同历史时代的史籍中汉译音转而来。明末清初(十七世纪四十年代以前)厄鲁特蒙古分为四大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厄鲁特蒙古 准噶尔 十七世纪 蒙古族 达什达瓦部 清代 蒙古语 蒙古人民 额尔齐斯河 四十年代
下载PDF
清代前期民族关系的处理和庙宇兴建
13
作者 陶国才 《理论观察》 1988年第1期41-43,共3页
清朝前期,统治者为实现“合内外之心,成巩固之业”的政治目的,通过兴建庙宇,利用宗教来笼络少数民族上层分子,借以团结各少数民族,并用武力征伐的手段,坚持团结统一,反对分裂割据。因此,调整、巩固和加强了清朝政府和边疆各少数民族的... 清朝前期,统治者为实现“合内外之心,成巩固之业”的政治目的,通过兴建庙宇,利用宗教来笼络少数民族上层分子,借以团结各少数民族,并用武力征伐的手段,坚持团结统一,反对分裂割据。因此,调整、巩固和加强了清朝政府和边疆各少数民族的关系。这对于共同抵御外来侵略势力,保卫边防,实现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成就清王朝的巩固之业,收到了“一座喇嘛庙,胜抵十万兵”的效果。本文试想从“外八庙”中部分寺庙的兴建过程,对上述问题作粗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前期 清朝前期 外八庙 清朝政府 外来侵略 达什达瓦部 阿睦尔撒纳 噶尔丹策零 民族关系 多民族国家
下载PDF
承德外八庙古建筑群的保护与利用
14
作者 李海涛 《中国博物馆》 1990年第3期49-51,共3页
承德外八庙是我国著名的佛教圣地和驰名中外的风景名胜旅游区,它是融汇我国多民族建筑艺术精华的古建筑群,亦是祖国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外八庙始建于康熙五十二年(公元1713年),竣工于乾隆四十五年(公元1780年)。营建外八庙是清王朝联... 承德外八庙是我国著名的佛教圣地和驰名中外的风景名胜旅游区,它是融汇我国多民族建筑艺术精华的古建筑群,亦是祖国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外八庙始建于康熙五十二年(公元1713年),竣工于乾隆四十五年(公元1780年)。营建外八庙是清王朝联络各族王公贵族,实现民族团结的措施之一,其建筑都是依山就势,环绕避暑山庄以“众星拱月”之势。它规模之大、数量之多、技术之高、景色之美,不愧为我国劳动人民智慧、辛勤创造的古建筑艺术杰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承德外八庙 古建筑群 安远庙 民族建筑 风景名胜 佛教圣地 达什达瓦部 复原陈列 阿睦尔撒纳 陈列展览
下载PDF
昭苏喇嘛庙
15
作者 武建山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2年第1期119-120,共2页
昭苏圣佑喇嘛庙,又称昭苏喇嘛庙,座落在昭苏县城西北郊依山傍水的草滩上。步入寺院的山门,院内苍松翠柏,古木参天,庙宇楼阁,飞檐高卷。跨过前殿,两座小巧玲珑的钟鼓楼分列左右。再向前,就是这座古刹的主体建筑,一座十七米的重楼大殿—... 昭苏圣佑喇嘛庙,又称昭苏喇嘛庙,座落在昭苏县城西北郊依山傍水的草滩上。步入寺院的山门,院内苍松翠柏,古木参天,庙宇楼阁,飞檐高卷。跨过前殿,两座小巧玲珑的钟鼓楼分列左右。再向前,就是这座古刹的主体建筑,一座十七米的重楼大殿——大雄宝殿(见封底照片)拔地而起,突兀于重重台基之上。雕梁画栋,飞檐斗拱,琉璃粲然。镂门刻牖,金碧辉煌。两扇沥粉贴金的大门上,碧绿的翡翠镶嵌出“云龙”、“八掛”图案;巨柱擎起的长廊中,绘有珍禽异兽,千姿百态的凤凰、麒麟、雄狮、猛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昭苏 大雄宝殿 达什达瓦部 清政府 钟鼓楼 喇嘛教 准噶尔 寺院 厄鲁特 庙宇
下载PDF
乾隆皇帝南巡线
16
作者 伊达 《今日中国》 1994年第9期69-75,共7页
乾隆皇帝南巡线伊达1644年满族进入山海关后,定都北京。第四个皇帝爱新觉罗·弘历(1711-1799年)于1735年至1796年在位,年号为乾隆。乾隆皇帝文治武功颇有作为,此外,他擅书法、诗词,中国不少名山大川皆... 乾隆皇帝南巡线伊达1644年满族进入山海关后,定都北京。第四个皇帝爱新觉罗·弘历(1711-1799年)于1735年至1796年在位,年号为乾隆。乾隆皇帝文治武功颇有作为,此外,他擅书法、诗词,中国不少名山大川皆有他的墨迹。他喜好游历,在位60年中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乾隆皇帝 弘历 文治武功 外八庙 沈园 国家旅游局 伊达 达什达瓦部 宋代诗人 艺术特色
下载PDF
试论外八庙在清代所起的作用
17
作者 赵廷铭 《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学报》 1995年第1期45-46,共2页
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已于1994年12月15日在泰国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18届大会上第一个经大会审核获得一致通过,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这是国家之幸事,也是承德的骄傲.本文就金壁辉煌宏伟壮观的外八庙作一论述,不妥之... 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已于1994年12月15日在泰国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18届大会上第一个经大会审核获得一致通过,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这是国家之幸事,也是承德的骄傲.本文就金壁辉煌宏伟壮观的外八庙作一论述,不妥之处,望予指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八庙 承德避暑山庄 多民族国家 乾隆 达什达瓦部 喇嘛教 少数民族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康乾盛世 扎什伦布寺
下载PDF
紫塞明珠·承德
18
作者 杨能斌 范捷 郄少华 《报林》 2009年第11期32-33,共2页
承德地处河北省的北部,距北京224公里,拥有闻名中外的避暑山庄、外八庙、木兰围场和金山岭长城等。清代皇室每临夏季到此避暑度假、处理政务,被誉为清代的第二政治中心。
关键词 紫塞 金山岭长城 外八庙 木兰围场 热河厅 万树园 永佑寺 达什达瓦部 政治中心 安远庙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